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皇帝
我弹起手指,在桌子上轻敲了一番,缓缓道:“那以少傅的观察,朕究竟算不算有些政绩了呢?”
“皇上在陶迁和李太师相继叛乱时,能够及时扭转乾坤,已经实属不易了。在加上皇上最近两次调兵遣将,颇见精妙。此战略部署若是能够成功,大吴江山至少可享数十年太青了。由此可见,皇上实在是难得的帝王之材。”琴少傅又轻轻道:“琴某就算有心辅佐,恐怕也只是锦上添花。”
“少傅此言差异。”我朗身站起,轩眉正色:“即便此次战略部署能够完全达到预期目地,大吴江山也绝对没有数十年和平可享受。治国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区区西域诸国,突厥狼国,哪怕是强大的罗刹帝国,都非朕之所忧。”
琴少傅也是眉头一凝,奇怪问道:“连罗刹国都不惧,那皇上倒底担忧的是哪个对头呢?”
“从西域再往西数千里,有一片被大陆环抱地大海。”我目光向西方望去:“那片海,被称之为地中海。围绕着地中海形成的强大势力国群,称之为欧洲诸国。欧洲诸国中,现在犹以国名西班牙之国最为强大,其国不仅仅军事强大,经济也十分发达。假以时日,必定是我大吴帝国的强大对手。”
“皇上之忧,似乎颇远了些。”琴少傅舒眉道:“即便是那国再强大,距离大吴帝国乃有数万里,中间隔着无数个大大小小国家。想要威胁到大吴帝国,再给他一百年也无法做到。”
“少傅难道不知,那国的强大战舰自去年已经在京郊登陆过一次了?”我轩眉道:“以那国的海战实力,只要出动三支整编军队,我大吴朝的海军就危矣。一旦海路被封锁住,大吴就会像一条死鱼一般,任人宰割。”
“果有此事?”琴少傅愕然不已:“琴某才区区游历山林一载多,世事便有此变化。若是真如皇上所言,恐怕大吴的确要及早防备才好。”
“朕刚才已经说过,治国之道犹如逆水行舟。”我眼眸中射出冷酷的目光:“只有不断将大吴版图扩大,不断增强大吴实力,不断打压潜在中的对手。大吴这才有可能在即将来到的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大吴的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幸福快乐的生存下去。琴太傅,朕说得可有道理?”
“太傅?”琴少傅一脸愕然,讶色道:“皇上为何称之琴某为太傅?”
“琴太傅,您老之前是朕的少傅。如今朕已经上奉天命,登基为皇上。”我脸色未变道:“既然如此,少傅自然而然要成太傅了。”
“这?”琴太傅略一犹豫。
“难道太傅大人,想看着大吴百姓深陷水火中而不相救么?”我傲然地望着他道:“国家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需要一个太傅了。”
琴太傅思索了半晌,这才跪拜下去道:“臣琴吟,叩见皇上。”
我急忙一把扶起了他,喜色道:“琴太傅快快起来,有你相助朕。定可以叫大吴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皇上过誉了。”琴太傅恭谦道:“老臣不过是一介山野村夫,承蒙圣恩眷隆,才得以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情。”
“如今六部正缺乏一个有效部门统筹管理,琴太傅可有良方妙计?”我道出了心中所虑,如今六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我把持一番,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把自己累死。
“之前有内阁把持六部。然而在先帝的逐渐销弱下,内阁已经式微,几乎是名存实亡。一些所谓内阁大学士,仅仅是起着担任议政之责,并无实权。”琴太傅淡望了我一眼道:“先帝重新将大权揽来不易,皇上切勿因贪图享乐而重放大权。”
被琴太傅一言说中了心事,不免有些尴尬,干笑道:“琴太傅有所不知,如今大大小小的杂事太多。”
琴太傅微一皱了下眉头,便迅即道:“皇上尽管可以将内阁重新调整一番,内阁大学士均是学问过人,知识渊博之人。皇上大可以将其容纳为私人幕僚团,一是给他们些事情做做,不至于因闲生事,二是可以提拔一二能干者,干干钦差,出使之类的活计,对皇上,对江山也有好处。”
“琴太傅妙计。”我不由得竖起了拇指:“省得那帮学究们整天闲着无聊,唧唧歪歪。如此。朕南书房那一套转角房,空屋子颇多,就在那处重新设立一个内阁办公处。朕随时都可以找他们谋划谋划。那么,还有那个翰林院。也都是一帮子吃闲饭没事干的家伙,琴太傅有何办法给他们点事情可做。”
“看皇上地政略,只要边患一停。在数年之内恐怕会大力发展内政吧?”琴太傅轻声道。
“朕的确有此意,所谓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安定。再者说,朕也不希望整天看到这灾那灾,老百姓流离失所。”我缓缓说道,随后又向琴太傅望去:“太傅可有内政发展妙计?”
