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旅游





    到了亚丁,那些租马的藏民围着你,非要你租他们的马不可,我决计徒步。在这儿,我遇到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他们是在网上贴的网友,一个福建,一个广东,已经结伴行色匆匆地走了一个多月,他们这是刚从泸沽湖历时8天徒步穿越来到亚丁。我看到他们的行囊比我的还大,我带的东西就够多的了,夏天出发的时候,我不得不将羽绒服、羽绒裤、睡袋塞在包里,以应付滇北和川西的高寒。即便这样,我还是感到寒冷无比。他们两人都很瘦小,肩负那么大的包,看去都难以支撑,还要跋山涉水,每天行30公里的山路,真令人难以想像。    
    像亚丁、泸沽湖、虎跳峡、梅里雪山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成为穿越者的天堂,他们喜欢那种艰难的跋涉,喜欢那种前途未卜的刺激,喜欢那种没有道路的挑战。    
    我们一同走到冲古寺,在这,僧人们专为那些“驴客”准备了帐篷,里面是一个大大的通铺。我们安置了行囊,对25元的床位还感觉满意,毕竟有个地方能落脚,在这样一个潮湿寒冷的山谷里。到了稻城,我才彻底弄清楚了,什么叫旅行,什么叫旅游。稻城应该说是摄影爱好者和穿越者的天堂,他们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所寻的宝藏。可惜我们来的都不是时候,亚丁最美的季节应该是十月中旬。    
    亚丁景区,在金珠镇正东南方向100多公里处,全称“念青贡嘎日松贡布”。这个名字,我念了两天,可总还是记不住。亚丁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3座不相连,但相距不远的雪峰,呈“品”字型排列着,在冲古寺可以看到它们。南峰央迈勇(5958米),北峰仙乃日(6032米),东峰夏诺多吉(5958米)。平日3座雪峰洁白、峻峭、挺拔,直插云霄。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在山峰的前面,有一大片海子,只可惜天气不好,看得不是很真切,据说天好的时候,雪白的山峰,倒映在碧蓝如玉的湖里,雪线下的冰川,直插碧绿的森林。我看到过不少这类的照片:巍峨的雪山、壮观的冰川、直削的峭壁、茂密的森林、碧绿的海子、茵茵的草场、明净的溪流,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天地,构成了一个我梦里寻它千百度的香格里拉。在我的心中,就继续再保持着对它的憧憬吧。    
    这3座雪山,佛名“三怙主”雪山,“怙”字面上讲是“依靠”、“仗恃”的意思。“三怙主”雪山在世界佛教24圣地中排名第11位。“属众生供奉朝觐积德之圣地”。一生中至少来一次圣山转山朝觐是每一个藏人的夙愿。只可惜,它没有对我撩开面纱。    
    我悻悻地回到金珠镇,万万没有想到,在一家专营旅游用品的商店里,我惊奇地发现了挂在墙上的两张翻印的照片,是洛克的,拍的是神山其中的两座神奇的雪峰,一个是“央迈勇”,另一个是“夏诺多吉”。都摄自1928年,一张黑白,一张彩色。我如获至宝,仔细端详了好久,然后将它们翻拍下来。    
    在这里,我再次见到了洛克的足迹。我头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大理,在大理的那个小小的“三友客栈”,后来在丽江,再后来在泸沽湖上,见到有人寻着他拍摄泸沽湖的角度去揿动快门。现在,我又见到洛克拍摄的照片。照片拍得很震撼,原来,那就是我在云里雾里不得相见的神山。    
    能够见到神山,洛克是有幸的。当年洛克驱车由金珠镇沿宽阔的草原,向南进发,驶入了山峦、草甸、森林、溪流汇成的大自然的怀抱。再前行时,却见山峰耸峙,连绵不绝,重重阻隔。最险时也许就是最美时,他终于来到了亚丁,来到神山的脚下。那份狂喜,在他的照片中似乎能看到踪迹,我也深深地被感染着,那三座神山,一直在我的面前时隐时现。    
