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知识大全
正品的手机电池在使用前被厂家设置为“休眠状态”,需要将其电池元素激活,才能全部充分的使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发挥出来。具体方法是:头三次充电,每次充14小时,在使用中,导到电池在手机上正常使用,电能耗光后再充。
18。 当PIN码个人密码被锁后,如何用PUK码解锁?
PUK码是SIM卡的解锁密码。从技术上讲,当用户的SIM卡被锁上后,用户应输入SIM卡解锁密码(PUK码),输入正确,SIM卡的锁才能打开。如果用户输入10次错误的PUK码,用户的SIM卡将自动报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营业部门没有将PUK码告诉用户。用户不慎将SIM卡锁住以后,要立即关上电源,不再对手机进行任何操作,然后带手机和SIM以及购机证明到相关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的营业点,请服务人员解锁。
19。 某位用户有一部GSM手机以有一个GSM车载电话,问他是否须要申请两个“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号码?
不需要。只需购一张全球通SIM卡。在自己的轿车上,将SIM卡插入车载电话,就能拨打接收电话;不在车上,将SIM卡插入手机,手机即可使用。数字移动电话同有线电话和模拟移动电话不同,电话号码被存用户识别卡中,可插在任何数字移动台中使用。用户个人的资料如:话费等都存储在SIM卡中,而不是移动台上。
20。“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之间拨打电话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不管被叫用户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也不管主叫用户或是被叫用户是否在漫游,只须直接拨被叫用户号码。
21。“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固定电话用户或模拟移动电话用户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不管被叫用户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也不管是主叫用户还是被叫的模拟移动用户是否在漫游,只须拨打0+长途区号+被叫用户号。
22。 固定电话用户或模拟移动电话用户拨打“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不管被叫用户或主叫的模拟移动用户是否在漫游,固定电话或模拟移动电话用户拨打本地的“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应拨“139*******”拨打外地的“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应拨“0139*******”。
23。“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拨打特服务台(119、110、120、122)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直接拨紧急电话号码,如某用户拨打为警119,只须在手机上拨“119”。
24。“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拨打特服务台(114、126、128、1258等)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拨“0+长途区号+特服台号码”,如:用户拨条北京的114查号台,只须在手机上拨“010114”。
25。“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拨打香港、澳门、台湾和其他国家电话用户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拨“00+地区号码或国家码+被叫电话号码”。例如用户A拨打香港的用户B,用户B的电话号码为“28465858”,用户A在手机上拨“0085228465858”。
26。香港、澳门、台湾和其他国家电话用户拨打“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用户的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拨该地区或国家的国际字冠+86+139*******。例如,香港用户A拨打“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B,用户B的电话号码为“1391015858”,用户A应拨“001861391015858”。
27。“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的申告和拨号方式是怎样的?
“全球通”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用户可利用“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或模拟蜂窝移动电话拨打“1390000112”,进行“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的申告。手机识别和危害
一、手机识别
手机发展十分快,生产也特别快,于是针对水货、行货和假货的识别就需要认真对待了。例如水货,它通常是指由国外、港澳台地区没有经过正常海关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一种特殊产品,这种产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想方设法逃避科税,再不就是它这种产品预先做一系列的不正当改装,也就是它不能够通过正常的渠道入关。不过水货是不排除其为原厂正货的,可是却又不能排除它是改装次货,而且再加上这种产品基本上没有经过国内厂商保修的许可。因此购买水货显得不非常不安全的,识别它尤为重要。什么是行货呢?行货就是由原厂生产经经销商、代理商或专卖店直接销售的产品,行货实际上就是正货、经电信部门测试批准有入网许可证的商品。这种产品货真价实,不存在欺骗的行为,如果用户以免上当,最好认准这种产品来购买,它会使用户感受正派产品的优越性。
说到假货,意思就无需解释了,假货通常是改装机情况多,也就是由其他型号机改装、更换芯片等方法来做假的;另外就是汉化机,这种产品是将英文机生硬汉化为中文机,虽然看起来也是中文机,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机子,其中存在各种问题很多。用户最好不要选择这类机子。
为何水货和假货一直存在呢?主要一个原因是它们的价格低,很多用户想贪图便宜,结果却得不偿失,如果你现在是一个新手,购买手机最好先看清其有入网证,保修也有途径。这样就是价格稍微贵一点也值得。
二、手机危害
