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董卓一听,不由大喜,目的的的说:“朝中三公如王允司徒等人,其意如何?”
李肃道:“王司徒己受命筑封禅台,只等太师赴会厂。”
董卓心中欣然,但他极信任他的母亲,便即转入后堂,将此讯息告知母亲。其母身边,貂蝉正在侍奉,董卓见了,更为欣喜。
其母一见董卓进来,便道:“卓儿你去那里了?”
董卓满怀喜悦说道:“儿昨夜梦有龙缠身,今日接喜信,儿将往朝中受天子禅位,我将作皇帝,娘亲亦将贵为太后了。”
董母一听,却面露疑虑,道:“儿啊,我近日老是心惊肉跳,常有道‘儿是娘身上肉’,娘心惊肉跳,只怕于儿不利。”
董卓给母亲这么一说,神色不由一变。
貂蝉在侧,忽然接口道:“太师啊,龙乃天子兆象,龙来缠身,乃天龙附体,将为天子之兆啊!又老夫人既已行将为国母太后,因此才有不寻常之兆,大师何必犹豫?”
董卓一听,不由大喜道:“原来美人尚精干神算之术!不错,不错,我之所梦,正是天龙附体,将贵为天子之兆也!好,我若登天子这位,即封美人为贵妃。”
貂蝉欣喜拜谢,董卓也再不犹豫,辞别母亲,兴匆匆的随李肃赴朝去了。
貂蝉目注董卓的背影,但见一团青气,已罩住其周身上下,当中已无丁点赤热阳刚之气。她心中不由微微冷笑,暗想道:青乃阴煞之气,师父所判果然灵验至极!而所谓“天龙附体”,其实乃至阴“蛇体现形”之凶兆也!嘿嘿,看来董贼已届凶死之期了!我亦须早作脱身之计了!貂蝉心念电转,在董母面前再周旋一会,便返回她的卧室去了。
董卓乘驾上朝,他所坐的马车,忽然折坏一轮,董卓只得换车而乘,不一会,那马又咆哮嘶呜,挣断辔头,董卓心惊,问身边的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恐非吉祥之兆。”
李肃笑道:“太师受封禅,乃弃;日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
董卓一听大喜,再无疑虑。
车驾抵达宫门,吕布率亲兵前来侍卫。董卓喜极,拍着吕布的背部,大笑道:“有我的虎儿护卫,我将万元一失矣。”
吕布唯唯称是。
车驾抵达朝门,里面便是受封禅的正殿。董卓的护驾亲兵,按例留在朝门之外。董卓因有吕布、李肃等二十余亲随侍卫,也不以为意,下令车驾直入朝门。
董卓的车驾驶人朝门十四丈,忽见王允等人,持剑站于殿外,不由吃惊道:“你们执剑而立,是什么意思?”
李肃并不答话,只是突然发力,推着董卓的车驾,向殿前急驰。
董卓此时才知不妙,他正欲挺身跃起,跳出车外,以备迎战。
就在此时,站于殿门口的司徒玉允,已按剑厉声大叫道:“逆贼已至,众将士速为国杀贼。”
二百武士,应声从埋伏处扑出,直抢董卓的车驾。李肃早就疾速退到一旁去了。众武士持剑挥戟,向车上的董卓直刺。董卓被困于车内,他身躯胖大,动弹不得,身中数枪,但他身穿内甲,刀枪不入,仅伤了手臂,他厉声大叫道:“我儿奉先速来救我。”董卓直到此时,仍不甚惊惶,因为他确信只要吕布把他救出车外,凭他和吕布二人之力,必定可以杀出重围,再调兵攻入朝廷,一举把刘氏的汉室朝廷灭了!
吕布果然持戟从车后转出,但却大声高叫道:“众将士听令,我奉天子密诏,诛杀逆臣贼子董卓。”
董卓一听,才知大势已去,不料吕布竟然亦背叛他这位“义父”!他正欲喝斥吕布不要反叛,吕布已一戟快如闪电,把董卓的咽喉刺穿了!一股血箭迸射而出,李肃在侧一步跃前,利剑一挥,把董卓的人头斩下。李肃把董卓的人头高高一挥,众人见了,齐声大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允下令道:“皇上有旨,只杀逆贼,其余赦免。逆贼尸首,抛于长安街头,曝尸示众!”
