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此时,公孙瓒对刘备道:“袁绍无能,久必有变,为防万一,我等宜速返回矣。”刘备亦深有同感。于是公孙瓒亦率军北上,返回北平。
在途中,经平原县时,公孙瓒对刘备道:“目下已届大乱之时,我等各宜求自保。我留你任平原县令,再拨一千兵马,贤弟善自珍重了。”
刘备亦无计可施,虽然不舍,亦只好依公孙瓒的安排,留在平原县,当一个小小的县令,以求先稳住阵脚,再图谋发展。此时的刘备,尚根本无力与天下诸候竟逐争锋。
这一切,全在天机隐侠庞德公从吴郡赶到洛阳之前便发生的了。当他赶到洛阳城郊讨伐董卓的盟军大营时,盟军已四散而去了,孙坚也已经返回到江东了。
庞德公四处查探,才得知孙坚因一颗传国玉玺,已与袁绍、刘表反目,各路诸侯为求自保实力,亦纷纷散去。他不禁仰天长叹道:“我以为曹操乃领袖群雄,匡扶汉室的人材,不料如此匆促,便大势已去!莫非‘天机大势——三分天下’,当真不可逆转了吗?”
他心潮起伏,不由又忆起他当日曾伏下玄机的两位人材,他喃喃说道:“难道匡扶汉室、平定天下的人才,并非曹操,而是孙坚、刘备、诸葛亮么?大机大势到底如何演进?”
第十一章 紫气东来
天苍苍,地茫茫;夜深沉,路漫长。
天机隐侠——庞德公站在被大奸雄董卓一把火烧成灰烬的古都洛阳城颓垣败瓦中,良久默然不语,神色十分忧凄感伤。
好一会,庞德公才仰天长叹道:“天下大势,当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难道我的人谋,竞亦不可力挽狂澜,匡扶将倾汉室?天机茫茫,神幻莫测,当真不可以人谋逆转吗?”
庞德公在战火的灰烬中,伫立了好一会,俯仰低吟,心潮激荡,又似委决不下,十分矛盾。
终于,他长啸一声,毅然决然的一跃而起,转过身来,风驰电掣地向东面掠去。
庞德公神态十分坚定,似已有所决断,而且他这决断是决计不会动摇的了。
他日夜不停,向东面疾驰,这一位白发白胡的老人,内力和轻功竟乃如此超卓,简直不可思议。
三日三夜后,他便已抵达距洛阳千里外的琅琊郡地域了。
天机隐侠庞德公直奔目的地——琅琊郡阳都山城,在那里潜隐着一位“匡扶汉室”的最佳人眩琅琊郡阳都山城,位于东南角,距此地尚达数百里的路程,途中也不知尚须涉过多少道江河,攀爬多少座崇山峻岭。
前面便有一道宽达数百丈的大河,犹如一道天劈巨堑横卧于浩瀚的齐鲁平原上,要从东行,便非要横渡此天堑巨河不可。
庞德公抵达大河的西岸渡口,他向眼前的大河望去,却不禁一阵目瞪口呆。他并非畏惧天堑巨河的宽阔,亦非害怕河中的滔天巨浪,而是河水的颜色,令他一阵惊骇。
庞德公久历江湖,洞天澈地,他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一道天堑巨河,便是孕育华夏子孙的母河——大黄河。黄河自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注入星宿海,再汇入鄂陵湖、扎陵湖,河水陡急,河流宽阔,以万马奔腾之势,穿行于黄土高原,混杂大量黄泥沙石,河水变黄,犹如一条气势磅礴的黄色巨龙,潮湃奔腾于天地之间,黄河之名,亦由此而得。黄河一路东行,最后抵齐鲁大平原,经东面的黄河口注入渤海。
黄河水因以浊色水黄而称着,但此时在庞德公的眼底,黄河水却是清澄一片,白浪翻涌,十分奇特。
渡口并无舟船,原来的渡船也不知隐于何处去了。庞德公却毫不为意,虽然他欲往东行,必须要渡此天堑巨河。此时他却站在渡口上,凝视着河水,默然无语,脸上一片惊奇的神色。
就在此时,在黄河的西南面上游处,晃晃摇摇的荡来一艘小舟。小舟宽仅三尺,长仅五尺,充其量也只能容一人载渡,而且在风急浪高的河中,乘载一人也十分凶险。
小舟上却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者,也不知其年岁,盘坐于舟尾,双手偶尔向舟下的河水一拔,小舟便如箭般飞驰,他的安逸神态,只怕坐在百丈巨船的人也不如他的安稳。
庞德公看着小舟,以及小舟上的古怪老人,心中不由又微吃一惊,因为他发现,那童颜鹤发的老者,周身竟被一般淡紫色的烟气所笼罩着。庞德公自然窥悉,此乃一般世人绝无仅有的“仙灵贵气”,有此烟气笼罩之人,不必说其修为有多深,他本身便已是一个不坏的“仙灵之身”了,亦即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地仙一类的人物。
“喂!老兄,你欲渡此天河巨堑么?”此时小舟上的童颜鹤发老人忽然呵呵笑问道。
庞德公心中正感好奇,暗道:“黄河水变清本已奇怪之极,怎的河上更出现这位稀奇人物呢?莫非当真是‘天道将变,怪事丛生么’?”
