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雕雪的轻叹声虽然低微,但孔明功力超卓,目力之佳,一里之内的落叶飞花,亦难以遁踪。他一听,注视雕雪一眼,便微微一笑,轻声道:“雕雪师妹必定对目下的大势,感到迷茫了。”
雕雪不由轻“啾一声,道:“诸葛师兄好眼力,怎的便知雕雪的心思了?”
孔明此时亦微叹口气,暗道:我与她自投入刘备的军中,便连番剧变,征战南北,再无复往日隆中岁月的宁静,她又怎惯此军旅生活呢?她的心思,我又岂会不知,但师父他老人家既料到她是三分天机大势格局中人,须于此历练,她的本命又怎可与天势相抗呢?
孔明心中转念,便向雕雪轻声道:“雕雪师妹性好清幽,十分留恋卧龙岗与师父朝夕相对的岁月,于此征战军旅生活,自然感到迷茫了,但据师父所判料,我与师妹的本命,皆与天机大势不可分离,如此又怎可抗拒呢?师妹宜放开心怀,勇敢面对。”
雕雪一听,忽然明白,孔明之所以带她同赴江东,目的为了趁机对她开导慰藉。她心中不由一甜,迷茫之感消去了一半,却不禁含羞带笑的冲口而出道:“虽然如此,但这等军旅生涯何日方了?我……师哥……你什么时候才可以清静无为,随心所欲畅游山水?”
孔明一听,不由亦微叹口气,暗道:此点连我,自己暂时亦难参悟,师父留下的锦襄,着我于五十四岁之时,才可开启,则莫非目下的军旅生涯,尚须历二十八年么……但这是事涉天机的本命之秘,孔明自感尚未参透,因此他亦绝不会向任何人泄露。他轻声向雕雪安慰一番,便着她先去安歇,他自己留在静室,仔细思忖明日孙权见面时的应对细节,孔明深知,明日的见面,将是一场比战场兵将厮杀更艰苦的心血之战!
第二天,鲁肃亲到馆驿,迎接孔明赴孙权的议事堂见面。
雕雪因仅是刘备的客人身分,不便赴会,因此留在馆驿中。
孔明随鲁肃到桑郡城孙权的府衙,又迳直的进入孙权的议事堂,但见江东人才英杰,均已聚集一堂,二十多人,自张昭、顾雍等以下的所有东吴大臣均在。
鲁肃向众人引见见了孔明,孔明与众人一一施礼相见,然后施施然的坐于客席。
孔明刚坐下,张昭便首先发话道:“张昭乃江东微未之土,久闻先生高卧隆中,人称卧龙先生,又自比管、乐,未知有此事否?”
孔明道:“此乃民间过誉之解而已。”
张昭却并不放松,立刻借题发挥道:“龙之卧,可一飞冲天;管仲、乐毅,皆为主创立大业英杰也,但先生蒙刘皇叔三顾茅卢,出山匡扶,新野之战,却被逼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走夏口,几无容身之地。我以为刘皇叔未得先生之前,尚胜得先生之后,难道管仲、乐毅之能,是如此低劣的吗?恕我直言,幸勿见怪。”
孔明一听,心中不由微微冷笑,暗道:张昭乃孙权的首席谋臣,若不先将他的嘴堵住,余者岂能慑服?于是便从容一笑,道:“诸葛亮无德无能,新野一战,仅可以数千弱兵,吓退曹军十万雄师;新野二战,亦仅以万余劣势,勇抗曹操百万雄兵,一场奇火,烧得曹军鬼哭神号,战战兢兢,不敢轻进。我军将士,亦能英勇奋战,致赵子龙百万军中救小主,张翼德一人喝退曹操十万兵众之壮举。刘皇叔仁义为怀,宁舍江陵,日行仅十里,携十万百姓逃难,如此胸怀,天下谁可比拟?胜负乃兵家常事,而贵在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终能成大业。若以此等之人,不为其主谋安定,先求自保;夸夸其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却百元一能!这难道是忠心护主之人吗?”
孔明一轮唇枪舌剑,把张昭刺痛了,不由作声不得,心中隐隐作痛,十分难受。
此时,孙权帐下的第二位谋臣顾雍,见张昭被孔明的雄辨慑住,他并不服气,随即道:“请问先生,今曹操雄兵百万,拥将千员,虎视先生江夏,先生以为如何呢?”
孔明呵呵笑道:“曹操之军,不外是袁绍旧部如蚁聚之兵,刘表荆州乌合之众,集合而成,就算数百万之众,又何足惧呢。”
顾雍冷笑道:“先生军败当阳,计穷于夏口,逼得求救于人,尚敢奢言不惭吗?”
