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
晃剩慈ジ可⒆忧旌亍敝煨昂暗桨虢鼐秃安幌氯チ耍浚慷康牧└鲈栏阜旰筒嚏哒谑榉坷铮褂卸小?br /> 朱携尴尬一笑,躬身行礼道:“三位大人也来拜会太傅大人?朱携刚才无礼了。”
董承倒是给朱携还礼,伏完和蔡邕却脸色阴沉,朱携刚才的话已经刺到他们心中最疼那块伤疤。马日郸看出朱携的尴尬,忙差开话题道:“朱大人,请坐,你此来可是为了关外诸侯从洛阳经过之事?”
朱携跪坐在席上,拱手道:“马太傅所言不差,昨天是王匡使者路过,今天是刘背和袁绍的使者经过,都是大队携带重礼去给董卓祝贺,却连进城给皇上请安都不肯。”朱携气愤的补充一句,“朝廷上已经四个月没发一文的俸禄了,如果不是洛阳兵权现在掌握在袁隗手里,朱携真想派兵去抢劫那些马队,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马日郸摇头道:“朱大人休出那种狂妄之言,我们都是朝廷命官,岂能做那违法乱纪之事?”
董承插嘴道:“那个袁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仗着手里有钱有粮,组织了一些地痞流氓充作军队,把持洛阳防卫,就骑在马太傅头上来了,真不知道他的钱粮是那里来的。再这么下去,总有一天,他就是第二个董卓!”
听见董承又提到董卓,伏完和蔡邕的脸色更加阴沉,伏完哼道:“董大人,提那个乱臣贼子干什么?听说他又在西凉打了胜仗,又杀了无数羌人百姓,多行不义必自毙,他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死了也要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老丈人对女婿下这么毒的诅咒,伏完也算是头一份了。
马日郸和董承对视一眼,点点头,一起起身离席在伏完和蔡邕面前跪下,马日郸哽咽道:“伏大人,蔡大人,老朽与董大人有一事相求,万望俩位大人答应。”
伏完和蔡邕大惊,忙起身去搀马日郸和董承,“马太傅,董大人,有事请起来说,太折杀我们了。”
马日郸已经是泪流满面,“不,这事如果二位大人不答应,老朽就不起来。”
伏完和蔡邕无奈,“那马太傅请说,我们一定尽力而为。”
马日郸擦去眼泪,“二位大人,为了皇上,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老朽想请二位大人去一趟长安,求董太师将神米与神果的种子献与朝廷,再借一笔钱粮,解朝廷眼前之困。”
伏完和蔡邕都是后退几步,脸色顿时由青转白,由白转青,转换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他们都是大儒,对颜面看得比命还重要,董老大抢了他们的女儿做老婆,他们已经气得死去活来,如今又要他们去求那个比他们年纪还大的女婿,这叫他们如何拉得下脸来?
“马日郸这事让俩位大人非常为难。”马日郸磕头道:“自建宁二年以来,狂风青蛇袭殿,洛阳地震,海水泛滥,雌鸡化雄,黑气冲宫,虹现于堂,五原山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此乃天要亡我大汉之警告。而董卓蒙天恩赐神米神果,能地产千斤,此祥瑞古今未闻,实乃天命所归,民间已有董卓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的传言。”
董承接口道:“我与马太傅商议,如今之计,只有从董卓手中讨来神米神果,种于洛阳,让祥瑞光照圣上,才能保住我大汉基业。而我等与董卓非亲非故,董卓定不将神米神果之种交与我等,所以我们只好求二位大人了。”
伏完和蔡邕恍然大悟,但还是拉不下脸来答应,这时朱携也‘扑通’给他们跪下,“二位大人,事关重大,朱携也给你们磕头,求你们看在汉朝基业的份上,委屈一下吧。”
第十三章 新长安
面对同僚的哭泣哀求,伏完和蔡邕再怎么尴尬,再怎么恨董卓,也不得不答应,同意去长安设法夺取神果和神米的祥瑞,以挽救大汉江山。不想二人商议之后回家对各自的夫人一说要去长安看女儿、‘女婿’,俩位夫人居然都拍手叫好,满口子的答应。
蔡邕的老婆,手指在蔡邕脑门上狠力一点,“老顽固,你终于想通了,愿意去投奔女儿女婿了,我们那个女婿虽然老点丑点,可他好歹是当朝太师、皇上尚父和统率三州、手握重兵的人,又有上天恩赐祥瑞,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还那么疼我们女儿,女婿那天面南坐北的时候,我们家还不……”蔡邕老婆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还没说完,蔡邕赶紧把她的嘴捂住。
