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54-享用一生的智慧书:启迪人生的故事
醯耐馓祝慊岱⑾郑碌纳畈鸥崭湛迹?br />
第一章 反败为胜21、掉在地上的冰激凌
小男孩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蛋卷冰激凌,一边走一边吃,好不快活。忽然一个不小心,整个可口的冰激凌掉到地上,散成一片。
男孩呆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也哭不出来,只是张大了眼睛看着一地的冰淇淋。
这时有个老太太走过来,对小男孩说:“好吧,既然你碰到这样坏的遭遇,脱下鞋子,我给你看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老太太说:“用脚踩冰激凌,重重地踩,看冰激凌从你脚趾缝隙中冒出来。”小男孩照着她的话做了。
老太太高兴地笑:“我敢打赌,这里没有一个孩子尝过脚踩冰激凌的滋味。现在跑回家去,把这有趣的经验告诉你妈妈,”她接着说,“要记住,不管遭遇什么,你总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
温馨启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正面的思考常会帮助你克服困难;何必一定要被负面所捆绑。换个心情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吧。不同的心情,必会产生不同的乐趣。
第一章 反败为胜22、不同的态度
有位记者,为了一篇有关建筑业前景的专稿而到某个建筑区进行采访。
当他走进建筑区时,看到一名年轻人正在砌砖。他便走向前去问他:“先生,你在做什么呢?”
“你没长眼啊,我在砌砖呀。在这大日头底下干活,真叫人受不了。”说着,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记者不再打扰他,便走到另一处去。他又碰到另一名正在砌砖的年青人。
“嗨,先生,你在做什么啊?”
“噢,我在建房子,每个幸福家庭都必须拥有一套舒适的房子啊!”
温馨启示:同样是在砌砖,一个认为单纯是在砌砖,另一个则认为在为人类建筑新屋。态度改变了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果一个人的态度不好,对所从事的行业缺乏热忱及爱心,肯定无法达到成功。
第一章 反败为胜23、信心与胆量
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岁男,成功地把企业越办越好。
有一天,他家的园艺师傅对井植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越做越大,而我却象树上的蝉,一生都坐在树干上,太没出息了。您教我一点创业的秘诀吧?”
井植点点头说:“行!我看你比较适合园艺工作。这样吧。在我工厂旁有2万坪空地,我们合作来种树苗吧!树苗1棵多少钱能买到呢?”
“40元。”
井植又说:“好!以一坪种两棵计算,扣除走道,2万坪大约种2万棵,树苗的成本是不到100万元。3年后,1棵可卖多少钱呢?”
“大约3000元。”
“100万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由我支付,以后3年,你负责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可以收入每棵3000元,共2万棵,应为6000万!到时候我们每人一半利润。”
听到这里,园艺师傅却拒绝说:“哇?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
最后,他还是在井植家中栽种树苗,按月拿取工资,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机。
温馨启示: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再好的机会到来,也不敢去掌握与尝试;因为他不敢尝试固然也就没有失败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运与喜悦。世界上本没有路,我们走过之后,路自然形成了。根本没信心登上山顶的人,最终只能在山脚下徘徊。
第一章 反败为胜24、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
亚科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温馨启示:一个公司处在了困境中,老板要挺住,下属也要挺住,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困境。而当公司处于困境时,老板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与保障。如果老板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可想而知,你的下属能不打退堂鼓吗?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第一章 反败为胜25、野兔和猎狗
威廉姆一次带上猎狗去打猎,很快猎狗就发现了不远处有了目标——一只大野兔正恐慌地逃跑,猎狗就追了上去。
追了好长时间,猎狗还是没有将野兔抓住。
野兔心想:“如果我不逃,我这一生就从此结束了。”
而猎狗心里也想到:“追不到你也没有关系,最多是挨一顿骂,或饿一餐,也不至于会失掉性命。如果下次再让我遇到,一定不会放过你。”
野兔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猎狗抱着“这次不成功,以后还有机会的心理。”
最终,野兔逃掉了,猎狗筋疲力尽,空手而归。
温馨启示:一个在观念及行动上用足了十分心力,另一个却仅仅用了七八分心力。但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是解除一切困境的出路。
第一章 反败为胜26、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
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
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温馨启示:珍惜生命,才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第一章 反败为胜27、别把困难在想像中放大
琼斯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任记者。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躲在阴暗的房子里,然后想像外面的阳光多么的炽烈。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史蒂芬拿起琼斯桌上的电话,查询布兰代斯的办公室电话。很快,他与大法官的秘书接上了线。接下来,史蒂芬直截了当地道出了他的要求:“我是《明星报》新闻部记者琼斯,我奉命访问法官,不知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呢?”旁边的琼斯吓了一跳。史蒂芬一边接电话,一边不忘抽空向目瞪口呆的琼斯扮个鬼脸。接着,琼斯听到了他的答话:“谢谢你。明天1点15分,我准时到。”“瞧,直接向人说出你的想法,不就管用了吗?”史蒂芬向琼斯扬扬话筒,“明天中午1点15分,你的约会定好了。”一直在旁边看着整个过程的琼斯渐趋平静,似有所悟。
多年以后,昔日羞怯的琼斯已成为了《明星报》的台柱记者。回顾此事,他仍觉得刻骨铭心:“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单刀直入的办法,做来不易,但很有用。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怯,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温馨启示:有时困难在想像中会被放大一百倍,事实上,走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那些麻烦与困难有时只是自己吓自己。
第一章 反败为胜28、没有忘记爱美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而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
“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
“难说。”一名随从人员随口答道。
“他们肯定能!”波普诺非常坚定地给予了纠正。
“为什么呢?”随从人员不解地问道。
波普诺看了看他们,又问:“你们在到了每一户人家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桌上都放了什么?”
随从人员异口同声地说:“一瓶鲜花。”
“那就对了!任何一个民族,处在这样困苦的境地还没有忘记爱美,那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温馨启示: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多么令人敬佩和振奋。如果在这种环境中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功呢?
第一章 反败为胜29、顺其自然
一颗种子萌芽了,破土而出。
蚂蚁看到了,十分惊讶:“嫩小的芽呀,想不到你有这么大的力气,真可谓力拔山兮气盖世。”
芽说:“力气?我没有用什么力气;这一切都只是顺其自然罢了。”
顺其自然,这也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人观察过西瓜籽,发现它能从土壤里吸取比它重二十万倍的物质。
如果我们能像西瓜籽那样工作,那每一个人都可以“力拔山兮”。
温馨启示:柔弱的生命,都具有惊人的力量,因为它顺其自然。
第一章 反败为胜30、老鹰的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
温馨启示:痛苦带给人们的不一定都是负面效应,痛苦中也孕育着希望,能感觉到痛苦,就说明还有知觉,还有活下去的希望。
第二章 自我拯救1、神迹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温馨启示: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第二章 自我拯救2、没有选择的选择
曾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为北外的一名工农兵学员。当时她年纪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课就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站了一节课。第二天,教室里挂出一条横幅“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她就是这个“阶级兄弟”。但等到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成为全年级最好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是很多人觉着没出息的工作。任小萍却把这个普通的工作做出了花。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些电话进来,有事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问问,尽量帮他准确找到人。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