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平之兆呢,不料却是臣子谋反之兆。”
庞德公亦微叹口气道:“天气现异,地有凶兆,人有灾变,三者皆凶,而黄河独清,就如春秋之年,大乱之世麒麟不应现而现,孔子判为乃天道已穷之凶兆也。综而观之,华夏之地,只怕将有诸侯割地,逐鹿争雄,战火弥天之祸了。”
管辂长叹一声道:“但凡战乱,皆苦了黎民百姓!天意如此,难道我辈中人,只能坐视不理,听天由命么?”管辂说时,目的的的注视着庞德公,似急欲从他身上寻得答案。
庞德公闻言,又目注管辂一眼,见他一脸正气,确是一位忧国忧民之士,便坦然回答道:“目下天机大势,确有天下三分之厄,但是否可以逆转,便是我辈中人所需沉思之处也。”
目中精光一闪,正欲发话,那仙灵老人左慈已呵呵笑道:“世人皆道:我老左慈之能,可以旋乾转坤、夺天地之造化,凭你二位洞天察地悉人之本领,加上我老左慈,三人合壁,未知是否可以阻止天机大势的运转呢?呵呵……”庞德公闻言不由微笑道:“左老前辈乃世外仙灵之士,为甚仍如此执着于尘世?”
老左慈笑道:“我虽然已得天道,但仍须立足于地,这天机大势于大地演行,我老左慈又怎可不被卷入?既然势无可免,我老左慈又为什么不抢先一步,去自投罗网呢?”
管辂亦慨然道:“不错,天网恢恢,避无可避,倒不如勇而投身,总好过坐而待毙。”
庞德公道:“两位既亦有此意,那便同赴琅琊阳都城走一遭吧。”
管辂奇道:“庞老先生,据我所知,琅琊阳都并无异兆出现,为什么先生不惜千里奔波前赴呢?”
庞德公微笑道:“此地虽无天象异兆,但潜隐异士,若我所料不差,此人只怕便是唯一可逆转天机,匡扶将倾汉室的人选也。”
管辂一听,不由耸然动容道:“不料琅琊阳都,竟潜隐一位如此天才!倒是我管辂孤陋寡闻了!但未悉此人来历何处?有多大年纪?”
庞德公若有所思的含笑道:“此人复姓诸葛,世居琅琊阳都,但目下年仅十五岁而已。”
管辂不由又惊又奇又好笑,忍不住道:“在下今年虚度五十,亦虚负神相之号,却并非唯一可以逆转天机、匡扶将倾汉室的人选,庞老先生竟判定这十五岁的娃儿,有此惊世神通?”
仙灵老人——左慈亦呵呵笑着插嘴道:“果真如此,我老左慈倒要大大的一开眼界了。”
庞德公微微一笑,知老左慈、管辂均是身怀奇技之人,此时决计难令他们相信他的判断,便淡淡笑道:“渡过彼岸,一直东行,便是琅琊阳都地域,按我判断,此子必定尚在彼处,是否如此,两位大可亲自考证便是。”
仙灵老人左慈一听,大喜道:“好啊!我老左慈近日正闷得发慌,若有此等天才娃儿逗逗,可乐死我也。”他说着,手臂河水中疾地一挥,这奇异的怪舟,便如长了风帆,更鼓足劲风,向彼岸飞驰而去。
不一会,小舟便已泊上东岸,庞德公、老左慈、管辂等三位当世奇人,一路向东面飞掠。三人的功力,此时便分出高下来了。只见老左慈果然不愧身负“仙灵神功”,他脚底离地三寸,似有轻烟承托,行云流水般向前飘动,闲逸优雅之极。
庞德公身如古松,迎风摆动,他的须胡飘拂之间,便把后面的管辂抛离了一段,相形之下,管辂便显得有点手忙脚乱,他奋力施展他的“神相奇功”,视大地为“人相”,凝神细察,一路追索,这才勉强跟了上去。
三人虽然略分高下,但于世人而言,三人的功力,却已经是超凡人圣的绝顶之辈,数百里的路程,在三人的脚下,竟仅花了约二个时辰。到傍晚时分,三人便已抵达琅琊阳都城外了。
庞德公却不进城,在城郊小路,折回南行,不久便抵达一道溪畔。
溪畔中依然立着一块大白石,当年曾在石上以直钩钓鱼的人,便是与庞德公分手近十五年的诸葛圭,但此时石在人空,当年诸葛圭已永眠了。
庞德公目睹白石,心中不由一阵神伤,因为他当日已经判断,诸葛圭年寿不长,仅剩十五年岁月,若所判不差,那诸葛硅此时应已不在人世了!
