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9-下一个大泡泡





002年的大跌中,对“”公司的狂热症是一种过度反应的原因所在了。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革新时期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公司的大量倒闭,并不意味着互联网对商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不会起到重大作用。这场革命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在这个十年期中开始的,我们把它称为“沸腾的2000年”,在这个时期中新的基础设施的市场渗透率会超过50%,这使得它们不断成为社会中的主流。直到全社会中大多数工人和消费者开始在新的基础设施之上进行工作和生活,这场革命才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在2000~2002年,纳斯达克股市崩溃了,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再一次重申,这场革命是一定会到来的。这是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然周期。我们已经指出过,这样的经济发展中的挫折时期,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80年代初以、90年代初,差不多每个十年期开始的时候,都出现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认为,2003~2009年或2010年初,会出现下一次的经济增长高峰。它与对市场领导权的竞争,一起共同决定了未来几十年中,那些增长最快的行业中的领导者。这种情况将同“沸腾的20年代”完全一样。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十年期,将是美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经济增长和进步最快的一个十年,我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一直这样预测。它的基础是一些很简单的人口统计学趋势,主要是数量巨大的婴儿潮那一代人的老龄化趋势,以及2009~2010年他们消费和生产效率的高峰期。下面,我们将进一步的对这个十年期加以研究。本章的目的主要是关于你如何定位你的职业和事业,以便赢得下面这场争夺市场领导权的竞争。为了这个目的,很关键的一点是你要把握住更新的、也是更先进的组织和服务模式,而不要只关注如何革新产品或其他东西。这个十年期是新经济中最让人激动的十年。不要落在后面!


第三部分个性化的实时服务

    个性化的实时服务:软件和生产率的提高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带动新经济发展的是这样一些关键的新技术因素:半导体芯片每18个月速度翻一倍,储存技术每12个月翻一倍,带宽每6个月翻一倍。我们认为,现在这场信息或者互联网革命,不过是一场意义更深远的革命的前奏而已,它将带来我们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进步。最终,它会产生一种更好的从事商业活动的方法。我们的预测手段,总是最关    
    注那些经济变化和增长对人类所造成的最基本的影响:我们如何挣钱、消费、革新、工作、生产、借款、投资,以及当我们年龄增大时如何变化,长期中我们如何从新技术和新经济革命中获得好处等等。    
    如果我们回顾上一次的经济革命,大多数主宰“沸腾的20年代”的公司成立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早期,而不是在“沸腾的20年代”中成立的。汽车公司的大扩张开始于1904年到1908年之间,在1919年达到顶峰。但是,能够主宰“沸腾的20年代”,并且到30年代时还存在的公司却是少而又少(参见第一章)。同样的,大多数个人电脑和软件公司出现于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之间,今天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存在了。少数特别强大的公司控制了大部分市场。所在在革新期中,几百家“”公司中只有一二家可以生存下来,并不令人惊讶。现在,革新浪潮发展的速度变得更快了,某些小公司会比迟钝的《财富》500强大公司更快的做出反应。还记得网景公司对微软造成的威胁吗?它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最终,互联网革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一种更好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用软件和人际交往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率。    
    很明显,人类财富、收入和生活方式的改进要慢于技术的发展速度。我们的收入和财富并不会像半导体芯片那样,每18个月就翻一番!但是,和技术发展一样,这种趋势是在加速进行的,它现在的增长速度是历史上最高的。技术的发展速度之所以如此快速,是因为它主要集中解决人类工作的自动化问题,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那些更复杂、更高级的活动。而我们人类要比任何机器都复杂得多,所以我们变化、进步和适应的速度也相应的更慢一些。    
    复杂正在我们的优势所在,而不应将其视作劣势。只有复杂和富有革新精神的人类才能造出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哪怕这些工具在某些特定方面的能力超过了我们。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家庭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在这次大繁荣中,富裕家庭的增长速度会变得更快,基本上与股市上涨和创业的趋势相当。这才是真正的表明人类进步和复杂性进一步发展的指标。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正在被我们的这种天性利用。为什么人类的进步速度不如技术进步的速度?这恰恰因为我们是复杂的人类。    
    软件的发展速度也明显慢于硬件的发展速度,后者通常用摩尔定律来概括。随着计算机变得更强大,软件也好像膨胀起来了,把硬件增加的计算能力都吸收了。人们通常因为这一点,而批评微软公司和它的变得越来越复杂的软件产品。不过,现实就是如此。因为我们人类比计算机复杂,而软件更贴近人类,所以它的发展也会相对较慢一些。但是事实是,商业和投资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因为软件满足了真正的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的生产率、收入和财富。因此,微软公司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巨人,它的盈利和价值增长快于个人电脑公司,甚至是后者,后者在半导体芯片市场上的地位接近垄断。    
    但是,“Wintel”联盟或者说以个人电脑为导向的软件模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的以网络为中心的模式所取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后一种模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软件和信息能够在需要时被下载到那种更小型、更机动、更专业化的计算/通讯设备上,那种设备通常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都会更简单一些,或者更针对用户的需要。这也相应的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出于更多的目的使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因此,每台计算机或者每种用户的应用程序也就不必搞的这么复杂。它们可以更集中于自己关键性的应用,而且只储存那些自己需要的信息。否则,根据摩尔定律增长的硬件,完全会消耗在不断复杂化的软件上。    
    当然,整个系统的规模仍然会快速增长,并且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就是计算机”依然会是新的趋势。它会决定技术、电信、软件等领域中,争夺市场领导权的竞争的胜者。但是,如果没有用户级别的简单化和分散化,这种趋势是不会发生的。如果我们的企业中不引入分散决策的机制,这一切也是不会发生的。    
    日常生活中的产品和服务,是新技术最终实现的地方,也是能创造出真正的经济增长、生产率和新生活方式的地方。软件的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为了得到信息和交流而敲击几下键盘而已,而且也是一种完全的新商业模式。如果我们能够精简和集中人类复杂的决策机制(尤其是在我们那些既复杂又官僚主义十足的机构中),那么我们就能够最快的加速人类进步的进程。启动这种更富有挑战性、更富裕的趋势的钥匙,就是软件、从下而上的管理方式和横向交流。    
    只有这样的革命,才会最终让每个顾客、市场中每一个部分、每一个个人都成为商业活动的对象,才会有能力创造出大量的百万富翁和富裕的家庭。现在的模式中,只是靠企业家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力,所以做不到这一点,更不要提它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有着巨大的风险了!这种趋势的进展速度会不如技术发展的速度,但是依然可以算得上是空前的,它可以与历史上的几次先例相提并论:16世纪早期(印刷术发明),19世纪早期(蒸气引擎发明),19世纪70年代(铁路、电报、发电机的应用)和“沸腾的20年代”(电力、电话和汽车的应用)。


