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别提这件事了。”
令他非常惊讶的是,她果真不提了。
鱼市是上个世纪末盖的,这一眼就能看出来。用混凝土砌的墙经不住又咸又潮湿的空气的腐蚀,间或还能看见一些防腐涂料的痕迹(也不全是同一次的涂料),整个鱼市给人一种无人问津的感觉,就好像一条被人遗忘的在太阳光下晾晒了十年的裙子似的。
里面的石砖地面对腐蚀的抵御要强一些。弗雷德里克跟着安若,在霓虹灯照亮的、散发着鱼内脏和硬鱼骨气味的白色通道构成的迷宫里穿行着,一直来到司法警察那围着荧光带(在这种情况下,荧光带也不起作用)的摊位前。
友好地握手。两个救护人员手里拿着点燃的香烟,在那里等着。法医看上去是个女的。高个子,金发。她把死者那单薄的上衣袖子往上提了提。死者看上去也是个女的。
“你们看见了吗,针扎的痕迹?这儿,还有这儿。很多,但都是新扎的。不像是一个瘾君子。大概这正是她服用过量的缘故。你们认识她吗?”书包网
核混乱(4)
弗雷德里克摇了摇头。是一种否定的回答。安若也学他的样子。
“她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司法警察的一个中尉插话说,“我们估计,可能你们会有什么线索……”
“很遗憾。”弗雷德里克喃喃地说道,“我们将尽量查找线索。请把化验结果告诉我们。对她使用的毒品情况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清楚该到哪里去寻找贩卖毒品的人。”
预审法官这个时候到了;他脚上穿着橡皮靴子,还有私人司机。
“怎么样?发现了什么?”
弗雷德里克把情况告诉他。
“很好。我把这个案子交给你们了。随时把情况告诉我。”
“交给我们?”缉毒警察中尉惊讶地说道,“这不大符合正常的手续。”
“听我说,眼下大家都为那个小女孩被绑架的事忙得不可开交。”预审法官用冷冰冰的语调说,“而你们手里又一个重要案子都没有,所以,你们就把这个案子接过去吧。”
“他语气够狂的。”弗雷德里克看着那个脚穿绿色橡皮靴子,身穿阿玛尼雨衣的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嘴里轻轻地说道,“干脆说我们无所事事得了!”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安若承认。
“我可不是没事可做。我有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前妻,一个准前妻和一个很快就要成为妻子的人要管。且不说还有我的母亲。”
“萝丝还没走吗?”他的女搭档温柔地问。
“没有。”
“你们分居以后,她又在你家住了多久?”
“你就别跟着掺和了好不好?”弗雷德里克大声说道。
年轻的女中尉果真不说话了。
他把尸体的手指一个接一个地对着袖珍电脑的屏幕按了一下,又用同一个仪器给尸体的脸拍了照,然后,就把这些全都传到缉毒警察大队身份鉴别科去了。尽管科技的进步使得警察局在处理情报方面大大地加快了进度,但是,一旦涉及到如何分配这些由各个科无谓地分别处理过的情报时,窝里斗就使得调查裹足不前了。
安若大声地做着录音记录。
“女性,约二十五岁,白人,金发,浅色眼睛,身穿海蓝色套裙和一件天蓝色衬衫,肉色连裤丝袜,传统内衣,平底鞋,没有手提包和大衣。脸上还有残妆,头发剪得很短……”
“别说了!”司法警察中尉插话说,“现代科技有好办法。已经查出来了。”
弗雷德里克?凡?阿朗抬起头来。
“在哪儿查出来的?”
“公民身份处。负责为公民身份编目的单位。她叫玛丽?卡斯特克尔,二十八岁,住在布鲁日。”
“我们去那里。”安若决定。
“去布鲁日?”弗雷德里克惊讶地问。
“是啊。就近调查。弄清她都认识谁,顺藤摸瓜,传统的调查方法,不是吗?你不赞成这种方法吗?”
“今天是星期三。”他叹了口气,说道,“我得照顾我儿子。”
安若盯着他。看了很长时间。
“听我说,这是一个星期里我能跟他在一起的惟一的一天,单独在一起,因为,今天,若尔琪亚和萝丝都上班。”
“那周末呢?”
