三国异侠传
万夫莫开;魏将郝昭又神勇无敌,孔明的数万大军,攻了二十多天,竟然攻不下陈仓。此时魏军援兵将至,蜀军粮草也接济不及。孔明无奈,只好主动退回汉中。
第二年春天,孔明又作第三次北伐。此次他兵分两路,令大将陈式为主将,参将萧侯仪辅佐,率大军先行攻取甘肃的武都、阴平两郡。
魏军大将郭淮从陇西进兵反击陈、萧军,孔明突率主力直捣建威。郭淮吓得慌忙退军,坚守建成。孔明目的是先占北伐的桥头阵地,他派兵坚守武都、阴平两郡,主力大军则主动退回汉中。
再过两年,孔明在积聚了两年的人力、物力,又发动了第四次北伐。
这次北伐,孔明发明了一种“木牛”作运输工具,粮草供应因此得到保障。孔明率主力大军,迅速包围了祁山地区的魏军,声势十分浩大。
魏国慌忙调派司马懿率军西上抗击。司马懿判断孔明远道而来,所带军粮必定有限,因此只能速战速决。他针对孔明军的弱点,因而采取坚壁固守、以逸待劳的战略,不与蜀军主力决战,以此拖垮孔明的蜀军。
孔明深知蜀军的弱点,因此千方百计向司马懿的主力挑战。司马懿却一直坚守不战。双方僵持了月余,孔明虽打了几场胜仗,但一直未能消灭魏军的主力。
就在此关键时刻,蜀军后方的粮草供应,突然中断。蜀军惊惶,军心动遥在此危急关头,孔明依然十分镇静,他部署撤军,亦在回师途中,诱杀了前来追击的魏国名将张郃。
回到汉中,孔明知原来是运粮官李平失职。他重重的处治了李平,但已于事无补,第四次北伐又无功而退。
经四次北伐,均功败垂成,虽然孔明已为此鞠躬尽瘁,付出了无数心血精力,但结果仍然因一些他无法预知的偶然因素,令北伐大计难以成功。至此,孔明也不得不承认,在天机大势已由三分转向一统而演进的天命之下,他所做的一切努力人谋,虽又暂延缓了天机三分向一统演进的态势,但亦决无法以人谋来加以逆转的可能了!
孔明亦深知,他目下唯一可以做的,便是在他抵达五十四岁关口之前,作好一切布局,以尽他导引三分天机演行的最后重任。
为此,孔明亲自设计了一种叫“流马”的四轮运粮车,预先将将军粮运入接近中原前线的斜谷,派兵严密把守。同时,出兵到渭水前线,亲自指挥军队屯田种粮,以便就地解决军粮不足的大难题。
孔明的这次出兵,史称“五出祁山”,但实际这第五次的出祁山,只是为最后的第六次北伐作准备。
蜀汉建兴十二年的二月,孔明派使者赴东吴,约孙权同时出兵攻打魏国,另一方面,孔明又调集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湄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扎营,摆出直捣中原重镇长安的态势。
魏国大惊,明帝曹睿令司马懿率军西上抗击蜀军。
与此同时,东吴孙权亦亲自出兵攻打北面的魏国。曹睿大惊,在朝臣的力主下,御驾亲征,南下与吴军对垒。
在西、南两面受敌的情形下,司马懿为魏军制定了西守东攻的战略大计,那曹睿统率的魏军,主动向东吴军进攻;司马懿统率的大军,却坚守不战,以消耗蜀军的实力,待击败东面的吴军,再集中兵力反击孔明的北伐大军。
这最后一次北伐,孔明已制定了一整套持久战争的策略,准备与魏军长期作战,为此,他早已在斜谷、湄县、五丈原一带,屯种了大批粮草,又令兵士屯田种植,以便就地解决部分军粮。
司马懿此时眼见魏国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亦有点急躁。他率军开抵距五丈原五十里外的祁山,即沉不住气,与蜀军交锋了数场小战役,但均大败而归,司马懿自己亦险死还生,甚至头戴的金盔亦被廖化挑落,一批粮草亦被孔明用计趁机夺去。
至此,司马懿才猛然惊觉,孔明为此役已准备多时,绝无可能迅速将他击败,只能作长久之战。于是决计不再出战。
其子司马昭向司马懿道:“蜀兵劫我军大批粮米,又令蜀兵屯田种粮,以作长久之计,再用坚守不战之策,恐难退敌呀。”
司马懿沉吟道:“依你之见如何?”
