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
“多谢太师关心。”虽然明知康鹏是在收买人心,但贾诩还是有些感动,“那贾龙虽然用兵如神,但为人古板正直,极守道义,小生去那剑阁,必然无碍。”说到这里,贾诩清秀的细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小生此去还有一个目的,剑阁乃是川中第一天险,加上贾龙老儿调动得度,我军即使不惜血本强攻,也未必能够得手,假如外部无法攻破,小生就要进去看看,看能从内部攻破否!”
第四卷 蜀道难 第十九章 贾诩进剑阁
青衣懦衫,二小童捧书挑担,贾诩飘飘然走到戒备森严的剑阁城楼下,对着遍布杀机的关墙之上郎声道:“请转告贾老将军,就说故人贾文和来访,商议交换战俘之事。”言罢,贾诩回头,只顾欣赏景色去了。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如果说剑阁只是一个普通关隘的话,那董卓军以前经过的葭萌关和阳平关不过是低矮平坦的小山丘而己,剑阁处于两座直插云霄的高山之间,生生掐住入川咽喉,仅有一道凌空飞建的栈道与剑阁相通,石梯飞桥,险峻难行,道路两旁皆是悬崖峭壁,笔直如镜,猿猴难攀,栈道之下二三十丈,是水声震天的激流飞瀑,打着旋涡奔流而下,视之使人头晕目眩,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说早闻剑阁险峻,但真正亲眼所见,董卓军军师贾诩还是不禁为剑阁之险峻壮观昨舌,贾诩愁眉苦脸的仔细打量剑阁之前的地形,心中盘算如果要强攻这蜀中第一险关,要投入多少兵力,又要损失多少兵力,盘算半天,贾诩得出一个结论,关前地形所能布置兵力是绝对不够了,如果贾龙在栈道上作手脚,激战中栈道忽然坍塌,那自军就有可能被生生断为两截,陷入死境。
思来想去,贾诩还是没有把握在外部强攻下这川中险关,只得立于剑阁关前摇头叹道:“惟蜀之门,作固作镇,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文和先生好雅兴。”贾诩背后忽然响起一个温厚严正的声音,贾诩回头细看,见是贾龙己经亲率关中众将来迎自己了,贾龙微笑道:“多年不见,文和先生益发潇洒飘逸了,简直就是神仙中人。”
贾诩忙抱拳道:“老将军过奖,边章一别已是多年,老将军神武依旧,真是老当益壮。”
贾龙并不吃贾诩灌的迷魂汤,而是正色道:“文和先生太过奖了,当年若不是西凉铁骑独自拖住五路羌兵,贾龙早葬身草原,那还有机会在此与先生叙旧,太师与文和先生的恩情,贾龙没齿难忘。”
贾诩与贾龙这两个家门同姓兼老战友外加现在的敌人在这叙旧,旁人却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今天才知道,原来贾龙和董卓以前还有并肩作战的经历,听贾龙的口气,董卓还救过贾龙的命。只有监军张松听得心花怒放,看着贾诩和贾龙的眼光让人觉得他看到一个大宝蕺一样,两只老鼠眼都在往外放光。
客套一番之后,贾诩故意不说此次的主题一一用贾龙的徒弟张任交换吴懿,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贾龙无奈,只得将贾诩请进剑阁商议,贾诩大喜,欣然从命。当然,贾龙还不至于傻到带贾诩去参观剑阁的布防情况,但贾诩关心的也不只是这些,踏进剑阁之后,贾诩的那双细眼就不停打量关内事务,主要集中军士的装备、精神面貌、饮食状况和住宿情况等等,以及剑阁诸将的反应,从细微处观察诸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直和董卓军有勾搭一一只是最近被杨松事件吓得不敢再和董卓军联系的张松,更是贾诩观察的重点。
贾诩磨磨蹭蹭的到达大厅之后,两家分主客坐好,贾龙开门见山道:“文和先生,先头你在关下说愿用张任交换吴懿,请说明原委,我们也好协商。”
贾诩拱手道:“事情是这样,那吴懿是太师爱将,张任是老将军学生,两人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不幸被擒,太师心疼爱将,老将军自然也心疼徒弟,所以太师遣小生至此与老将军商议,愿以张将军交换吴将军,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
“不行!一个少年将军一口拒绝道:”那吴懿本是我祖父的子侄,我祖父待他思重如山,可他却在两年前不辞而别,投奔了董贼,忘恩负义,罪该不赦,岂可交还董贼?“那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生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一表人材,只是眉间的那股傲气甚是让人讨厌。
不知甚的,那少年将军一口拒绝,贾诩却心中大喜,忙问贾龙道:“贾老将军,这位是?”