伏完的老婆,把家中帐簿一抛,“好,好,你这个老笨蛋终于开窍了,你看看,今天又有几个仆人逃走,再晚些开窍,咱们家连饭都吃不上了,我这就去收拾行李,明天我们就走,到长安女儿那里享福去。”伏完看着夫人的背影直摇头叹气。
第二天一早,俩家收拾停当,带上家中所有佣人,赶着几架已有些残破的马车出城,马日郸、朱携和董承亲自到城外送行,最近在洛阳嚣张跋扈的袁隗听说他们是去看女儿女婿,也陪着笑脸来送行,点头哈腰的好话说尽,又送上一笔厚礼,派军士保护伏完和蔡邕两家前去,伏完和蔡邕虽不想操理袁隗,可看到老婆们已经趾高气昂的接过礼物,也就没再说什么。
俩家一路之上风餐露宿自不用说,还担惊受怕,今年来洛阳百姓生活一落千丈,士族大户横征暴敛,将董卓把持洛阳期间的损失转嫁到百姓头上,造成土地荒废,民不聊生,多有百姓落草为匪,盗贼横行,亏得袁隗派有军士保护,否则两家还真难说能否平安到达长安。而伏完和蔡邕见到饿殍千里、白骨露于野的景象,又不免唏嘘一番,暗恨董卓撤离之时对洛阳府库的洗劫,才造成今日之后果。
这一日,俩家到达潼关,伏完和蔡邕当即向守关军士报知姓名和到长安的目的,镇守潼关的徐荣听说是董老大的岳父和岳母前来,不敢怠慢,忙亲自出迎到关下,“末将徐荣见过两位大人及夫人。”
伏完和蔡邕忙抱拳还礼,他俩的老婆却摆出夫人架子,“免礼,徐将军,我们这次去长安看望女儿,也就是你的主母,一路辛苦之至,徐将军还不快给我们安排房屋休息吗?”
徐荣面露难色,躬身行礼道:“二位夫人,太师有军令,潼关之中只许驻军,不许留客,请二位夫人见谅。”从上次汜水关失守之后,康鹏吸取教训,特别给徐荣加了一条军令,允许他救济百姓,但不许留百姓在潼关住宿,以免重蹈覆辙。
伏完和蔡邕的老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到了女婿的家门口,竟然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逼着自己们继续赶路,那到了他家里,还指不定会有什么‘招待’呢。
这时徐荣一抬手,立即有士兵牵来几架四轮马车,虽不豪华,却比蔡、伏两家的马车强多了,徐荣正色道:“俩位大人,还有俩位夫人,军令难违,请上车,末将已经把酒食准备在车上,再派三百士兵护送你们去长安。”
伏完和蔡邕还对徐荣客气几句,他们的老婆已经气鼓鼓的各上了一辆马车,可她们刚进车厢,气立即就消了,四轮马车宽大的车厢里摆有一张矮桌,桌上满是丰盛的酒菜,还有两个娇俏美丽的丫鬟,嘴甜手快的扶着她们坐下,又是捶背又是揉腿,端茶递水,将俩个夫人服侍得舒舒服服。待伏完和蔡邕上车后,两个丫鬟又是如法炮制,将俩个老头哄得十分开心,不一会就在俩个丫鬟的甜言蜜语下言无顾忌起来。
将伏完和蔡邕一行人送走后,徐荣立即返回关上,取一张寸长纸条与一支鹅毛笔,写下一行小字,“十一月初十,曹操军郭嘉、枣祗,朝廷伏完、蔡邕经过潼关,燕子顺利上车。”又将纸条栓在信鸽脚上放出,雪白的信鸽展翅飞向蓝天,不时便消失在长安方向。
伏完和蔡邕从潼关到长安的路上就舒服得多了,四轮马车平稳舒适让他们少受颠簸之苦,路上经过的官府和驿站又听说是董太师的岳父岳母大人经过,那有不把马屁大拍特拍之理,每到一地,都有上好房屋打扫干净给他们安歇,好酒美食流水般送到房中,沿途官员亲自接送,比之洛阳到潼关之间那段路程,简直是天壤之别。
伏完和蔡邕都不是太过追求享受的人,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雍州百姓的生活变化,他们以前都到过雍州,知道雍州的情况,以前的雍州,土地大都贫瘠,百姓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所谓的士族大家也只能算洛阳的小户,根本上不了台面。可现在情况完全颠倒过来,到处可以看到新建的水利设施,灌溉田地,雍州的百姓脸上虽然说不上满面红光,却再没有以前那种菜色,大部分百姓身上都有一件半新不旧衣服,那些士族商贾就不得了了,一个个穿金戴玉,全身绫罗绸缎,出行所乘的马车豪华奢侈,举手投足之间露出一股子暴发户的味道。伏完和蔡邕向前来拜见他们的士林学子一打听,才知道他们的女婿自返回长安之后,对士林一下子转了性,不但不没收士族土地,反而帮助士族寻找佃农耕种,仗着手里钱多,又高价收购士族手中的粮食,派出军队围剿盗贼,士农工商并重,短短一年时间,雍州的经济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伏完和蔡邕惊叹之余,心中隐隐生出一个念头,董卓去年退出洛阳,是被逼退出还是想抛开朝廷和洛阳人口的包袱?还是有其他原因?