“皇上,大吴江山数千万人口,不可谓不众多。然而却人才凋零。民智未开。老臣以为,发展内政必先重德育两字。此乃大吴江山长久屹立不倒的根本。”琴太傅定睛望着我道:“那些翰林院的文士编修等。可以并入太学院,重点发展大吴国民教育问题。”
“这个?”我眉头一皱道:“容朕再想想,此事明日朝上再议。”
“此乃天大地好事,皇上为何疑虑颇重?”琴太傅有些想不透的问道。
“翰林院那帮书呆子,成天只知道做文章。让他们去负责天下教育,那朕以后不就是拥有数千万的书呆子了?这恐怕别人倒未打来,而大吴就内部吵开了锅了。”我双眼一瞪:“此事决计不妥。”
“那皇上的意思是?”琴太傅捉摸不透道。
“朕以为。教育不应当简简单单的以做文章为由。”我目光中露出了一片深邃:“别以为朕不知道为何要高调的推行以八股来应试。那不过是为了安稳天下读书人的心而已。再者说,朕根本就不需要一帮子只会做文章的书呆子来把持朝廷。”
“皇上既然在这方面早有打算。”琴太傅暗想了一番道:“如此的确需要多多考量一番,明日朝上再议。容老臣也回去好好想想,明日一并禀报皇上。”
“不忙,不忙。”我淡笑的拉住琴太傅手臂,亲昵道:“你我师徒俩人经年未见,该是叙旧之时。朕即刻命人准备一下火锅。大冬天地,吃火锅极为舒坦。”
琴太傅愕然的望着我,轻叹道:“无论是在哪方面。皇上您地确比他要强多了。”
琴太傅这句话,说的我心中大喜。他此刻称那家伙为他,显然是已经不再将其放在心上了。等于是变相承认了我才是真正的皇帝。
乐乐呵呵地陪同琴太傅吃喝火锅。就连太后,也卖力相陪。琴太傅向来很卖太后的账,而且很有可能是太后早就与琴太傅讲妥了。否则太后也不会如此放心让琴太傅与我单独见面。
一夜无话。
次日早朝之上。一些大臣见着立在百官之前的琴太傅,不由得窃窃私语,惊疑不定。琴太傅早先任少傅时,并不高调,甚至于都不愿出席朝列。但是其声名在外,知道他的人亦不少。尤其是刘枕明他们,更是与琴太傅相熟,见状立即上前笑哈哈的打招呼。
我观察了一阵,这才从中和殿背负着双手走出来。轻轻咳嗽了两声,小多子跟在我身后,急忙尖叫道:“皇上驾到。”
群臣一听,这才手忙脚乱地地各自站好位置,肃立下跪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踱步到金龙椅前,眼神扫视了一遍,缓声道:“都起来吧。”
“谢皇上。”
我缓缓坐了下来,目露威严道:“诸位爱卿恐怕都已经看见了吧?朕的恩师,在奉朕之命出巡西域后,终于回来了。按照惯例,朕即刻就策封其为太傅。”说着,我转而将目光投向琴太傅道:“太傅,午后去吏部注册登记吧。”
“老臣领旨。”琴太傅躬了躬身子道。
“好了,言归正传。要找琴太傅叙旧的爱卿,容午后再说。”我淡然着挥了一下手:“有事就秉奏吧。”
“回皇上。”兵部右侍郎于青站了出来,恭声道:“皇上,出征东突厥的简将军已经着八百里快骑送来军报。其大军已经于三日前抵达了边关,目前一切都在准备中。”
“这么快?”我一愕然,简令泰他们的行军速度倒是很快,区区一个月便抵达了边关。随即,我又道:“拟朕?意,嘱咐他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臣遵旨。”于青退回朝臣中。
接下来又处理了几件小事后。琴太傅这才缓缓站起身来道:“皇上,老臣有一事要奏。”
“琴太傅请讲。”我对他报以微笑,我这个笑容,顿时在落在了朝臣的眼中,不由得重新估量起这个太傅来了。
“皇上有励精图治之心。当以农耕,教育为主。”琴太傅缓缓道:“农耕乃是国之根本,需要格外重视。而教育乃是开启民智,大副地提高大吴百姓的素质,为大吴更好的提拔各界人才。此两项,乃立国之根本。否则空有强大的军事,大吴无可用之粮,无可用之人,何能不败与天下?”
