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另一面,蜀军己趁司马懿的大军出击,后方空虚,一举将渭水南岸的魏军大寨攻占了。蜀军正攻向北岸的郭淮营寨。
司马懿恰于此时逃抵,从背后攻击蜀军,蜀军退回渭水南岸。
司马懿下令烧断浮桥,坚守渭水北岸。
攻打蜀军祁山大营的魏军,在夏侯惠、夏侯和等将率统下,正拼命攻打。突报司马懿在上方谷兵败,险死还生,渭水南岸大寨,亦被蜀军攻占。军心登时大乱,夏侯惠、夏侯和知己中孔明之计,抢先逃命,魏军随即四散奔逃。蜀军趁势四面八方攻击,魏军三万兵马,死伤过半,残兵败将逃到渭水北岸。
司马懿惊魂未定,在帅帐中召诸将清点损失伤亡,知兵力折损近二万,粮草亦失无数,连渭水南岸大营亦被蜀军攻占,他不由厉声大叫道:“但有孔明在,谁敢再言出战者立斩毋赦。”他险死无葬身之地,在孔明面前,早被吓破胆了。
孔明此时,已率军返回祁山大寨。他接报已攻占渭水南岸魏军大营,攻打祁山寨的魏军亦死伤过半,心中不由大喜,暗道:只要我布下的天罗地网,能一举克灭司马懿,则三分天机或可再长期延续!
就在此时,萧侯仪和马岱匆匆奔进,报称司马懿被烈火雷阵困住之际,天忽降暴雨,因蜀军皆潜伏,不及追杀,被司马懿率军逃脱!
孔明一听,心中突然一阵剧痛,大叫一声,昏倒座上。萧侯仪慌忙将孔明扶入后营,又亲自以真气为孔明疗伤。他心中十分惊奇,暗道:孔明遇事从容镇静,虽泰山压顶,亦不皱眉,为甚乍闻司马懿逃脱,便如此惊惶?……而且此仗蜀军毕竟已大获全胜啊!
好一会,孔明才悠悠醒转,即喃喃说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机大势如此,我无力逆转了!我行此逆天之谋,岂会不受惩罚?”
萧候仪大惊道:“丞相为甚如此惊忧?……若丞相必欲杀司马懿,我便潜入魏营,拼死刺毙司马懿便是。”萧侯仪神功盖世,他若真拼死施为,潜入魏营刺死司马懿倒并非绝无可能。
但孔明却决然说道:“侯仪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必遭不测。”
萧侯仪奇道:“为什么?诸葛大哥。”
孔明微叹口气说道:“侯仪的武功,或可能够成事,但亦于事无补,你亦必遭天谴……再次逆违天机大势,何必!何必!”此时孔明神色黯然,他的雄心壮志,似在这一霎间突然消散了!
萧侯仪不由大惊,忙道:“丞相切勿为此事担忧!今日虽被司马懿逃脱,但来日方长,必可将他消灭。”
孔明却长叹一声,要萧侯仪坐到他榻前,犹如兄弟相处,坦然说道:“侯仪兄弟有所不知,我非因司马懿逃脱而难过,而是我已身受天谴,不得不承认,天机大势从三分逐渐转而向一统演进,已无可逆转矣!司马懿之逃脱,只不过是天机运数的作用罢了……”孔明一顿,又仰天长叹一声道:“哎!天命如此,夫复何言?日后复兴汉室的重任,便须由侯仪兄弟等去肩承了。”
萧侯仪又惊又急,忙道:“为什么?诸葛大哥。”
孔明道:“我自知天命,师父庞德公亦曾留偈语,说我于五十四岁玄关十分凶险,此兆果然已于今日应验!我欲施逆天之谋,已身遭天谴,命不长了!因此我不得不预作安排准备。”
萧侯仪深知孔明有洞天彻地之能,且又是一代天机隐侠庞德公的判断,他怎敢怀疑?他心中不由一阵悲痛,流泪道:“诸葛大哥啊,若能以小弟生命,换取你的寿数,小弟决不迟疑!但这等玄机之事,小弟仅知一二,根本无能为力……或者,小弟为大哥你去请我师天机僧及仙灵老人左慈。
神相管辂等仙宿辈至此,为你设法挽救好吗?”
