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两人话音未落,外面又有一将大叫而进:“先生神机妙算,直教曹军鬼哭神号,张翼德便把人头奉上,亦心甘拜服。”
大叫而进的将领,正是性如烈火的张飞,此时只见他裸了上身,自缚双手,背插荆棘,大步而进。他见了孔明也不打话,便一下跪拜于地,大声道:“请军师先生重重处罚,要斩要杀,张飞皆心甘情愿。”
刘备一见,便已明白一切,他正忖念,如何代张飞向孔明求情。孔明已微笑道:“翼德犯何过错?莫非曹军不走小路么?”
张飞一听,拜伏于地,由衷说道:“张飞未悉先生之能,惊天地、泣鬼神,竟可运筹帷帷,决胜于千里之外,令敌军乖乖听从调遣,先生之才,当世无人可及,张飞鲁莽,过往对先生屡有冲撞,不敬无礼之罪,任凭先生处置责罚。”
孔明此时欣然一笑,忽地伸手向张飞轻轻一托,张飞但感一股十分雄浑的力度,将他沉重的身躯托升而起,再也拜不下去。张飞心中不由骇然,暗道:“原来孔明真人不露相,他竟身负如此惊世神功,文武双全,却深藏不露,虚怀若谷,自己一介武夫,万万不及。
孔明微笑道:“翼德与我有军令状立下,按律不得不罚,但你杀敌有功,以一挡百,功可抵过,因此不赏不罚,你可服气?”
张飞俯首叹道:“先生处事,公正严明,飞怎会不服?但飞不敬之罪,先生若不加责罚,飞反而惭愧不安也。”
孔明感慨说道:“翼德知错勇改,效古人负荆请罪,不失大将之风,可喜可嘉,我感主公三顾之情,出山匡扶,济世救民于水火,早已劳辱皆忘,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些许个人恩怨,我又岂会耿耿于怀?”
孔明说时,亲手拨出张飞背插的荆棘,一折为二,抛在地上,又亲自替张飞松绑,以手抚其背,慰道:“翼德以一挡百。
凭三千兵逼退夏侯惇三万大军,此役有功,非你莫属,真虎将也。”
张飞此时不由感动万分,虎目含泪,他紧握孔明的双手,慨然道:“先生虚怀若谷,心宽如海,神功盖世,智计惊人,飞从此拜服,但凭先生令下,赴汤蹈火,决万死不辞。”
孔明欣然一笑,与张飞、关公二将,心中再再无芥蒂,而关公、张飞二人,对孔明亦从此诚心拜服,孔明令出,莫敢不从。
当下众将入席饮宴,席间,孔明道:“今日夏侯惇虽然溃败,我获短暂回旋时间,但我料曹操不久必亲率大军南下,须早作准备。”
刘备道:“先生将以何计退敌?”
孔明沉吟道:“曹操若亲率大军南下,新野小县,力量有限,不能久守。如今荆州刘表病危,可乘此机会,取个荆州,作坚固据地,如此才可抵御曹操来此。”
刘备道:“先生难道不可再如此一役,用计大破曹军吗?”
孔明道:“新野之地,无险可守,今胜夏侯惇,不过是利用他骄兵心理,以反疑兵之汁,侥幸取胜而已。而计不可二出,曹操亦非比夏侯惇,加之早有戒心,于此平川之地,以万余兵力抵御,便神仙降世,亦难取胜也。因此唯今之计,只有先取荆州,再南联江东孙权,才可与曹操周旋到底,寻机以破。”
刘备道:“先生所言虽是,但刘表于我有恩,我又怎好谋取他的荆州呢?一切待他去世后再作打算为妥也。”
孔明道:“时势急迫,恐不容等待了。”
刘备依然拒绝道:“刘表一旦尚健在,我便决计不能作此负义忘恩之事也,否则刘备有何颜面面对天下?”
孔明无奈,只好微叹口气道:“如此……那就暂且容后再作打算吧。”
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
当日夏侯惇惨败而回,赴许昌见曹操,他自缚去见,伏地请曹操将他处死,曹操与夏侯惇有同宗之亲,见状怒火先就消了一半,他令夏侯惇起来,又令人替他松绑。夏侯惇道:“诸葛亮用兵如神,享中其计,致大败而回。”
曹操道:“谅这诸葛亮寂寂无闻,草野村夫而已,侥幸取胜,不足为忧。我决亲统大军,先取荆州,再克江东孙权。”
曹操当即下令,调动大军五十万,分作五军,第一军由曹仁、曹洪统领;第二军由张辽、张郃统率;第三军由夏侯渊、夏侯惇领兵;第四军则由于禁、李典统率;第五军由曹操统率,五军兵力,均达十万人,又令许褚率三千精骑,作先锋直插荆州。
曹操将届出兵之日,赴许昌依附曹操的名士孔融,向曹操劝阻,说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宜征伐,曹操不听,孔融被逐出,不由叹道:“以此不仁伐至仁之师,怎能不败?”