到达渭南的时候,驿站给蔡邕夫妻送来喜信,他们的女儿蔡文姬已经在三天前给他们生了一个外孙,取名董鹏,董太师无比欢喜,亲口许诺要把董鹏立为嫡子??也就是董卓军的少主子,蔡邕夫妻也跟着水涨船高,渭南县令干脆是跪着接待蔡邕夫妻的,让伏完的老婆很是嫉妒了一番。血浓于水,蔡邕夫妻再怎么恨董卓,但着实还是挂念外孙,也不在渭南休息过夜了,连夜赶路,日夜兼程只想早一点见到外孙。
十一月二十八,伏完和蔡邕一行人终于到达长安,康鹏亲自带着伏玉、司马懿和董老大的两个兄弟到长安城外十里长亭迎接,康鹏也真拉得下脸,迎上去对着年龄比他还要小几岁的伏完和蔡邕下跪道:“小婿见过俩位岳父大人,俩位岳母大人。”
伏完重重哼一声,扭头去看别处,蔡邕仿佛没听见,低头不语,只是老脸通红,他们的老婆也不好意思上去搀他,场面一时冷场。
“我只是外表老,我只有十八岁,我一定要让他们承认我是他们的女婿。”康鹏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这句话,跪在那里就是赖着不起来。这时候,伏玉已经痛哭着扑到母亲怀里,“娘,女儿好想你。”
“我苦命的女儿啊,娘也想你。”伏玉的母亲脸上也是老泪纵横,抚摩着伏玉的头发哭道:“女儿,你瘦多了,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康鹏跪在那里心中暗骂,老太婆你什么意思?受苦?我是不给你女儿吃饱还是不给你女儿穿暖?除了有几次我硬把她拉上床,什么时候亏待过她?还好伏玉没有冤枉康鹏,伏玉看了康鹏一眼,低声说道:“娘,他对我很好,从不打我骂我,我只是想你,还有想父亲。”
伏玉母女在那边抱头痛哭,这边蔡文姬的母亲也忍不住了,上去扶起康鹏,哽咽道:“贤婿请起,我的女儿在那里?她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康鹏腿都跪麻了,忙就坡下驴起来,“岳母放心,文姬很好,只是产后不便,正和你的小外孙在家里等着你们。”康鹏又转身叫人牵来马匹,请俩位岳父上马,以请岳母上车,这才领着他们前往长安。
伏完和蔡邕开始一直阴沉着脸,沉默不语,可看到长安城的时候,俩人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叹,“天,太雄伟了!这是长安城吗?”
原来的长安城,长不过十里,宽仅有五里,城墙高不过六丈,没有瓮城、卫城,和洛阳比起来只能算一个中型城市。而现在的长安,已经有十二座全青石建成的城门楼,分布在全城四周。北起黄河,南至景秀山,东至老亭,西达霄岭,长三十余里,宽二十里,又疏浚原有的老河河道,在城周形成了一条宽阔的护城河,十二座全青石结构的大桥横跨在护城河上,沟通城内外的联系。环绕全城的城墙、城墙上的碉楼、城楼外的瓮城和城楼内的卫城虽然还没有建成,仅有部分雏形,可也让大汉首都洛阳相形见拙了。
伏完和蔡邕惊叹一番,蔡邕终于忍不住问道:“太……,贤婿,我知道雍州今年情况很好,可你修建这么大的长安城,是不是有点追求享受又劳而无功了?”
伏完补充一句,“别忘了纣王修鹿台和始皇修阿房的教训!好大喜功,空费民力!”
康鹏一笑,面有得色道:“回禀俩位岳父大人,小婿这不是修给自己,去年随小婿到雍州的关外灾民足有九十多万,加上今年逃难到长安的百姓,外来人口足有百万,幸今年雍、并两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