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刘备道:“不然,刘备虽然不济,但身边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公、张飞、赵云,均竭力尽忠,以扶刘备也。”
水镜先生微笑道:“关、张、赵三人,固然皆万人莫敌之武将,可惜并无一善用将才之人也。而孙乾、糜竺之辈,不过是白面书生,口若悬河,腹无经纶拯世之材也。”
刘备心事被水镜一语道破,不由无言以对,好一会,才长叹一声道:“哎,实不相瞒,我亦曾苦苦求拜隐世高人,可惜时运不济,未遇其缘罢了。”
水镜先生道:“非也,岂不闻十里之内,必有芳草这言吗?
岂可说天下无人。”
刘备既知水镜先生察人辨物,有过人之处,便不敢轻忽,忙道:“刘备愚昧,致未有所闻,请先生赐教。”
水镜先生微笑道:“今天下奇才,尽在荆州,你可往拜求。”
刘备急道:“奇才在什么地方?到底是谁?”
水镜先生道:“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平天下。”
刘备大喜道:“何处去拜求卧龙、凤雏?”
水镜先生抚掌大笑,忽然吟“雏凤展翅太匆忙,卧龙深盘卧龙岗,三分天机大势定,三顾茅卢放华光……好,好,刘公细思,自可明悟。”
刘备欲再问,童子忽然进报,说庄外有一个称赵子龙的英伟汉子,前来寻找刘备。水镜先生一听,便呵呵笑道:“子龙、卧龙,一文一武,匡扶明主,幸勿匆忙,刘将军且出庄,与你的赵子龙会合吧。”
刘备深知水镜先生隐世高人,决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辈,他们只会略作提示,一切尚须自己去仔细领会,因此再追问下去亦是徒劳而已。而且他也牵挂新野城中军务,亦未知荆州蔡族中人,下一步将如何对付他?便不敢再在水镜庄中逗留,向水镜先生深深一揖,拜辞了。水镜先生果然也不挽留,只是回了一揖而已。刘备心中纳闷,反复想着水镜先生留赠的那四句偈语,一路步出庄外,那童子早就为他牵马而出。
庄门外果然是赵子龙寻觅至此,他一见刘备,便喜道:“刘将军安然无恙么?”
刘备连忙走上前,握着赵子龙的双手道:“刘备多番蒙子龙相救,此恩此德,永志难忘,可惜刘备目下落魄之身,未能厚报。”
赵子龙心道:你岂知这一切均是义兄的玄机布伏?但未得义兄的许诺,他又不敢表露,无奈只好淡淡的一笑道:“子龙与刘公你有缘,亦是子龙奉了义兄之命,全力保护你的周全罢了,刘公不必客气。”赵子龙戛然而止,不肯再说下去。
不料刘备听了,心中却不由一动,忙道:“子龙,你屡次提及你的义兄,想必是绝世高人,他到度是谁?现居何处?”
赵子龙此时正思念义兄,心神俱在,闻言不由脱口而出道:“卧龙岗……的确只有卧龙岗这等地方,才可与他相配刘备一听“卧龙岗”三字,心中立刻突的一跳,因为他猛地想起水镜先生所赠的偈语——“卧龙深盘卧龙岗”这一句话,刘备不由着急说道:“子龙,快说清楚,什么卧龙岗?难道你义兄便住在卧龙岗么?请勿隐瞒,快告知我埃”赵子龙见刘备情急之状,又见自己已脱口说出这么一点,义兄想必也不会责怪,便不忍瞒他,含笑点头道:“是啊,义兄的确往在卧龙岗,不过那只是一座雄伟的山岗而已,并元甚稀奇之处。”赵子龙不知刘备已获水镜先生赠告察贤辨能的偈语,还道仅凭卧龙岗这地方,也不算是泄露义兄行藏。
不料刘备又猛然想起水镜先生临别时的一句:“子龙、卧龙,一文一武,匡扶明主,幸勿匆忙。”他心中不由又突突一跳,暗道赵云字子龙,他的义兄又居于卧龙岗,莫非便是水镜先生所隐示的“卧龙先生”么?若然如此,那么子龙与他义兄卧龙,便当真是“一文一武、匡扶明主”之天降奇才啊!
