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关羽微笑道:“我不足道,但我三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也。”
曹操吃惊,回身向诸将告诫道:“今后如遇张翼德,切勿轻敌!你们可将此写于衣袍之内,以作警惕。”曹军众将,目睹关羽之勇,对他的话不敢不信,皆暗暗自警,日后遇上那张翼德,百倍小心应付。
颜良的前锋败军逃回黎阳,向袁绍报称,说颜良已被曹军中赤面长须使青龙刀之将斩了。
袁绍不由大吃一惊,忙问左右道:“曹军中竟有如此猛将!此人到底是谁?”
此时刘备自徐州兵败,果然已投入袁绍军中,他亦在帅帐内,闻说心中不由又惊又喜,惴惴不安。
果然袁绍的谋士许攸一沉吟,但道:“此人必是刘玄德的义弟关云长。”
袁绍一听,不由大怒,指着刘备骂道:“你义弟斩我爱将,你必是通谋之人,我岂能容你留在世上,来人,将他推出斩了。”
刘备心中惶急,但神态仍十分从容,他站起,向袁绍俯身道:“袁将军怎可以一面之辞,便斩我刘备呢?刘备自徐州兵败,也不知二弟云长是否仍然生存?况且天下间容貌相同之人不少,怎能说赤面长须之人,便是关云长呢?袁将军请加细察。”
袁绍本性犹豫,并无决断,他听到刘备如此分辩,责斥许攸道:“你胡乱判断,几乎令我错杀好人了。”于是仍旧请刘备坐下,商议替颜良报仇之事。
此时,众将中有人一步跨出,厉声道:“颜良与我犹如兄弟,他被贼所杀,我怎可不替颜良报仇?”此人原来是袁绍的另一员猛将文丑。
袁绍大喜道:“好!非文将军亦不能报颜良被杀之仇也!
我今让你领军三万,再渡黄河,攻杀曹贼。”
许攸一听,忙道:“不可!如今我军初败,军心未稳,宜留驻黎阳,分出部分兵力,直取官渡,令曹军兵力分散,疲于应付,再大军进攻未迟。若轻举妄动,若有所失,则全军皆不能回还河北了。”
袁绍一听,怒斥许攸道:“你这胆怯之人,延缓军机,才有此败!你没听过兵贵神速之论么?”
许攸知不能再劝,顿萌退意,暗中叹道:“主帅骄傲自大,野心过盛;将士为己争功;黄河之水,我又怎会再渡北回。”
刘备心中忖念,莫非云长真的在曹军中么?于是便趁机请战道:“刘备承蒙袁将军收留大恩,无以为报,愿与文将军同去,破败曹操。”袁绍点头同意了。
但文丑却拒绝道:“主公!刘备乃败军之将,于我军心不利!主公若要他同去,未将愿意分出一万兵力,由他率领作我后军好了。”
刘备见袁绍沉吟不语,知他亦嫌自己新败,不想自己加入前锋,无奈只好答应作文丑的后军,于是文丑令刘备率一万兵力从后,他自己率二万大军,垦夜开拔,抢渡黄河,向曹军进攻。
曹军方面,由于关云长的神勇,初战便斩了袁绍的二大猛将之一,更歼灭袁军近三万兵力,掳获马匹兵器一大批,令军心大振,不再畏惧袁军的威势,是曹军所以能以弱胜强的原因之一。
曹操十分高兴,他为留住关羽的心,当即奏请汉献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又亲铸官印赠于关羽,当真是恩宠有加,厚待之极。
就在此时,闻报袁绍的另一员猛将文丑率军北渡黄河南进,已抵延津要塞,曹操见初战大获全胜,再欲立威,便又决定,由他自己亲率大军,北上迎击文丑的袁军。动身前,曹操特别颁下命令,此番行军,一律粮草先行,大军随后。
谋土吕虔忙道:“粮草在前,若被敌军劫去,军心必乱。”
曹操微笑道:“待敌真的劫粮,我再作打算。”
吕虔心中仍然疑惑,但见曹操主意已决,无奈不再反对。
曹操此次出战,依然是前一次的将领及兵马,只是多了一员大将关羽随行。曹操却把关羽留在自己的帅营中,因此外间并不知曹军内有关羽坐镇。
曹军粮草在前,一路向北面的延津进发,又派人传知早在武源、阳武一带布防的大将张辽、徐晃,准备接应。
曹操率大军在后,忽报前军大喊,袁军文丑已率兵杀到前军,粮草散满一地,将士纷纷逃到后军,向曹操报道:“如今粮草在前,未及运回,必被袁军夺去,如何是好,请丞相定夺。”
曹操微笑道:“粮草被夺,是我的意思,罪不在你,惊慌什么?袁军若杀到,可先上小山暂避其锋。”
于是曹军均涌上山丘暂避,曹操又吩咐将士解甲歇息,将战马放开,任由马匹游走吃草。
眨眼文丑的大军已逼近,众将皆大惊道:“袁军到了!留在此地十分凶险,不如急速调军回防白马镇吧。”
谋士荀攸一听,连忙制止道:“正好以粮草马匹为诱敌之饵,怎可收回退军?”转眼忽见曹操向他目视微笑,荀攸立刻会意,知曹操正在用计,便不再多言。
文丑的大军,已夺下曹军的大批粮草,正在高兴;又见曹军的马匹,四处游走吃草,不由更喜,将士纷纷前去抢夺马匹,阵势登时大乱,自相践踏,死伤不少,文丑喝斥不住,知久留不利,抢先拨马回退。
曹操见状,便回身问身后的诸将道:“文丑乃袁军二大猛将之一,谁可擒之?”