老左慈见庞德公忽地凝视溪畔白石久久不动,神色伤感,不由呵呵笑道:“庞老哥,你只顾望这大白石作什么?难道这大白石内隐藏什么惊天奥秘不成?”
庞德公微叹口气,喃喃地道:“流水依旧,白石仍在,但人恐已作古了。”
管辂一听,不由吃了一惊,忙道:“不好!庞老先生所言天才,年仅十五,便夭折了么?”
老左慈亦失望的叫道:“怎的了?这天才娃儿死了么?”
庞德公不由淡淡笑道:“此子身负旋乾转坤、逆转天机。
匡扶汉室重任,岂会如此夭折?我所料作古之人,乃此子之生身父亲而已,我与他一别十五年,此子必已初成气候了!
不必惊奇,前面的古屋,便是此子的祖居之地,我们且前去鉴证便了……”庞德公话音未落,突见十丈远处古屋之中,有两位男女娃儿追逐而出,男娃约莫十二,女娃约十岁。男女娃儿嘻哈笑逐,一直向西面的溪畔跑去。
女娃眼见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无路可逃,俏眼珠一转,忽地跃至一块石上,格格笑道:“三哥!你莫再追我,不然我便施展二哥所教的妙计来应付啦。”
那娃哈哈大笑,把双手往腰间一叉,道:“怕你么?四妹,二哥所授三十六计,你此时只可施展‘背水一战’之计也。”
女娃的心思似被男娃窥破,却也不气馁,俏眼珠一转,反而更决然的笑道:“错了,我诸葛慧之妙计,岂会被你识破?
我且让你瞧瞧,我的妙计你能不能破?”女娃话音未落,竟毫不犹豫,纵身而跃,向溪流中一跃而下,就如被敌军所追,走投无路,逼得毅然跳河自尽!
那男娃一见,不由大吃一惊,吓得失声大叫道:“四妹!
你不懂水性,跳河干么?你这是什么见鬼的退敌妙计埃”那女娃——诸葛慧,此时已置身于溪流,溪水甚深,她似乎真的不懂水性,被溪水淹得半沉半浮,苦苦挣扎,但依然毫不示弱,一面呛咳,一百尖声叫道:“嘻!这是二哥所授的‘置诸死地而后生’之计啊!吭吭!纾獠痪桶涯阆磐肆嗣矗靠钥浴!迸匏凳保豢谙阉鹤。言俳谐錾衾戳恕*岸边的三哥——男娃吓得脸色发白,拼命的大叫道:“四妹!你快上来!三哥算是被你吓退了好么?你快上来埃”此时庞德公、老左慈、管辂三人,距男女娃儿这面足达百丈,见状便欲施救,亦有所不及。不知为甚,庞德公却十分从容,含笑不语。管辂被女娃的施为弄得一阵发呆,竟忘了作声。老左慈却似乎十分关切,急得顿脚直跳道:“老天!你这娃儿施展的什么‘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妙计?你这般施为,岂非‘自置死地见阎王’么?”他正欲不顾一切,掠上前去,不管死活,把那女娃先救上来,再作打算。
就在此时,那面却忽地飘出一团白影,如烟似云,疾如风驰,直向溪流中卷去。到白影再现时,手上已多了一抹紫影,原来是那被溪水淹得半死的女娃儿。
白影挟着一抹紫影,从溪流中疾飘而上,稳稳的降到岸上,又一声低唤传了过来:“四妹!你怎的如此顽皮?把我的三十六计,施用于娃儿嘻玩上厂?”
白影原来是一位年方十五六岁的大男娃,听他的口气,显然是那女娃儿诸葛慧的二哥,但他的功夫,却比他的弟妹高强多了,就凭他刚才施展的“如烟似云”绝顶救人功夫,便足以跻身武林高手之列了。
老左慈、管辂二人,正瞧得一阵惊讶,庞德公目睹之下,眼神却不由大亮,因为他已窥破那白影男娃刚才施展的救人功夫,正是渊源于他那“无藏而有余、无为而至大巧”的“无为神功”心法!而这套心法,是他当年封存赠予诸葛家奇婴诸葛亮的第一个锦囊。按他的安排,那奇婴诸葛亮,应已研习这套内功心十多年了,他因此一下子便醒悟这白影男娃的来历。
庞德公心中欣喜万分,他也不及向老左慈、管辂二人招呼,右足一踏地面,身如电闪,已向那白影娃射去,“你叫诸葛亮,是么?”庞德公欣喜的落在白影男娃面前。
白影男娃右手仍扶持着那紫衣女娃,见了庞德公,先是微微一怔,似在思忖,但立刻恍然而悟,欣喜万分的回答道:“是!我是诸葛亮!亮儿拜见恩师庞德公!今日终与恩师相逢啦。”
第十二章 诸葛奇遇
白影男娃果然便是十五年前的奇婴诸葛亮!但此时却令庞德公更惊奇了,他伸手一握诸葛亮的腕脉,凝神默察,但觉充满“无藏而有余、无为而至大巧”的脉象,由此足可确证,此子身负的,确是他传授的独门“无为内功心法”。证实了这一点,庞德公不由更添惊奇,他目注诸葛亮,道:“嗯,你的确是长大了的亮儿!但你当年仅得半岁,怎认得我是庞德公?”