刘备心中转念,已暗暗打定主意,返新野后,无论如何亦要请求赵子龙引见他的义兄,就算抛下军务,周游天下寻访亦在所不惜了。
当下刘备也没说破心中所想,他欣然一笑,便随赵子龙一道下山,向北面驰返新野。
在半路,才遇上关公、张飞二人率领前来迎接的兵马。
刘备与关、张二人相见,说起昨晚的九死一生险状,又说幸得赵子龙仿如神兵天将,才令他安然脱险。
关公十分感慨,他向赵子龙拱手一揖,多谢他救兄长之德,赵子龙也并不居功,淡然一笑而已,张飞却大怒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不如领兵杀人荆州,斩杀奸妄之徒。”
刘备忙制止道:“贤弟切勿鲁莽,或许并非刘表的主意,若我等先闹事,世人便以为我等乃忘恩负义之徒矣,岂可再于荆州立足?一切待返回新野再作打算吧。”
关公亦含首道:“兄长所言甚是,三弟且勿焦躁误事。”
张飞见关公亦赞同刘备的主意,这才暂压怒火,不再作声。
刘备返回新野,即亲书一函,派孙乾送荆州襄阳。刘表接刘备书函,又听孙乾哭诉一番刘备所受的委屈。刘表心中不由又惊又怒,他虽然已对刘备生疑,但此时曹操正向荆州虎视眈眈,万一因此惹怒了刘备,杀入荆州,则自己腹背受敌,危急之至,刘表年老体弱,早已失去任何进取的雄心,他但能保住的荆州,便已心满意足了。
刘表不得不向刘备有所交代,便下令将主持杀害刘备的蔡瑁推出去斩了,蔡夫人闻讯,连忙出来制止。孙乾见状,知刘表心中仍偏袒蔡夫人,他欲杀蔡瑁,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于是便向刘表道:“刘使君若杀蔡瑁,恐怕刘备再难留在荆州了。”
刘表心中果然甚怯蔡族中人,他一听便趁势道:“若非孙乾求情,必斩无疑。蔡瑁,今后切勿再鲁莽行事。”
蔡瑁恨恨的退了出去,刘表又派长子刘琦,随孙乾一直返回新野,向刘备谢罪。
刘备与刘琦平日甚为投契,见是刘琦前来代父谢罪,也不便再发作。他设宴款待刘琦,趁机安慰刘琦几句,刘琦忽然哭道:“叔父救我,继母蔡氏,常怀谋害之心,小侄无计逃祸,请叔父指点。”
刘备自知日前因为欲立刘琦之话,被蔡夫人屏后偷听,已惹怒了蔡氏一族;此时也不敢再卷入这等家变漩涡,只好不着边际的安慰道:“贤侄但小心只尽孝道,自然可保平安。”
刘琦不得要领,只好哭着拜辞而去,刘备心中甚为怜惜,但他自身难保,又有什么妙法解救刘琦之危呢?他只能安慰刘琦一番,又一路送他出城而去。
刘备送走刘琦,从新野南门回来,在街上却忽见一人,头戴葛巾,脚穿草鞋,一路唱歌,迎面而来,但听他歌道:“天地剧变啊,赤火将灭;大厦将倾啊,独木难支;山谷有贤啊,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啊,却不识我。”
刘备一听,心中不由一动,心道:莫非此人便是水镜光生偈示的“卧龙、凤雏”么?于是连忙下马相迎,又将他邀返府中。
刘备问其名姓,这人笑道:“我是荆州人,姓单名福,因闻刘公纳士招贤,欲来相投,故歌吟于市,以引刘公相见。”刘备大喜,将单福作上宾似的款待。
饮了一会酒,单福忽然笑道:“刚才所见,刘公所乘之马,似叫“的卢”,虽脚力雄健,但却会害主,不可用也。”
刘备不以为然道:“他曾载我跃过深涧也。”
单福微笑道:“此乃救主,但日后尚必有妨主之祸,我有一法以消除之。”
刘备道:“如何消除妨主之祸呢?”
单福道:“刘公若有仇人,可将此马赠于他,待此马害了此人后,再作坐骑,则一切可保平安也。”
刘备一听,不由怒道:“你初来甫到,竟不教我以仁义之道,反而出此奸邪之计,你的话,刘备不敢听了。”
单福却不生气,反而大笑道:“好,好,听说这刘公以仁义待人,不知是否,今日一试,果然令人敬佩。”
刘备这才明白单福的用意,不由叹道:“刘备虽然以此自警,但仍恐有未足之处,但望先生不吝指正。”
单福微笑道:“我未入新野,已听新野的百姓有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由此可见刘公的确爱民如子也,只须以仁义为本,自然可得人和,又何愁不能于天地立足呢?”