他心念未了,也没回答小舟上老人的招呼,此时在西岸的南面,却有一位年约五十多的男子,身穿黑白相间的衣袍。
脚下如行云流水,正飘然而至。
黑白衣袍男子人没到,一串笑声便已传来:“好啊!我已算准,今日午时,于黄河渡口,必遇当世两大奇人,果然不错,当世两大奇人,竟然一齐现身埃”庞德公闻声,不由目注来人,但见此人目中精光闪的,此乃身负神相奇技之相,他所言绝非虚假,心中不由又微一动,暗道:“我正为目下的天机大势迷惑,不料刚踏人齐鲁之地,便有两位奇人出现,更见黄河水变清,连串奇兆,莫非有所喻示么?”
他心中转念,便先以逼音成线的功夫,向河上小舟中的老人传话道:“这位老哥,你既道此乃天河巨堑,小舟仅可乘载一人,又如何渡人过去?”
小舟上的老人呵呵笑道:“我的小舟,只渡有缘之人,老兄你若与此舟有缘,自然可以稳渡也。”
飘然而至的男子不待庞德公回答,已抢先笑道:“那请教老哥哥,我管辂又是否与你的小舟有缘?若有缘,你这小舟难道亦可同时渡载我等二人么?”
那小舟上的老人呵呵笑道:“我的小舟,既然可渡有缘人,自然是多多益善,少少无拘埃”飘然而至的男子——管辂,一听笑道:“请问老哥哥,何谓有缘?难道不是见者有份么?”
小舟上的老人笑道:“见到我的小舟,自然是有缘方可见到,既然如此,当然便是见者有份埃”管辂一听,也不犹豫,纵身便向河岸的小舟跃去。小舟距岸本有三丈,管辂这般一跃,虽然稳稳的跃上舟头,但却把小舟向外撞开了数丈,小舟距岸便足达十丈远了。
管辂已跃上小舟,挺立小舟船头,小舟果然奇特,多载一人,竟毫不晃摇,平稳如巨船。管格向岸上的庞德公拱手道:“这位老哥,欲渡此河,为什么不与我一道跃上,如今距岸十丈,要上来便困难得多了。”
小舟上的老人呵呵笑道:“距岸三丈,可跃上舟,若然有缘,又怎会被区区十丈所阻,我看岸上的老哥,凭他的功力,莫说十丈距离,只怕再多十丈,亦难阻他分毫呢。”
小舟上的老人话音未落,岸上的庞德公忽地脱下左脚穿的布鞋,随手向河中一甩,左脚布鞋恰好落在距岸五丈的水中,庞德公右脚向上面一踏,身形如飘风一掠而起,已离岸五丈,下面恰好是浮在水面的左脚布鞋。
庞德公身子往下一沉,左足尖向水面的浮鞋一点一勾,借此一点反弹之力,身子再度前跃,那浮鞋亦套进左脚,一掠五丈,呼地落于小舟船头,小舟亦仅轻微一晃,迅即平稳。
管辂不由吐舌道:“这等‘一鞋渡江’的功夫,当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那童鹤发的老者呵呵笑道:“如何?我早就判定,这位老兄莫说离岸十丈,只怕再多三十丈亦难他不倒,呵呵,左慈我自负我之‘仙灵神功’冠绝天下,但这位老兄‘一鞋渡江’的本事,只怕与我老左慈难分出高下了。”
这小舟上童颜鹤发的老者,原来叫左慈。管辂、庞德公二人一听,均不由惊讶的轻叹了一声。
庞德公向左慈拱手道:“原来是以‘仙灵神功’著称于世的左慈前辈,怪道一叶轻舟,竟可载渡三人,渡此天河巨堑也。”
管辂哈哈笑道:“我所料丝毫不差,果然是当今奇人现身也,但不知这‘一鞋渡江’的老先生,到底是何方高人?”
