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克隆人体?”
“以治疗为目的,克隆部分人体器官。但失败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目的是克隆出与给体完全相同的细胞,培植成可用来更换的机体和器官:为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培植神经元,为糖尿病患者培养胰腺细胞,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心肌细胞……就我个人而言,我只克隆牛。”
他努力让自己去面对那幅留着须髯、蓄着长发的影像,然后,又加了一句,作为结束语:
“我听说瑞爱里纳邪教声称他们将要成功地克隆出第一个人来,但是,我不相信。”
“您不信?”
()免费TXT小说下载
欧文咽了下口水,灰衣男人脸上流露出的高傲笑容让他很不舒服。他又指着裹尸布的影像进一步说:
“不管怎么说,要想克隆一个两千年前的人的DNA,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他们做到了。”总统脱口而出。
欧文双手的手指,抠紧了椅子的扶手。绿色文件夹传到他的手中,里面有研究报告,比较基因类型,还有些分析、统计、相片。壁炉上的钟敲响了,“当……当……”的孤鸣声,更衬出四周的寂静。几分钟后,他抬起了头,脖子上冷汗津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接触到了牧师的目光,后者正咬着下嘴唇,两眼紧盯着绿色文件夹,似乎还抱着一线否定的希望。巴迪?古柏曼大张着嘴,双臂下垂,手中的卡片撒了一地。沉浸在对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的冥思遐想中,麦克尼尔痛哭失声。
欧文终于集中了精神,把快要从膝盖上滑落的文件夹一把抓住。
“我不知该怎么说,总统先生,实在是……对我来说实在是匪夷所思,尤其是在1994年,我们的克隆研究走进了死胡同……”
“1994年,您在法国浪费时间来增加母牛的数量,而我们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国土上,刻苦地钻研基督的血样!”
最后从牙缝中挤出的几个字一直响到会议厅的北头,连熟睡的西班牙猎犬也竖起了耳朵,别人更是大气不敢出。欧文等了几秒钟,见气氛缓和了一些,才轻声说明:
克隆救世主(6)
“总统先生,自1994年起,我一直在尝试从西伯利亚的一个冷冻样品中,克隆出猛犸象来。就我目前所知,化石细胞核的植入是不可能的。”
“化石细胞!我们在谈论基督,而不是什么猛犸象!基督的血液能神奇地保存下来,这来自于神的盟约,一个崭新的也是永恒的盟约,它激发了我们揭开这个秘密的激|情!”
“这……这是不可思议的。”欧文结结巴巴地说。
“您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桑德森回答道,“从九十四个胚胎中,有一条生命孕育成功了。”
“卧倒,斯豹特!”总统先生命令道。
西班牙猎犬坐起了身,两眼盯着挂在电脑边的狗链。
“是个男孩。经过遗传学专家的一整套严密的跟踪检查,从他身上没有发现任何克隆体的异常,没有病理病变,没有退化现象……”
“你们申请专利了吗?”
面对表情激怒、用唾弃的口吻发问的牧师,桑德森宽容地保持缄默。申请专利,那是自然的啦。要注明专利所保护的内容,所属权,还有课题名称,起名为欧米茄计划。在专利的首页说明中,他们引用了《启示录》中有关耶稣的描述:“我是A也是Z,我是始,也是终。”
麦克尼尔教授起身,慢慢走近屏幕,他向基督的影像,伸出了颤抖的手,按在这块裹尸布上。从此对他来说,这就是一块哺育生命的布,是生命的摇篮。
“就个性而言,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巴迪?古柏曼从椅子上扭着身躯,凝视着灰衣人。
“他生长发育一切正常,尽管他是在一个封闭的、没有其他孩子陪伴的医疗环境下长大……据教育心理学家鉴定,一切都符合他的年龄,没有什么超常的天赋,也没有什么与他天性相关联的奇能异秉。他玩耍、画画、学计算、学阅读……我们给他讲故事……”
“讲他的故事?”古柏曼用手指着影像,突然发问。
“不全是,讲一点宗教原理,来开启他的记忆细胞,就这些。”
“结果呢?”
