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因为他果然已与诸葛亮商定,为了克制董、吕二贼阳刚气运的大计,这天早上便要向貂家辞行了。
诸葛亮此时亦不由心中一阵难受,因为他深知师父欲实施的那破董、吕二贼气运大计,其中最重要的主角人物便是他的师妹貂蝉,其中姑且不论其成败得失,但对貂蝉的运命有极深的影响,此点确是绝对确然元疑的了。但其中如何演变,是吉是凶?连师父庞德公亦未能判断,这教诸葛亮怎能不替貂蝉担忧?也不知为什么,诸葛亮但感自己的心神,竟与貂蝉连在一起,甚至有点密不可分了!但这是否便是少男少女之间的微妙相吸的魔力,令身负天机、地脉、奇功三大绝学的诸葛亮亦不可抗拒呢?这就连诸葛亮自己亦难澈悟。
此时庞德公因已察觉,貂蝉竟拥有心灵感应的天赋神通,心中不由生出一阵欣喜,暗道:“蝉儿既有这等绝顶天赋神通,那在她面前的任何艰难困苦、天灾人祸,便均可预察;再加上她研习了我的天机、武学,那她便必能于此天机磨劫中全身而退。”庞德公确判这点,他以貂蝉为破董、吕二贼气运的主角人物决心,不由便更坚定,也再不犹豫。
当下庞德公微微一笑,以密音向貂蝉传话道:“蝉儿!你所料不差,我与亮儿果然另有要事,将要西行赴长安走一趟也。但蝉儿你日后必须经历一番天机磨劫,你身负匡扶汉室、克灭国贼、救国救民的重责,宜留候于此,相机而行。蝉儿,你可愿意承担此弥天重责?”
由于庞德公以密音传话,能听到的,便只有貂蝉一人。
只见貂蝉听了,水灵俏眼不由眨了眨,莫名其妙的嚷了一句道:“师父啊,既然是救国救民的大事,蝉儿又怎敢拒绝?但为什么不让大师哥留在此地,助蝉儿一臂之力呢?蝉儿只怕独力难支大局呢。”
在座中人,对貂蝉的发话,均感莫名其妙,但诸葛亮却是唯一的例外。因为他立刻便察觉,这是师父庞德公以他那传音入密的绝顶内力,逼音成线,直接射进貂蝉的耳中,师父所说的,亦必定是有关他的破董、吕二贼的大事了。而貂蝉因内力未达此绝顶境界,心神激荡之下,便冲口而出应答。诸葛亮虽然明白其中奥秘,但他听到貂蝉未了的话,心神亦不由一动,如与貂蝉心有灵犀一点通似的,暗道:是啊,“假若有我相助,日后貂蝉所面对的磨劫,便有人替她分担了,这总好过由她以女儿之身去独立肩负碍…诸葛亮沉吟之际,耳中忽地钻入庞德公的话音,道:“亮儿、蝉儿、我之话音只传你二人,乃一音双发也。为师的亦和你二人有心灵相通的奇缘,因此不约而同的起同一意念也。
但你二人本命不同,亮儿至阳至刚,蝉儿至阴至柔,因此要克制董、吕二贼的阳刚气运,只能以蝉儿的至阴至柔,而决不能让亮儿的至阳至刚拉近董、吕二贼之身也!我之布局,如此……哪些……亦基于此一道理,你二人不必再为此疑虑。”
庞德公于密音双发传话中,已把他的大计和布局,向诸葛亮和貂蝉晓示明白。诸葛亮和貂蝉默默不语,似同在思忖。一会后,两人竟不约而同的决然回话道:“是!师父,我……明白了!决依师父之计行事吧。”
在座的貂全、赵姑、老婆婆秋氏,均依然莫名其妙,但庞德公却欣然道:“好,既你二人均无异议,我的大计便由此施行了。”
庞德公、诸葛亮、貂蝉三人密谈间,这一顿早餐也吃罢了。
庞德公忽然向貂全拱手道:“貂兄弟,多谢这段时日盛情相待,但我与亮儿另有要事,不能再在府上逗留,就此向貂兄弟等告辞了。”
貂全一听,不由一怔,庞德公与他相处日久,又为他貂家带来这许多好处,他说走便走,心中不由大急,忙道:“庞老先生和诸葛公子待在下一家恩重如山;庞老先生又是蝉儿的恩师,师即父也,彼此一家人,为什么不多留些时日,以让在下一家聊表谢意埃”貂全见庞德公含笑不语,但神色之间去意甚坚,不由又急道:“蝉儿!快向师父和师兄尽力挽留埃”不料貂蝉却微叹口气,水灵俏眼满含不舍之情,但却无奈的说:“爹啊!师父和师兄是决计不能挽留的埃”貂全忙道:“为什么?蝉儿你出面挽留也不可以么?”
