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荑ぃ忝Φ溃骸肮狗茫猩跻拢俊?br /> 周瑜也不迟疑,直截了当的单刀直人道:“请问主公,明日周瑜便要点拨兵马开赴夏口迎敌,主公是否尚有疑虑呢?”
孙权一听便不由微一怔,随又微叹口气,轻声道:“公瑾好眼力,一下便窥破我心事了!我所忧虑的,是曹操兵众,我以寡弱之兵,如何迎战?其他并无疑虑。”
周瑜心中不由一跳,他不得不惊叹孔明的料事如神了!
但他神色不变,反而从容的笑道:“原来如此,周瑜亦正因此特来解释主公之忧虑。曹操檄文号称百万雄师,但其中多半虚言而已。曹操能够投入江东作战的兵力,他所统的本部北军,不过是十五万人,加上收刘表水军七八万,合计兵力亦不过二十万人而已。且北军不习水战,其战斗力大打折扣,又犯了单向轻敌冒进的大错,因此我只须精兵五万,开赴夏口,便足以破敌也,主公何必为此忧虑?”
孙权一听,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伸手轻抚周瑜的肩背,叹道:“能令我释疑者,唯公瑾你一人而已!其余张昭等人,各怀私心,不足与为谋也。”孙权一顿,又决心说道:“公瑾所要的五万大军,我一时难于调集,但可先拨三万精兵,战船、粮食、军械等物,亦已刘备,供都督日内即开赴夏口迎敌!
我随后再征集兵员,多载物资粮草,为都督后援。公瑾若能一战败曹,便可与他决战;若不能败之,便返回江东与我会合,我再与曹操决一死战。”
周瑜察言观色,已知孙权至此,才总算确立迎战曹操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第二章 大江东流
周瑜拜辞出来,心中不由惊、奇、妒交集。暗道:孔明不但洞悉天下大势,更极善于捕捉战机,未战便已抓住曹操的致命错着不放,他的神机妙算、兵法韬略,显然又比我周瑜更胜一筹!此人日后必为东吴之心腹大患!我不可容他生离江东也……周瑜一路思忖,惊、奇、妒交集,回到府上,他杀孔明之意不由更加炽烈,但碍于孔明是鲁肃迎请来的客人,未得鲁肃的同意,周瑜亦不便行事。于是便派人将鲁肃紧急请来,向他告知欲杀孔明之意。
鲁肃为人十分忠直,他一听便愕然的道:“怎么可以?如今曹贼未破,若杀孔明,便是自毁一大臂助埃”周瑜道:“但此人是刘备的军师!刘备有他相助,日后必成江东的心腹大患。”
鲁肃见周瑜杀孔明心甚切,只好提出一个转圆的办法,以暂解孔明杀身之危,道:“诸葛瑾深受江东器重,他是孔明的胞兄,又派此人往劝孔明,若能留得孔明辅佐江东,岂非比毁此良才更妙吗?”
周瑜知鲁肃决不同意他杀孔明,碍于鲁肃与自己的多年深交,不便太过强硬,便笑道:“不错!若孔明肯留在江东效力,便的确比杀他更妙!一切便依子敬主意而行好了。”
鲁肃见周瑜已暂时打消杀孔明的主意,他也不敢再争辩,连忙告辞,往找诸葛瑾了。
第二天,周瑜即召集江东三万大军将领,部署开赴夏口迎战曹军。
周瑜令程普、黄盖二将,为前部先锋,率本部战船,即日开赴夏口、樊口、鲁山三地交汇的长江中游要津三江口。扎下水寨,不动待令,自己则亲率蒋钦、董袭、凌统、吕范、朱治诸将,日内开赴三江口要津。
而孙权则统率甘宁、吕蒙、韩当、周泰、陆逊诸将为后队,随后相应。
江东全部可调集的兵力,亦仅为五万余人而已。
而当时屯驻于前哨阵地的刘备,其兵力分布如下:在三江口的北面夏口,由关公率万余兵力驻守。
三江口的南面、在湖口汉阳西方的鲁山,则由张飞、赵子龙各率四千人马驻防。
三江口的东面位于湖北鄂城的樊日,由刘备、刘琦率一万兵力防守。