孔明从容笑道:“刘皇叔数千之兵,尚敢抗击曹操百万之军;江东兵精粮足,更有长江天险,却欲劝说其主屈膝投降,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如此看来,弱者不惧,强者战兢,难道便不教人惭愧欲死么?”
顾雍一下子,亦被孔明刺痛得哑口无言。接而孙权帐下的谋土虞翻、薛综、陆续、严峻、程德枢等人,先后向孔明发难,均被孔明一一批驳,无言以对。
座中孙权的另一谋士张温,正歉再发难,堂外已大步走进一将,是孙权的运粮官黄盖,他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此来江东,有救于主公,你等不思礼敬,反而逞口舌之斗么?
知否曹操大军已然压境,江东危在旦夕。”
黄盖此言一出,众谋士皆无言以应。原来鲁肃见张昭等人,降心甚切,唯恐与孔明闹翻,便请与他交情甚深的黄盖,进来替孔明解围。
当下黄盖向孔明拱手道:“先生金石良言,在此多说无益,不如向我主公细谈,以救江东之危也。”
孔明微笑道:“上下知机勇进,方可克敌制胜,诸君对当今天下大势有所不明,我不能不详加释之。”孔明此言,无疑是给张昭等人惊醒之余,留足颜面,因为孔明也极不希望于此关键时刻与江东谋臣闹翻。
张昭等人,也总算知机,不再作声了,不过孙权却推说自己病了,不肯接见孔明。孔明也不坚持,含笑表示先返馆驿等候好了,鲁肃、黄盖无奈,只好亲送孔明返回馆驿。鲁肃请求孔明先安心住下,他务必寻机请准孙权答应与他见面。鲁肃说罢,便与黄盖一道,匆匆的告辞走了。
雕雪儿见孔明整日白费唇舌,孙权竟不肯接见,不由嗔怒道:“这孙权十分可恶!师兄不惜犯险渡江,远道来见,他却拒人千里!惹怒了雕雪,今晚便潜入他府中,一掌将他拍醒。”
孔明却微笑道:“孙权不肯见我,的确有病,但此病非体表之病,而是孙权心中之病也!到他感群医束手无策时,自然会降阶相迎。”
第二大,鲁肃怕孔明被冷落动摇,又亲来馆驿相慰,再三解释孙权真的病了,待他康复,必然请孔明相见。
雕雪在一旁,忍不住嗔道:“如今并非我等有求于江东,而是江东有求于我等,却几番留难,更不肯接见……这又岂是诚心待客之道呢?”
鲁肃无言以对,无奈的苦笑。”
孔明见状,便向鲁肃附耳说了一句,然后含笑道:“子敬只须如此,我料孙将军必然相请。”
鲁肃一听,不由又奇又喜,答应依计行事。然后鲁肃又匆匆的告辞走了。
鲁肃回到孙权的府衙,直奔内堂,此时孙权正卧在床上,闭目沉思,一动不动。他知鲁肃闯入,也不理不睬,只作不见。
鲁肃走到孙权的床边,依孔明的吩咐,悄声道:“主公有病,群医束手无策,主公知道为什么吗?”
孙权一听,不由睁眼开声道:“为什么?子敬。”
鲁肃小声道:“因为主公之病乃心病,心病便须心药医也。”
孙权的心事隐痛,果然被一语喝破了,他不由道:“子敬!
那这心药何处可寻?你快坦白道出。”
鲁肃一听,不由十分感叹,暗道:孔明不但知天、知地,更知人心迹细微,如此奇才,当真天下难寻也!他也不便说破,便道:“能医此心之人,便在江东境内,主公为甚拒而不见?”
孙权十分聪明,一听便知鲁肃所指的是准了,他不由叹道:“听说诸葛先生乃一代卧龙,知天、知地、知人,不出则已,一出必凉天动地!子敬所言,必是孔明所教,不料我的心事,竟被他一下便窥破了!快请诸葛先生进宫相见。”
鲁肃一听,如闻纶音,当下便亲赴孔明于城中落脚的馆舍,请诸葛先生入宫见孙权。
雕雪嗔道:“孙将军既有求于诸葛先生,为甚不亲来拜候?反而要召人入宫呢?”
