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孔融一听,不由大喜。原来太史慈少年英勇,武艺高强,一把银枪,可力敌千人。太史慈的娘亲在城外二十里居住,曾得孔融派粮接济因此不忘恩德。
孔融得太史慈助阵,十分高兴,他赠给大史慈盔甲鞍马,命他协助守城。
太史慈慨然道:“我愿带精骑一千,出城杀贼。”
孔融道:“你虽然英勇,但贼兵数万,你出城必然不保。”
太史慈道:“我奉娘新慈命,驰救孔府君,若不能杀退贼兵,我也无颜返见娘亲!但愿与贼决一死战。”
孔融见太史慈英勇无畏,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不远处有一支救兵,或可解北海之危,便对太史慈道:“我知平原县令刘备,最肯救人危难,若得他前来救助,黄巾贼围城之危可破也,正欲派人出城求救,若你不畏贼势,请代我送书往平原郡。”
大史慈毫无惧色,慨然道:“既可解北海郡之危,我立即出城送信便是。”
孔融当即修书一封,交与大史慈。太史慈披甲上马,腰挂弓箭,手提银枪,饱吃一顿,即驰马而出,围城黄巾军,即扑前阻截,被太史慈连挑十数人,突出重围,黄巾军随后追赶,太史慈骤然停下,手执弓箭,向八面射去,箭无虚发,连射黄中军十数将士,黄中军吓得纷纷退出箭程之外,太史慈拍马扬鞭,飞驰而去。
太史慈赶抵平原郡,入城拜见,县令刘备虽有了一块小小的地盘,但兵力不多,除一千亲兵外,只有二三千余散兵游勇,凭这一点兵力,休说救人,就连自保亦十分困难。
刘备接太史慈送来的孔融求援书函,不由一顿。
他左面的关羽道:“我兵力微弱,于此乱世,仅足自保,岂能再轻出救人?”
太史慈一听,大急道:“刘县君!今北海被黄巾贼军所困,一旦城破,百姓势必鸡犬不保!我知刘县君以仁义称着,极肯救人危难,务请赴救北海之危。”
刘备一听,即决然道:“北海之危,刘备不得不驰赴救援也。”
关羽道:“为什么不得不救?”
刘备道:“我实力微弱,连自保亦十分困难。但北海有危,唇亡齿寒,我不去救,他日我有难,亦决无人救助。因此我去救人,实即以求自保之策也。”
关羽一听,甚感有理,也就不再异议。当下刘备即率领平原郡大约兵力三千人,仅留下一千兵马守城,由关羽、张飞随同,开赴北海援救孔融。
仅一日多的路程,刘备率领的援军,便已抵北海郡治府昌乐城外。刘备下令先扎下营寨,向太史慈查清黄巾军的敌情,再行进击。
不料黄巾军主将管亥,欺刘备兵力薄弱,并不以为意、抢先率大军前来截击。
刘备只好出营接战,与关羽、张飞、太史慈三将立马阵前,见管亥杀到,太史慈按捺不住,便欲拍马出迎。
关羽却抢先拍马而出,手舞青龙僵月刀,直取管亥。管亥不知厉害,挺枪接战,竟与关羽斗了数十回合。关羽杀得性起,大喝一声,青龙偃月刀猛地一沉,劈向管亥脸面。管亥惊骇,挺枪挡架,不料关羽已使出真力,刀沉如山,管亥如何挡架得住,只见刀锋一闪,鲜血迸射,早把管亥的人头斩下了。
张飞和太史慈乘势领兵杀出,直入敌军,两将两枪,挑翻黄巾兵无数,黄巾军将士心寒胆裂。
城上的孔融,见刘备已与敌军接战,又见关羽、张飞神勇无敌,太史慈也如入无人之境,胆气大壮,下令城中兵马出击,城外、城内两路夹击之下,数万黄巾军顿时溃败,降者无数,其余则四散逃命去了。
孔融把刘备等迎入城中,先谢了救援之恩,又大设盛宴庆贺破敌。
席间,孔融把糜竺向刘备引见,又把徐州刺史陶谦被曹操攻伐的事,一向刘备说知。糜竺向刘备诚心哀求出兵救援。
孔融趁机道:“玄德何不与我一道,驰援徐州?”
刘备道:“实不相瞒,我在平原郡只留下一千弱兵,只恐贼至,则无法保护城中百姓周全,因此援救徐州之事,只好缓行了”孔融见刘备不肯同行,不悦道:“素闻玄德有仁义之心,难道竟见死不救吗?”
