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赵子龙认准南面的长板坡方向,纵马疾驰。曹操在山上见了,仍然不舍,下令曹军继续追击,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誓要得到赵子龙一位令他着迷的神兵虎将。他自己亦飞身上马,率曹洪、李典、夏候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多名猛将,向赵子龙奔走的方向疯狂追赶。
赵子龙听身后杀声震天,知曹军随后追击,他此时已知无力抵御曹操的千军万马了,只好拼着后一口气,纵马飞驰,心中只盼有人前来接应。
他奔驰了三十里,猛见前面横着一道河,河上有桥,一位黑铁塔似的将军,正挺矛立马于桥上,不由大喜叫道:“翼德救我。”,桥上挺矛立马之将,正是张飞,他见赵子龙浑身浴血,怀中以腰带绑着一位婴儿,他已接糜竺的报讯,知赵子龙北去。
绝非背叛降敌,而是单枪匹马,闯入曹操的百万军中,怀藏刘备的独子阿斗,出重围而逃。张飞心中不由又感又佩,他是心直口快之人,不由纵马而出相迎,口中一面大叫道:“子龙!
我差点向你动矛直取!请谅张飞鲁莽之罪。”
张飞一面说,一面伸手一指河上之长桥,慨然道:“子龙快由此桥过去,不必顾后,天翻地崩,张飞替你顶住了。”
赵子龙策马从张飞马侧而过,一面道:“翼德小心!后面曹军精英,倾巢而出矣。”
张飞咬牙道:“子龙你既能从百万军中救阿斗,张飞难道便不可以独挡曹操百万兵么!子龙且去告诉哥哥,但教张飞有一口气在,决不让曹军越雷池半步。”
赵子龙驰过长板桥,张飞亦返回桥上,立马挺矛,向对面怒目而视。
不久,曹操收降的刘表荆将文聘,已当先率军赶到。文聘深知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历害、张飞的神勇,又见张飞虎须倒竖,环眼圆睁,手执蛇矛,立马桥上,孤身一人,他身后林中,尘土飞扬,疑有伏兵。立刻勒住马,不敢进前。
接着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许褚诸将亦到。见张飞独立桥上。曹仁、夏侯惇均吃过孔明的大亏,深恐此乃孔明疑兵之计,都不敢近前,只好扎住阵脚,成一字形排在河的西面。
曹操接报,心中怀疑,恐是孔明用兵之计,便从后奔驰了上来,探看动静。
张飞怒视曹军百万之众,毫不畏惧,只欲来一番浴血死战,他见曹军后面,隐隐露出一面青罗伞盖,知是曹操亲身来探,便厉声大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其声猛如轰雷,曹军闻了,皆感腿颤。
曹操在前锋军中央,见状连忙吩咐将他身后的青罗伞移走,向左右的亲兵将道:“我曾听关云长说,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襄取物!今日在此相逢,你等须小心留意了。”
曹操话音未落,张飞又暴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上来决一死战。”
曹操见此阵势,心中生怯,先萌退意。他的亲兵亦开始向后移动了。
张飞见状,不由又大怒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为何故?”
喝声未绝,曹操身边的亲将夏候杰,自闻曹操之言,本已心惊肉跳,经不起张飞连番如雷暴吼,吓得肝胆碎裂,倒撞落马一命呜呼。
曹操见了,拨马转身便走。身后诸将见状,亦一齐转身而逃,势如退潮。曹操心惊胆战,连头冠亦掉落,披头散发而逃,狼狈之极。
曹操正慌急奔逃,他的战马,却猛地被随后赶上的张辽、许褚扯住了,曹操余惊未息,惶急道:“这张飞非人!简直如神如鬼!你二人扯马干么?欲教我曹操丧命吗?”
张辽道:“丞相且稍安勿惊,料张飞再勇,亦孤身一人而已,不足如此畏也。”曹操依然心怯道:“若是孔明之计又如何?你二人先回探查清楚再说。”
张了、许褚二人,无奈只好驰马而回,再到长板桥打探消息。
这一面张飞见曹军如潮水般退去,他也不去追杀,下令后面林中的二十余名亲兵,解去马拖树枝,拆掉长板桥,然后得意地跑回,向正在林中歇息的刘备回报。
刘备一听,便微叹一口气,道:“三弟勇则勇矣,可惜未工心计。”张飞忙道:“为什么?”
