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没一点动静,顽军还在梦里,忽然剧烈的枪声响起来,手榴弹轰轰的爆炸,这集镇闪着红色的火光。不到一小时,这批不抗日、专反共、反人民的顽军全部被消灭了。

铁道游击队员们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是也押解着俘虏,当铁路上的鬼子听到这里枪响,出兵来援救他反共的兄弟时,部队已解着成群的俘虏,趁着黑夜向南前进了。鲁汉带着他的分队,押着几十个俘虏,他看到里边的顽军军官,头上就冒火星。一想到自己的队长就是被他们用枪打伤的时候,他用枪点着顽军官的脑袋叫骂道:

“奶奶!你们是不是中国人哪!你们不抗日,也不叫别人抗日,日本鬼子是你的干爹么?反共!反共!到地方我都枪毙你们这些龟孙!”

部队走出三十多里路,天亮时在湖边一带村庄住下。可是出乎鲁汉的意料,团部并没有对俘虏作严厉的处理,反而利用战斗里的缴获,不但使部队改善生活,还优待俘虏给肉吃,发纸烟。政治工作人员们,召集俘虏讲话,耐心的说明了八路军的宽大政策,解释八路军是人民的抗日部队,希望他们不要听长官的反宣传。讲话以后,只留下武器,每人还发路费,要他们回家。

这事情,可把鲁汉气坏了,他气愤愤的跑到政委那里叫着:

“这怎么能行呢?不太便宜这些龟孙子么?”

李正向他解释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并说明顽军里大多数士兵,都是征来、抓来的老百姓。他们是被迫执行反共的命令,对我们不了解。接着李正就指给鲁汉看,有些俘虏在我们的感动下,愿意留下来。他笑着说:

“他们改造一下,不又是很好的抗日战士么?”

“可是那些放走了的呢?”鲁汉指着那些背着包袱走的人说,“你能保险他们是真的回家么?他们还是想回到他们的队伍呀!那不是放虎归山,又给咱多添麻烦么?……”

“他们愿意回去干,就随他们的便!那有什么坏处呢?他见了我们的面,知道了我们优待俘虏的政策,就行了。通过他们的嘴回去对顽军士兵谈,比我们宣传还来得有力。”为了使队员更清楚的了解优待俘虏的政策,李正特地对队员作了一次讲话。在今后的斗争中,掌握俘虏政策,将是常遇到的问题。

第二天晚上,他们沿着湖边向南打过去,又消灭了顽军一个营。这里离微山湖,只有七十里路了。战斗以后,天下着小雨,到一个村庄住下不久,李正和老洪被团部请去。团政委对他们说:

“刚才我们接到山里来的急电,调我们马上回师部去,要我们急行军,三天赶到,接受新的战斗任务。我们今天晚上就要动身。”

这情况的突然变化,使李正和老洪一怔。他们互相对望了一下,因为刚才来团部时,队员们还在为战斗的胜利而鼓舞,嘴里在叨念着“只有七十里就到微山湖了”。他们在想着到了那里后,怎样的看着主力把顽军痛快的揍一顿,打开那里的局面。可是现在这已成不可能的了。他俩沉默了一下,又听着团政委说下去:

“本来我们想把你们送到微山湖,帮你们打开一个局面,可是现在不可能了。你们的意见怎么样?你们是一直前进呢?还是和我们一道回山,另找机会再出来?”

“不能回去!前进!”老洪说。

“电报没有注明要我们回去,那我们还是到微山湖去完成任务。”李正也说。

“好!咱们今晚就分手吧!你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么?”

“要枪,可以给你们一部分,这两天缴获的不少!”团长也插进来慷慨的说,“要机枪,我们送你们两挺!”

李正和老洪都深深的为主力部队对他们的照顾所感动。他们商量了一下,然后说:

“我们到微山湖,在铁道线上斗争,都是轻便的便衣活动,长枪和重武器都不好携带。过去有一部分长枪队,这次也留在山里了。你们有短枪,给我们调换几支好的吧,有短枪子弹给我们一部分。”

团长马上答应了,给他们一部分子弹,每个队员都装得足足的。有些队员的短枪不好使,都换成好的了。当晚李正跟队员们作了动员,和六团分手。他们冒着雨,连夜沿着湖边,向南挺进了。

