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自己幸福,也让他人幸福。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目的。让子孙后代过得更好只是追求幸福过程中的附带收获。这个收获不错,也许吧,但它不是我们的真正目标。
我觉得撒撒谎没什么好内疚的。这里那里撒点谎没什么不对,如果谎言能让某人感觉更好,那就更没什么不对的了。想想吧,如果每个人必须说实话,随时随地、直截了当、绝对真实的大实话,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个何等冷酷、恶毒的地方啊。
“你穿白的真难看,太不衬了。”
“皮肤怎么斑斑点点的,瞧这些黑圈——你真该多睡会儿才是。”
“瞧你下巴上这块脏东西,恶心。”
“没错,你确实胖。”
“别生气呀,你自己问我的想法来着。”
“说这话有点对不住你,可是,你的床上功夫实在没她棒。”
不……不,这样可不行。会让我们生活在无尽的折磨之中,比现在更糟。给我一大筐玫瑰色的眼镜吧,我会把它们分发给遇上的每一个人,我会上下求索,直到这个星球上的男男女女每人都戴上一副。
也许我说得太含混,也许我想模糊过去,只说一句我是个幸福使者完事。怎么才能传播幸福?究竟什么是幸福使者?可能是迪斯尼游乐园的工作人员,可能是亿万富翁慈善家,也可能是《哈利?波特》的作者(我巴不得),或者是在儿童聚会上表演戏法的魔术师。我的工作不是这些。
免费午餐(4)
我专门冒充名人的亲戚。这就是我的职业,既合我的心意,我又胜任愉快。不是整日欢歌笑语,这是一份艰辛的工作,我必须机智灵活、风趣怡人、耐心细致。一天二十四小时,随时准备响应工作的召唤。
是的,我告诉别人我是罗素?克洛的哥哥、罗伯特?雷德福的儿子、布鲁斯?威利斯的兄弟。不用说,不能同一场合一股脑儿全用上,那就白痴了。还有,我不像《天才雷普利》中的马特?戴蒙,假冒他人搞成神经病。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算不上诚实,又怎么样?诚不诚实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不觉得自己是个骗子。这个词用在我身上,还有我干的这一行,未免太苛刻了。我不骗人钱财,也不拿别人的要紧东西。我接受礼物,价值适度,不会让我的赞助人无法承受。对,我就是这么看待他们的。我从事的是艺术活动,他们则是这一门艺术的赞助人。
没有谁受损失,没有谁因此变穷了。我既风趣又和善,我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同凡响,我把浪漫和兴奋带进他们的生活。邂逅凯文?科斯特纳的兄弟,或是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儿子,这种事能让大多数人说好几年,也许直到他们的人生尽头。看见我时,人们露出微笑;我离开后,笑意仍旧在他们脸上盘桓,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我。他们全都那么激动、幸福,我让所有人感到无比幸福。
我的亲戚们也有好处。我替他们免费宣传——全是好话。我总是说他们是如何如何出色的大好人:杰西卡?兰格是多么好的母亲;汤姆?汉克斯是多么了不起的大哥;有格温尼丝?帕特罗这样的妹妹,我这个当哥哥的是多么幸运。
这些正是我的听众渴望听到的,也正是我告诉他们的。
我使他们幸福,世界由此运转得更加顺畅。
沉闷的现实生活
(简单提几句)我没生在好莱坞,跟无论哪个名人都扯不上关系。(惟一的例外是英国女王,不过这种关系牵强了点儿:她跟我,外加好几百万非皇室出身的英国人,都是征服者威廉的后代子孙。)
把伦敦远郊看成一顶皇冠,我就出生在皇冠的宝石上,当地的大名是萨宾顿。(高雅人士喜欢指出,这里就是旧时的萨里。过去的萨里、现在的萨宾顿希望自己能脱离大伦敦西南地区,唤醒人们心中对于往昔乡村生活的向往:绿色的田畴、起伏的山丘、鲜花烂漫的田野。)
我不是抱怨。这地方挺可爱,尽管有人不怀好意地说它城不城、乡不乡。这地方的生活安宁舒适,没什么不对劲的。宽阔的泰晤士河流经此地,河上没有川流如织的轮船,有的是划船扬帆的地方,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河对岸就是汉普顿宫,笙歌不断的金斯顿就在往上走大约一英里的地方,很可以过点不过分奢靡的夜生活,充分满足你的购物欲望。
我的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体面人。我舒舒服服地长大,从没受过什么虐待,没什么可自伤自怜的。我们家不是什么超级大富豪,也没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中产阶级,就是指我们这种人家。
