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异侠传
懿偃胛胰μ祝∧阈牒煤孟啻耍抵行⌒奶岱溃匠霰眨阆壬贝瞬淌隙艘玻∧阄癖匦⌒挠Ω丁!?br /> 甘宁领命去了。
第四章 卧龙凤雏
这天晚上,周瑜正夜坐帐中,忽见黄盖来,周瑜道:“将军至此,是否有良谋相告。”黄盖微笑不语,周瑜醒悟,即屏退左右,与黄盖密议一番,未了,只见黄盖慨然答应,周瑜向他拜谢道:“有你相助,江东万民幸甚。”
第二日,周瑜呜鼓聚诸将于帐下,孔明亦被请来,属甘宁前部的蔡和、蔡中二人,亦准其列席。
周瑜向众将训令道:“曹操引百万之众,连营五百里,非一日可破,令你等各带三个月粮草,准备抵抗。”
周瑜话音刚落,黄盖便一跃而出,大声道:“曹军势大,莫说三个月,便有三十个月粮草也不济事,我看此月能破便破,若不能于月内破曹,则只可依张昭之计,弃甲息戈,北面降曹算了。”
周瑜一听,勃然大怒,厉声道:“我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有言降者斩,军令已出,你敢言降,扰乱军心,若不斩你,何以服众。”说罢,令军士速斩黄盖来报。
黄盖亦大怒道:“我自跟随孙大将军至今,为孙家效力三世,纵横天下,哪有你在。”
周瑜更怒,喝令速斩,甘宁上前劝道:“黄盖乃东吴宿将,望都督怒其失言之罪。”
周瑜喝道:“你也敢多言?乱我军法!来人,将他乱棒打出。”军士果然乱棍将甘宁打了出去。
众将官见状,皆跪下告道:“黄盖罪当诛斩,但未战先斩大将,于军心不利,望都督宽恕,暂且放下,待破曹之日,再斩未迟。”
周瑜见众将再三求情,这才恨恨说道:“我若不看众将官颜面,今日必斩你人头!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来人,将他重打一百军杖。”
众官又告免,周瑜大怒,推翻案桌,喝令速行刑,军士不敢违抗,只得将黄盖推翻在地,挥军棍痛打起来。打了五十军棍,黄盖已鲜血淋漓了。众将军再苦苦求情,周瑜这才戟指骂道:“你敢轻我法度!今日暂记下五十军棍,再有怠慢,先打后斩,绝不饶担”周瑜喝罢,余恨未息,咬牙切齿的退人后帐去了。
众人扶起黄盖,人人均见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扶归他的寨营,黄盖痛得昏死数次,军中无人不知,皆认周瑜用刑过重。
鲁肃与黄盖的交情亦甚厚,他去探望,忍不住落泪,又不敢去责怪周瑜,只好又到江边找孔明诉详荆鲁肃怪孔明道:“今日黄盖受刑,他坚决主战之人,才促成孙、刘联盟,我等今日不好说话,但先生是客,怎亦不开口替他求情?”
孔明微笑道:“子敬欺我也。”
鲁肃一怔道:“我自与先生渡江以来,无一事相欺,先生何出此言”孔明笑道:“子敬忠厚,自然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黄盖之事的实情,此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之苦肉计也!我又如何劝他?”鲁肃一听,才恍然而悟。
临走,孔明又吩咐理肃道:“不用苦肉计,如何能令曹操相信?如今必令黄盖前去求降,事先却教蔡中、蔡和二人报讯曹操,但子敬幸勿向公瑾直言,只说我亦埋怨公瑾用刑过重便是。”
鲁肃回到中军帐,周瑜已神色泰然而坐,见鲁肃进帐,便邀他入帐。鲁肃道:“今日何故如此因小事动怒?”
周瑜微笑道:“诸将埋怨我么?”
鲁肃道:“虽未出声埋怨,但心中皆不安也。”
周瑜道:“那孔明又如何认为呢?”
鲁肃道:“他也在埋怨都督用刑过重。”
周瑜一听,呵呵笑道:“今回连孔明亦瞒住了。”鲁肃忙问为什么?周瑜道:“今日痛打黄盖,乃我与黄盖的苦肉计埃如此方能瞒过曹操,黄盖好去作诈,我破曹之计就可成功了。
鲁肃一听,才完全明白,心中不由暗赞孔明高见,只是不敢再告知周瑜,以免二人又生枝节。
第二日的深夜,江东黄盖的水寨,驶出一般快船,直向三江口北面的曹军水寨疾航。
不一会,快船便抵达曹军水寨。怏船上有一位作渔翁打扮的人,被曹军巡江兵士捉拿,带去见曹操。这人原来便是黄盖的参谋阚泽,极有胆识。他进入中军帐,只灯火通明,曹操正在案后端坐,一见便沉声道:“你既是东吴参谋,来此何事?”