正文 第十五章 渔船上

他们一夜赶了七十里,天拂晓的时候,到达东洼村,在一个本地队员王虎家里秘密停下,也学老六团那样四下封锁了消息。天亮时搞了顿饭吃,都躺下休息了。

这庄东离临城只有六七里路,不宜久待。老洪和李正商量,俟队员休息后,再把队伍向南拉到湖边。

虽然已是入春的时候,突然又转了东北风,天空布满了乌云。身上的衣服又都感到单薄了,队员们行军时嫌热,本来是把棉大袄搭起来、背在身上的,现在都又披在身上了。他们在村边集合,村民们看到这突然出现的便衣队伍,都用惊异的眼光望着他们,有的甚至偷偷的躲开了。

老洪带着他的队伍,急速的向湖边赶去。当他路过苗庄,遥望着村东边一棵发青的榆树时,他发亮的眼睛,不由的又看了看脚上的鞋子,他想到了芳林嫂。榆树下边就是芳林嫂的家,她救过他的生命,在养伤期间,她又是那么温情的抚着他的伤口为他上药。但是现在他却不能去看她,因为队伍刚拉过来,还不了解这敌占区情况,大白天拉着队伍到她家里,会惹起人们的注意,传到敌人那里,倒给她带来了灾害。他只能利用战斗的空隙去找冯老头和她取联系。

到了杨集。这是老洪带着队伍从枣庄过来和申茂队员们会合的庄子。他们在这里比较熟,这庄的村民和在东洼一样,对他们的到来,都露出惊慌的神情,有的正在街上,也匆匆的回家了。李正认为这是敌伪顽在这里反复扫荡搜捕他们,破坏铁道游击队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所造成的结果。因为凡是他们住的村庄,糟蹋的都很厉害。尤其他们撤进山里这个时期,敌人为了防止他们再来,在这里加强统治,那么,人民暂时远离他们,也是必然的了。可是这一点却不能马上为队员们理解,小坡就叫着说:“老百姓变了!”尤其是他们刚从抗日根据地来,拿那里的人民来和这里相比,就显得很火了。所以队员们都很紧张的提着枪张着机头,如临大敌的样子。他们一进保长办公处的门,正遇上保长。保长开始一楞,可是马上又笑容满面的点头哈腰的说:

“啊!你们来了呀!快进来歇!”

一进屋门,李正看到一个胖地主正坐在那里喝茶,桌上摊着帐本,他一见到老洪和李正走进来,就急忙合起帐本。李正眼快,一眼就看到那是给鬼子摊派捐税的帐目。地主笑着迎上来:

“久违呀!大队长,你们这些日子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我可怪想你们的呀!哈哈哈哈……”这个肥胖的地主一边打着哈哈,一边支使着保长:

“快买烟,倒茶呀!他们很辛苦!”

显然,他支使保长像使唤自己的家人似的。老洪和李正坐下来。老洪看到屋门里边竖着一面日本旗子,他的眼里冒火了,气呼呼的站起来走上去,用张着机头的驳壳枪挑起那膏药旗角,冷冷的说:

“你们现在也挑起这个玩意了!”

老洪的枪虽是挑着日本旗子,可是胖地主感到像挑着他的疮疤。他慌了,脸色灰白,大汗直往下流。虽然是他打着这面旗子去欢迎鬼子,又叫保长也做一面挂在村公所的门口,可是现在他却怪起保长来了:

“你弄这个干什么呀!”他用眼珠子瞪着瘦黄的保长,“还不赶快把它拿掉!”

保长忙把那面日本旗子扯掉。胖地主满脸陪笑的对李正说:

“这是没办法的事呀,不得不这样应付!”

李正严肃的说:“要是真心向着鬼子,那就很危险了。”“哪能!哪能!”胖地主像被烧着似的连忙否认着,他怕的不是李正所说的真正危险的含意,而是老洪手里那棵黑黑的驳壳枪。

这地主姓高,叫敬斋。过去铁道游击队在这里住的时候,李正曾跟他和另外几个地主谈过话,要他们积极帮助抗日。现在这高胖子,为了缓和由日本旗而引起的紧张空气,斜视了一下老洪的枪口,对李正说:

“政委,咱是老朋友了!你过去在我家里,给我谈的我都记在心里呀!政委真是个有学问的人,请到舍下吃个便饭,休息休息,还有大队长!”高敬斋的肿眼皮,胆怯的瞟了老洪一眼。

“不吧!我们今后在这湖边抗战,麻烦你的事还在后边呢!”李正说。“如果你真正帮助打鬼子,那我们才是朋友,如果有什么三心二意的话,那我们就用不着什么客气了!”“是是!”高胖子连连点头,慢慢的退出去。

彭亮是经济委员,走到保长面前,要他马上搞饭吃。保长一叠连声说:“行!行!”他急忙叫一个办公处听差的村民:“到东庄去称馍馍!”