    稻城古冰帽——海子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珠镇上,有一家叫“自助旅游客栈”的社区旅社。是专为那些穿越者、探险者、自助旅游者开的,现在很多人,崇尚那种在艰险中忘记自我,而后又在艰险中找回自我的探险精神。客栈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牛皮纸手绘的稻城周边地图,厅中央一张未去皮的原木支撑的桌子,是供人们展视地图用的。那些穿越者出入其间,背上驮着小山一样的背包,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和老板自然亲热地打招呼。他们今天住这儿,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没过几天又回来,打个尖,又不知消失在何方。我忽然感到,洛克似乎就在他们当中,或者是他的身影,在时时地缠绕着他们。    
    在我来稻城的前一天,这里刚刚结束“康巴艺术节”,据刚结识的一位“康巴”朋友讲,他们的艺术节非常盛大隆重,我从街面上还未散尽的气氛中也能感觉得到。我真感到惋惜,现在到各地去,要想真切地看到民族风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的朋友说,他可以给我跳舞唱歌,说着,他果然翩翩起舞起来。他跳得很洒脱,很自然,口中还唱着。    
    我心里极为羡慕他们,很多的时候,自己也想宣泄一下,心里总有那么一股东西,就是出不来,憋得真难受。我今天似乎找到了答案。康巴人热爱艺术,崇尚自然,他们的生活与大自然深深地融为一体。他们从服饰色彩,到歌声舞姿,连语言习俗、生活心理,无不是来自于自然,归结于自然,他们可谓真正的自然之子。他们对生活的那种纯朴、自然、憧憬、豁达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你会被他们粗犷、豪放,执着而乐观的性格所打动。    
    我的稻城朋友叫“多吉”,我问他姓什么?他说稻城的藏族几乎没有姓,只有名字,人生下来就请活佛取名。    
    多吉很热情,带我去了海子山。我们沿桑堆河谷一路前行。桑堆河两岸,风光绮丽,一片片田畴,一片片草甸,一片片坡势平缓的山,一座座藏式民居点缀其间。在路过红草地时,我拍了几张片子,只是红草还未红透,光色也暗淡了一点。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海子山,正像人们所言:一个人的心灵到底能走多远,来到海子山,你就会明白。那天高物远的景象,那心有所归的感觉,只有在这,你才能找到。    
    海子山,以“稻城古冰帽”闻名。海拔在3600米~5020米之间,一望无际的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仿佛是星天倒挂。在碧蓝的天空下,白色的石头闪着光,奇形怪状,任凭你去想像。还有那滚滚石丛中的海子,碧蓝如玉,晶莹剔透,像是天女散的花。那一层层,不知是霜花,还是薄雪的白色结晶体,在阳光下闪着光,和天色浑然一体,你只是想,这儿绝不是凡界。    
    贴士    
    交通:    
    去稻城可以由丽江经中甸方向,在中甸转乘直达汽车到稻城。中甸汽车客运站的票价101元,335公里,早7点20分发车,一天只有1班,雨季遇有塌方时,不能保证每天有班车,车程一般情况12个小时,路况很一般。    
    也可以由从成都到稻城,约有800公里,只能乘坐长途汽车。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直达稻城的班车。车程24小时。    
    稻城旅游交通:一般来稻城的人,都以去亚丁为目的。去亚丁要在稻城联系包车,往返价格一般在600~800元之间,节假日价要高,跟随时间最多3天。去亚丁的路,路况尚好,柏油路面,110公里,车程4小时(雨季遇有塌方除外)。    
    住宿:    
    稻城住宿条件很一般,均是招待所,每个床位价在20—30元(遇有节假日,价格要高),目前没有洗澡条件,洗澡要租车,15分中到附近的温泉去洗,票价最低的每人10元,如果是泡澡每人30元。稻城亚丁景区内住宿为帐篷,通铺,每人20—25元,景区大门外也可住宿,一般情况价格与上述相仿。    
    饮食:    
    在稻城吃饭,一般肉菜8~9元,素菜4~5元。这里蔬菜少,水果比较多、便宜。    
    景点门票:    
    亚丁景区的票价128元。    
    气候、海拔:    
    稻城气温偏低,9月的雨季里,要穿羽绒服,县城海拔3800米左右,去亚丁的路上,要翻越一座海拔4513米的高山。    
    


第六部分它会凝固你的心—海螺沟(1)…(图)

        