刘备道:“三弟若不断桥,曹操怀疑我军中有孔明定计,恐有埋伏,必不敢进,如今你已断桥,曹操便知孔明不在军中,我军力弱心怯,他便必挥军过来了……事不宜迟,快上马启程吧。”
刘备身边,此时已仅剩五百余兵力,保护着刘备一众,走小路直插汉津,准备南渡汉水,直抵江陵,与孔明会合。
此时张辽、许褚已驰返长板桥,见桥断人去,回报曹操。
曹操一听,便呵呵笑道:“既断桥,乃自暴其虚,足证孔明不在刘备军中了!张飞匹夫之勇,何足惧哉。”
于是曹操下令,集中一万兵力,限一夜须将三道桥架好,明日向刘备追击。刘备一众兵将,星夜动身,赶赴汉津。第二天中午,即将抵达汉津时,忽见后面尘头大作,喊杀之声震天。刘备不由哀叹道:“前无援军,后有追兵,这如何是好?”
他无奈只好令张飞、赵子龙二人准备应敌。
此时果然是曹军追杀而来,但却非曹操亲率,而是曹洪统领。原来曹操在长板桥,等待筑桥的当晚,他忽然心有所触,便将众大将召来,向众大将道:“刘备已成釜底之鱼,务必于此时残灭,否则便如放虎归山了!众将可努力进前,誓取刘备人头来见。”
座中荀攸却道:“的确宜趁此良机消灭刘备,但孔明、关羽皆不在刘备军中,诸葛孔明智计过人,必着人暗中谋取南面位于西段长江之畔的江陵。江陵乃荆州重镇,兵粮充足,乃东进江东之要津也。若被刘备攻据,不但令其得以自保,且对丞相攻取江东大业,亦有极大危害也。”
曹操一听,不由豁然而悟,忙道:“如何为安?”
荀攸道:“可兵分两路,一路击刘备于汉津;另一路直插江陵,抢个先机,攻取江陵,若汉津、江陵皆为我军所占,则孔明便有回天之计,亦无回天之力了。”
曹操一听,欣然点头,十分赞同。他断然下令,由曹洪统领十万大军,向汉津追击,他自己则统率四十万大军,转向西南,进军江陵。
荀攸此议,十分高明,可算洞悉当时的军事大势。因为江陵位于长江的上游,沿江直下,便可直插江东。刘表的水军,又多聚于江陵,曹操若要进攻江东孙权,江陵便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要津。
而汉津则是江东地区的大门,位于汉水入长江出口处,亦是东进的必经之关口。
因此假如曹操真的他先占据江陵及汉津两大要津关口,则江东必危,就算神仙亦难挽救孔明的败北。
不过,或许天机大势当真已注定要成为三分奇格,因此荀攸虽然洞悉了军事态势,但孔明却比他棋高一着,早就判料曹军的进军方向,因此早就抢占先机,作了严密周详的部署。这一点,不但曹操、荀攸并未察觉,就连刘备事前亦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刘备之所以转走汉津,是被迫如此,因为孔明原来部署于江陵曹军追击的行动太快,刘备进军撤退太慢,所有通向江陵的陆路均被堵塞,唯一可达江陵便只有汉津这一条水路。
刘备接近汉津时,曹洪的大军也已追到。刘备此际但感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几乎绝望了。因为刘备身边,此时所剩的残余兵力,仅五百人而已,大将方面,虽有张飞、赵子龙、刘封、周仓等,但经连番恶战,均已成强弩之未,战力已消减大半了。因此面对曹操的大军,刘备还怎能乐观,存侥幸心理?
在这种绝对劣势下,不要说刘备,就连诸葛亮在此,亦难有回天之力,因此刘备心中已萌死念,他深知在关键时刻,他就连投降的机会也没有了,而除了投降,便只剩下这一条绝路了。
曹洪统领十万大军,从长板坡方向出发,一路向南追击刘备。他为了抢在刘备的前面,攻占汉津,更由他自己亲率一万精骑,风驰电掣直扑南面的汉津,以便堵住刘备最后唯一退路,实行关门打狗,残灭刘备的残余势力,并实施曹操以荆州为大营,向江东孙权发动进攻的意图。而为了施行这个意图,汉津和江陵的地理军事形势同等关键。
曹洪跟随曹操多年,自然深刻领会曹操的战略大计,因此他不畏艰险,率一万精骑,直扑汉津;而且曹洪预料,刘备此时已成强弩之未,根本已不堪一击了!
