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
缓兵计。还有正如太师所说,荆州的士林控制着荆州上层,士林们对太师恨之入骨,定然会从中作梗。〃康鹏的眼神又黯淡下去,鲁肃却笑道:〃太师,我们拿下长江上游,对刘表造成威胁,可刘表控制住的长江中游,又对谁造成威胁呢?〃康鹏与贾诩对视一眼,一起脱口叫道:〃孙坚!〃……
第二天一早,康鹏与贾诩到沱江码头给董卓军最大的外交骗子鲁肃送行,康鹏担心鲁肃的安全,特别把马忠派到鲁肃身边护卫,又精挑细选出三十名一流好手护卫鲁肃。临别时,康鹏拉住鲁肃的手哽咽道:〃子敬,又要劳烦你到龙潭虎穴去冒险,本相实在心中不忍,可是为了弟兄们少牺牲,少流血,本相只好委屈你了。〃康鹏擦去眼泪,〃记住,不管事情成功与否,你一定要活着回来。〃鲁肃心中感动,给康鹏下跪道:〃肃本布衣,太师不嫌肃卑微而重用,封官赏爵,言听计从,肃即使为太师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康鹏本就是学大耳朵收买人心,见鲁肃模样,索性学到底,抱着鲁肃嚎啕大哭,把鲁肃感动得一塌糊涂。
〃太师,子敬,动身的吉时到了。〃贾诩陪着流了几滴眼泪后提醒康鹏,又调侃鲁肃道:〃子敬,好好努力,等你回来,我看太师就会同意你和倚铃的婚事了。〃鲁肃吓了一跳,在康鹏和贾诩的大笑声中飞快窜上船,嘴里还叫道:〃算了,她还小,再等几年吧。〃鲁肃心中暗骂贾诩,把那个不亚于蔡文姬刁蛮任性脾气的吕倚铃娶进家里,那不是比去敌对的荆州外交行骗还危险吗?
鲁肃的座船已经消失在视野外很久,可康鹏还是在码头上呆立不动,迟迟不肯离开,不是康鹏真的舍不得让鲁肃去冒险,而是康鹏怕回到已经成为废都的成都,准确的说,康鹏是害怕回去看到那些已经饿的奄奄一息的难民。
双蒸饭和爆米花只能解一时之困,这些没营养的东西再继续让灾民吃下去,饿死人的情况始终无法避免,今天早上密探来报,灾民中又有百余人饿死,如果再不给灾民吃真正的粮食,这种情况只能越来越严重。董卓军士兵们的伙食也已经克扣了不少时间了,再不让他们吃饱,只怕将发生哗变……
〃粮食还有几天能运到?〃康鹏低声问贾诩。贾诩飞快答道:〃孙策将军的粮队已过巴西,照路程,十天就可以到了。沓中郭汜这边还没消息,不过估计已经到江油了,大概也是十来天就能到吧。〃康鹏看看岸边无精打采的董卓军士兵,再看看远方遍地的灾民,苦笑摇头,心说就算双蒸饭和爆米花也只能支撑三天了,剩下的几天,希望少饿死一些人吧……
回营的路上,康鹏经过一片灾民集中的地区,康鹏老远就把铜铃眼闭上,不敢去看那些惨景,可孩子们饥饿啼哭的声音还是不住钻进他的耳朵,〃母亲,我饿。〃〃父亲,我饿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你怎么了?你醒醒啊……〃蚕豆大的眼泪顺着康鹏的丑脸滚滚而落……
第四卷 蜀道难 第四十二章 山穷水尽
断粮了,清得可以照见人影的小米粥,煮了两边的土豆,蒸了三次的麦饭,还有那膨胀了几倍的爆米花,种种省粮的手段都已用尽,百般节约,可益州的灾民数量实在太多,多到无法承担的地步,鲁肃走后的第四天,董卓军还是陷入了缺粮的窘境。
“孟起将军来报。”贾诩小声向康鹏禀告道:“他们在路上连续遇到大批灾民,按你吩咐尽力帮助百姓,可难民的数量太多了,粮食已然不足,希望我们补给一些过去。”
“别念了。”康鹏无力的打断贾诩,吩咐道:“快马通知孙策,让他六天之内无论如何要把军粮送到,否则就算他是本相的未来女婿,一样军法从事!”贾诩点头,出帐去安排了,帐中只剩下康鹏独自一人在那里发呆。
普通人在只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极限是只能生存十天,超过七天就会电解质失衡,造成水中毒,康鹏到没什么,光是他身上的那堆肥膘就足够让他饿上一两个月——也饿不死他,董卓军里的士兵也还好些,可早在董卓军到成都之前,益州的南明就已经断粮了一段时间。后来董卓军虽然发放了十几天的救济粮,但几乎都是毫无营养的双蒸粮和爆米花,不过是让难民饥饿煎熬中多挣扎几天罢了,即使在那个时期,饥民也在不断有人死去,在断粮的这几天里,不知又将有多少难民遭遇不幸。