孔明见萧侯仪一片真诚,他心中亦甚为感激。他伸手握住萧侯仪的手臂,动情的说:“我一生能结识子龙、侯仪等兄弟,得拜天机隐为师,蒙左慈、管辂等仙宿辈相助,有雕雪这位红颜知己相伴,终能导引三分天机大势确立,我心足慰而无憾矣!侯仪兄弟不必伤感,一切皆天机运数而已。况且我之寿数玄关是否能越,尚属未知之数,侯仪兄弟且按我的安排行事,看看我的本命是否可以胜于天数吧。”
萧侯仪一听,心中不由稍感安慰,忙决然说道:“是!诸葛大哥,请安排吩咐,就算赴烫蹈火,我亦决不皱眉去完成。”
孔明也不再犹豫,他即从他的案犊上,取出数十年前庞德公留给他的第三个锦囊。萧侯仪但见锦囊已十分古旧,但锦囊是以丝线织造,因此尚完好无缺。
孔明当着萧侯仪的面前,拆开锦囊,内里原来是一封密函,是庞德公当年手书的。密函起乎便写道:“亮儿启阅此函,生死玄关必已近也!”下面是密授孔明如何以本命胜天数的惊天大法。
孔明阅罢,好一会沉吟不语,神色肃然,似陷入对恩师的惊世神通追忆中去了。
良久,孔明才决然的对萧侯仪道:“侯仪兄弟,你速返成都,教雕雪、诸葛慧二人,速赴皇宫,知会皇后张天娇,带同其子刘翘,秘密出宫,赴汉中子龙府中候命……你须亲自护送,确保途中万无一失!然后即火速赶回,我另有安排调度。”
萧候仪一听,便知孔明正作出一个足令后世震惊的布局……他不敢犹豫,立刻领令,赶赴成都去了,一路上,在快马飞驰途中,萧侯仪才猛然醒悟,孔明此次北伐,为甚将赵子龙留守汉中,原来孔明已有玄机布伏了。
孔明侍萧候仪走后,即召姜维入帐。姜维是孔明除萧候仪之外,另一位视之如徒的军中大将。
姜维已知孔明染恙,他奉召赶来,先向孔明探问病况。
孔明道:“我此病乃天数,恐天命难违了。”
姜维十分尊仰孔明,闻言不由大惊道:“丞相何出此言?
难道天数便不可挽回么?”
孔明微叹口气,道:“我亦正欲以祈星之法,看天命可否挽回。若能挽回,则我本命可大增寿数,若不能挽回,则我命休矣。”
姜维忙道:“丞相打算如何施祈星大法?未将有用之处,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孔明此时已判断姜维的运命,仅为一代将才,并非天机势格中人,便不打算将他的玄机布局相告。他仅对姜维说道:“伯约可依我安排行事……我若有不测,此处有二个锦囊,你日后可依次启封,依计行事。另外,我已将毕生所学,其精旨诀要辑修成书,先赠送于你,你可仔细研学,助我一臂之力,收拾蜀国日后的残局。”
孔明说罢,将书函、锦囊交给姜维。姜维心中又感激又悲痛,他慌忙跪下,双手接过,小心收藏。他拜辞而出,依孔明的吩咐,安排一切去了。
姜维调集军中的四十九人,充作甲士,各执青旗,穿青衣,在孔明的帐外环绕守护。
孔明在帐中,摆设香烟祭品,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面环绕四十九盏小灯,以应内外四十九之数。正中央则摆本命灯一盏,按天机隐侠庞德公的大法布局,只要七日之内,正中央的本命灯不灭,孔明便可逾越此番生死玄关,而一跃而达至仙灵境界。但却有一个先决条件,便是孔明须从此归隐,跳出红尘,不可再以其本命——孔明的身份现世。
对师父的祈星大法,孔明本有所犹豫,因为他深知只要他一旦撤手不理,归隐山林,蜀国的时日也便不会长久了……但在他布下了天罗地网——烈火风雷阵,试图以人谋逆天命,克灭司马懿,却被司马懿逃脱,他自己反遭天谴,如被电击之后,孔明便猛然醒悟,他虽然可以令三分天机的大势延长,但若欲逆一统天机的演行,便同时亦必将日后的再分天机——复兴汉室延缓,甚至会横生逆变,这便有违他的心愿了。因此,为顺应天机大势的演行,孔明终于断然作出了决定,依师父传授的祈星大法而行!这便是孔明事先作了周密部署安排的原因。
自当晚起,孔明便每夜在帐中步罡踏斗,施展祈星大法。
一连祈星拜斗六晚,姜维亦严谨地在帐外亲自护卫六晚,任何人等均被拒诸帐外。
孔明但见正中的本命灯,已日渐明亮,火焰灼灼,大有复炽之势。孔明心中不由一阵欣喜,暗道:若能顺利逾越玄关,延我之寿数,则我或可不必归隐,再为蜀汉效力也……他心中转念之际,忽然又一阵剧痛,手中七星剑向下一沉,几乎击灭他的本命灯……他不由长叹一声,不得不承认,天命难违、有得便必有失了!他也不敢再犹豫,立刻将帐中的本命灯移入后营,以七星大法布阵护卫。然后又以另外一盏天命灯留在帐中,代替了他的本命灯。
另一面,在渭水南岸的司马懿,见蜀军连日来的均毫无动静,心中不由奇怪。这晚他步出营外,仰观垦斗,不由一阵欣喜。他立即返帐,召大将夏侯霸道:“我见天象有异,蜀川将星移位,孔明必已患病也!你速率一军前去打探虚实,若孔明有病,蜀军必不敢出战,可攻打蜀营!我随后统率大军接应。”
夏侯霸领令率军向蜀军大营祁山五丈原疾驰而去。
此时,在五丈原蜀军大营帅帐外面,姜维在帐外已连续护卫六日六夜。他有龙气护体,因此丝毫不觉疲困,反而精神奕奕。但此际他却忽感一阵心血沸涌,心头突突一跳。他侧耳细听,帐内毫无动静。他不由一阵吃惊,以为孔明在帐内已出事,便小心翼翼地进帐探视。
却只见孔明正在帐内披发执剑,步罡踏斗,祈镇将星。
姜维见状,心中才暗松口气,心道:今日已是第七天晚上,只要过得今夜,孔明的生命便必可保住了!