不料曹洪一万精骑,风驰电掣驰近汉津仅十里的一座山前时,山坡后战鼓齐响,一队大军驰出,为数足达万骑,领先一员大将,手执青龙偃月刀,座下骑赤兔千里马,向曹洪大笑道:“曹将军,关某奉孔先生之令,已在此守候多时了。”这员大将正是关公。他奉命到江夏借兵,江夏刘琦知是孔明的安排,便毫不犹豫,答应立刻出兵援救刘备。正当关公和刘琦准备战船,从长江中游驶上江陵时,孔明已赶到江夏了。
孔明抵达江夏,与刘琦、关公相见,刘琦先向孔明谢过妙计救命之恩,关公忙问刘备军中情形。孔明微一沉吟,即决然说道:“曹操已逼荆州襄阳,刘琦北上青州,刘琮必已凶多吉少,此乃曹操多疑心性所必然也。荆州大将蔡瑁、张允已归降曹操,两人所统的荆州水军、战船,亦必已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有了荆州水军,实力大增,下一个目标,必定是攻取江东孙权。而曹操为了进攻江东,又必先取江陵、汉津两大长江渡口,江陵只怕落人曹操手中了。”
关公一听,不由大惊道:“若江陵已为曹操所占,则我军将无路可退了。”
刘琦亦惶恐道:“若曹操欲图江东孙权,则必先夺取荆州全部,我所守之江夏及夏口两地要津,势必落入曹操的虎口了!孔明先生有何妙策应付?”此时形势突变,已非孔明向刘琦求救,而是刘琦为求自保而向孔明请求了。
此时的军事形势是,曹操已占取荆州大部,亦即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各大渡口要津,长江中游便是江东孙权的九郡地土。而中间仅余的原刘表荆州领土,便只剩汉津,及刘琦所据守的湖北黄岗西北方的江夏,可沿长江直通。因此曹操若要东进攻孙权,除了必先取江陵及汉津上游渡口外,下一个战略目标,便必定是江夏和夏口,而只要江夏和夏口落入曹操的手中,则中游江东孙权,失去任何可作缓冲屏障,而要直接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了,此时的军事形势,无论对刘备、刘琦、还是江东的孙权,均十分险恶,稍有差错,便必全军覆没。
孔明隆中隐居的这一段日子,早已洞悉这一大片江北、江南、江东的地理形势,目下险恶态势,他岂会不了如指掌?
此时刘琦惶急,向孔明问计,孔明微一沉吟,便断然说道:“目下江陵己不宜进攻,宜紧守江夏、夏口、汉津三大长江中游要津。云长先率军就近到汉津要道阻击曹军,我料主公知江陵不可进,必斜进汉津,云长此举,亦可顺势接应主公。
刘公子则远赴夏口,点水军开赴汉津接应。江夏、夏口已不容有失,我定要保之,再徐图抗曹大计。”
刘琦和关公一听,均立刻赞同,刘琦和孔明,连夜赶往夏口,点水军驶去汉津接应。关公则率江夏军万余兵力,风驰电掣,从陆路直插汉津。
关公在汉津出口埋伏,果然不久曹洪便驰到了。
此时曹洪一见关公兵多势众,阵势严整,他先前已吃过孔明火烧新野的大亏,连他自己亦被烧掉了一层脸皮,此刻见关公埋伏闪出,心中不由大骇,立即勒马向身后诸将叹道:“今回又中孔明之计矣……大军速退三十里,待报知丞相再作打算……”曹洪已被孔明的神机妙算吓昏,他只要稍遇埋伏,便如见鬼似的速速后退。
关公也不敢大意,略作追杀,便即迅速回驰,到另一面与刘备会合,刘备见到关公,获悉孔明已作周详部署,心中这才稍定。
关公已先于汉津准备了船只,他接刘备等人后,便着副将率骑兵从陆路先返江夏,他自己亲自护送刘备等,从水路开赴夏口。
运送刘备等人的战船,驶了一段,将入夏口水道时,忽听南面战鼓震响,舟船无数,顺风扬帆而来,刘备不由大惊,暗道:若是曹军战船则刘备必葬身大江了。
刘备正惊惶间,南面的战船已然驶近,为首一只大船,船头上挺立一将,白袍银铠,大呼道:“叔叔勿惊,小侄刘琦前来接应。”而在刘琦身边。见一人纶巾道服,正是刘备望眼欲穿的先生孔明,刘备一见,心中这才大定,他不由以手加额,庆幸说道:“幸保先生不失,我必又转危为安了。”
孔明刘备过船相见,孔明断然的作出部署,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