我在学校里不算出类拔萃,不过还不错。没遇上《死亡诗人协会》里那种明师,但也不能说自个儿所受的教育有什么可抱怨的。
我的空闲时间都花在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上(我演过哈姆雷特、帕克和奥塞罗,全在同一年)。我还是男生乐队的首席吉他手、词曲作者。乐队名叫葡萄牙女同志,简称同志。想出这个名字时我才十五岁,当时大伙儿都觉得这个名字有意思极了,又机灵又滑稽。那时我们喜欢乌七八糟的衣服、怪里怪气的发式。现在想起来,我得说,我们同志乐队的风格介于说唱摇滚林普?巴兹提特和约翰?佛格蒂之间。想想那是什么玩意儿吧,如果你有胆子的话。
就算在那时,我做这些事也不全是为了好玩,虽说确实好玩。我是想成就点儿什么。我想阔步离开这块舒舒服服却没多大意思的郊区。这儿的生活充斥着无聊琐事,云山雾罩地把我裹在里面。惬意、温暖,但没什么出大名的机会。当时我觉得自己不同凡响。但是现在,脱离少不更事、自视不凡的时代几年之后,我认识到,我只是个普通人。你认识的毛头小子中有多少怀有同样梦想?全部?说对了。书包网
免费午餐(5)
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就一番事业。虽说本人不是劳伦斯?奥利弗,没那么耀眼的才华,但我还是有一点的,而且我学东西很快。我有才能,我有潜力,我一定要出名。要出名,大名鼎鼎,路人皆知。
念大学时我很用功,当时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干出点儿名堂。我表演舞台剧,还写了几十首歌。总有一天我会成名的,对此我坚信不疑。求学时代过去之后,我去了温布尔登。坐火车的话,比萨宾顿离伦敦市又近了四站路——乌拉!真是个了不得的冒险家啊。我找了份保险推销专员的差事,向跨国公司推销保险。不管是世上有的还是你想像出来的,什么样的保险我们都能办。有一回,我替一只充当吉祥物的海马办了意外伤害险,以防它遭到三种特定菌类感染。做这种事不是我的人生理想,和我的梦想相去甚远,不过也不算太糟,还行吧。
呵欠连天,一个接一个。没劲,没劲透了。
我干了保险这一行,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行当,还因为干这个能让我父亲满意。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使我在等待被发掘的过程中有钱支付账单。
我告诉自己,我只是假扮成卖保险的,真正的我正朝着真正的未来努力哩。再说,不管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都会积累下来,成为自己的人生经验。还有,卖保险还能让我磨练演技:无论当时心里怎么想,脸上都要表现出真诚、悔恨、友善等诸般感情。我会锻炼成一个即席表演、临场发挥的高手。碰上尴尬问题怎么办?我和我的同事称这一手为“含糊其辞,回避问题”。我们会应声答道:“这种情形保险当然适用,完全可以安排。”根据不同情况,回答还可能是:“我相信这是适用的,您最好再看看我们的保险条文。”
我不想自夸,但我知道自己长得挺帅。当然,这种想法我从来没有当众说出口——看在上帝分上,我可是个保守的英国人呀。不过我心里清楚,我的长相还不错。(尤其是光线合适的时候,看我的左侧脸。)我的头发是浅褐色,只要有一点阳光,看上去就是一头金发。我的眼睛是很深邃的深蓝色,要是那种非常漂亮的天蓝色就好了,但这样也过得去。鼻子不大不小,刚刚好。个子很高,却并没高得过分。肌肉结实,又没到练块儿的人那种满身横肉的地步。英国见不到多少阳光,我的皮肤通常比较苍白,但只要稍稍晒点太阳,就会涂上一层健康的阳光色。
只要给我一个好机会,这副长相肯定有助于我的事业。
等待成名期间,我继续演出,尽量打入伦敦。我组织了一支新乐队,在酒吧里演出。我还开始为一部低成本电影写剧本,准备自己当制片,自己导演。最初还比较容易保持干劲,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一天比一天忙:忙工作、和伙伴们踢球、进城交际。越来越难于把精力倾注到自己的目标上了。
漫长的六年里,我成了个地地道道的保险推销商。
我不断告诉自己,这些人生经验有助于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三十岁前成功就行。可现在我已经二十好几了。这个岁数说大不大,别人还觉得我挺年轻,但说小也不小,已经见过些世面了。二十好几,还没有功成名就,但总算比较明智了,能够面对事实。
当个幸福使者,诸种道路中只有走这一条,我才最接近于成为名人。我最多只能接近那个由成功、声名和欢呼组成的世界,也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才能接近那个神奇的世界。
我自己永远不可能成名。我接受了这个现实。我并不高兴,但事实如此——我永远成不了名了。
通向冒险之路
我是怎么落到今天这个田地的?