“周末,萝丝在家。”他叹了口气,说道。
“你们俩明确分居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弗雷德里克没有回答。安若叹了口气。
“咱们去接你儿子,带他一起去布鲁日。能参加调查,他一定会很高兴的。”她做出决定。
“你不会烦吧?”
她笑了笑。
“让我烦的不是你儿子,弗雷德。让我烦的是你正在愚弄自己。你跟一个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的娜娜分居了,却依然在照料她,就好像你们还在一起生活似的。你知道,自从你告诉我她要离开你以来,又过了多少时间了吗?”
弗雷德里克一声不吭。
“你到底为什么这么惩罚自己啊?”她一边问,一边走开了。
弗雷德里克看着她远去,心里很恼火。为什么她老是说惩罚?为什么谁都不能明白,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避免麻烦?
他又看了一眼那个躺在方砖地上的年轻女人的脸,一张没有生气的脸,心想,她不像个吸毒的人。也许是有什么庆祝活动吧,需要放松一下,注射了点毒品,结果出现不良反应,伙伴们都慌了……玛丽?卡斯特克尔。这个名字很美。诺尔桑德斯特拉特区。离圣索维尔教堂几条街远。一座漂亮城市里的一个漂亮的街区。一个这样的女孩为什么会跑到泽布鲁格日来,死在一个鱼市里呢?书包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核混乱(5)
“喂?到底有多长时间了?”他来到她那辆去掉警察标志的汽车旁的时候,她又这样问道。
“你给我住口行不行!”
“我说这话是为了你好,弗雷德。一般来说,当一对夫妇说好分手的时候,他们会很快分开。很快。人们不会再跟一个自己无法忍受的人住在一起。”
“找一套合适的房子没那么容易。”他为自己辩解说。
“别找借口了!只要找就能找到。”
“你说我能怎么办?”
安若叹了口气。
“换锁,或者你先去住旅馆,等着她搬家……我想,会有很多办法,总比这样干等着强,干等着萝丝自己离开。”
“你呢,你去跟克丽丝蒂娜说了。”他谴责道。
()
“根本没说(她笑了笑)。不过,你不采取任何行动就想改变现状,还老是抱怨,我都听够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他喃喃地说道,这时,他的袖珍电脑发出一阵叫声。
是头头。
“我们刚刚收到医疗保险的档案。她在泽布鲁格日的一家叫阿梅斯的化工厂工作。我们等着她的电话记录,看看里面有没有跟我们手里的那些家伙相吻合的人。你们到她家附近去转转,然后就回来。阿梅斯化工厂,表面上,这是个处理放射性废料的工厂,可是,我对那些跑到这个该死的港口来的船都有怀疑。就连那些在海岸巡逻的人的船我也不相信。”
头头有一种很强的偏执倾向。
安若把车停在托尼的学校门口。
“他几岁了,你儿子?”
“十二岁。”
“他知道你跟萝丝分手了吗?”
弗雷德里克叹着气点了点头。她可不肯就这么放过他。
“那他怎么说?”
“他说这跟他没关系,安若。”
“是啊。他低下头,等着这件事过去。他在跟他父亲学。”
弗雷德里克强忍着没伸出拳头。
“你管别人闲事的时候,真讨厌!”