刘备与孔融为邻,见他有责怪之意,便只好道:“若真要救援,刘备唯有向辽东公孙瓒处借兵三五千,随后开赴徐州。”
孔融并不太瞧得起刘备,疑惑的说:“望刘公切勿失信埃”刘备不悦道:“孔公以为我刘备是什么人,岂是那等失信悔约之辈?我若借得兵马亦好,借不得亦好,均会赶至徐州与公会合。”
孔融这才决定,由他先行领军援救徐州陶谦。刘备也就率兵离城,向辽东而去。
太史慈亦向孔融拜辞道:“母命难违,特来向公辞行。”
孔融道:“将军何不留下,为此间效力?”
太史慈道:“母亲着我救急后即返,慈命难违,望孔公原谅。”孔融知不能留,赠给太史慈大批财物,大史慈概不接受,单人匹马,返家去了。
孔融亦出兵开赴徐州。
刘备赶抵辽东,见过同窗好友公孙瓒。刘备对公孙瓒主说及欲救徐州,向他借兵。
公孙瓒道:“曹操与玄德你素来并无仇怨,何苦代人受过,得罪曹孟德呢?”
刘备道:“此事实出无奈,我与孔融的北海郡为邻,孔融已去救援,若刘备不去,必惹孔融生怒,则将永无宁日。”
公孙瓒一听,甚为同情刘备的处境,但他此时正与袁术联盟,抗衡袁绍,兵力也并不太足。公孙瓒对刘备道:“既然如此,我就借二千兵马于你,以解目下之困吧。”
刘备向公孙瓒拜谢了。不一会,有一英伟勃勃的少年将军,率二千辽东兵前来刘备的营中,说是公孙瓒命拨入刘备军中听命。
刘备一见少年将军,心中便不由一阵欣喜,就如与他十分有缘,忙问少年将军道:“将军贵姓?何方人氏?”
少年将军朗声道:“我乃常山赵云,字子龙,现下于公孙将军旗下任校尉之职。”
刘备与赵云执手相见,欣慰说道:“刘备与赵子龙三生有缘,竟在此相遇,恨相识稍迟,未能与子龙共创大业也。”
赵云亦甚喜刘备的礼贤下士,两人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刘备把赵云向关羽、张飞二人引介,关羽与张飞亦甚喜赵云的英伟焕发,三人竟如知己相遇,十分快慰。
当下刘备决定,自己先带三千兵马,开赴徐州,赵子龙则率二千辽东兵随后而进,以作策应,赵子龙拜别刘备,领军去了。
此时孔融已率军赶抵徐州郡城郊外,但慑于曹操势大、竟不敢靠前,远远的依山扎营,随时准备撤退。同时,由陈登求请的青州田楷,亦率军赶到,不过亦同样畏惧,于十里外下寨,不敢轻进。
虽然如此,曹操眼见两路兵马赶来救援徐州郡城,却也不敢轻觑,分军防卫,因此攻城的兵力减了不少,徐州郡城内的陶谦,顿时松了口气,但感压力减缓了。
刘备领军开到,赵子龙随后亦赶来。刘备前去拜见孔融,孔融才相信刘备果然没有失约,并非违诺失信的小人,他对刘备才另眼相看。
孔融对刘备道:“曹军势大,曹操又极善用兵,不可轻敌,宜先观察敌情,再行进击。”
刘备却自知己军粮草兵力皆不足够,只宜速战速决,决不能拖延,便对孔融道:“孔公所言,亦有道理,但只恐徐州城中缺粮,难于久守,若城池一破,曹军回师向我们反击,将危及我方,因此刘备打算由云长、子龙领军四千,归孔公调令。
刘备则与张飞杀入曹营,入徐州城见陶府君商议破敌之计。”
孔融见刘备勇于救援,不由大喜,当即答应刘备之建议,他与田楷军会合,成犄角相护之势,由云长、子龙领兵两面接应,与曹军对峙。
当天中午,刘备和张飞,统领一千兵马,突然进击,杀入曹军营寨,正行之际,寨内一声鼓响,马军步军,如潮似浪,汹涌而出。当先一员大将,正是于禁,厉声大喝道:“何处狂徒,敢扰我营寨。”
张飞一见,也不发话,骤马挺矛,直取于禁。于禁见张飞有如天降神兵,心中暗骇,只好打起精神,奋力接住张飞厮杀。但于禁到底不敌张飞的神勇,两人大战了十数回合,于禁已感后力不继,渐呈败象。刘备见状,趁机挥军掩杀过来,于禁只好虚晃一枪,斜刺而逃。
刘备和张飞也不追杀,迳奔徐州城下,城楼上的陶谦见有援军杀到,只见一面红旗,上书“平原刘玄德”五个大字,不由大喜,连忙下令开城门,放刘备和张飞的兵马进城。
刘备和张飞入城,然后一道同赴徐州府衙。陶谦设宴招待刘备和张飞,一面又以酒食犒劳刘备带来的一千平原兵。
陶谦见刘备果然以仁义为本,又仪表轩昂,心胸豁达,不由十分欣赏。他思忖自己已一度濒临绝境,也再无心留恋官位,便命糜竺把徐州刺史的官印取了出来,呈送刘备。
刘备吃惊道:“陶公此系何意?”