不料就在此时,在外营的大将魏延,接报魏军正前来袭营,猛吃了一惊,慌忙奔来向孔明报告。他心谎意乱,直闯而进,一脚将地上的主灯踢灭!姜维欲阻止亦来不及了。
孔明见状,不由暗叹口气,心道:天意如此,看来我真不得不归隐了!如今天命灯已灭,幸而我的本命灯已移人后营,否则本命灯熄灭,我命岂非亦就此完结?由此足证,我的天命与本命,两者只可保其一,决难两者俱全也!此乃天意已定,夫复何言。
孔明转念间,魏延猛吃一惊,知自己已闯了大祸,慌忙伏地请罪。
姜维十分悲愤,他猛地拔出佩剑,欲斩魏延。
孔明却立刻阻止道:“此乃天命难违,不关文长之失,伯约不必怪他。”
姜维一听,无奈收剑,但心中十分悲愤,咬牙怒视魏延。
孔明缓缓退到榻上,对魏延道:“此必司马懿察天象有异,知我病重,故派兵前来打探虚实,文长速率军出营击之,魏军必退。司马懿不知虚实,亦不敢再出击。”
魏延领令,率军出营,迎击魏军,魏将夏侯霸见魏延出战,遵从司马懿的部署,立刻率军撤退,魏延追杀二十里,才退回五丈原。
姜维放心不下,第二天一早,又入帐探视。但见帅帐之内,一切祈星法具已全部不见,孔明静静的安坐椅上,正默默沉思。
姜维忙道:“丞相无恙么?……”他悲痛惶急之情益于言表。
孔明见状,心中有点不忍,便招姜维近前,悄声道:“伯约,我视你如子侄,我的兵略阵法,亦已全部传授于你,代我支撑大局的重任,亦必可胜任矣。你担心什么?”
姜维心中悲痛,忍不住虎目流泪,情切的道:“丞相待我如子,我亦视丞相如父,目睹丞相有危,我却有心无力援救。
怎不教我悲切……若能以我生命,换取丞相久存,姜维亦必心甘情愿埃”孔明被姜维的真诚感动,心潮一阵激涌,忍不注略示玄机道:“伯约,我亦欲与你携手并肩,完成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大业,可惜天命难违,已不属我矣……虽然我肉身不在你身边,但我的精神元气,将随你身畔,暗助于你,你不必过于悲切。”
姜维醒悟孔明话中似深隐玄机,似乎向他暗示,他日后尚能获得他的教诲,心中稍感安慰;但想到孔明毕竟即将在眼前消失,日后也再难朝夕向他求教,心中依然怆侧切切。
孔明见姜维尚难悟透玄机,此时他已决定主意,不敢亦不能再改变,因此只好以主帅的身份,肃然说道:“伯约,天命不可违,你一切但依我安排行事!知道么?”
姜维无奈压抑心中悲痛,凛然说道:“是!姜维谨遵丞相令旨。”
孔明微一沉吟,即密嘱姜维道:“司马懿知我不在,必率军来攻。因此在我死后,不可发丧,可以一大龛,将我置于龛中,以米七粒,塞我口中,脚下用明灯一盏,日夜照灼。军中安静如常,切勿发出哀声。我的阴灵,更会自起镇压,则我的将星就不会坠下。司马懿见将星不坠,必感惊疑,然后你便令我军后寨先退,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