    沿川藏线东行,你可以发现众多的美景,这里山地巍峨,草地翠绿。这里有风景如画的雅拉河谷,有情歌的故乡康定,还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桥雄姿,更有冰清玉洁的海螺沟。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在泸定县磨西镇境内,四川最高峰贡嘎山东麓。海螺沟冰川是目前发现的纬度最底的现代冰川,冰川中部的大冰瀑布为世界最大瀑布之一。    
    红色印记    
    毛泽东在长征时曾住磨西,主持召开了红军的“磨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攻打泸定桥的作战方案。    
    驻足新都桥    
    因为等天气,我在稻城耽搁的时间最长。    
    离开稻城北行,渐渐进入理塘。理塘山势渐趋平缓,完全是一派高山草甸的草原风光。蓝天上白云朵朵,太阳照在山野上,一块块绿毯般的翠影闪闪游动。黑色的牦牛在绿草中像一个个浮在碧水间的蝌蚪。    
    汽车驶上一个平坝,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草原的尽头,矗立着一座座藏式楼房,我们很快到了理塘。理塘海拔在42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高原城”。这里的高山草原非常出名,又是红军盘亘过的地方,我本来应该在这落脚。但我在稻城患了感冒,不住地咳嗽,患感冒是不能呆在高原的,非常危险。我只得继续前行。    
    过了理塘,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线路是继续北上到甘孜,我却调头向东,转向康定方向,然后去泸定,去寻觅中央红军的足迹。    
    车出理塘,便一路爬山,只见面前群峰连绵,可以望见远处银白的雪山。我们连续翻越了3座高山,一座兔耳山,海拔4696米;一座卡子拉口,海拔4718米;另一座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在翻越这几座高山垭口的时候,我都感到心憋气短,但窗外的景色还是深深地吸引着我。很多时候,生理上的难受马上会被心理上的愉悦所取代。这一带风光着实漂亮,如果能停下车来,再等等光线,绝对能出好片。这对我这个乘长途车的人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奢望。    
    在去康定的半路上,我先在新都桥下了车,计划去一下塔公。    
    新都桥近来被称作“摄影人的天堂”,这里的秋天十分迷人。我看见那些树木已经微微泛黄,映着碧绿的河水,还有那白色的藏民村落,交相辉映,如诗如画。我特别欣赏摄影人的嗅觉,他们那种对大自然的感悟,他们那双锐利的眼睛。    
    我们的车下午4点半到的新都桥,计划乘一个小时的车到塔公镇,去拍夕阳下的雅拉(雪山)神山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可是我们租的车却一路出毛病,害得我们不停地往车的轮毂上浇水,否则轮子就要烧着了,幸亏一路有一条河相伴。最后总算把我们拉到塔公,可天已经晚了,我们看到了很有气派的塔公寺,也看到了还剩最后一抹余辉的雅拉雪山。塔公寺后面的山坡上,挂满了经幡,铺天盖地,蔚为壮观。    
    情歌的故乡    
    第二天,我们沿着雅拉河到康定,一路风光迷人,我们不停地下车拍照,最后弄得出租车司机都烦透了。    
    汽车在折多山上不住地盘旋,拐了一弯又一弯,真是名副其实的折多山。翻过折多山,康定就在眼前。到了康定,我们没有马上去跑马山,尽管一首《康定情歌》使跑马山家喻户晓;我们去了木格错,准备回来住在跑马山脚下,再细细地游览。    
    木格错的景色相当迷人,我们刚到还不觉怎么样,因为正在下雨,野人海一片死灰。我们只得躲到棚下避雨。不一会,蓦然天光大开,整个野人海顿时一片碧蓝。岸边的树木翠绿翠绿的,倒映在水中,闪现出迷人的光彩;远处清晰可见的雪峰,更给这湖水镀上一层神秘的光环。据说这里经常有野人出没,所以被称作“野人海”,可究竟野人什么样,好像谁也没亲眼见过。这么美的地方,我想留驻个把野人不算什么,我都想做这样的野人。野人海在变化着无穷的色彩,岸边泛着黄色,向里是绿色,在向里就呈现出一种墨蓝色,深不可测。    
    不知什么时候,大雾已经在山谷间涌出来,铺天盖地,来势凶猛,马上便笼罩了整个野人海。我想是不是野人在作祟。汽车冒着浓雾开下山,没一会,就见晴空灿烂。    
    从跑马山上望康定,你会有一种飞翔感,整个康定就在你的腹下。康定城坐落在山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