陶谦道:“当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玄德乃汉室宗亲,理该匡扶汉室。老夫已年迈,无能为朝廷驰驱效力矣!今诚心将徐州让献于公,幸勿推辞,老夫自会表奏朝廷,以正名份。”
刘备一听,连忙站起,向陶谦拜揖道:“刘备功微德薄,勉为平原县令,尚且怕不称职,我来助公,全因大义所在,绝无他念,若有异心,皇天不佑。”
陶谦道:“这是老夫诚心让献,玄德万勿再推辞。”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决计不肯接受。陶谦的幕僚糜竺见状,便道:“如今兵临城下,且先议退敌之计,待战事平定,再细商此事不迟也。”陶谦这才不再坚持。
刘备道:“刘备与曹操曾有一面之缘,当先写一书,劝曹和解,若他不从,再行厮杀,则名正言顺。”陶谦欣然同意了。
于是派出使者,把刘备劝和的书函,送入曹操军营。
曹操接到刘备书函,他此时也忘了刘备是什么人了,不由大骂道:“刘备是什么人?竟敢以书柬劝和?书中更有讥讽之意,十分可恨,来人,先把送信人斩了,再全力攻城。”
曹操的随军谋士郭嘉进言道:“刘备远道来救援陶谦,又先礼后兵,甚有法度。主公宜以好言相答,以令其心怠慢,再挥军进攻,徐州城可破也。”曹操同意郭嘉的建议,先令好好款待来使,候取回音。
就在此时,却有探马飞奔而至,向曹操报告:“吕布奉袁绍之命,率军已攻破充州,把濮阳占据了。”曹操一听后方大营被袭,不由大吃一惊。
原来当日吕布谋杀董卓后,被董卓的部将李催、郭汜率军攻入长安,吕布只好投奔袁术,但袁术却讨厌吕布反复无常,拒绝他的投效。吕布无奈,只好改投与袁术作对的袁绍。
袁绍正等将用,便把吕布收纳了,但吕布傲慢袁绍手下将士,袁绍怒而欲杀吕布,吕布只好又四处逃亡,终投到陈留大守张邈的帐下。恰好此时与曹操不和的县令陈官,前来投奔张邈,陈宫挑起张邈割据称雄的野心,于是与吕布联手,进攻曹操的大本营充州。曹操的主力已开赴徐州复仇,后方空虚,被吕布连破多重城池,连充州郡治濮阳亦被吕布攻破了。仅剩鄄城、东阿、范县三城,因苟彧、程昱施计死守,勉强保祝曹操的弟弟曹仁与吕布交锋,屡战屡败,情势十分危急。
曹操接报,不由变色惊道:“充州是我的根据地,老家若失,我岂非成了无根之木吗?不得不先回救。”
郭嘉道:“当今之势,确须以巩固后方作为根本,主公何不趁机卖个人情给刘备,然后迅速退军回救充州呢?”
曹操立刻同意了,于是把刘备派来的使者召来,即时答应和解退兵。
待刘备使者前脚刚出,曹操已下令二十五万大军,后卫作前锋,火速回师救援充州去了。
陶谦见曹军尽退,不由大喜过望,以为凭刘备一书,竟可退曹操二十五万大军,对刘备自然备加敬重。当下陶谦把在城外驻守的孔融、田楷、关羽、赵云诸人,迎入徐州城,大摆宴席,贺徐州危难化解之功。
席间,陶谦又重提旧议,坚决要把徐州刺史之位,让给刘备。刘备却深知凭他此时的实力,根本未足以镇守徐州,因此决不答应。
陶谦哭道:“若你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埃”关羽亦道:“既然陶府君诚意相让,兄长可领徐州政务之事。”
张飞道:“并非我等强要他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推辞。”
刘备决然道:“你等要刘备作不义之人吗?徐州太守相让,刘备决不肯受。”
陶谦见刘备意决,不好再勉强,只好退而求其次,道:“目下曹军势大,徐州之危虽然暂解,但不久曹军必去而复至,徐州危矣,玄德若坚不肯领受徐州政务,可否暂驻徐州城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