庞德公目注管辂一眼,见他的眼神灼灼生辉,似可洞悉人间之事,所言绝非虚妄,便但然含笑道:“我是荆州蚬山庞德公是也。”
管辂一听,不由耸然动容,似乎比遇上“仙灵老人”左慈更令他惊喜,他连忙向庞德公俯身一揖,道:“天助我也!在下正为各等异象迷惑,素知天机隐侠庞先生的本领,上可察天,下可洞地,久欲拜会,可惜缘悭一面,今日天幸被我遇上了。”
庞德公微微一笑道:“管老弟不必过谦,我亦知你乃一代神相之士,你的神目可洞悉世人奥秘呢。”
管辂忙道:“不然,比起庞先生洞天彻地的本领,在下相人之术,不过是微未之技罢了。”
“仙灵老人”左慈不由呵呵笑道:“你二人只管彼此谦逊。
却仍未道出因何异象困惑,倒教我老左慈心痒难熬,白费了载渡你等过河的力气埃”庞德公含笑道:“左老前辈已入仙灵之境,天地乾坤,于你还有什么奥秘可言呢?”
左慈却认真说道:“不然,我所精不外是吐纳、长生、呼风、唤雨诸种道家神通,虽然被世人称为仙辈,但却难及二位洞天、察地、悉人之三大奇学呢。”
庞德公微一沉吟,便道:“既然两位均与我同一心思,那便一面渡河,一面彼此参详斟酌一下便了。”
左慈坐于小舟尾端,闻言微笑一下,即伸手向水中一拨,小舟便旋过身去,向东岸疾驰而去,说也奇怪,小舟看似载一个人嫌负荷过重,但此时乘载三人,却毫不晃遥这真如仙灵老人左慈所言,是“少少无拘,多多益善”。
庞德公见管辂此时忽然沉默不语,凝视河水怔怔的出神,便知他亦已发现黄河水的变异了,他也不去惊扰他,亦在心中默默沉思。
舟行如箭,在白浪翻涌的黄河水面,向东岸飞驰。
果然管辂仅过了一会,便按捺不住,向庞德公道:“庞老先生,我知天虽无言,但示象于人,以警于世。我近年屡观天象,见太微星宫之内,金星、火星侵入其中,其象十分怪异,未知主何征兆,尚请先生不吝赐告。”
庞德公知管辂虽然精于相人之术,但于天机、地脉二大奇学,却仅略知皮毛,又见意态甚诚,便但然说道:“太微乃帝宫星座,金、火二星,乃主征战杀伐,若侵太微,乃主人间帝王有凶厄之兆。”
管辂一听,皱了皱眉,又道:“我又见金、火二星,入侵房。
心二星,未知预示什么?”
庞德公道:“房、心二星,乃主日月运行之天道,若受金、火二星所犯,则主帝室后继无人,国运将倾之兆也。天象之兆,其实远不止于此呢。”
管辂却急道:“就于前年,我又见各地出现诸种异兆。冬天大寒,竟把竹树和松柏也冻死了。而今年春夏,又见寒霜肃杀,冰雹成灾,天降暴雨,雷电惊世,令人十分震撼,这又是什么征兆?”
庞德公微叹口气,道:“松柏冻伤,竹林枯黄,不出三年,天子遭殃!天降灾祸,乃主人间严刑峻律苛残之兆,世人以为,此乃上天震怒示警之意也。”
管辂一听,又连忙道:“既然我的观察,皆不利于天子凶厄之兆,但我知‘周易’有卦,道:黄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说,如今舟下之水,竟清澄一片,为什么竞与天兆之意相反呢?”
庞德公闻言,不禁微笑,因为他亦早就惊觉此异象了。
他微一沉吟,若有所思的说:“黄河水变清,乃一大异兆,不可不加细察也。自春秋以来,黄河未有水清之时。而黄河乃源自昆仑山脉,昆仑山脉乃中华龙脉之祖也,因此黄河乃主天下各路诸侯气运之兆,如今黄河水清,与天兆之意逆反,只怕绝非吉祥之兆。”
管辂一听,耸然动容,舟尾的仙灵老人左慈此时也忍不住插口道:“庞老哥,既然古卦有‘黄河水清,天下太平’之论,为什么又判为不祥之兆?”
庞德公沉吟道:“黄河乃中华氏族之母河,孕育天地万物,亦主天下诸侯之气数运命也,其清,属阳气;其浊,属阴气,黄河应浊而反变清,岂非阴欲化为阳,臣子欲作帝王么?
天下诸侯野心勃发,必惹残酷战祸,这于天下百姓苍生而言,又岂是吉祥之兆埃”管辂神色不由骤变,喃喃说道:“黄河水清的异兆,我已细察多日矣,尚以为此乃主天下太平之兆呢,不料却是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