阚泽却在身上掏出一封密函,呈上曹操,道:“黄盖乃东吴三世大将,却被周瑜因忌恨无故毒打,心中愤恨,欲来投降以雪此奇耻大辱,他有伤在身,不便行走,特托我向丞相送书来也。”
曹操阅罢黄盖的请降书函,又反覆再看了十次八次,忽地拍桌怒道:“黄盖用苦肉计,令你来下诈降书!你以为我不知吗?”说罢,喝左右推阚泽出去斩了。
军士一拥而上,欲阚泽出帐斩首。阚泽浑然不惧,不但毫不求饶,反而仰天大笑,状甚感慨。
曹操见状,疑心又起,厉声道:“你还笑什么?”
阚泽道:“我不笑你,只笑黄盖空负一腔诚意,却不带眼识人埃”曹操道:“我如何不识人?”
阚泽道:“要杀便杀好了,何必多问。”
曹操道:“我深知奸伪之道,你这条计,瞒别人可以,岂能瞒我?”
阚泽道:“我等如何用计?”
曹操冷笑道:“我说出来,教你死而无怨!黄盖既然有心降我,为何书上不约定时日?这分明是其心不诚,教你前来诈降。”
阚泽一听,又仰大大笑,曹操被他笑得疑心更重,怒道:“你的破绽已被我识破,还敢笑么?”
阚泽停住不笑,转而肃然说道:“丞相岂不闻‘背主之约,不可定期’兵法么?若约定日期,届时却不能动手,新主又不来接应,事必泄漏,因此只能寻机而行,方可成事,你不明此理,枉杀好人,我为何不笑?”
曹操一听,沉吟不语,他的疑心似被阚泽肃然骂去一半,但仍存一半,一时间难于决断。
阚泽心中亦开始有点忐忑不安了。
就在此时,有人入帐,在曹操耳边悄语一句,又呈上一封书函。曹操立刻拆开细阅,神色逐渐舒缓,转而欣然自得了。
阚泽暗道:“这必是诈降的蔡和、蔡中二人,有密函送到,报知东吴军中发生的动态了。”
果然曹操阅罢书函,就连其余的一半疑心亦打消了,离座下阶亲自替阚泽松绑,日中道:“我国东吴有孔明、周瑜联合为谋,不得不防,误犯尊驾,请勿介怀,你二人建此大功,日后受封,必在众人之上。”
阚泽知曹操已入局,仍道:“我等非为封赏而来,实乃应天顺势,以助汉室一统而已。”
曹操大喜,吩咐置酒款待阚泽,席间,曹操又对阚泽道:“请先生再回江东,与黄盖约定,若打算出降,先报讯来,我当以兵接应。”
阚泽答应了,曹操又赐大批金帛,阚泽却一概不受,只说尚未建功,不敢收此大礼,当晚,阚泽又驾快船返回江东。
不久,在甘宁水寨的蔡和、蔡中二人,又说动甘宁,答应降曹,蔡和、蔡中见立此大功,又连忙写信去给曹操,报知喜讯。
曹操接蔡和、蔡中二人密函,心中又惊又喜又疑,接而又有黄盖的书函送到,说现下未能寻到机会,不久但见有战船上插青牙旗的,便是他来降的讯号。
曹操连接两封密函,心中惊喜交集,疑心又起,连忙召集众谋士商议,如何证实黄盖、甘宁二人是否真降。
座中蒋于正为前次入东吴之事惴惴不安,此时见有机会将功补过,便连忙道:“我愿再去江东探听虚实,誓死探悉实情,回报丞相。”
曹操大喜,当即令蒋于即日启程,驾船赴三江口东吴水寨而去。
此时,在长江三江口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一带数百里地域,战云密布,惊世大战一触即发。
一面是长江北岸的乌林山,山上是曹操连营数百里的陆寨,山下长江江面,是曹操的庞大水寨,以及数百艘战船、战舰、兵力达二十万,再加上汉水西面,镇守樊城、襄阳一带的曹洪大军,曹操用以南攻的部队水陆大军,便约达八十万。
八十万大军,展开一个扇形之网,罩向荆州东部的江夏、夏口,以及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曹操的中军大营,有时设于乌林山上,有时又移到山下的江边水寨。
另一面是长江南岸的赤壁山,在耸于江边的峭壁下面,是东吴军的水寨,以及百余艘战船,战船比曹操的战舰细小,但速度却比曹军快,东吴水军统帅是周瑜,此时他统率隔江与曹操对峙的兵力只有三万余人,相较于曹军,兵力十分悬殊,但在保家卫国有激励下,军心却十分坚稳,战意亦十分高昂。