贾龙不动声色,淡淡道:“文和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主刘益州的长孙刘循。”虽然提到刘循时贾龙语气之中甚是恭敬,但刘循却得意洋洋,毫无谦逊之色,态度傲慢之至。
虽然刘循态度非常无礼,但贾诩非但不生气,还差点笑出声来,恨不得扑上去亲刘循几口,但老狐狸贾诩却没有冲动,而是满面堆笑道:“刘将军少年英雄,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贾诩只恨无缘相见,今日蒙天之幸,得见人称‘益州小宋玉、西蜀小李广’之称的刘公子,足慰平生了。”
“益州小宋玉?西蜀小李广?”刘循疑惑道:“我有这称号?我怎么没听过?”
“刘公子过谦了。”贾诩正色道:“刘公子的绝世容颜,长安少女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对刘公子无比仰慕。刘公子的盖世武艺,鬼神之策,天下武人闻之胆寒,即使太师的义子、有天下第一武将的百温侯,都对刘公子赞不绝口,说天下英雄之中,只有刘公子可与他匹敌。”
“真的吗?”刘循毕竞年轻,又自幼生在富贵之家,涉世不深,三两下便被老毒物哄得眉开眼笑,只觉得天下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这贾诩了。
“公子面前,小生不敢妄言。”贾诩此刻脸上的表情仿佛就是最纯洁的天使一般,贾诩又摇头叹道:“若小生早知刘公子在这剑阁,小生定劝太师领军北归,不敢再冒犯公子虎威了。”
“哈哈哈哈 。”刘循得意的狂笑道:“若祖父大人早让我上战场几天,那有他董卓猖狂的份?如今本公子率军亲征,那董卓若不早日退出益州,本公子定取他项上人头。”
贾诩陪笑,连连称是,正要再扪这轻浮少年马屁时,这时另一员武将阴阴道:“贤侄,你我昨夜才到剑阁,不明敌情,话还是不要说得太满的好。”这武将大约二十多岁,也生得相貌堂堂,只是面色阴郁,总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
贾诩惊喜得险些晕去,心说这就是刘焉的私生子刘瑁了,难怪今天在关中看到两支装备完全不同的益州军,一支是贾龙的部队,装备低劣但斗志昂扬,另一支衣甲鲜明却趾高气昂,原来他们是昨夜才到的。贾诩心中暗暗感谢刘焉,心说刘焉啊刘焉,你可真是给太师送了一份厚礼了。
刘瑁虽是长辈,却是刘焉庶子,刘循虽是晚辈,却是刘焉嫡孙(Ps:即刘璋长子),所以刘循平时并不怎么把刘瑁放在眼里,听刘瑁语带讥讽,刘循顿时大怒,正要反唇相讥,贾龙打断他们,“三公子,小少主,你们远来疲惫,这与敌军交涉之事,还是交给末将的好。”
刘瑁和刘循本是如同斗鸡般对视,听到贾龙的话,两人不约而同的把敌视的目光转向贾龙,异口同声吼道:“汝不过是边陲小将,也敢命令于我?”
贾龙部下诸将无不面上变色,都起身怒视二人,但贾龙拉住他们,不卑不亢道:“三公子,小少主,贾龙的确是边陲小将,但主公己有明言,军中大小事务皆由贾龙处置,所以,请你们遵守主公之命。”
刘瑁与刘循对视一眼,一起起身出厅,只有那刘瑁回头喝道:“贾龙,那吴懿乃是我父深恶痛绝之人,你若私放于他,我绝不轻饶于你!”