曹操获悉,认为孔融在他出师前竞作此不吉祥之语,大怒道:“你咒我必败,我先要你满门皆灭。”
于是,孔融及二子,以及家小百余人,竟被曹操下令斩于市示众,以示警诫。
曹操断然下令,大军出发,浩浩荡荡,杀奔荆州而来,天下莫不震动。
荆州百姓,因惧曹操血屠徐州的残暴,均惊恐惶惶,担心大难将至了。
就在此时,刘表在荆州襄阳场中,病况果然渐沉重。他忽心有所触,自感时日无多,又担心曹操来犯,荆州无人可抵御,便派人赴新野,召请刘备赶赴襄阳城。
孔明闻讯,主张刘备尽快去襄阳城,在刘表去世前,抢先占先机,以免荆州落入蔡氏族人手中,新野方面,则由他和赵子龙负责镇守,防范曹操的进攻。
刘备于是不敢再犹豫,由关公,张飞二人亲自护送,赶去襄阳。
刘备等抵襄阳刘表府衙,刘表卧在病榻上,执着刘备的手道:“我已病人膏盲,知不久于人世了,今唯有托孤于贤弟,我的儿子无能,恐不能继承荆州大业,我去世后,贤弟可助则助,若不可助,则请贤弟自为荆州之主。”
刘备心慌意乱,忙道:“刘备自会竭力匡扶刘琦贤侄为荆州新主,岂敢自领荆州?兄长放心好了。”
刘备话音未落,蔡瑁已疾奔而进,说曹操亲统五十万大军,已杀奔荆州而来,新野首当其冲,请刘备立刻回返新野布防,刘表一听,登时手足发颤,作声不得。
刘备见情势危急,也不敢再逗留,只好率关公、张飞二人,连夜驰返新野。
刘表被曹操进犯荆州的消息,吓得吐出大口鲜血,他已知面临最后关头,于是秘密写下遗嘱,令刘备佐长子刘琦为荆州新主;又派人紧急召刘琦赶回,接掌荆州。
不料刘表的一举一动,均已被蔡夫人严密监视,她获悉刘表秘密遗嘱内容,不由大怒,下令关上内门,由她胞弟蔡瑁,及心腹张允二人把守,任何人不许再内进。
刘琦在江夏接报,知父亲病危,连忙赶回襄阳。但在内堂大门前面,被蔡瑁率兵挡住,以舅父的身分斥道:“公子奉命镇地江夏,责任重大,怎可擅离职守?若东吴趁机攻犯,则公子错失大矣!你若进去见主公,必惹主公生气,加重病情,你罪大也。快返回江夏去吧。”
刘琦心性懦弱,又毫无主见,一听便无可奈何,只好在内堂门外,大哭一场,然后便上马返回江夏去了。
刘表在病榻上,盼刘琦到来,但直等了半夜,仍不见刘琦进来。他心知必是蔡族中人作梗,但他此时连起床亦不可能,身边连一个亲随也没有,一切均已被蔡夫人姐弟二人控制,他还有什么办法?到第二天五更时分,刘表又急又痛,大叫三声“我死不瞑目。”便就此逝去了。
刘表刚逝,蔡瑁便一手操纵,立蔡夫人的亲子刘琮为荆州新主。蔡氏族人,分统荆州军权,荆州实际上便落人蔡族人之后了。
不久曹操大军已逼近荆州,蔡瑁、张允二将,竟力主将荆州献给曹操,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荆州刘表旧臣虽有人反对,但立刻被蔡瑁杀了,其余尚有谁敢抗拒?于是蔡瑁即令刘琮写了降书,派人送到进抵宛城的曹操。曹操自然喜出望外,答应只要刘琮投降,便封他为荆州牧。
不料蔡瑁派出的送降书人宋忠,在回来的途中,被关公截获,得知荆州已生惊变,连忙将宋忠提去见刘备。
刘备获悉一切,不由又惊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孔明道:“如今唯有抢先一步,率兵攻入襄阳,取占荆州,主公为荆州之主。”
刘备犹豫道:“但刘表已立遗嘱,令刘琦为荆州新主,我于此时捉其子而夺其地,天下人必认刘备乃忘恩负义之徒了!我怎可为之?”