她笑了笑。
“完全正确。而且,如果你想睁开眼睛看看的话,我肯定不是你身边惟一一个让你讨厌的人。”
3
卡莱伯?布朗硕四十秒做完四十个俯卧撑,然后站起来,朝浴室走去。EPICUR(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的一个前成员打在他肩膀上的那一枪的伤口,如今只剩下一个亮晶晶的伤疤。他依然像里昂那次灾难性的行动之前那么健壮。他的身体从来没给他带来过任何麻烦;它就像一个听话的士兵那样,只知道服从命令。不,卡莱伯的问题出在别的地方,做多少俯卧撑都没用。
卡莱伯孤独一人。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并且将长久地孤独下去:一个双料间谍是不能成家的。
卡莱伯孤独一人,但他却开始恋爱了。尽管他不可能跟任何人保持持久的恋爱关系,尽管他多年来自立了很多心理障碍,尽管理智在向他大声疾呼,说那个姑娘不属于他。卡莱伯?布朗硕,这个反过来为EPICUR老板的特殊利益效力的###联盟的间谍,如今疯狂地恋爱了。大概那是世界上惟一一个直到他死都有真正的理由对他不满的女人。
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不过,这一次,问题可实在太复杂了。
卡莱伯拧大了水龙头,不理电话铃声。现在请别来电话,妈妈。让我喘口气吧,只给我几天时间就行。
他母亲其实并不是他的母亲,不过,跟那些电视连续剧里可怜的主人公相反——那些人总是在最危急的时刻才得知这个消息——卡莱伯早就知道这件事。对他来说,母亲既是一个掩护,也是他的上司,他的领导,是间谍卡莱伯与###联盟秘密组织之间的联系,###联盟利用他,交换条件是,保障他真正的家庭的幸福,自从联盟国家关闭边界以来,他的家人就留在了沙漠的另一边。
他的生母还留在当年的那个摩洛哥。每隔三个月,他都通过邮局收到一个十五秒钟的录像带,他可以在上面看到他的母亲、两个姐妹和三个兄弟聚集在家里的情景。他的生父已经死了,父亲是个医生,反对###联盟,在边境关闭以后,在一次所谓的骚乱中被打死了,那是一次巧妙煽动起来的骚乱,目的是消灭那些不肯逃走的反对派。现在这个做掩护的父亲,“妈妈”的丈夫,是个比利时人,为联盟间谍机构工作,目的是破坏欧洲的稳定。卡莱伯始终不明白他的动机。大概是一种弗洛伊德心理问题。
核混乱(6)
可是,究竟谁能判断促使人们背叛的动机呢?人们背叛的是谁呢?是自己出生的国家,自己信仰的意识形态,自己所受的教育,还是背叛了自己呢?
卡莱伯经常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尤其是近几个月以来。
关上水龙头,用力搓自己的身体,尤其是那两个伤疤。左腿后上部:一次失败的文身,后来又被联盟国家给除掉了。右肩膀:雨果?马比安朝他开的一枪留下的痕迹;雨果和他一样,也是EPICUR的警察,也是个叛徒,但不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背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好看的txt电子书
电话铃又响了,他还是不理,直到铃声停止。
孤独是一种恶性循环。卡莱伯突然拿起电话,拨了一个他十分熟悉的电话号码。
非常幸运的是,他听到的是那人本人的回答。
“我是卡莱伯。我要见你。”
一阵迟疑。
“你有什么消息吗?”电话线另一端那个令人痛苦的熟悉的声音问道。
“没有。我去还是你来?”
又是一阵迟疑。继而: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卡莱伯。”
“我必须跟你谈谈。”他用一种异常疲倦的声调解释道,“我跟谁都无法表达,除非是你。你肯定私下也接待病人吧,不是吗?”
“我在那里都没有门诊了。除了EPICUR的工作以外,我只搞些纯研究性质的活动。”
“你可以破一次例嘛。”
“你也可以找别人嘛。”
“不能(他停顿了一下,心里在琢磨,应当怎么给她解释,他想见的是她,而不是随便哪个心理医生。甚至也不是哪个非常好的医生。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想见什么心理医生。他只想见蕾娅)。不,我需要见你。”他又说道,“我可以在三个小时以后到伦敦。”
“让我考虑考虑。”她慢慢地说,“一有可能,我就给你打电话。过几分钟以后。”
接着,就只剩下忙音了。
“蕾娅。”他喃喃道。
蕾娅?佐贝尔。据他所知道的情报,她是EPICUR最早的创始人之一,这个欧洲刑警的精英组织,只要哪个国家的警察遇到困难,它可以介入欧盟领土的任何一个地方。蕾娅非常漂亮,不仅是漂亮。皮肤白皙透明,像瓷器一样,身材苗条到了完美的程度。精神病专家。英国人。或多或少是著名乐队指挥卡尔?詹德尔的公开伴侣,不过,卡莱伯不愿意多想这个问题。他最后一次见到蕾娅的时候——都半年了,真难熬啊——他遇到了麻烦,他死死地抓住这一线希望。
二十分钟以后,她给他打来电话。
“我去布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