白衣男娃——诸葛亮从容的笑笑,道:“当然认得,亮儿不知怎的,自练了师父传授的内功心法,心胸便一片空灵,可容万物,事无巨细,只要凝神细思,便可勾起记忆,犹如景物摄入眼底,再一分辩,便可了然。因此亮儿一见师父的白发白胡,心中一动,便判断是当年传亮儿锦囊的恩师庞德公了。”
诸葛亮含笑说时,老左慈、管辂二人,已掠到他们身边。
两人仔细审察诸葛亮,再听他与庞德公的一番对答,均不由一阵惊奇,皆暗道:当世果然有此绝顶奇才!
庞德公心中十分欣喜,他也忘了再考究了,他向后面的古屋瞥了一眼,似期待什么,但又害怕证实什么,心中十分矛盾。庞德公的神情,落入诸葛亮的眼中,他微一思忖,便忽然老成的叹了口气。
老左慈见状,笑道:“诸葛亮,你年纪小小,怎的学那古怪老儿,叹什么气呢?”
诸葛亮道:“我见师父的神情,便知他忽然忆起故人之情,而在此地的故人,仅先父一人而已。十五年前师父降临我家,先父尚好端端的,不料十五年后的今日,先父已入士作古一周年了!亮儿因此而叹气。”
老左慈一听,霍地转发同庞德公,道:“喂!庞老兄,是否如此?”
庞德公微叹口气,道:“果然如此!我十五年前曾与亮儿生父诸葛圭于此溪畔相遇,才发现了诸葛家已出了一位奇婴,可惜十五年后,诸葛圭果然年寿不永,已作古长逝了。”
庞德公话音未落,老左慈已一跃而起道:“不得了!诸葛亮这小娃儿心中一动,便把世人心思窥透,这岂非比我老左慈的‘心血来潮’道家玄功更奇妙么?这小子日后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把我辈中人也比下去了。”
庞德公尚未有所表示,诸葛亮已满脸肃然说道:“老前辈,此言差矣。青既出于蓝,既无蓝何来有青?世人觉青胜于蓝,不过仅观外表,而未悉内中奥秘而已。”
老左慈笑道:“青出蓝便青出于蓝了,又有什么奥秘?”
诸葛亮道:“青既出于蓝,即青以蓝为本源,其色就算较蓝为鲜,亦离不了本源,不过是把‘蓝’发扬光大罢了。就如恩师授我以奇学,恩师即亮儿本源,他日亮儿就算有所成就,亦仅是师门的弘扬而已,绝非亮儿胜于师父埃”老左慈一听,作声不得,他在诸葛亮这位十五六岁的娃儿面前,竟无法辩驳。
管辂却不由连声暗赞道:“很好!此子学而有所成却不忘根本,且心思灵慧,聪明绝顶,雄辩剖析,丝丝入微正是匡扶天下的一代奇才也!怪道庞德公这一代天机隐侠,对此子如此看重了。”
此时由诸葛亮救上岸来的紫衣女娃——诸葛慧,已回过神来,虽经历了生死一线的凶险,却绝不畏缩,向老左慈格格笑道:“老伯伯,你愿意收慧儿为徒么?”
诸葛慧此言一出,连庞德公亦不由微微一怔,目注诸葛慧,仔细审视,一会不由又欣然一笑,暗道此女娃出自诸葛家,印堂有仙灵之气流溢,果然是老左慈仙灵门的最佳弟子传人!
庞德公沉吟之际,诸葛亮却忙道:“四妹莫顽皮胡闹,这位老伯伯乃恩师同类的高人,岂会收你十岁女娃为徒呢?快随三弟回家,先把一身湿衣服换了吧?”
诸葛慧却并不服气,把小手往小腰肢一叉,格格笑道:“二哥!你好偏心!你自己有了一位高人师父,便不替我想想妙法,求个高人师父拜拜吗?”
诸葛亮一听,顿时作声不得。他虽然聪明绝顶,但在这位娇嗔的妹妹面前,却似乎一筹莫展了。诸葛亮心想:师父这等高人异士,犹如神龙见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