董卓的尸首被弃于长安街头,百姓闻讯,万人空巷,争往睹尸。人人争相足践砖击,以泄心头之愤。又有人于董卓尸身肚脐上点火为灯,董卓的油脂,烧了三日三夜,肥大的尸身,最后化为枯干。董卓作恶,压榨的民脂民膏以自肥,此刻仿似向天下百姓还偿而枯干了。
就在董卓被吕布、李肃、王允等人诛杀的同一时间,貂蝉仍在董卓的太师府内,她决心坚持到大功靠成,才退身而去。
就在此时,貂蝉的卧室窗外,忽然掠入一老一少,向貂蝉含笑道:“董贼已伏诛,蝉儿还不飞去?”一老一少,正是师父庞德公和师哥诸葛亮。
貂蝉置身虎穴狼窝,历尽磨劫,此时才得与师父和师哥重聚,她不由喜极而位道:“师父、师哥,可知貂蝉受尽委屈,尝尽受辱的苦楚?你们便忍心把蝉儿抛下不顾么?”
诸葛亮微笑道:“貂蝉师妹,你错怪师父了,你可知师父这三日三夜,一直暗潜于王允的司徒府,一面暗中与王允密商计策,一面暗中保护着你,三日三夜,师父并没合过眼埃”貂蝉一听,才知师父和师哥,一人潜于司徒府,一人伏于太师府,暗中全力保护她,也因此每到凶险之时,总可逢凶化吉,安然脱身。貂蝉不由感慨的说:“多谢师父和师哥维护,若非如此,貂蝉只怕已受贼污辱了。”
庞德公白胡飘动,状甚喜悦,他呵呵笑道:“好了,蝉儿已历天机磨劫,从此便踏上康庄大道,一代天机侠女即将现世,其实我又怎会让蝉儿的贞洁受污呢?”他一顿,又决然的道:“且随我去,再另作安排便了。”
庞德公说罢,即飘掠而出。诸葛亮和貂蝉亦随后从窗口跃出,两人肩并肩,犹如一对金童玉女,紧随庞德公身后,掠出太师府,一路风驰电掣,向东面而去。
第十九章 白兔龙穴
乱臣贼子董卓被诛杀,曝尸街头,消息很快传遍长安城。
宫廷内外的士卒高呼万岁,满城民众,上街庆贺。更奇特的是,自董卓横尸街头当日,长安城上空,连绵多时的阴雨天气当即转晴,日月生辉,微风不起,就如天兆也来助民间之庆。
庞德公这位一代天机隐侠,在这段时间进行的“匡扶汉室、力保一统”的惊天大计,在诸葛亮、貂蝉、王允等人的配合下,顺利达成,立建奇功,亦为天下臣民、百姓苍生带来一丝希望。
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机大势,却仍在急剧的演进,并不因庞德公等一批有志之士的人谋而逆转。
诛杀董卓的事,发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的四月,经此兵变,王允联合吕布及一班朝臣,勉强稳住了朝廷的乱局。
但长安城的百姓,仅度过两个月安定的日子,朝廷又发生惊人剧变。
自董卓伏诛,汉献帝刘协,将司徒王允封为相当于丞相的尚书令,处理朝政。又封吕布为奋威将军,统率朝廷三军。
王允与吕布,一文一武,共掌朝政。若两人处政得法,则天下或会渐入稳固安定。
但王允与吕布均是记仇心极重之人,并无为相为帅的海量胸襟。
王允掌丞相事后,便下令追究董卓的旧臣党羽,或囚或杀,董卓的旧部皆惶惶不可终日。
董卓言听汁从的女婿李儒,是玉允第一个要诛杀泄恨的人。李儒却早就逃到城外的陕州,聚集董卓的旧部兵马,如大将李催、郭汜等,抗拒朝廷的追逼。
吕布派李肃领兵进攻陕州的李儒,却被李催、郭汜二将击败,只身潜返长安。
吕布见李肃只身大败逃回,怒责道:“你挫我锐气,该死。”李肃本来已因杀董卓有功不被朝廷升官而怨恨,此时被吕布斥责,心火暴炽,反唇相讥。吕布怎忍受得了,当即喝令军士,把李肃推出军中辕门,斩首示众。李肃一生屡劝人反,最后终落得被他劝反之人所斩的下常吕布斩了李肃,打算自己亲自领兵前去讨伐李儒。
李儒闻讯,惧吕布的威勇,心中惊惶。他所部将士,亦生怯意,一夜数次惊呼大叫,草木皆兵。李儒知不可再守,便私下带数名亲兵,弃营遁走。不料他的亲兵胡奇儿,贪图富贵,刺死李儒,斩了李儒的首级,向吕布进献。
吕布又下令讨伐董卓的旧部李催、郭汜等人。
李催、郭汜知不为朝廷所容,便立下死念。拼命反抗,率大军抢先进攻长安。
吕布登城拒守,彼此相持八日。吕布部下的蜀兵生变,打开城门,放李催、郭汜大军杀入。