貂蝉道:“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貂家虽然尚可苟安一隅,但天下百姓黎民,却多半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师父和师兄身怀救国救民坚贞大志,怎会困处于此偏安一角呢?他们自有重大使命待完成,怎可挽留?他们于我家神龙一现,度过年多岁月,已是貂家的天大福缘了。”
貂全见貂蝉忽然变得慷慨激昂,救国救民之心已取代往昔的侠义心肠,深知此必乃庞德公和诸葛亮对她潜移默化的结果,连女儿也开始以天下苍生为念,又何况她的师父和师兄呢?他不由长叹一声,心知已绝难挽留了,无奈何向庞德公深深一揖,拜道:“庞老先生待我貂家大恩大德,貂全只好以一拜为报了!未知日后是否再可与先生重逢呢?”
庞德公闻言目注貂全一眼,见他的命宫寿缘直达耳轮,乃年达百岁的长寿之命,不由欣然一笑道:“貂兄弟正值五十英年,人生之路仅走了一半,日后自会目睹天地番覆、日月升浮,前路尚漫漫绵长呢!既然如此,又何愁没有相见重逢之日埃”貂全一听,心中稍慰。眼见庞德公和诸葛亮去意已决,也不再挽留,他与貂蝉、赵姑一道,把庞德公和诸葛亮直送出东平湖。
庞德公和诸葛亮向貂全一家拱一拱手,便离船上岸而去。貂蝉怔怔的望着船上,眼波直直的凝视着诸葛亮的身影,她忽然娇啸一声,身子一跃,轻灵如飞蝉,如云飘花舞,落于庞德公和诸葛亮的身前,这一段距离,竟足达百丈之遥。
庞德公见貂蝉眼波凝注诸葛亮身上,心中不由微微一笑,并不作声。
诸葛亮却似意有不舍,亦凝视貂蝉一眼,才无奈的含笑道:“貂蝉师妹,你已知天机大势,又知自己运命,势须独自历此天机磨劫,又何必如此?师父不是说了么,我们日后必有重逢之期埃”貂蝉水灵俏眼一转,她在心中幽幽的叹了口气,暗道:“诸葛师哥呵诸葛师哥,你可知貂蝉之心,已与你灵犀一点通了?你亦有不舍之意,只是师命难违,不敢有所表示罢了。”
她心中念转,格格一笑,道:“诸葛师哥,师妹以心灵感应之术,已知你心思啦!我之所以跟上前来,只是想问一句,依师哥之见,假若貂蝉日后于天机磨劫中不能全身而退,你……和师父还会与貂蝉相见重逢么?”
诸葛亮一听,不由作声不得。他虽然已入天机之门,但毕竟本身阅历尚浅,于此微妙这极的男女纠葛之事,根本难明真奥,因此貂蝉这疑问,他又如何回答得出?
庞德公见状,忽然接口呵呵笑道:“蝉儿不必忧虑,你既知天机,又悉本命,亦身承飞蝉龙脉荫庇,海阔天空、九天四海,已足以纵横翱翔了!何况你刚才因情而心动,心动力发,一跃百丈,足证你的无为真气已达随心而发的境界,蝉儿,你天赋奇功,身负天机二大绝学,还担心什么?天下虽大,但亦不可阻挡,你何处不可去?何处不可往。”
庞德公对貂蝉这位女徒儿,初时尚仅视作是他施行大计的人选,但自从收她为徒后,他的心思已然改变,他已将貂蝉视作他天机门的嫡传弟子,他又岂会冒险行事?因眼见貂蝉根基已具,确然可以全身而退,这才决照原来计划行事。此时他又破例向貂蝉点明她的长处,以增强她于磨劫中历练的信心和勇气。庞德公对貂蝉这位女弟子,所费的心血,已不下于诸葛亮了。
貂蝉听罢,已领悟了庞德公对她的一番关切爱护心意,他对她的师徒之情,并不亚于诸葛亮师兄,绝无偏私,貂蝉心中不由得一阵欣喜。终于,貂蝉向庞德公盈盈一拜,又向诸葛亮福了一福,格格一笑道:“是,师父、师兄,蝉儿这便勇敢投身到天机磨劫中去,火浴历练,以达九天飞蝉的境界,决有不负师父布伏的大计使命。”
貂蝉说罢,身形回飘,如飞蝉一跃百丈,返回她爹娘的轻舟上去了。
庞德公与诸葛亮,离开东平县地域,并不停留,于当日便横渡黄河,抵黄河西岸,一路西行。中途路经汉旧都洛阳,诸葛亮第一次目睹这座天下大都会,化作一片残垣败瓦,他终于亲眼目睹战火可怕,以及天下百姓所受的惨重灾难,他并不多言,只是在心中默默思索,如何化解眼前这一场残酷的弥天大灾祸。