“效果不明显。只是在他四岁零七个月时,有一位牧师正在给他读《圣经》,身上的伤痛突然消失了。这些都记录在附件第三十八页中。”
“他没有反抗你们对他的……监禁?”麦克尼尔教授尖声问道。
“我们给他的解释是,他是个被遗弃的孩子,自身免疫力很差。在养好身体之前,必须留在研究中心,否则容易感染疾病。我们是想,也可以这么说,通过让他与世隔绝,来开发他潜在的奇异特质,为将来做准备。实验的目的是,在他对自身来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看他身上的神性的本能可否随着时间而苏醒。”
“结果呢?”
桑德森沉默了,叹了口气:
“他没了。”
每个人身上都打了个寒战,只有布什和他的鹰派要员仍保持冷静。古柏曼在椅扶手上重重砸下一拳:
“没了?”古柏曼绝望地大叫起来,就像是一个计算机病毒把他刚编好的剧本给毁了,“他死了?”
“不知道,10月,一场大火把整座研究中心烧毁了一半。”
“发生在克林顿卸任期间。”布什的一个鹰派要员面无表情地说。
桑德森医生没有理会他的含沙射影,继续回答巴迪?古柏曼的问题:
“我们没有在遇难者中发现他的尸体。我们也发布了寻人启事,当然不能暴露他的真实身份。这项计划是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他也就没在任何行政机构注册过。最终,一切寻找都没有结果。”
“他发生了原子湮没?蒸发了?”欧文揶揄地说。
他的神情透着冷漠。也太过分了:没有什么过硬的科学调查委员会来鉴定此事的真伪,确定染色体分析的可信度,总统和他的智囊团就这样轻信传言,相信能从一块带有血迹的布上克隆出耶稣来。他,欧文,美国最著名大学的基因学家,在细胞组合方面世界闻名,实在无法相信,这个只能在一段古老基因上修修补补的蹩脚工匠,跑到这里来胡说八道,而且,还被他们奉若圣旨。
“总之,”桑德森总结道,“研究对象的消失对我们打击不小,但是,感谢上帝,我手中还存有足够的胚胎,存在液氮中。我们能重新开始实验,当然,如果您批准的话。如果您的政府能提供经费,我保证成功只是个时间问题:我有专利、有技术,还有为国服务的决心。”
“必须找到他!”古柏曼突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百分之九十八的失败概率,我们没有时间来等待第二个奇迹发生,有点自知之明吧!”
古柏曼激动地瞪圆了双眼。布什看着这个衣着随便的胖子来回走动,踢皱了地毯,还撞翻了花瓶和帆船模型。
“哎,太棒了,你们难道体会不出其中的意义?一个克隆的耶稣、合成的基督,一个我们美国生产的救世主,他会向全世界传播《福音》,宣传我们美国的和平,支持我们在中东的政策,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重修旧好,以他真实的肉身出现,耶稣在《犹太法典》和《古兰经》里都被尊为先知!他那神的血统,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我们,则扮演先知的角色,爱的传播来自于先进科学技术,基因的缔造延续了造物主的工作,人等于神,圣子从DNA中诞生!还有您,总统先生,想一想您的总统任期!身为耶稣之子的教导者,诺贝尔和平奖非您莫属,您的名望将震撼全球,您的思想,通过神的预言,还有圣灵,变成希望之声,成为圣旨!啊,多美的感觉,我真的感觉到了!那会给我们美国涂上一层亮丽的色彩……再也不需要把我们的敌人推上舞台,再也不需要制造一些历史的丑角:我们只要操纵这个可爱的英雄就够了!”