张辽、徐晃二人都是曹操的猛将,一听按捺不住,双双跃马出战,大叫道:“文丑不要走。”
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便横架铁枪,弯弓搭箭,一箭向前面的张辽射来,徐晃一见,大喝道:“贼将休得暗箭伤人。”张辽醒悟,连忙低头避箭,飓的一下,头盔已被一箭插穿,张辽不惧,拍马再追,又被文丑一箭射中战马,把张辽掀翻倒地。
文丑飞马驰回,欲杀张辽。徐晃一见,急忙抢起大斧、截住文丑厮杀。徐晃与文丑战了二十余回合,文丑身后大军杀到,徐晃知难敌文丑神勇,只好拨马而回。
文丑率军沿崖赶来,徐晃的曹军吓得四散奔逃,徐晃正危急之际,突见前面江岸弯处,有十余精骑闪出,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关羽。
关羽见文丑追杀徐晃,便提刀飞马迎住,大喝一声:“贼将休得猖狂。”说时青龙刀已猛劈过去。文丑慌忙挡架,但知关羽乃斩颜良之人,心中先怯,战不到三个回合,便拨马而逃。关羽马快,随后闪电般赶上,猛地一刀劈向文丑的脑后,将他的人头斩落。”
曹操在山丘上见关羽已斩了文丑,便依原来的部署,把令旗一挥,大军上马杀出,袁军大半落水被淹毙,所夺的粮草马匹,又大部为曹军夺回,文丑所率的二万前锋,已被歼灭大半了。
关羽正追杀袁军,后面的刘备闻报,说又是红面长须之人,斩了文丑,连忙驰马赶到黄河北岸,隔河一望,只见一族人马,往来如飞,旗上大书“汉寿亭侯关云长”七字。刘备不由大喜,暗谢大地道:“天佑二弟尚在人世。”刘备正欲渡河相见,曹军大队,已掩杀过来,只好先行收兵退回。
此时,袁绍亲率大军,已连攻下曹军二大重镇,进至距许昌不到百里外的官渡要塞了。他忽然接报,说:“今番证实,关羽果然在曹军,又再斩了文丑了。“袁绍震怒,大骂道:“大耳贼焉敢如此欺我。”
不一会,刘备也赶到官渡,与袁绍相见,袁绍立即下令,将他推出去斩了!刘备慌道:“我有何罪?”
袁绍道:“你密使义弟关羽,又杀我一员大将,这还敢说无罪?”