第三部分上一次组织革命是如何出现的

    在上一次经济革命中,弗里德利克?泰勒率先开展了“时间与动作的研究”,他简化了工作,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可重复性的任务。1894年,他发明了“科学的商业管理”。他的研究和实践结果主要发表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则》一书中,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经典。为什么这个原则在那个时代是如此关键?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仅仅受过初级教育,没有技能和组织能力,也无法对他们自己的工作做出决定。工人的来源五花八门,大多数是小农、手工艺人或者商贩。因此,很少有今天经济中那样专业化的劳动力。经过80年经济周期的演化,你可以比较一下泰勒1911年的著作和当今迈克尔?汉默、詹姆斯?钱皮的《公司重组》。    
    但是,这仅仅是革命的开始。1914年,亨利?福特发明了装配流水线,之前标准化零件和标准化T型车已经在1907年出现了。这些新事物不仅符合将复杂过程分解成小任务的原则(来自泰勒),同时通过电动传送带在工人之间传送零件,也加速了生产。1914年出现的这种新生产方法,可以与1994年到1996年之间出现的戴尔模式(针对需求的实时生产,零库存)相提并论。1992年到1996年之间出现的互联网是新模式的关键因素。    
    但是,直到阿尔弗雷德?斯隆在宏观层次上革新了管理方法以后(开始于1921~1923年),分散化决策的雏形才开始出现。它允许将以前的中央决策过程简化,分散给按产品或功能划分的各部门。那个时期与今天新经济的2002年到2004年的这段时期对应,它们都代表了新的管理和组织模型形成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时期。    
    阿尔弗雷德?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采用的新的组织模式,经过许多诸如彼得?德鲁克、大野耐一、爱德华兹?戴明和杰克?韦尔奇这样的专家的解释和推广,已经应用到众多其他公司,其中包括通用电气、丰田、沃尔玛和英特尔。这种现代管理模式已经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标准,现在正在推广到全世界。但是,这种高效率的精致模型已经到达了回报递减的阶段,原因是我们正在面临着像城市交通堵塞和污染不断严重之类的问题。消费者调查表明,尽管公司的利润在上升,但是提供的服务水平却在下降。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人乐于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或者去那些高速增长的更富有挑战性的小公司中工作。    
    这个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要求,以及新兴富裕阶层的对服务的要求,这种情况正在日益严重。戴尔公司是第一家对商业模式进行重大改革的大公司,在9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实时生产”,这差不多正好与福特发明流水线的时间相隔两代人左右。这种新模式已经在采用它的公司中得到证明,能够满足大多数的商业需要,并且在它的基础上又派生出很多新模式。它会使得各种公司,不论大小,都会有一个比以前更好的竞争优势,前提是那些公司必须在这个十年争夺市场领导权的竞争中理解和应用这个模式。    
    让我们在这里停下来,对管理和组织设计新革命的进展进行一下评论。计算机已经能够自动完成工人的很多左脑逻辑功能,而“重构”则使得我们的工作变得简单,这可以解放出我们更多的人类灵感和创造力,我们可以把它们集中用来满足消费者需要。这很像上个世纪初,当时新管理革命兴起时的情景。“重构革命”的本质是,它是围绕着过程和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而不是围绕着功能和专门化任务进行(它正好是弗里德利克?泰勒模式的对立面)。后者是上个世纪前叶商业模式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和重点。    
    新模式提倡直接物流、针对消费者需求而生产,戴尔公司就是它的典型。它在工作机制上很像流水线模式,因为实时生产需要自动化软件和任务分配软件的配合。这种全新的模式允许顾客直接对厂家下订单,并且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个性化产品,而且成本和官僚主义都显著减少。许许多多制造型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将这个模式运用到它们自己的组织和物流配送系统中,其中包括了从生产小商品到生产汽车的各种各种的公司。这就是商业模式改革的第二个阶段,它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它的重点是商业活动的革新。接下来还会有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那就是设法满足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