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煊胁徊夥缭疲运锱蹑烦錾螅仁撬Χ牛佣备疽惨徊∪ナ馈?br /> 我儿感伤之下,决不肯再娶。哎,貂娣这丫头,其心性偏像她的爷爷,但凡她喜欢的,便不顾一切去相助,休道她自己的口粮,即使她的生命,只怕也乐意献出来啊!老身唠叨多话,两位休怪。”
诸葛亮一听,不由目询庞德公一眼,见他含笑微一点头,便不再犹豫,坦率的问道:“那请问婆婆,貂娣姑娘的爷爷,是否名勃呢?”
老婆婆一听,不由大奇,失声叫道:“小孩儿,你为甚会知道先夫的姓名?你多大年纪了,竟然知道这九年前的往事?”
诸葛亮察色观言,已知这一家必是东平峰上,那墓中人貂勃的后人了。他也不答老婆婆的疑问,又含笑道:“那再请问老婆婆,貂勃老前辈是否葬于东平湖中的东平峰?当年貂老伯去世,是谁替你貂家勘点东平峰墓地呢?务请老婆婆以实情相告。”
老婆婆一听,十分惊奇的瞪了诸葛亮一眼,欲言又止,似甚感为难,但见诸葛亮满脸正气,老婆婆终于确信这爷孙二人决非歹恶之辈。这才长叹一声,说出貂家一段十分离奇怪异、却又十分凄美动人的往事……原来老婆婆的丈夫,果然姓貂名勃,世居东平湖中东平峰山脚,以务农为生。到貂勃二十岁那年,他的父母便因贫病交加去世了。父母死后,留下几亩田地,供貂勃过活。
貂勃自幼便酷爱鲜花异草,把田地耕作种粮之事抛开,改而种植花果异草。他又特别酷爱玫瑰,但凡觅得异种玫瑰,便喜欢得如获珍宝,也不管有得吃没得吃,有钱无钱,但凡遇到各种玫瑰,或是他喜欢的品种,便非买下不可。有时他实在拿不出银两,便把身上的衣服典当,然后再把玫瑰花买回来。
日积月累,到貂勃三十岁那年,祖辈留下来的几亩田地,以及他的屋前屋后、屋中院内,便均植满了各等玫瑰花种。他平日便靠种花维生,把一些次等的花拿去市集卖了,换回一些日常生活衣食,他又以玫瑰花的花瓣,酿制了一种玫瑰花茶,拿至市面出售,买的人倒赞不绝口,纷纷认准他的字号来购买,倒也衣食无缺。他眼见玫瑰花可以营生,他也对玫瑰更为珍惜了。
他每日清晨便起,扫净花田落叶,然后挑水逐一灌溉,到傍晚饭后,又逐一浇淋,极为细心。
貂勃每见异种玫瑰将开,便十分雀跃,携了一壶水酒,或者一壶茶,来到花前,先向花朵深拜揖,再以酒或茶轻洒一点致意,口呼:“万岁花儿!花儿万岁。”如臣下朝见君王似的。
然后便坐在花前,浅斟细品,酒酣兴至,便随意歌舞,也不知是花儿娱乐了他,还是他娱乐花儿。
舞得疲倦了,使以石作床,卧于花旁,静静守候。自花朵含苞待放,到灿烂盛开,貂勃竟一直守候,片刻也不离开。
到貂家的田院均种满了,貂勃便去湖畔以泥筑埋种植,久而久之,东平山附近一带,竟成了玫瑰之乡了。
貂勃直到三十一岁,尚未娶妻。后来据说祖宗托梦,说貂家日后必出一位贵人,着貂勃不可绝后,他才无奈聚了妻子,便即秋氏老婆婆了。秋氏过门后,见貂勃种花尚能维生,也就毫无怨言,每日助夫君种花浇水,不辞辛劳。夫妇二人每日劳作,清茶淡饭,倒也身强体健,无病无痛。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貂勃娶妻直到年已五十,仍未有子女诞生。
幸而到了五十一岁那年,秋氏亦年过四十,才终于有孕、十月怀胎,诞下一子,取名貂全。亦即少女貂娣的父亲。貂勃夫妇自诞生貂全后,便再无所出。夫妇二人,自然便把全部心神,均放在貂全身上了。
貂勃一心希望儿子日后继承自己的志趣,但儿子却决计不喜以种花为业,到儿子貂全八岁那年,貂勃无法强逼儿子跟他学种花,便只好节衣缩食,把貂全送去学馆读书,但貂全在学馆仅读了六年,貂勃年老,种花业已渐衰落,再无力供貂全入学读书了。
貂全辍学返家,又不肯下田种花,貂勃无奈,只好把貂全送到附近的历下城中,投靠一位行医的族亲,当了一名医徒:貂全倒十分喜欢郎中生涯,刻苦研学,到他二十岁那年,便正式悬壶济世,到四乡当起走方郎中了。
变就在这一年,貂全聚了一位妻子李氏,小夫妻十分恩爱,李氏殷勤侍奉翁姑貂勃夫妇,一家四口倒也享了一段天伦之乐的日子。
李氏人貂家门的第二年,一天深夜,貂全夫妇已熟睡了。李氏忽然梦醒,耳际间传来一阵秋蝉的呜唱,入耳竟充满诱惑,李氏忍不住悄悄起身,循蝉声寻去,不觉来到种满玫瑰花的后院。但见月色之下,玫瑰盛放;银波荡漾于红花之上,十分奇异。
李氏瞧得心神一荡,她正欲离开,忽见一只秋蝉,伏于玫瑰花蕊中,正吸吮花露。李氏深知家翁貂勃,十分惜花,特别是秋蝉所伏,正是貂勃最珍爱的一株奇种玫瑰,称为“貂瑰”,意即貂家的玫瑰。李氏恐怕秋蝉把“貂瑰”弄损了,便伸出手去,欲驱赶秋蝉。
不料秋蝉不但不走,反而向上一跳,跃到李氏的胸内,巧巧的粘住了李氏的乳房,就如婴儿索奶似的。李氏又羞又惊,不由张口欲叫。不料就在此时,那秋蝉闪电般向上一弹,竟飞进李氏的口中去了!