我微微蹙着眉头,思索了好半晌后,才一脸肃穆地点头道:“太傅所言,甚得朕心。农之一方面,朕已经有了考量,据户部回报来的消息,那片试验用地的产量超过了原先产量地三倍以上,而且利用有效工具,可以将一农民的作业效率提高五倍以上。这一点,户部已经在储备这种新型农具和新型种子了,相信在这个春季,就能在京城附近一带开始大面积试点了。太傅不若说说教育一事吧。”
“皇上既然对农业已经有了全盘计划,那老臣就不多嘴了。”琴太傅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番欣慰,随即道:“老臣考虑过,要想一次性普及教育,那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惟有逐步推行教育政策,才是上策。臣拟在十三省每省先行建立一中学院,每座太学院拟将容纳五千人左右,而入院学习者,必须是当省学子中的佼佼者,入学三年有成者,给与其弈业,授功名学子称号,相当于秀才功名。而京城则建立一座太学院,可容纳万人。每中学院弈业中优秀者,都可以通过考核进入太学院学习,攻读三年有成者,将授予其学士称号,相当于举人功名。有学士称号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大吴国最终的科举考试,成为大吴国之栋梁人才。”
“那是否有必要在各级府县,每县设立一座小学堂?”我皱眉问道。
“的确是有必要的。”琴太傅轻叹一口气道:“可惜,以大吴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一下子建造出那么多小学堂。如今的小学堂,惟有借用原来的各级私塾,让他们给中学院输送人才。”
我也有些认同道:“太傅所言极是,以大吴国目前的财力,即便是建造这些中学院和太学院,恐怕都是极为勉强。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只有逐步来才能见成效。”
“在建立学院之时,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解决。”琴太傅缓缓道:“那就是学院老师的招募,光那十三所中学院,一所太学院,就至少需要二千名学院老师。”
“二千名?”我愕然,看样子即便是将翰林院那帮书呆子都扔进去,都才占了冰山一角。
“太傅乃当今著名鸿学博儒,建设学院和招聘老师的事情,都教给你去办吧。”我急忙把这件事情推诿掉,要是我也参与筹办工作,如此繁琐工作岂不是要把老子累死。
琴太傅似乎早就知道我有此意,便也不推脱,只是道:“皇上让老臣去办可以。不过,老臣恳请皇上下旨让翰林院大力协助老臣。”
“此乃应该的,太傅手中无人,空有良计不得施展也。”我微微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翰林院从今天开始,交给太傅大人管理,太傅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老臣谢皇上信任。”琴太傅施完礼后,迅即退到了一旁。
“刘枕明。”我又唤道。
“微臣在。”刘枕明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刘枕明就是有这个好处,别看他平时为人嘻嘻哈哈,然而一旦遇到正经事,比谁都认真拼命。在我手下当了一年差,尤其辛苦,已经足足瘦了一大圈。
“农业发展,本是你户部本分工作。”我询问道:“新稻种的留种和器械制作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新稻种已经留下了不少,估计开春的时候可以供给整个京畿附近农田使用,如此套种的话,大约三年左右可以供应到全国。至于器械,因为工部在全力制作军器,如今农具生产的不是很多。恐怕仍旧无法面积扩展开来。”刘枕明遂又道:“皇上,还有那个陶子英陶大人,已经足足数月请假未归了,臣是否去找他一下?毕竟明年春耕还要他来主持。”
“不用了。此事由你自己安排人做吧。子英地假,是朕恩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