辐射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在这里主要是介绍神州行和辐射的情况,移动通信公司开通一批号码只要把数据做进去(省级站的移动交换机和数据库),那么使用的网络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说神州行比139信号差,这个观点无根据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电总原计划在4月1日开通全国的神州行(青海、西藏等除外),可是由于各个地方移动公司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造成业务一直没有开通。下面认识一下辐射的危害。实际上对于手机辐射,现在国际医学对此还在讨论中,还没有真正达成一致的看法,有无危害暂且不能说是绝对。其实手机的辐射主要是手机的天线发射模块带来的,手机的天线做得十分粗大,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小发射的阻力。例如爱立信系列的听筒可以吸起一元硬币,这是为什么呢?这充分说明这个听筒的强磁铁在发挥作用,之所以许多国产的无绳电话常常出现收听声音太小,主要就是在磁铁上做了文章,它换了一块廉价的磁铁。具有强磁铁对人是无害的,要是再谈辐射那是没有理由的。目前新型的手机大部分是固定天线,而且形状十分小,这里主要采用拨出式天线,效果是非常好的,而且对人的辐射也很小,但是人为损坏的现象特别多,这就给手机的维修带来很大麻烦,不过新一代手机的模块要好于上一代(M8200/Mgc87cEgh398等),很明显它的功耗小了,只需看电池电压就会明白的。很多人知道,内置的天线手机辐射大约是外置天线手机的1/3,Sonyc8、N3210熊猫G410等,熊猫(的G410性能最好,在它的手册上标称的发射功率是最低的。实际中它的确危害很小。用带线的耳机,辐射的危害更大,这是英国科学家最近发现的,它的危害是不要耳机的3倍。这是由于耳机线实际上起了天线的作用,要知道天线的辐射是最大的,这种〃享受〃怎能不受到危害呢?下面是几条建议:
1、最好使用有免提功能的手机
2、在拨号或者刚按接听健后拿离开头部2秒时间
3、信号如果只有一、两格时不要打电话手机市场问题多 专家提醒买手机要防4个陷阱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以手机为主的通讯器材申诉35490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3。29%。其中手机质量申诉占关于手机的申诉总数的67。1%,北京市手机质量申诉占全部手机申诉的77。37%,上海市、浙江省、宁夏自治区等地均在50%以上。虽然各种品牌故障情况有所不同,但显示黑屏、自动关机、主板故障、按钮失灵等,仍是当前手机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三包”规定难以落实也是一个问题。还有就是手机市场上假冒水货问题仍比较严重。
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从几个方面预防购买手机的陷阱。
第一,要选择正规的经销商。由于手机经销渠道多,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经销店选购,不要图便宜,购买流动在街头巷尾的商贩推销的手机。
第二,要索取凭证验兑清单。购买手机时一定要索要三包凭证、有效发货票,要求销售人员查兑主机机身有无IMEI和入网标志及附件是否齐全,查验手机主要功能是否能正常运行。
第三,要充分利用“三包”规定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了解国家有关手机“三包”规定的主要内容。其次要用好自己的权利。主机自出售之日起,7日内出现性能故障的,可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的权利;15日内出现性能故障的,可选择换货或者修理。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要尽可能在7天或15天之内全面地自测各项功能,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去找经销商;另外需特别注意手机修理时,要求修理者如实完整地在三包凭证上填写修理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及维修记录,并要注意三包有效期要扣除修理占用、无零配件待修延误的时间。另外,消费者换货后,要索取新的三包修理凭证,商品的三包有效期自提货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四,要选择经销商或厂家指定的修理商去修理。一是技术有保障;二是修理项目价格公开;三是确保手机三包责任落实。手机通信十大经销骗术
2001年,有一个问题被消费者从年头一直争论到年尾,但值得欣慰的是,它在岁末终于有了结果——手机“三包”政策出台了。这也是消费者们通过一次又一次上当受骗的经历而争取来的。手机终于“三包”了,可一段时间后种种迹象却表明,发生在手机上的骗局仍在不断上演,明年手机是否会再度名列北京消费品投诉率之首?
骗术一 水货
俗话说得好——“有便宜不占是傻蛋”,但这话绝不适合所有事物,别忘了还有一句话——“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句话尤其适合买手机。
水货手机是指由国外、港澳台地区没有经过正常海关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关税,又或者该种产品曾经过不正当改装而不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入关。而且该产品基本没有受国内厂商保修许可,所以购买水货仍然是非常不安全的。
“这两年很多人因为卖水货手机发了财,比如三星某型号手机,正品4500元左右,而水货只要3100元,许多外来客还特地慕名前来买便宜货,有时一天卖出二三十部手机是常有的事。”一位经销商透露。
据统计,水货手机的投诉率高居榜首。一位消协人士介绍,许多水货手机自身部件质量不过关,自动关机是水货手机最常见的问题,不予维修也是其投诉的焦点。他认为,消费者应尽量到正牌的、信誉高的商店购买手机,也不要太迷信“洋货”。
骗术二 假电池
一位参与了制定手机“三包”规定的信息产业部专家说,假冒伪劣手机电池如今泛滥成灾。许多使用手机的人都买过假冒的手机电池。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手机电池中有60%是假冒的,进口电池尤为严重。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电池时向经销商索要报关单的复印件,他们大都无法出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几次抽查市面上的手机电池,尽管抽查的基数很少,却有50%的手机电池不合格,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能用。说假冒伪劣手机电池已经泛滥成灾,这一点也不过分,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据介绍,手机电池的工艺比较简单。三五个人的家庭作坊,一年就能生产五万多块手机电池。在深圳、泉州、哈尔滨、成都等城市都有专做假冒伪劣手机电池的一条街。他们的电池原料,主要是国外的废电池。假冒生产者以每吨100多元的价格进口这些废旧电池,拆下电芯和原件,换一个外壳,有的装保护电路,有的不装保护电路,有的装假的保护电路。许多假冒手机电池就是这么做的。
一些上规模的手机电池生产厂也在使用劣质或低等级的电池电芯。市场上有个怪现象,高等级的电池电芯卖不出去,次品的电池电芯却供不应求。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1。2亿,手机电池每年的需求量至少也有两亿多块。这么大的市场可谁也不敢做广告,谁做广告就假冒谁。
目前,一部手机的销售利润只有20…30元,而一块原装电池的利润却在上百元左右。
消费者选购手机电池时,必须主动要发票,而且要求手机的产地、串号等事项标注齐全,并注意核对串号,一定要认准电源型号、电源类型、额定容量,看是否有中文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