贾诩纳闷了,吴懿在川中居住不过数年,听吴懿说,他们兄弟与妹妹三人在川中并无仇家,但看刘瑁这神情,就象和吴懿有深仇大恨一般,这又是怎么回事?贾诩偷看厅中诸人神色,见贾龙不动声色,其余诸人都是愤愤不平,惟有张松面带嘲笑的看着刘瑁背影,贾诩心中顿时明白,这张松知道内情。
刘家叔侄走后,贾龙思虑再三,对贾诩说道:“文和先生,太师提议虽好。”说到这里,贾龙轻摇苍白的头颅,黯然道:“但那吴懿确实是主公严令捉拿的要犯,请恕贾龙不能答龙道:”贾老将军,这是张将军所配之剑,相传为老将军赐与张将军的,既然老将军不肯救回徒弟,小生就代张将军还与老将军吧。“
贾龙手抚宝剑,虽然明知贾诩还剑乃是不怀好意,但睹物伤情,仍然忍不住失声痛哭,在场诸人,无不痛哭流涕,就连贾诩都妆模作样的流了几滴毒物泪,“老将军,你再考虑考虑,小生等你回话,这可是两利的事。”但贾龙只是痛哭,说什么都不肯背主答应,诸将也纷纷相劝,要贾龙答应贾诩的提议。
乘诸人注意力集中到贾龙身上的时候,贾诩悄悄退到张松身旁,低声厉道:“设法与我单独说话,否则我当场抖出你与太师来往的书信。”
张松面上肌肉一抖,偷看贾诩,却见贾诩正用毒蛇看着青蛙一般的眼神看着他,张松迅速盘算一番,起身劝诸人道:“诸位将军,老将军伤痛不能自己,依我看,还是让贾老将军单独冷静之后,再答复敌军提议,以免造成终身遗憾。”众人不疑有它,一起称善,将贾龙扶下,贾诩也被安捧在侧室休息,等贾龙答复。
贾诩盘腿居于侧室,闭目思索今日所见之事,盘算任何利用剑阁中复杂的关系,等着鱼儿上钩,果然,过不多时,张松鬼鬼祟祟的进来,到贾诩面前低声道:“军师,你太不厚道了吧?我虽然与太师有书信来往,可也是为了太师大事效力,军师居然用来胁迫小人,是否有些过份?”
贾诩睁眼微笑道:“外面看守的人是你心腹?”
张松苦笑着点头,“对,四人全是我的心腹,他们的全家性命都在我手里,可以放心说话。”
贾诩点点头,忽然厉声道:“你还有脸说你为太师效力?太师久攻葭萌关不下之时,数次发暗号邀你相会,你都逼而不见,这也算是效力?若不是我在太师面前全力为你周旋,只怕现在你的人头己经被贾龙送到成都去了。”
张松有些尴尬,本想推脱未见,但话到嘴边还是变成实话,“军师勿怪,小人也是被杨松之事吓怕了,害怕太师卸磨杀驴。”
“杨松获罪于汉中百姓,自取灭亡。”贾诩解开发簪,从头发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绢布,递与张松,“拿去吧,这是太师给你的免死令与任免令,自己看吧。”
张松接过一看,顿时大喜,那令上不仅赐与张松全家三代免死,还任命张松为朝廷少府,封太原侯,赏干金,食万户,最下面是康鹏的太师金印与亲笔签名。张松颤抖着依贾诩之法将绢布蕺好,“军师,太师有何吩咐?只要小人做得到,就决不推辞。”
“先把刘循、刘瑁和贾龙之间的关系详细说来。”贾诩冷声道:“尤其是三人之间互相的从属关系,还有刘瑁为什么一定要杀吴懿?刘焉也为什么这么重视吴懿?”
“刘循和刘瑁是昨夜赶到剑阁的,他们是奉刘焉之命,各带一万兵马未增援剑阁。”张松奸笑道:“表面上说是增援…”
“实际是监视贾龙,我己经看出来了。”贾诩轻蔑的说道:“贾龙甚得民心,又功高震主,刘焉不放心他也是应该。”
张松奸笑着点头,低声道:“说起来,这也有小人的功劳,小人可没少打那老东西的小报告,让刘焉更加怀疑贾龙企图收取民心夺权,不仅又派儿子与孙子来监视贾龙老儿,还对前线再三制约,连军队过冬的衣服都不发齐,贾龙老儿的军队身上穿的冬衣,都是川中百姓送的。”张松又凑到贾诩耳边,低声道:叫、人怀疑,以刘焉老儿多疑的脾气,那刘循与刘瑁其中一人身上带有刘焉的命令,可以随时夺取贾龙老儿的兵权。“
贾诩眼睛一亮,低声问道:“肯定吗?”
“没有确凿证据。”张松冷笑道:“但刘焉老儿的脾气我知道,善妒多疑,又对贾龙老儿早怀杀机,可能性非常大。”
贾诩不动声色,继续问道:“那吴懿不过是一员普通将领,为何刘焉与刘瑁都想要他的命?” 。“还不是因为吴懿有一个漂亮的妹妹。”张松叹了一口气,“刘焉老儿与刘瑁都对吴懿妹妹垂涎三尺,可吴懿却带着弟弟妹妹投奔了太师,你说他们父子能不恨吴懿吗?”
“什么?”这回连贾诩都忍不住面上变色了,失声道:“吴馨到洛阳之时,仅有九岁,刘焉与刘瑁都有多大了?居然还对她心怀不轨!”
“可不是吗。”张松摇头道:“说起来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