孔明不由微叹口气,心想:荆州先前不趁刘表意动时占取,便已失先机,此时曹操大军压境,取之已无益,的确会令人误会,则便失人和了!他心中有点烦躁,不由道:“但若曹军攻到,却如何是好?”
刘备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悔之已晚,不如放弃新野,退入樊城坚守吧。”
孔明正沉吟间,探子人报,说曹操大军,以许诸为先锋,曹洪、曹仁统率十万兵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博望坡了!
刘备不由大惊,忙道:“既新野难守,不如立刻撤退城中,军民到樊城坚守吧。”
张飞一听,大急道:“兵马撤退容易,但若带上城中民众。
行动迟缓,只怕未到樊城去,半路便被曹军追到了,不如抛开城中民众,迅速退入樊城去。”
刘备道:“新野百姓,随我多年,我怎可一朝抛弃?若如此,我必大失天下民心矣。”
孔明一听,不由暗暗点头,心想:“刘备所虑,虽有迂腐之失,但他目下处境,唯一可争取而自重的,便只有人和之优势而已,的确不能失去。否则若荆州兵败,刘备便难于天下立足了!看来唯今之计,只能暂时的不以胜负为意,以争取天下民心的依附为先。”
孔明主意已决,他不再犹豫,决然说道:“新野的确宜弃不宜守,但也不能轻易放弃,须于新野重挫曹军的锐气,以利于我军从容而退。新野城中的百姓也不宜抛弃不顾,宜让其随我撤退为上策。此举唯有甚大风险,甚至招致我军的重大损失,但最终却能赢得天下民心的归附,为日后的创业进取大计奠定基矗因此我的安排,其中的难处,众将均须体会,不可执着于暂时的胜负,而须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孔明于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意详尽论析他定计所据的战略大策,以便激励诸将奋战决心。
张飞自新野一役后,对孔明己倾心拜服,他一旦向谁拜服,便必誓死忠心跟随,决无反悔,因此他刚才虽情急之下,主张抛下新野百姓,以便轻身撤退,但听孔明这一番论述,却不由又真心信服。孔明话音刚落,他便高声叫道:“先生不必多说了!张飞誓依先生之计行事便是。”
关公此时亦含笑点头道:“先生不必犹豫,但有安排差遗,我等皆莫敢不从。”
孔明欣然一笑,他深知情势危急,已不容他稍有犹豫迟缓,便决然的下令,派人到城中张贴文告,向城中百姓晓谕道:“无分男女老幼,但愿意跟随刘玄德退的,即于今日下午动身出发,不得自误。”又派孙乾往汉水河边调拨部分船只,供城中百姓逃难撤退所用,再派人将城中各官吏家属,由糜竺护送,先行赴樊城。
孔明对关公道:“云长率一千兵马,到白河上游埋伏,须带备布袋,内装沙土,先堵截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但听下游人喊马嘶,便取起布袋,放水向下游淹去;同时顺势杀将下来,接应下游之军。”
关公领令,毫不迟疑,疾步而出,率一千兵马,依计先赴白河上游去了。
孔明又道:“翼德带一千兵马,于白河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缓,曹军被淹,必由此而上岸,即可乘势杀敌,不得有误。”
张飞见孔明重用他,心中十分高兴,他向孔明大叫:“先生放心!翼德必将曹军杀个鬼哭神号。”说罢即疾步冲出,率兵去了。
孔明又对赵子龙道:“子龙引军三千,分作四队,自率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预先于城中屋宇上面,埋藏硫硝等易燃之物,曹军入城,必占据民房休歇,且明日黄昏之后,必有大风刮起。待大风起时,便令西、南。
北三门伏兵,射火箭入城。待城中火势炽旺,便于城外呐喊助威,曹军必心虚胆怯,仓皇逃奔,你亲守之东门可留一条通道,待曹军由东门逃出,便于东门外随后追杀,不可恋战,天明即立刻收军,与关、张二人会合,撤往樊城!子龙,你明白其中的要旨么?”孔明未了,忽地问了一句。
赵子龙深知,这是义兄特地向他傅授用兵之法了,他微一沉吟,即含笑道:“子龙明白,此乃军师火烧新野之计也。”
赵子龙说罢,即转身疾出,到城中布置指挥埋伏,准备施行孔明火烧新野的计策。
孔明又令糜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