鲁肃慌道:“主公确实身子有点不适,因此未能亲访,务请姑娘见谅。”
孔明却微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等微未之事,何必计较呢?我这便入宫拜见孙将军便是。”
孔明随鲁肃来到孙权的卧宫,孙权接报孔明到了,他此时也不敢怠慢,连忙起来,迎孔明进去,于密室中与诸葛亮畅论天下大势。
孔权的隐衷,果然一如孔明所料,他自接曹操的恐吓檄文后,心中便又恨又怒又怯,十分害怕曹操的百万大军相协。
因此是降是战,心中委决不下。
孔明此时第一次与孙权对面相谈,他目注孙权一眼,但见此人形貌奇伟,大口方面,目有赤光,隐隐流动,孔明心中不由暗道:我师庞德公,曾审察孙氏祖脉,判孙氏已得赤龙龙气的荫庇,孙氏后人,必出帝王之脉,如今观孙权形相,他确实已承纳赤龙祖脉的龙气,目中赤光流溢,目到旺发之期也!
因此此人不能以言语说服,只可以言激厉之法。
孔明心中忖念,便仅然说道:“实不相瞒,我主刘备,于当今大乱之世,收众聚义,欲与曹操并争天下,如今曹操北破袁绍,南克荆州,威震四海,我主亦无力抗衡,故逃难至此。而孙将军此时须量力而思,若能以江东之力,抗衡曹操,便应早日与他决绝,以免内部犹豫生变;若不能抗拒,宜放弃兵甲,向曹操俯首称臣!不然按目下江东的情势,表面服从于曹操,暗中的部署却犹豫不决,关健时刻而又不能当机立断,大祸不远了。”
孙权一听,目中赤气不由大炽,闪闪有光,令人望之生畏,孔明却微微一笑,他知孙权身中所潜的赤龙龙气,已被他一·激刺,正催动他的心脉,令他势血沸腾,他血脉中的赤龙气,便被激发出来了。
果然孙权恨恨说道:“我岂能以江东九郡之众,雄师十万,受制于人?将此祖宗基业,拱手而送曹操!我意决也。”
孔明却微笑不语,心中暗想:你的赤龙气虽被我激发,但仅一时激动,其实内心有犹豫不决。
果然孙权目中的赤气,随即又由炽转淡,狐疑的盯着孔明道:“但曹操势大,刘备又新败于曹,尚有力与我联合抗曹吗?而若不能,则我江东独抗曹操,岂非引火自焚?”
孔明此时从容一笑,道:“我主虽败于当阳长板,但尚保存关羽等精锐水军合计万余人,其侄刘琦所统江夏水军,亦不下万人。,而曹操拥兵百万、但远道而来,一日三百余里,后方不稳,将士疲备,已成强弩之未也。且曹操之军,乃北方将士,不习水战;荆州水军虽附于曹,并非心服而是被逼而服,决不肯为曹军卖力死战;因此其军号称百万,其实乃乌合之众,战力不济也。孙将军若决心抗曹,派遣猛将,统兵数万联合我主刘备之力,则必破曹军。”
孔明故意一顿,目注孙权。一眼,见他目中赤气又开始转为炽烈,才又肃然说道:“曹操战败,必然放弃荆州北返。如此,则荆、吴之势转强,鼎足之势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此时但感心中的疑虑,均被孔明一一切中,他不由感叹说道:“闻刘玄德三顾茅卢,请得先生出山匡扶,真不枉此行也,可惜孙权未能早遇先生!我意已决,当与刘玄德联合,共抗强曹。但事关重大,须群臣上下一心,因此明日我召集文武群臣,烦请先生高论剖析,以服慑群臣之疑。”
孔明欣然一笑,点头答应了,然后即向孙权拜辞。鲁肃为方便孙权与孔明密议,早已在卧宫外守候多时,此时见孔明欣然而出,忙迎了上前,悄声道:“孔明……主公他意下如河?决意抗曹了么?”
孔明亦微笑悄声道:“孙将军目下四分降意,六分抗曹,其中变数仍多,怎可妄下判断?”孔明说罢,便不再多说,告辞走了。
鲁肃听了,心中不由惴惴不安,暗道:曹操大军压境,江东军民人心惶惶,于此关键时刻,若是不能当机立断,则江东内部必易生变,大祸不远矣!鲁肃心念电转,忽地眼前一亮,想起一个人来——周瑜——
第一章 王者之光
大江南北,荆州襄阳,战云密布,风云变幻。
荆州陵城楼东南角,曹操左有虎将许褚,右有亲将曹仁护卫,身边是得力谋士荀攸。江陵城下,长江浩瀚,战船林立,东不见头,西不见尾,江水澎湃,恍如虎吼。
曹操傲然仰视夜空,大笑道:“我北克袁绍,南灭荆州。
百万雄师,虎视江东,当今之势,谁可与我争锋?呵呵……”就在此时,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