半月后,师徒二人便已潜入由董卓挟持汉帝刘协盘踞的长安城中了。
庞德公和诸葛亮平装素服,并不惹人注目,就如爷孙二人,从乡中入城的乡下人。他二人也绝不声张,只在暗中审察朝中董卓的一举一动,以便伺机行事。
董卓自挟持汉献帝刘协,火烧洛阳,把国都搬到长安,以避十八路诸侯讨伐之势。到达长安后,董卓眼见十八路诸侯名为讨伐他,实则各怀野心,内部已分崩离析,各自占据地盘,以准备各自火并,便把十八路侯视同草芥,根本不以为意。他在朝中更残暴专横,他自封太师,逼汉献帝尊他为“尚父”,上朝不跪不拜,出入更用天子车驾仪仗,严然是君临天下的大皇帝了。
董卓又把义子吕布封为温侯,出入用王者的仪仗车驾,威风八面,权倾天下。吕布自然十分感激,发誓效忠董卓。
董卓有吕布的一大臂助,统掌朝廷的数十万大军,他的地位权势便更稳如泰山了。
这一天,董卓又把朝中文武百官,召到他的太师府饮宴,目的是向朝中百官立威。
朝中百官慑于董卓的威势,谁也不敢不到,纷分赶来赴会,齐齐的列座两行。
刚饮了几杯酒,百官战战兢之际,忽见吕布从外面大步走进,迳直走到首座的董卓席上,在董卓耳边说了几句。
董卓一听,却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一切交由布儿你处置吧。”
吕布即冷酷的厉笑一声,大步走到御史大夫大司空张温的席前,猛一伸手,揪住张温的头发,便拖了出去。
不一会,吕布的侍从便捧着一个红色盘子,进来奉献给董卓。董卓哈哈大笑,令侍从捧着红盘,让百官过目。侍从揭开盘盖,红盘上盛放的,竟然是刚被吕布揪出去的司空张温的人头,血淋淋的,双眼尚圆睁睁的瞪着人,百官皆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下一次盘中盛的是谁的人头了。
董卓见状,哈哈大笑道:“你们害怕什么?张温乃罪有应得也,他勾结袁术,欲图谋于我,袁术派人送密函到张温处,被我儿截获,这还不该斩么?但凡欲对我存有二心,均以此为戒,但忠于我者,不必惊心。”
朝中百官,战战兢兢,纷纷离座位起立,向董卓表示忠心。董卓耳听一片效忠之言,不由乐得轰然大笑道:“我有虎儿吕奉先,大可高枕无忧了。”
当日赴会的百官中,有一位官任司徒大官的王允,于席上目睹一切,心中十分震撼。他返回府中之后,寻思日间司空张温被杀的惨事,不由痛心疾首,于静室中长嗟短叹,久不能眠。
忽然,家丁进来禀告,说外面有自称荆州庞德公的师徒二人,夜谒拜访,问王允是否接见。王允一听,目中忽然一亮,连忙站起,对家丁道:“快请,为避人耳目,我且于静室恭候。”
不久家丁果然引进一老一少两人进来,老者便是庞德公,少年自然是诸葛亮了。王允一见庞德公,即拱手相迎道:“果然是一代天机侠隐驾临,当真天助汉室朝廷,时势凶危,请先生恕怠慢之罪。”
庞德公微笑道:“王司徒不必客气,我与小徒诸葛亮夜谒贵府,并非作客,而是因朝中国贼肆虐天下罢了,而且我若非暗中探悉王司徒的品格,知司徒与董卓周旋是另有所图,我也不会登临司徒府也。”
王允一听,甚感欣慰,忙向庞德公俯身一揖,道:“我与恶贼董卓周旋,乃不得已而为之,若非如此,便难以取信董贼,以图计谋,天下人不知王允者,必误以为我已卖身投贼,幸得先生明察秋毫,知我心迹。”
庞德公微笑不语,诸葛亮却立刻肃然道:“那请问王大人,将如何图谋呢?”
王允沉吟半晌,才沉声道:“如今董卓有吕布之助,如虎添翼,统领朝廷大军,等闲者决难摇撼之。唯今之计,便是拆散董、吕联盟,然后徐图各个击破也。不知庞老先生与令高徒诸葛公子以为如何呢?”王允名闻一代天机隐侠的威名,对其谋略天机自然十分尊崇,但对庞德公的徒弟诸葛亮,见他仅是一位年方十八九岁的少年郎,心中的疑惑便不由大增,故而反问了一句,以作试探。
庞德公仍然微笑不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