刘备方面的抗曹兵,合计亦不过约二万八千人而已。
孙、刘联军,全部到齐,亦不过是约六万兵力,而在长江西面上游的江陵,曹军兵力达二十万,战船千般,而且多是大型战舰,更从长江上游顺流东下,其势之强大,简直无可抗衡。
周瑜虽然抗曹之心甚决,但他偏于此时妒心大发,忌恨孔明谋略比他更胜一筹,极欲杀孔明而后快,鲁肃施用的缓兵之计,又很快失去作用,因为孔明不但拒绝胞兄诸葛瑾的劝降,反而劝诸葛瑾改投刘备。周瑜知悉后,便对诸葛瑾笑道:“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伏服孔明之计。”诸葛瑾虽然是孔明的胞兄,但此时兄弟二人,各为其主,他也不敢有任何的偏袒,只好连忙向周瑜告退。
又过了一日,周瑜所率的二万五水军,正式西行长江,逆流而上,开赴前线三江口水寨。三江口除位处夏口、樊口、鲁山三地夹峙要津外,还是吴松、东江、长江三河分流之地,在军事形势而言,是江东、江南的一处兵家必争的要求,因此周瑜的大军未动,便先派程普、黄盖作前部先锋,开赴三江口,抢先占据此要津,扎下水寨。
这一调动军力布防,在兵法上十分高明。因为假如三江口被正顺流而下的曹军攻占,江东失此要津,往下的兵力展开与回旋便十分困难了。
不过,周瑜虽然有卓越的指挥用兵才华,但在待人处世方面,他的性格偏隘,不能容物,因此从一开始便直接危害到事关生死存亡大局的孙、刘联合抗曹态势。
周瑜接诸葛瑾回覆,知孔明决计不会弃刘备助江东后,他对孔明的忌恨越发炽烈,但因为他亦深知面对强敌曹军,不敢公开撕毁孙、刘联盟,才表面不动声色,而在暗中用计。
到周瑜亲率的西行大军出发之日,周瑜决要孔明与他一道同坐旗舰。孔明也毫无异议,欣然答允,浑似不知周瑜内心正在向他用计。
周瑜统率的二万水军,分乘数百艘战船,扬帆西上,直向长江上游三江口挺进,其势倒也十分雄壮。而且一路顺利,不一日,便已顺利开抵三江口要寨东面五十里地。
周瑜吩咐大军停下,战船依兵力分布排列于长江水面,周瑜的中军大营选在战船的中央扎下水寨,又在岩上的西山沿线驻兵布防,以作拱卫。
待大军布防妥当,周瑜便把孔明请来中军旗舰,周瑜郑重其事的对孔明道:“当日曹操兵少,袁绍兵多,而曹操之所以反胜袁绍的原因,是曹操施行许攸之计,先断袁绍的乌巢粮草。如今面对曹操的数十万水陆大军,我军双方合计只得兵力六万,敌强我弱,十分悬殊。唯今之计,亦只有先断曹操的粮草,然后方有望取胜。你以为是否如此呢?”
孔明微笑道:“的确如此,都督将何用计?”
周瑜也不客气,立刻道:“我已探悉曹军粮草,均屯驻于聚铁山上,先生熟悉荆州地理形势,因此请先生率同关、张、子龙等人,我亦助你兵力千人,趁夜往聚铁山断曹军粮草。
彼此合力抗曹,请勿推卸。”
孔明一听,心中便暗道:周瑜必因说我归江东不从,心生忌恨,设此借刀杀人之计,我若推辞,他必把破坏联盟的罪责压我,不如答应,再作打算吧……孔明心中转念,便欣然道:“孔明谨遵都督差使。”说罢辞出,调集兵马去了。
鲁肃获知此事,不由大吃一惊,连忙间周瑜道:“公瑾命孔明往劫曹军粮草,是何用意?”
周瑜咬牙道:“孔明日后必为江东之患,我决杀之!但恐因此破坏彼此联盟,才借曹操之手杀他,以绝江东后患。”
鲁肃心中惴惴不安,不知孔明是否明白他处境的险恶,便找孔明探查。鲁肃但见孔明毫无难色,正在整顿周瑜派出的一千兵马,便要起行。
鲁肃心性忠厚,不忍坐视孔明赴险,便向他有所暗示说道:“先生此行,可知是否能成事呢?”
孔明一听,即呵呵笑道:“我水战、步战、马战、车战,路路精通,有何俱哉?子敬与公瑾仅得一能,怎可与我相比?”
鲁肃道:“我与公瑾为甚只得一能?”