李氏不由大惊,拼命张口,好等秋蝉跳出口来。不料飞蝉入口之后,竟立刻无影无踪,就如同融入李氏日腹中似的。
李氏惊得一阵目瞪口呆,怔怔的站于艳丽的玫瑰名种“貂瑰”花前。忽地,李氏但见在月色之下,众玫瑰花枝动若起舞,状甚欢跃,接而又有一阵似来自天际的幻音响起,清晰的传入李氏耳中,道:“玫瑰花中跃飞蝉,蝉入貂家瑰花前;天成玉女凌霄志,独领风骚百千年……”李氏不由又一阵发呆,她也不知这幻音的喻意为何。她呆呆的再站了一会,终于无奈的微叹口气,返回屋内去了。
不料就在这天晚上,李氏便有孕了;貂全获悉李氏怀孕的消息,他十分欣然,对李氏道:“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只要是貂家后代,我一样喜爱。”貂勃却很急切,祈求上天赐给了男丁,以继承貂家的香烟不灭。因此貂勃吩咐妻子秋氏,务必小心照料媳妇李氏,粗重一点的活儿,也不让李氏做了。
李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诞生的竟是一位十分艳丽的女婴,父亲貂全十分高兴,但貂勃这位爷爷,却不由有点失望,他坚持把女婴命名为“娣”,意即希望她脚头好,替貂家引来一位男叮女婴貂娣出生便十分健康,无一丝半点的小灾小祸,眨眼貂娣便五岁大了。
貂娣天生乖巧伶俐,极得爷爷貂勃的欢心,不知不觉间,貂勃已视此女如男孙一样疼爱了。
在貂娣踏入六周岁那年,她的爷爷貂勃便忽然感到身体不适,终日躺在床上。他自知已时日无多,便把儿子媳妇召到床前,殷殷嘱咐,日后必定再增添一位男丁,令貂家的香火有后继承。貂全和李氏不敢违逆,只好先行答应日后必替貂家添一男叮貂娣却十分精灵,她时常守在爷爷的床边,用小手抚着爷爷的额头,轻声道:“爷爷!你不要死,貂娣长大了,必买一乘轿,抬着爷爷入城去……”貂勃心中并无牵挂了,他见貂娣如此乖巧,又极富侠义心性,不由十分欣慰,他伸出手,轻抚貂娣的脸,含笑道:“娣儿,你用轿抬爷爷往何处呢?”