“住口,别再说这些亵渎神明的话!”布什从椅子上抬抬屁股,大声制止着。
古柏曼突然止住,一绺头发翘着,伸手接住了“五月花”帆船模型,把它放回壁炉上。他心中涌起了一股对克林顿时代的怀旧之情。他坐回椅子上,扣上了衣服的纽扣。
三个鹰派要员看他如此不堪一击,有些幸灾乐祸,但仍用微微的颔首来鼓励他。然后,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不知谁先开口。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秘密特工(1)
一
在伦敦北部摄政公园路上的精品卫浴商店里,一位身材苗条、留着栗色头发的女士对瓷砖展品显示出浓厚的兴趣。“需要帮忙吗?”店里的年轻男服务员问道。他早就想打烊,因为已经快要到晚上七点了。
莉兹·卡莱尔在消磨时间。她穿着软底运动鞋和品牌牛仔裤,看上去像个富有的少妇,在伦敦这个区的室内装饰店和小饰品店逛来逛去。莉兹既不富有也没结婚,当然也不是在闲逛。事实上她全神贯注,正等着攥在左手中的装置振动一下——这个信号表示她可以安全前往位于这条路远端的咖啡屋赴约。通过商店墙壁上迎面的镜子,她能看见威利·伍兹——提供反监视后援的A4组的头儿,正在拐角的报摊上买《伦敦晚报》。
他发出了两次振动,此信号表明她的接头人“杏仁软糖”已在咖啡屋等她。一旦隐匿在远处街道两旁的组员确认没有人跟踪“杏仁软糖”,威利就会发出安全信号。
一个亚裔年轻人,身着黑色牛仔裤、戴着头巾,从查克农场地铁站方向走来。威利和他的反跟踪小组严密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在一家房地产中介的门口,他停了一下,朝窗里看了看,接着又继续前行,穿过马路,离开了摄政公园路,沿着一条偏僻小街走远了。这时,莉兹手中的装置振动了一下。“非常感谢,”莉兹对那个如释重负的服务员说。“明晚我会把我先生也带来,那时我们再决定。”她走出商店,右拐,沿街快步走到咖啡屋前,毫不迟疑地走了进去,这一切都在A4组员的密切注视之下。
进屋后,莉兹在柜台处等着要了一杯卡布其诺。她又感受到了那种熟悉的紧张感——胃部不适,心跳加速。做第一线的工作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刺激已经久违了。自从去年底诺福克反恐行动结束后,过去的四个月左右她都在休假。
军情五处的医生命令她休假后,她几乎立刻动身去了威尔特郡她母亲的家。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她很快复原,并在母亲经营的花店里帮帮忙。休息日,她们参观了英国国民托管协会名下的古建筑,精心准备两个人的饭菜;到了周末她们偶尔也和住在附近的朋友聚聚。那些日子惬意、宁静,却平淡得让人有点心烦。现在,在这个五月的夜晚,她很高兴又回到了激烈的行动前沿。
就在那一周她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别着急,先适应一下,”查尔斯·韦瑟比对她说。一回到她在反恐特工管理部的办公室,她就开始整理休假时累积起来的文件山。但是,当天下午就接到消息说“杏仁软糖”——索海尔·丁的代号——要求紧急会面。严格来讲,“杏仁软糖”已经不再是莉兹的事了。从她回家休假的那一刻起,她的同事戴夫·阿姆斯特朗已经接手。“杏仁软糖”极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可靠的情报,但此刻戴夫在利兹执行紧急公务。莉兹是“杏仁软糖”的原招募者和联络员,让她去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她端着咖啡走到光线较暗的咖啡屋后部,“杏仁软糖”正坐在角落里一张小桌旁,读着一本书。“你好,索海尔。”她轻声打了个招呼,坐了下来。
他合上书,惊讶地看着她。“简!”他惊呼,用的是他知道的那个名字。“没想到是你,但见到你我真是太高兴了。”
她已经忘记了他有多年轻,但那时,他确实年轻。莉兹第一次见到索海尔·丁的时候,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了,他已经被达拉谟大学录取读法学,那时,他还不到二十岁。趁着大学还没有开学,他在海林吉一家小###书店找到了一份工作。尽管报酬不高,他本希望有机会和其他像他一样态度严肃的年轻人讨论一些宗教问题。但他不久就发现这家书店是激进分子的据点——他们的教义和索海尔在家里和当地的清真寺学到的完全不同。他们随心所欲地谈论法特瓦和吉哈德,对此他倍感震惊;令他尤为震惊的是,他发现有些同事公开赞成自杀性爆炸的策略,甚至吹嘘自己也要拿起武器和西方国家对抗。他终于意识到这家书店来的一些人正在积极参与恐怖活动。就是在那时,他决定自己也要行动起来。他找了一个距离较远的警署,把他知道的事报告给了一名特别支队警官。他被迅速引见到军情五处,他在那儿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莉兹·卡莱尔。她招募他做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