刘备欣然认同,于是即拜单福为军师,负责操练所部兵马的阵法,他因新拜单福为军师,单福也果然甚有才华,调兵布阵,甚为得法。刘备心中大慰,因而连寻访卧龙、凤雏之念,不由亦暂时放开了。
此时曹操已在北方大胜,班师回许昌。他的目光,开始注视他正面相邻的荆州九郡了。
不久,曹操便派他的亲将曹仁,率兵三万,进驻距南面荆州新野不到五十里的樊城,随时准备向荆州刘表发动进攻。
而新野又恰好位于荆州的北面前沿,正面与曹军对峙,因此新野自然成了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之而后快了。
果然不久曹仁便向新野发动进攻,但却被单福用计,兵分三路击退。不久,单福又为刘备定计,趁曹仁骄做自大,攻取了樊城。刘备在樊城更收了樊城县令刘泌的甥儿为义子,更名为刘封。关公却不喜欢刘封,曾加反对,这事,从此便在刘封心中留一根尖刺了。
刘备见单福用兵得法,不由大喜,十分重用单福。不料曹操得曹仁大败的消息,大惊之下,派人查探新野,因知助刘备的一位高士,易名为单福,本名却是徐庶。
曹操于是设计利用徐庶之母,逼徐庶离开新野,改投许昌曹操。
直到此时,刘备才知单福原来本名徐庶,是荆州的一位高土,他知徐庶为人至孝,不忍令他母子生离死别,只好同意他赴许昌见母。
送别之日,刘备与徐庶皆伤感落泪。刘备立马于林畔,目送徐庶远去,不由哭道:“他去了,我又如何?无奈啊无奈。”
正望间,忽见徐庶转马而回,向刘备说道:“适才我因心烦意乱,忘了告诉刘公,荆州隆中之地,隐伏一位奇人,刘公可往求之。”
刘备一听,忙道:“可否请先生将此人请来新野相见?”
徐庶道:“此人岂可如此轻慢!若易求,且他若为名利之辈,还会深陷不出吗?一切望刘公好自为之。”
刘备惊奇道:“此人才学,与先生相比如何?”
徐庶叹道:“此人非人间之士可比,若以徐某相较,则有如弱马与麒麟并列也!若得此人相助,则有如周文王得姜大公,汉高祖得张良也。”
刘备又忙道:“我听荆州水镜先生偈语“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平天下”,此人与之相比又如何?”
徐庶在伤感中不由竟呵呵一笑道:“不识户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不相瞒,卧龙者,即此人也。他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他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有幸求得他出山,则天下已定其半也……刘公,言尽于此,告辞了。”徐庶说罢,即拨转马头,策马而去。
刘备又惊又喜,他也忘了与徐庶分离的哀痛,以手加额道:“今日方知“卧龙”出处!真是天助我也。”
刘备回到新野城中,立刻把赵子龙请到府上,欣然笑道:“子龙呵子龙!你骗得我刘备好苦啊!我如今才知你的义兄是谁也!子龙为甚不肯告我?”
赵子龙不由一怔道:“你知道我义兄是谁?”
刘备呵呵笑道:“当日在漳山水镜庄,水镜先生曾留偈语,说“卧龙、凤雏,两者得一,可平天下”,又说“卧龙深盘卧龙岗”,如此看来,你那居于卧龙岗义兄,必定是卧龙先生无疑也……子龙你因未得卧龙先生的允许,不敢露其行踪,才不敢向我明言罢了,未知是否如此?”
赵子龙一听,不由亦微笑道:“刘公所言,并非子龙所露,义兄日后想必不会责怪于我!一切均请刘公自行决断便是。”
刘备一听,便知赵子龙已向他暗示,他的推断并无差错,只是他不便直说而已。刘备不由喜道:“是,是,一切均是刘备自己判断,并非子龙你泄露义兄的行藏!刘备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当晚,刘备便连夜准备了一份厚礼,不外是金银珠宝等财帛之物。刘备此时手头十分拮据,因此这批财物,几乎是他的他部所有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和关公、张飞一道,赶赴南阳隆中,求拜那卧龙先生去了。刘备又知赵子龙的心思,并没要他同行,留他镇守新野,赵子龙也欣然答应。
新野距南阳隆中只有三十里路,不到半日,刘、关、张三人,便已抵达隆中郊野,此时正逢正午,阳光甚烈,张飞怕热,不禁大汗淋漓,在心中抱怨道:“何物自称卧龙?累我兄弟三人亲来拜会?哼,也未知他是否真有其才。”
就在此时,忽见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