再一面是扼守鄂州东长江南岸的樊口的刘备、刘琦军。
刘备与刘琦合计的兵力只得二万余人,战船仅得三十余艘。
刘备抗曹的司令部便设在樊口,与三江口东面的赤壁山的东吴大军相隔五十里,与三江口北岸的乌林山曹操大军相距亦仅数十里。
长江三江口一带数百里的地域上,北面是乌林的曹操大军,东面是赤壁的周瑜水军,南面则是最弱的樊口刘备军。
一强一弱,隔了一道大江,虎虎相对,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这一场大战,于曹操而言,是急欲吞并天下之战,对孙权的东吴而言,则是保家卫国的艰苦抗战;而对刘备来说,却是一场事关自身之生死存亡的哀兵之战。曹操得意洋洋、傲视天下;孙权力保国卫家,苦苦抗争;刘备已再无退路,决心以哀兵一战,以求生存。
此时此刻,三分天下的天机大势,其演进的势格,更是显得非常的神秘奥妙。大机大势到底如何变,未到最后的一刻,似乎仍然是一个无人可以破解的惊世疑迷。
而就在此时此刻,在长江东岸赤壁山东吴水寨峭壁下的一只小舟上面,出身于天机门的一代天机传人诸葛孔明,便正在舟中,与他的师妹雕雪密语目下所虑的天机大势。
雕雪秀眉轻皱,悄声道:“师兄啊师兄,你所推断的天下三分天机大势,当真会如此吗?”
孔明微笑道:“师妹为何有此疑惑?”
雕雪微叹口气,道:“师兄虽有惊天纬地,施乾转坤之能,助东吴军连番小胜,但曹操兵势浩大,所受挫折难损其根基之气。曹操只要下定决心,挥军南攻,路践夷平啊!届时剩下樊口刘将军的二万余兵力,又如何抵抗曹操的百万大军?
孙权、刘备两雄若去,则天下便尽归曹操手了,这又何来天下三分呢?”
孔明微笑,亦轻声道:“表面看来,曹操军力强大,不可一世,而孙权、刘备,兵力与曹操相较,亦十分悬殊,而此种态势固然可令孙、刘二家惶慑,但亦可令曹操狂妄自大;孙、刘面对强敌,因而促成两家联合,于樊口与赤壁之间形成犄角之势,曹操攻左须防右,攻右须防左,他的二十万大军,便被逼分兵而削弱过半了。再者曹操因处强势,狂妄自大,竞冒险轻进,致令其初战而败;初败之后,又心生疑虑,当进不进,犹豫不决,犯了兵家大忌,取胜之机,又已失其半,赤壁之战,尚未知鹿死谁手呢。”
雕雪奇道:“此战既关乎三家鼎立大势,但又未知谁胜谁负,那又如何判断天下三分之势?”
孔明一听,沉吟不语,在这一点上,似乎就连他亦感疑虑。好一会,孔明才微叹口气,道:“此微妙之势,我亦正感忧虑也。”
雕雪不由吃了一惊,因为她跟随这位师哥多年,直至此时此刻,才第一次在他口中听到忧虑二字,她不由忙道:“师兄忧虑什么?”
孔明沉吟道:“我虽然已定下破曹战略大计,直到目下为止,孙、刘二家亦能紧密配合,战略态势的发展,方才变得有利于我军。但在破曹的战术具体实施上,仍有甚大难题,极待克服也,例如我与周瑜,虽定下用火破曹,但水上不比陆上,船在江上,游动性极强,一船起火,另一船大可速避,如此则其破坏能力、摧毁曹操的军力作用,便十分有限了,而这一击若无法一举中的,则曹军极易恢复元气,再集中军力,先陷江东或樊口,则孙、刘两军,同告危矣。”
雕雪一听,不由低声惊叫道:“是啊,若一击不中,则接下便决再无机会啦,但战船在曹操手上,怎令他将船固定不动,任人火攻,这岂非痴人说梦?”
孔明耳际忽闻雕雪口中“将船固定不动”几字,眼神突地一亮,一个奇思妙想立刻在他脑际掠过,他正要再说什么。
就在此时,一道紫色光华,突地从小舟的南面升起,灼灼耀于天际,十分夺目。
孔明凝视南面,忽地喃喃说道:“紫光起处,必隐有贵异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