从断粮的那一顿饭开始已经两天两夜了,康鹏就再没有出过大帐,只是让将领去安慰士兵,自己躲在大帐中垂泪,不忍去看到那些为自己出生入死的战士饿的奄奄一息的惨景,更不忍去挺难民失去亲人的悲号,虽然康鹏的腹中也是饥饿难耐。
康鹏眼睛都不睁一下,“本相不饿,你们自己吃。”康鹏的亲兵队长一愣,拍拍自己的肚皮笑道:“我们在还找到一些野果,已经吃饱了。”康鹏不屑到:“寒冬正月,大雪未化,就是树皮草根都难找,你上哪去找的野果?”康鹏的亲兵队长谎话被揭穿,满面通红的喃喃道:“就是吃了~~~”可他的肚皮却不争气的姑姑叫开了,他一急,和身给康鹏跪下道:“太师,你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求求你快吃了吧。〃这时账帘又被掀开了,吕布高达的身影窜了进来,一见康鹏就哀求道:”义父,你还有什么吃的吗?蝉儿已经饿的没奶了,你的孙女饿的直苦。“
康鹏一惊,忙对亲兵队长吩咐道:“快,把这鸟蛋给我儿媳送去,康鹏的亲兵队长虽然不情愿,可还是按康鹏的吩咐把仅有的几个鸟蛋交给吕布,吕布含泪再三拜谢而去。”太师,别急,我再带人到河里去,看能不那给你捞几条鱼不。“忠心耿耿的亲兵转身要走,康鹏叫住他,”别去了,带上几个人,陪本相到外面去走走,老闷在帐里也不是一个办法。“
高耸的寨楼上,无精打采的士兵斜依着护栏执勤,武器歪放在一旁,寨中到处是饿的奄奄一息的士兵,连绵数里的大寨死气沉沉的,如果敌人这个时候来攻,不知道还有多少士兵能抵敌。只有康鹏经过的地方才会有士兵起身行礼。
寨外的情景更是凄惨,往日发放粮草的粥棚边围着无数面如彩色的难民,就像能从粥棚中找出食物来的一样,更多的灾民在剥树皮,挖草根,罗雀捕鼠,到处是压抑的哭声,到处是饿成干尸状的难民尸体。亲兵们低声告诉康鹏,在完全断粮的两天里,难民们已经饿死了千人之多。
看到这情景,康鹏的眼泪夺眶而出,算然康鹏明知就算自己不攻打益州,益州的百姓也迟早有这一天的。但益州百姓可不这么想,董卓军为了救济难民而拖垮了自己的后勤,益州百姓都看在眼里,善良百姓忘记了董卓军野蛮入侵的罪行,只记得董卓军对益州的恩情,每当康鹏经过的地方,都会有百姓挣扎着起来给康鹏磕头,感谢董卓军对他们的帮助。这一切,也被远处的一个被康鹏年年不忘的人看在眼里。
当一名饿的站也站不住的益州百姓挣扎着把一只烤好的老鼠献到康鹏面前,恳求康鹏吃下时,康鹏再也忍不住了,哭着大喊:“传本相的命令下去,杀战马,给百姓们吃饱!”康鹏的亲兵们大吃一惊,战马是西凉铁骑的命根子,如果把战马都杀了,那等于是把天下无敌的西凉铁骑双腿砍断!可康鹏根本不管这些,只是大哭着往寨里冲回,边哭边喊,“不管了,战马可以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康鹏的命令传达下去后,董卓军上下大哗,尤其是骑兵们各国痛哭流涕,更有人死死抱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马,哭喊着不让屠夫靠近,战马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是他们的手足兄弟,平时疼还来不及,那舍的杀?一时间,董卓军大营里哭声震天。
“太师,骑兵们说什么都不肯让我们杀马。”贾诩满头大汗的向康鹏禀告道:“很多士兵都以死相逼,说要杀马就先杀他们。”
康鹏一言不发,快步出帐,直冲马栏去查看,刚到马房前,康鹏就看到无数西凉铁骑持刀拦在马前,大叫大嚷着,不让其他人靠近。看到康鹏赶到,很多西凉铁骑都冲到康鹏面前跪下,哭喊道:“太师,求求你看在我们为国家出生入死的份上,放过我们的马吧。”“太师,没有了马,我们怎么打仗啊?”纷纷嚷嚷,混乱无比。
康鹏看着这些在战场上骁勇无敌的战士,泪如泉涌,忽然给众军跪下,混乱的场面顿时安静下来,军士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呆呆的看着康鹏,康鹏磕头哭道,“弟兄们,本相对不起你们啊,益州是打下来了,可本相既不能让你们立即享受荣华富贵,甚至不能让你们吃饱喝足,今天逼你们杀战马,你们心里难受,可本相心里何尝不是心如刀绞?”