彭亮说:“搞点煎饼吃吃就行了,不要馍馍!今年春荒,老百姓都吃糠咽菜……”

“不!你们太辛苦了,吃顿馍馍还不应该么?快去弄一挑子来,我去办菜。”

“还是简单些,我们吃罢还有事。”

保长和听差的都出去办饭菜了。

小坡对彭亮说:“我看这个保长,尖头尖脑,滑得流油。他表面上嘻皮笑脸,可不知他心里揣着什么鬼把戏呀!还有那个肥头大耳的地主,我看了真不顺眼。”

申茂接过来说:“这个保长是那胖地主的狗腿子,他过去在姓高的家里当听差,现在又当起保长来了。庄上的一切都听胖地主喝。这胖地主很坏,过去我和冯老头拉队伍时,他还骂着‘这些穷小子能干个啥呀!’他经常叫庄里不给我们给养,逼得我们吃不上饭。你们从枣庄过来,这边也风传着你们杀鬼子的厉害,他知道这班人不好惹,所以政委给他谈话,他就光捡好的说了。实际上他过去常骂八路军,散布反共产党的谣言!他的大儿子在国民党中央军当官。咱进山时,听说还是他强迫着庄里的人去欢迎鬼子的!”

“奶奶个熊!我一看他就不是个好人。”

队员们正在议论着,听差的挑了一挑子馒头进来了,每人都拿了一个在啃着,因为大家都饿了。这时瘦黄的保长端着满盘的酒菜,一跨进门来就说:

“先慢着吃,来喝酒呀!”

当大家都围拢到桌边吃饭时,李正严正的对保长说:“谁叫你搞这么些酒菜呢?这还不是都摊在老百姓身上了么?下次不准这样!”

“是!是!我是说大家远道来了,辛苦了,高爷叫好好犒劳犒劳大家!”

“少说废话,什么高爷高爷的!”老洪发亮的眼睛狠狠的瞪着保长,保长像小老鼠一样溜出去了。

就在这时,村外的哨兵小山气喘喘的跑进来报告:

“大队长,鬼子来了!”

“什么?”

“鬼子马上就进庄了!”

队员们刷的离开了桌边,随着老洪出了村公所的大门,到街上集合。这时庄北边已听到砰砰的枪声,子弹带着呼啸在街道的上空飞着。

老洪把枪往西一指,队伍向西出庄,往湖边退去。李正叫申茂带一个分队马上到湖边的土丘上去搞船。他自己和老洪带着彭亮这个分队,走出庄外。这时保长在办公处的门边,像送客似的摊着双手叫着:

“吃过饭再走呀!”

这时王强正从庄北撤下来,担任掩护的那个分队,看到保长那个鬼样子,把枪一举:

“去你奶奶!”

砰的一声,子弹从保长头皮上飞过,把他身后的门上钻了一个窟窿。保长白着脸,抱头跑进门里去了。

王强出庄,鬼子进庄,这时庄里的枪声,已响成一片了。他带着鲁汉、林忠这一分队,下了庄西的岭坡,直向湖边的土丘那里急奔。当他们和老洪、李正在土丘上集合后,敌人已经上了庄西的岭坡。

湖边河道口,只停了一只较大的渔船,其他几只小船,听到枪声,都划进湖里去躲难了。这只大船的主人正在土丘那边草房里吃饭,他听到枪声急忙往岸边跑,被申茂赶上了。申茂认识这个渔民,就说:

“老孙哥,借船使使!”

老洪、王强带着队员们奔上了渔船,这时敌人从岭坡上下来,向土丘这里追过来,一阵乱枪向船上射击着,子弹嗖嗖叭叭的直往船周围的水里钻。

渔民老孙等他们都上了船,把帆拉起,便用篙撑船,船却撑不动。因为岸边水浅,船底贴着地面,又上了那么多人,船陷进深泥里。

敌人快奔上土丘了,如果机枪架上土丘,敌人居高临下向这里扫射就很危险了,因为这四周一点隐蔽的地方都没有,鬼子汉奸在嗷嗷的叫。

鲁汉和几个队员在船上向敌人还击了,可是短枪对远距离的敌人不能发挥威力。敌人的步枪却能射到他们,子弹像雨点样,打击着船周围的水面。

“别打枪,没有用!”老洪命令着,他发亮的眼睛望着渔民老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