最简单的回答是把我被裁员的那一天当作转折点。不,我没那么勇敢,直到有一天我豁然开朗,于是毅然决然,昂然离开;而在此之前,我一直呆坐在办公桌前。沾沾自喜于被提拔到带窗户的隔间里,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我知道自己应当做点什么。但就连这个也没能让我采取实际行动。第二天我照常上班,调整百叶窗挡住阳光,然后开工。
要让我振作起来改变人生,我需要被谁在屁股后头猛踹一脚。后来,公司需要裁掉三分之一的员工,希望大家主动提出离职。我知道,这是我惟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不趁着还有勇气时抽身离开,我就再也别想走了。我会继续干上三十年,被提拔到另一个大点儿的隔间里,等到上司中退休或亡故的人多了,说不定哪一天还能挣上一间自己的办公室。
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改变的。可以用一道明确的界线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谎言之前和谎言之后。
谎言之前,我过得沉闷乏味;谎言之后,我才真正开始生活。
我想最后来一次大冒险。在安顿下来安安分分过日子之前把自己甩出去,最后一次挥霍青春。既然决心冒险,就要来一场大的冒险。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匡蒂科规则(1)
1
遇上陈保罗博士很久以前,我就是一个撒谎者。我精于此道,已经骗了我老板好多年了——但是现在他们改变了规则,他们终于变得认真起来。现在,他们有了全新的机器,突然之间我没机会撒谎了。或者说,我们每星期一下午在他位于乔治敦的生物反馈训练所的定期会面中,陈博士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这并非只是自信,蒙克先生,”他说,“否则,你就根本不需要我了。你掌握了操纵测谎器的技巧,但是这再也没有用了。”
陈博士把这间幽暗的办公室弄得太暖和了,他坐在控制台前,而我则靠在他右边几英尺远的一张皮躺椅上,穿着长袜的双腿像往常一样从椅子末端伸出来。芳香的烟味从房间角落里点着的薰香上缭绕而出,控制台上高亮度的台灯发出一束锥形光,渲染了陈那张憔悴的脸,以及那使他酷似傅满洲的下巴上灰色的胡须。他低低的声音和拘谨的中国腔更增加了这种感觉。
他继续说道:“测谎器是一种情绪科学。这是它为何那么不可靠,为什么一个像你那样意志坚强的人可以被教会去愚弄它的原因。这也是科技为何要换一个方向,向认知而非情感方向发展的缘由。蒙克先生,未来要研究的是人的脑波,而不是那些像血压和皮肤电反应那样的瞬间现象。而现在——至少对你来说——未来似乎已经到来了。”
我看了看手表。他究竟在说些什么呀?我今天没时间听这个。我转过头,盯着他。
“你在说什么……你是说帮不了我?”
“我在说无论如何我们一直在用的方法行不通了。如果测谎器没有了,还谈什么战胜它?干吗还要在电脑时代学习使用计算尺?”
我的后脖颈开始发烫。“你等到现在才告诉我这些?”
“早说了等于浪费时间,得让我对你更为了解。如果你在传统测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