貂娣道:“抬爷爷去城中吃那上佳的肉包啊厂爷爷在貂娣三岁时,曾带她入历城酒馆,吃了一顿历城最有名的点心——肉包,不想貂娣悟性奇高,此时竞以此来安慰爷爷。
貂勃心中不由十分欣慰,他含笑对小孙女貂娣道:“娣儿,爷爷就要上路去了!吃不到那肉包了,娣儿日后若有本事,便替爷爷觅一处上佳的居地吧。”
貂勃说时,声音戛然而止,竞就此含笑而逝了。
貂娣知爷爷不会醒来了,她也不明白爷爷的临终嘱咐是什么意思,便去问爹爹貂全,道:“爹啊,爷爷临睡之前,曾叫娣儿日后替他觅一处好居地呢!未知爷爷喜欢的是甚居貂全也不明白,以为这只是女儿随口乱说罢了,便不理会,只顾忙着张罗为父亲办丧事去了。
当时齐鲁之地的习俗,但凡人死了,须停棺三日,受子孙亲朋祭拜,然后方可择吉下葬。貂勃在东平乡中甚有人缘,前来拜祭的亲朋不少,人来人往,前来吊丧,貂全夫妇和娘亲秋氏,忙着接待前来拜祭的人客,谁也顾不得去理会貂娣了。
貂娣已知爷爷再也不会醒来,就此长眠了。她也不哭不叫,无人理会她,她便一个人,来到后院的玫瑰花丛,她也不怕苦,搬来一堆石块,便在院中玫瑰花前堆砌起石屋子来了。
貂娣刚动手以石块垒屋子,一群秋蝉便嗡嗡叫地飞来了,但貂娣半点也没感奇怪,因为她每次进院,总有一群蝉儿随风而至,绕着貂娣飞舞,就如欢迎她莅临似的。
她也很喜欢这群秋蝉,任它们在她身前身后飞舞,也不去驱赶或追打。她此时便任由秋蝉飞舞作伴,自己埋头垒石屋,十分入迷。
忽然,在貂娣身侧的一棵柳树上,啪地一下,从上面掉下了一只小秋蝉,它掉在地上,再也不能飞起,透明的翅膀抖颤着,似乎受了伤。
貂娣一见,立刻站起来,走过去,伸出小手把小秋蝉捧了起来。它见小秋蝉翅膀颤抖着,很痛苦的样子,便学着娘亲哄她的法子,伸出小舌头,轻轻地舔着小秋蝉受伤的地方,她舔了一会,才把秋蝉放在手掌心上,温柔地唱道:“秋蝉,秋蝉,你快唤爹娘来,带你上树梢!”
貂娣唱了一会,果然有两只体积甚大的秋蝉,呼地飞了下来,伸出小爪,飞到貂娣的手掌心上,合力把小秋蝉抓起上树去了,不一会,那小秋蝉似已康复,高兴地鸣唱起来。
貂娣见了,心中十分欢喜,但忽然想起爷爷曾嘱咐她,替他寻一处好居地,却又不知往何处寻觅,心中又忧伤起来,自言自语的唱道:“秋蝉呀,秋蝉,听我唱歌儿,你在树上住,爷爷没屋篆…”貂梯唱了几次,两只大秋蝉忽然又从树上飞了下来,一左一右,落在貂娣的肩上,背上的翅膀上下一扬一伏,就如点着头儿,连声的道:“知了,知了……放心!放心……”貂娣见秋蝉听懂她所唱的歌,又开心的笑了。
眨眼三天过去,这天一早,便是貂娣爷爷貂勃出殡的日子。说是出殡,貂家也比不上那些大户富人家的排场隆重,貂家只是请了四名仵作,抬了棺枢,便抬去就近的东平山腰空地,胡乱寻个地方便了。但送葬的人倒也不少,一行四五十人,排了十几丈长,一直向东平山而来。
上了东平山腰,已是午后时分,四名仵作累得气喘吁吁,砰的放下棺枢,便问貂全打算葬于何处?貂全虽然是行医郎中,精通医道,但对地脉学,却是一窍不通。他胡乱的向四周瞧了一眼,即指着一棵大树,道:“就葬于那儿吧!有树遮荫,想必是好的了。”
四名仵作奉了主家之命,便要举锄挖上,就在此时,忽有两只秋蝉,自半空树上疾飞而下,一只落在貂全的头顶,用小爪抓住貂全的头发;另一只则在貂全面前翻飞,似呼唤他到一处什么地方。
貂全甚感奇怪,便要仵作先停下,等他的讯息。他自己则跟着在前面飞的秋蝉,一直向前走去。
不觉已上了山顶,貂全累得气喘吁吁,便欲停步不前。
但当他停下,他头上的那只秋蝉便用小爪抓他的头发,似乎催促他快点跟上前面的秋蝉。貂全重新举步跟上去,头上的秋蝉也就不再扯抓他的头发了。貂全心中又惊又奇,喃喃的道:“蝉儿呵蝉儿,我有丧事在身,莫要作弄人碍…”谁知貂全这一叫,两只秋蝉竟马上吱吱嘟嘟的回唱相应,就如向貂全答道:“放心,放心,跟来,跟来……”貂全又惊又奇,无奈只好拼命跟上前去。他竟然被引领到庞德公、诸葛亮在东平山上发现的那块墓地之前。
这时,两只秋蝉一齐飞落一块石上,只左右的跳跃,翅膀儿向貂全乱点。一面又用小爪拔着大石,似乎提醒貂全,就在这块石头下面挖土葬父。
貂全也弄不懂如此施为有什么好处,也不知这到底是吉或凶。但眼见两只秋蝉似有灵性,也不再疑心,便返回山腰,多加工钱,着四名仵作把棺枢抬上山顶,在山顶上面的那块大石下面,挖土成穴,把貂勃下葬了。
说到此处,那老婆婆秋氏,忽地长叹一声,道:“哎……老身至今仍不敢确定,那两只秋蝉是否真是为了报娣儿救子之情,才引领我儿到先夫下葬之地,到底此事是吉是凶?”
老婆婆秋氏的话音戛然而止,庞德公和诸葛亮听到此处后不由互视一眼,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