司马昭道:“儿以为应与孔明大战一场,以决雌雄!打败蜀军,再援助东线抗吴。”
司马懿道:“目下我军两面受敌,只宜按西守东攻之策应付,若西线失败,则大局危矣!因此我军决不可贸然出战。”
父子俩人正议论问,报说外面魏延挑着司马懿失掉的金盔,前来辱骂挑战。魏将均感愤怒,皆欲出战。
司马懿却笑道:“蜀军辱我小事,若军败国危,才是大事也!不可出战,只宜坚守。”众将无奈,只好依令坚守不出。
孔明见魏军连日皆坚守不出,又担心东线魏军在打败东吴军后,即西上增援,届时蜀军便处极不利的局面。他沉思多日,终于决定要实施一条周密的诱敌深入之计。
他将马岱如人帐内,向他密令,于葫芦谷内,造成木栅营寨,寨中掘好深坑,多积干柴易燃之物,又在四周山上,多用柴草,搭起窝棚,内伏地雷、火药等物。
孔明又向司马岱附耳道:“可将葫芦谷后路截断,暗伏兵于谷,若司马懿追来,任他入谷,再将地雷、火药引燃,司马懿必插翅难飞。”
马岱大喜,领令率军去了。
孔明又令魏延道:“你率五百军到魏寨挑战,若诱得司马懿出战,不可取胜,只可佯败;司马懿必追赶,你便认准山上有七星旗的山谷进入,晚间则认准七星灯而走。只要诱得司马懿入谷,你便建头功也。”
魏延一听,大喜道:“未将遵命,必将司马懿诱入谷中便是。”他率领五百骑兵,前去魏军大寨挑战去了。
孔明再令偏将张翔,率一千兵士,分以木牛流马三五十只为一群,各装米粮,在山路上往来走动,如被魂军抢去,即建一功。
第十八章 祈星大法
张翔心中奇怪,暗道:抢粮难弃粮易,这功劳易建也!但为甚要鼓励魏军抢粮呢?他虽心中奇怪,但深知孔明用兵,鬼神莫测,也不敢多疑,依令行动去了。
孔明又召集诸将,道:“但有魏军前来攻战,只许诈败;若司马懿亲自前来,则全力进攻渭水南岸,以断司马懿的退路。”诸将领令,作部署而去。
孔明又令萧侯仪到他身前,附耳道:“我已布下天罗地网,司马懿若入葫芦谷,必死无疑!你可率军在葫芦谷上戒备,准备生擒活捉司马懿。”
萧侯仪亦领令率军,秘密埋伏于葫芦谷口。
另一面,在魏军大营,夏侯渊的侄辈夏侯惠、夏侯和二将,年少气盛,忍受不住蜀军的连日挑战,闯入中军帐,向司马懿大声道:“都督!如今蜀军在四下屯田种粮,作长久之战,拖延时日,对我军极不利呀。”
司马懿道:“此乃孔明激兵之计,我不理会,其计自破。”
夏侯惠、夏侯和二人道:“都督若如此多虑,大敌何时可破?我兄弟二人,愿与敌决一死战,以报国恩。”
夏侯惠、夏侯和是夏侯渊的子侄辈,亦同属曹氏血脉,因此司马懿也不便强阻,心道:就让二人去尝尝孔明的厉害,教训一下吧!于是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二人可各率五千兵马,分头出战。”
夏侯惠、夏侯和二将,分头出战。夏侯惠第一天便夺得蜀军一批粮草。夏侯和第二天又夺得一批,以及近百蜀兵。
二人均押到司马懿营中邀功。
司马懿问蜀兵军中情形。蜀兵皆道:“孔明料都督坚守不出,必作长久之计,因此令我等四散屯田,亦作长久之策,不料被擒。”
司马懿皱了皱眉,下令尽释蜀兵回去。夏侯惠不解,问司马懿道:“为甚不杀他们?”
司马懿笑道:“我若杀之了,中孔明激军之计;留下又恐其暗伏奸计;不如放之,以显我宽仁之心。”
一连十数日,魏军连夺蜀军十余批粮草。司马懿心中既忧蜀军屯田作长久之策,又被连场胜利激起信心。这一天,又擒获数十蜀兵。司马懿特地好好相待,问蜀兵道:“孔明现在何处驻扎?”
蜀兵道:“孔明目前,已离祁山,屯驻上方谷屯粮去了。
我等所运粮草,便是运往上方谷的。”
司马懿心中不由一动,他这次却不放蜀兵回去,令人将这批蜀兵囚禁,不许放走一人。他仍不放心,又派出探子,潜入上方谷窥探。探子回报,说孔明的确正在上方谷亲自指挥屯粮,日夜搬运,似有所图。
司马懿此时才最后下定决心。他召集夏侯惠、夏侯和等诸将到来,下令道:“孔明已离开祁山,在上方谷扎营屯粮。
你等明日大举出动,合力攻取祁山蜀军大寨。”
夏侯惠因不悦司马懿多疑,反问道:“我等皆出战,都督却做何事?”