刘备分辩道:“请容我申辩一言再受死!曹操素来忌恨刘备,如今明知刘备在袁将军处,便故意差遣云长诛杀二将;袁将军知悉必怒,此乃曹操借袁将军之刀杀刘备之计也!但望明察。”
袁绍一听,悟道:“不错!果然是曹操借刀杀人之计!但关云长为曹操效力,到底对我极为不利。”
刘备无奈道:“为感谢袁将军不杀之恩,刘备打算派一心腹之士,持我密书往曹军见云长,告知讯息,云长知悉,必星夜赶赴官渡,以助袁将军也。”
袁绍一听,不由大喜道:“我若得关羽相助,当胜颜良,文丑十倍也!玄德快修书送去。”
刘备亲笔写下书函,但一时间却未有合适的人选,潜入曹军送信。袁绍便下令先行退军武阳,连营数十里,暂时按兵不动,待关羽来助,再向曹操猛攻。
曹操见袁绍退出官渡,便令夏侯惇扼守官渡要塞,自己先率至退回许昌休整。曹操又深知,曹军与强大袁军对垒,两战皆胜,除了将士用命,关羽力助,亦是一大因素,心中因此更敬重关羽,回到许昌,特地设宴,为关羽庆贺,待关羽之厚,在曹操一生中绝不多见。
事实上,关羽在曹操生死存亡之际,全力助他取得两战两胜,已大挫了袁绍的锐气,令袁军军心震骇,未决战已先心怯。反过来却大振曹军人心,将土畏袁军强势之怯顿消,人人振奋,决心与袁军决战到底,这就为曹操日后与袁绍的决战,稳稳的打下坚实的基础了。因此关羽在曹、袁二军的官渡之战中,对曹操来说,是一位威力强大的镇军之将;而于袁军而言,却是一曲败亡的前奏曲。曹操对关羽的另眼相看,特别厚待,终于取得了极大的回报。
而且,于天机大势的玄象上来看,假如并非向三分天下的奇格演行,那关羽便必定选择留在曹操阵营,曹操若能得到关羽相助,便很有可能将一举扫平天下,建立他的一统江山了。而刘备则因关羽的背叛,必心灰意冷,再无心竟逐天下,那未来的天下三分之一的蜀国,也就极可能不会出现了。
不过,天机大势早已伏下桃园三结义的玄格,注定关公必定身在曹营心在刘,为助刘备能完成大业,他必定会重返刘备的阵营,助刘备开创三分天下的大势。而一旦达此目标,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的辅助三分天下运命,也就圆满结束,亦即他气运以至寿数的终止完结。这是天机大势演行的奇格,日后将更见分晓。当日关羽接受曹操的庆功祝贺,恩遇之隆,当世无以复加。他返回府中,不久便接到刘备派人送来的密函。
刘备在密函中道:“云长贤弟:刘备与你,自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如今为甚却中作背誓,断割结义之情?你一定是欲图取功名富贵,刘备一并成全,献上我的人头,助你成功好了!余言难尽,刘备抱着必死之念,等待你的答复便了。”
第八章 千里单骑
关羽读罢密函,不禁大哭。他当即写了复函,道:“兄长在上:当关羽素知仁义者不负心,忠勇者不畏死。关羽自幼便知礼义,岂有背盟之意?当日我守下邳城,内无积粮,外无援兵,本欲以死殉义,奈何尚有两位嫂嫂在城,关羽有保护重责,因此未敢赴死而已。无奈唯有暂时寄身曹营,希望日后再与兄相见,直到近日,才得知兄的讯息。关羽必定立即向曹操辞别,护送两位嫂嫂归还。我若有二心,人神共戮,我心肝胆,笔墨难荆”刘备派来的使者道:“玄德望关将军之心甚切,何不速行?”
关羽道:“人生于天地,若无始无终,终非君子之为也。
我来时说得明白,去时亦须清楚,烦请先将此私函呈交兄长,关羽辞别曹操,即护送两嫂前来相见。”
使者道:“但若曹操不准你离开,却又如何?”
关羽道:“我届时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使者无奈,唯有先行携复函回去。
使者离开后不久,关羽也不犹豫,即人内堂,告知两位嫂嫂,又立即赶去相府,向曹操辞行。
不料曹操已探悉刘备尚健在,又知关羽来意,便吩咐在相府门前,挂上谢绝访客的回避牌。关公不便硬闯,只好先行返回府中。
第二天早上,关羽又去辞行,但相府的回避牌依然高悬。
一连三日均是如此,关羽知道,这是曹操刻意不允许他离去的表示。心道:我去意已决,岂能再留曹营呢?
关羽当下写了一封辞谢信,道:“丞相台鉴:关羽自小便跟随刘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当闻我誓。当日下邳失守,我所请三事,蒙丞相恩允。如今关羽已知故主下落,回首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旧主情义决难忘记。因此将呈上辞书,伏祈明察。余恩未能回报,日后必定奉还。”
关羽派人,将辞行信送到相府,一面又将曹操多次封赠的金银财物,原封不动,封存库中,又把朝廷封铸的“汉寿亭侯”金印悬挂于堂上。
办妥这一切,关羽便人内堂,请两位嫂嫂上车出行,关羽骑上赤兔马,手提青龙刀,率领旧日亲兵,护送车辆,迳直向北面城驶来。
北城门的守门官兵欲加阻拦,关公横刀怒喝一声,官兵均纷纷退避,让出一条路来。
关公出了城门,对随行的亲兵道:“你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