士兵们呆呆的看着康鹏,康鹏继续哭道:“可不杀战马行吗?军粮还有几天才能到,我们军队倒是还能坚持,可益州的难民呢?几天时间,要饿死多少益州的父老乡亲”你们都是有父母姐妹的人,加入你们的亲人落到这个处境,本相能不救他们吗?弟兄们啊,将心比心,平时你们吃的穿的用的,那一样不是百姓们辛勤劳作的的成果,他们落到这个处境,你们忍心让他们活活饿死吗?“
“弟兄们,本相向你们保证,今天杀了你们的一匹马,将来本相救还你们两匹,西凉有我们的几十个养马场,每年可以养出几万匹的良马,本相随你们挑选~~~”
在康鹏的杀猪般的嚎哭中,西凉铁骑的战士们纷纷擦去眼泪,让出道路,可是在屠夫们将雪亮的屠刀捅入心爱战马的咽喉时,西凉铁骑战士们仍然忍不住放声大哭,咬出牙血~~~热腾腾的马肉煮了出来,可康鹏不忍心吃下,几乎所有的西凉铁骑都不忍心吃下,很多步兵也拒绝吃马肉,都希望自己少吃一点,救可以多让几匹陪伴自己同生共死的战马保住性命。首批宰杀的三千匹战马,几乎都被送到难民手中。当难民听说这是董卓军战马的肉时,也纷纷大哭,朝董卓军大营磕头不止。
虽然康鹏的仁政感动了益州百姓,没有让益州灾民中发生暴动起义,可益州军彻底拖垮董卓军后勤的战略也达到了。在南中,在刘焉的诱惑下,新任蛮王孟获率领未婚妻祝融,木鹿大王,金环三结和兀骨突等将,集结了各洞共十万蛮兵,以益州军为向导,浩浩荡荡往泸津关杀来。交州刺史史士不敢与敌,坐视蛮军通过,使得孟获军直接通过泸津关,兵指泸州,因为有益州军接应,孟获军推经很快,后勤已经崩溃的董卓军又要面临一场大战。
另一个方面,刘焉给远在荆州的郑度送去一个命令,只要荆州出兵,刘表要什么条件都答应,董卓军即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可刘焉忘记了一件事,民心不可欺,爱民如子,民可为之死。失去了民心基础,刘焉的益州军还能东山再起吗?
第四卷 蜀道难 第四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粮食到了!粮食到了!”开始宰杀战马的第三天正午,董卓军大营外,一名士兵大喊着跑到大营前,疯狂大喊道:“弟兄们,粮食到了,就在沱江里。”
“你头饿昏了吗?”董卓军大营前站哨的小校厉喝道:“沱江上游根本不能行船,河里哪来的粮食?还有,连太师都说粮食最快也要四天后才到,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那名在码头上执勤的董卓军士急得又哭又叫,“真的,我敢谎报军情吗?河里那些装粮食的麻袋都是系在许多葫芦上的,还有好多竹排,上面也系上了粮食,所以才能从上游漂下来。”
那董卓军小校先是目瞪口呆,然后发出野兽般的号叫,更加疯狂的冲进寨里,边跑边喊,话里已经带上了哭音,“弟兄们,粮食到了阿,我们快去接粮食阿……”
沱江上游几乎不能行船,可水流很快,董卓军众将士赶往河旁时,见无数袋粮食或装在竹排上,或系满葫芦顺着湍急的水流奔腾而下,将宽广的河面挤得满满当当,已经有许多士兵百姓已经在河中拦截粮食了。董卓军将士激动得不顾河水冰凉,纷纷跳入河水中,用身体将那些还挂着冰凌的粮袋拦住捞起,顷刻之间,汹涌的沱江甚至被士兵与百姓的堵塞而断流。
“呜呜……!”岸边忽然穿来鬼哭狼嚎般的号哭声,众人定睛看去,却见大汉太师董卓正在捶地大哭,肥胖的手敲得结冰的地面土屑横飞,边哭还边喊,“来了,终于来了。”众将被康鹏感染,也都泪流满面,围在康鹏身边落泪。
“是谁想出的这个主意?”康鹏对天嚎叫道:“他不仅就了无数百姓,也救了我们西凉军的命根子,本相要重重赏他!”
用不能行舟的流水运粮是益州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