孔明道:“江东不是有儿歌唱道:伏路把关鲁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么?你等于陆地但能伏路把关,周公瑾只懂水战,不能陆战也。”
鲁肃心中不服气,便将此言告知周瑜,周瑜一听便怒道:“孔明敢欺我不精陆战吗?我不用他,自引一万大军,亲赴聚铁山断曹操粮草。”
周瑜怒气攻心,果然点拨兵马,要去亲断曹军粮草。
鲁肃隐隐觉得此举不妥,但又无计劝服周瑜,只好又连忙跑去向孔明问计。
孔明从容镇静,迎接鲁肃,毫无惧意。
孔明听鲁肃传话,说周瑜决定自己亲去断曹操粮军,便微笑一下,坦诚的对鲁肃道:“公瑾令我断曹操粮草,乃欲藉曹操之手杀我罢了,我因此以言相戏,不料公瑾又不能容纳。
如今强敌在前,孙、刘两家,合则两利,分则俱亡,若互相谋算加害,则未战便已先败也。”
孔明一顿,又诚恳说道:“曹操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草,以出奇制胜,他岂会不以重兵防守粮草呢?公瑾若真去劫粮,必被曹操所擒,唯今之计,只宜先与曹军进行水战,务求一战初胜,挫败曹军的锐气,动摇他的军心,然后才能寻机施计破之,希望子敬好好向公瑾解释。”
鲁肃深为孔明的诚意打动,他也不敢迟疑,立即告辞,立赴中军大营,将孔明之意,向周瑜解释陈述其中的利弊。
周瑜沉吟不语,好一会才叹道:“此人见识谋略,胜我十倍,今日不除,日后必为江东之祸患也。”
鲁肃忙劝道:“诚然,但如今强敌当前,用人之际,怎可自断臂助呢?望公瑾以国家大计为重,待破曹之后,再以谋伏为佳。”
周瑜又沉吟半响,才长叹一声道:“强敌压境,可惜我兵势殊弱,非要藉助刘备之军不可,看来也只好依你之言行事了。”
周瑜说罢,也打消了亲去劫曹操粮草的冒险主意。
此时三江口西南六十里外的江夏,刘备自孔明赴江东后,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因为孔明在刘备的心中的分量,犹如心脉,若心脉一断,刘备的生命也就不保。
他实在放心不下,便吩咐刘琦镇守江夏,他自己则赴夏口。刘备抵达夏口,向东面望去,但三江口方向,旌旗隐隐,战船如黑云遮江,是东吴已出兵迎战曹操,心中不由大喜、刘备为配合孔明,吩咐将江夏的兵力,大部分调到樊口,准备与江东兵马联合作战。但仍不见孔明回来,刘备便与诸将商议道:“孔明一去东吴,再无音讯,他身边只得一位雕雪姑娘护卫,雕雪虽然精于武功,但毕竟是女流之辈,怎可保护孔明周全?我十分担忧。”
此时糜竺亦在座,他一听便含笑道:“主公放心,我知凭孔明之力,足可自保有余也。”
刘备仍担心道:“孔明乃天下奇才,只怕易招人忌恨,先生若有闪失,刘备的一切也就完了。”
糜竺道:“不如由我迳赴江东水寨,以探听江东方面的情势。”
刘备大喜,即备美酒等礼物令糜竺赴东吴水寨,以犒军为名,探听江东军情的虚实。
糜竺领令,驾小舟顺流而下,一路驶入周瑜的中军水寨。
军士入报周瑜,周瑜吩咐召入。糜竺以臣属之礼,拜见了周瑜,又献上美酒等犒军礼物,周瑜吩咐置酒款待糜竺。
糜竺在席间,趁机向周瑜道:“我军军师孔明先生,留在东吴已久,刘将军十分挂念,请周都督准允孔明与我同回江夏。”
周瑜一听,便断然的拒绝道:“如今孔明与正与我共谋破曹之计,岂可分离?我亦正欲见刘将军,可惜军务在身,未能赴江夏拜望,刘将军欲会孔明,不如便请他移驾三江口吧。”
糜竺见接不回孔明,反而被周瑜抢先请了刘备赴三江口,他也不敢作主,只好告辞,连夜返回樊口。
糜竺将周瑜相邀之意,向刘备说知。刘备也不犹豫,立刻答应亲赴三江口水寨。关公道:“周瑜乃善谋之上,又无孔明书信,只恐其中有诈,不可轻举妄动。”
刘备道:“我今正联合东吴破曹,周郎欲见我,我若不去,便非同盟诚意了,怎能成大事呢?”
关公道:“兄长若坚持要去,弟愿与兄长同往。”
张飞立刻道:“我亦跟去,看这周郎是否有三头六臂。”
刘备忙道:“此去并非厮杀,三弟性躁,同去反而误事,你与子龙留守樊口水寨,我与云长稍去却回。”
刘备安排好了,便与关公乘小舟,仅带亲兵二十余人,飞赴江东三江口水寨。
不一会已抵三江口,刘备见江东战船舰船,旌旗甲兵,十分严整,知周瑜善用水军,心中甚感欣然。
周瑜此时在三江口中军水寨,闻军士来报:“刘玄德已到中军水寨前面了。”周瑜便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