吕布持戟反复冲杀,虽然多次杀敌多人,但他的部将亦损失不少,不得已杀开一条血路,离城而去。临行派人请王允同行,但王允拒绝,决与长安共存亡。吕布无奈,只好率数千兵马,东出武关,投奔袁术去了。
李催、郭汜见吕布已逃,便率军进攻宫门,王允率卫士死守宫外,被乱军杀死于宫门之下。
李催、郭汜率兵进入宫门,杀官吏平民等万余人,又逼汉献帝就范,自请官号。汉献帝无法,只好下旨封李催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同掌朝政。于是,汉室朝廷,又落入李催、郭汜两乱臣贼将手中了。
李催、郭汜二人,为替董卓报仇,下令屠城三日,城中朝臣、百姓,被残杀者不下万人。长安城百姓,纷纷出城逃难,途中母弃亲儿,人食老幼之肉,鸟啄人肠,衔挂枯枝,惨绝人寰。
李催、郭汜又追寻董卓的尸骨,将其葬于董卓自筑的眉坞,逼汉献帝及朝中百官前赴拜祭,一时间天昏地暗,日月失色。
此时天机隐侠庞德公已携同貂蝉、诸葛亮两徒,隐居于荆州蚬山,以观天下之势。
庞德公乍闻长安城再生剧变,不由仰天长叹。他又知李催、郭汜把董卓的残存尸骨葬于眉坞,忍不住便赶去查察。
庞德公赶到董卓于长安城郊自筑的行宫——眉坞,但见眉坞甚得风水法度,不由跌足叹道:“董卓在此居停数年,已得阳宅龙气庇荫,虽然阳气被我所破,其阳宅龙气威力,仍荫他得入土为安,亦因此而令李催、郭汜二人兵变成功也,我千算万算,竟失察于此,莫非当真天机大势已不可逆转了么?”
庞德公心中感触万分,他一步掠至董卓的墓前,但见墓前巨大石碑上刻:“汉太师董公卓之墓”八个金漆字。庞德公不由恨怨交集,他戟指痛骂道:“天机如此,是天道无公理,地脉若容此贼人葬,是地无灵气矣。”
庞德公话音未落,天际突地响起霹雳,董卓的墓门无风自开,一道闪电疾奔而入,轰隆一声,将董卓的棺木、尸骨,连同筑起的墓地,全部震成粉未,又再刮起一阵猛烈的怪风,把一堆粉未卷飞而去,再也无影元踪。后世的地理家评断,此乃“天不容恶人之葬”的典型例子。
不过,天机隐侠庞德公虽然以他的惊天神通,缓了一缓天机大势的演行,最终仍难达成他“匡扶汉室、拯救万民”的宏愿,这一切均对庞德公打击甚大。他亦开始显得心灰意冷,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欲以人谋去逆转天机大势之念,到底是否痴人说梦了?
事实上,天下大势的演变,亦一一证实了庞德公的疑虑。
董卓的被诛,但立刻又有李催、郭汜之乱。朝廷动荡,天下人心惶惶。
当日联合反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更加速了各自逐鹿天下的野心。
北平太守白马将军公孙瓒,占据辽州。
祁乡候、原十八路讨伐董卓盟军之主袁绍,占据河北部分、山西、山东大部的渤海广大地区。
袁绍的弟弟袁术,则占据南阳地域。
刘表割据荆州地区。
孙坚自得朝廷玉玺,亦占据了长沙地域。
张鲁的五斗米道教,则占据益州为主。
刘漳则占据汉中地区称雄。
而与庞德公曾有甚深渊源的曹操,亦正在艰苦创立自己的地盘。
当时的黄巾余部仍然坚持战斗,充州刺史刘岱,出讨黄中余部,战败而死,黄中势力复炽,兵力号称百万。
当时在山东、河北担任东郡太守的曹操,治下有二十城,是秦取魏国而命名的治郡。曹操此时族下的兵力仅得二万人,是十八路诸侯中较弱的一位。
挟持汉献帝,自任大将军的李催,闻讯与郭汜商量,郭汜道:“黄中乱于山东,我们鞭长莫及,若要破贼,便非得东郡大守曹操出兵讨伐不可也。”
李催道:“曹操曾为讨伐董卓盟军发起人,他如何肯听我们令旨?”
郭汜笑道:“如今天子在我们手上,你难道忘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典故吗?”
李催猛烈醒悟,喜道:“如此甚妙!我这就要献帝颁诏,令曹操讨伐黄巾便是。”
不一日,汉廷朝使果然来到东郡,向曹操下达献帝诏书,令曹操出兵讨伐山东黄巾乱军,同时亦令济北郡相鲍信领军会同讨贼。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