司马懿知夏侯惠之意,却并不发怒,笑道:“我将亲自引军接应。”
众将敢怒不敢言,领令准备出战去了。
司马昭忙向司马懿道:“父帅!诸将皆认为你胆小怕事,为甚不趁此良机,亲率大军,直捣蜀军祁山大营,以慑诸将疑心?”
司马懿微笑道:“祁山乃蜀军之根本,若见我军攻击,必全力来救,各营兵马必大举赴援。我却直捣上方谷,烧其粮草,生擒孔明!则敌一举可破也。”
司马昭这才明白司马懿的用意,不再多言,与司马懿一道准备兵马,直捣上方谷。
第二天一早,魏军出动三万兵马,由夏侯惠、夏侯和诸将统率,向蜀军的祁山大寨发动猛烈攻击,蜀军坚守大寨,两军激斗起来。
司马懿接报,说蜀军各营兵马,均出兵援救祁山大本营。
司马懿大喜,即率司马昭等一万大军,直捣上方谷孔明的屯粮之地。
司马懿率军接近上方谷,但见蜀军营寨毫无动静,不由大喜,向司马昭道:“蜀军皆赴援祁山大营去了,上方谷营防守空虚,今日必生擒活捉孔明。”
司马懿说罢,再无疑虑,下令大军直捣上方谷蜀军营地。
刚近谷口,忽地一将领五百军杀出,正是蜀将魏延。魏延大喝道:“司马懿!丞相亲自坐镇上方谷营,你竟敢来送死么?”
司马懿见魏延只得五百兵马,回头向司马昭笑道:“上方谷之兵,必已出动,救援祁山大营,孔明派魏延虚张声势而已!我决先斩魏延,则上方谷必取无疑埃”司马懿说罢,即亲率司马昭为中军护卫,拍马上前,迎战魏延。司马懿和司马昭武功不弱,魏延似感畏怯,战不到三个回合,便拨马逃走,十分惶恐。
司马懿早已断定上方谷兵力空虚,见魏延只得一人,及五百余兵力,神态慌张,更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他与司马昭一道,率军追杀魏延,趁机直捣上方谷屯粮之地。
魏延奔逃之际,突见葫芦谷口,已升起七星旗号。他便猛一拨马,从上方谷转入葫芦谷口去了。
司马懿追到葫芦谷口,立刻顿祝他派人先行人谷侦探,回报说谷中并无伏兵,山上遍布粮堆草房,司马懿大喜道:“我将蜀军粮草尽断,孔明便插翅难飞了。”于是令大军直捣谷中,攻取蜀军屯粮之地。
司马懿追入谷中十里,前面的魏延已失去踪迹,又见山上除粮堆草房外,还有堆堆干柴,猛然醒悟,对司马昭道:“若蜀军堵住两面谷口,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就在此时,却听一阵尖厉的啸音,不知从何处射来:“司马懿!你已陷身天罗地网之中!快下马投降,丞相有令,可兔你一死!”
司马懿曾领教过孔明的羽扇神功的威力,又知发此啸音之人,功力必不在孔明、赵子龙等人之下,心中骇然,正欲下令大军火速退走。
就在此时,突听炮响连声,山上万千火把,一齐扔进谷地中来,将两面谷口烧成火海。万枝火箭,再射入谷中,引燃暗藏的地雷、火药,爆炸声大作,将司马懿的一万大军炸得鬼哭神号,死伤无数。司马懿亦吓得心胆俱裂,与司马昭抱头大哭道:“我父子二人,今日死无葬身之地了。”
奉孔明的密令,在山上潜伏的萧侯仪,刚才已发啸声惊敌,此时见马岱所布的烈火雷阵,已将司马懿的一万大军死死困住,便欲依令掠入谷中,趁势生擒活捉司马懿。
但就在此时,忽地狂风大作,一声霹雳炸响,随即降下倾盆大雨,谷中的烈火、地雷,均全部熄灭。司马懿不由以手加额,叹道:“想必我命不该绝,天助我也。”他立刻下令,大军速退回渭水南岸大营。魏军在生死关头,无不奋勇争先,一阵风似的逃出了谷口。
另一面,蜀军己趁司马懿的大军出击,后方空虚,一举将渭水南岸的魏军大寨攻占了。蜀军正攻向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