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邪神风流
在你好自在梅山修炼,倒是师父我自会告诉你做什么,这是三粒仙丹,配合这七十二变功法可以很快提升你的实力,不然你可能会在这一次封神之战上得封神榜,做那天庭的一个小神。”
“啊!”
袁洪发出一声惊叫,什么狗屁的封神榜竟然牵扯到他的小命与前途。他很是愤怒,这里山高皇帝远,怎么会牵扯上他。他决定好好练功,如果谁敢冒犯他,他要把他们全都剁成肉酱喂王八。
有一小妖,其父为熊,其母为豹,此妖出生之时,便背生双翼,长得倒是三分象熊,七分象豹。也是机缘巧合,一日来到一处山谷,遇到一枚灵果,吃下之后,腹如刀绞,痛不欲生。折腾了三天三夜之后,畅快淋漓的大泻一场,竟然脱胎换骨,改变了体质。
此妖物有了一点灵性之后,便日夜苦修,吸取月华之精,数千年来,竟然也达到了化形之时。妖类化形便要遭受天劫,度过了天劫便可以化出人形,这一日,这小妖化形,所受天劫竟然比以往那些妖怪要强了不知多少倍(呵呵,当然是诱人在背后捣鬼,大家不妨猜一猜是谁?过了第四道天劫就已经形势危机了,眼看就要在天劫之上灰飞烟灭,一个青年道人收了剩余的五道天劫,还将那劫雷炼成一法宝给了他,那小妖有感那青年道人的大恩,便易拜青年道人为师,“吾乃是金鳖岛通天教主,你我有师徒之缘,就收你为记名弟子,你有七分豹像,赐你为申公豹。现在就跟师父回金鳖岛。”
这申公豹修行倒是努力,资质又好,实力提升的非常迅速,而且跟截教同门弟子相交甚好。倒是蛮讨通天喜欢,通天便吩咐无当教他。以期封神之时申公豹成为截教一大臂助。
那商王帝乙生有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受。三子中,微子启、微子衍才华过人,仁义贤德,均为庶出。唯有第三子受为嫡出。
受幼有雄才大略,文武双全。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抚梁移柱之力,深得父君帝乙之爱。受少年之时,殷商东南有东夷族人,常常入侵殷商之地,搔扰掳掠庶民百姓,自武丁至帝乙等虽然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如风中之烛,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受得知东南民众苦楚,便向帝乙请命,自愿伐东夷。他命天下各路诸侯选派武功高强的勇士到黎地进行大规模的演练,以向东夷展示其攻防实力,致使东夷面对强大的殷商王朝,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后来,在受的亲自率领下,发动百万大军东征东夷,将东夷之人赶进深山之中,一战震惊天下。
有一次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那飞云阁塌了一梁,受临危不乱,单手托梁换柱,更令他的名声再上一层楼。后来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朝中重臣不约而同的上书,立受为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临死之前托孤与太师闻仲,立受为天子,名曰纣王,都城朝歌。此时的殷商,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乃是东伯侯姜桓楚之女;西宫妃黄氏,为黄飞虎之妹;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
纣王乘灭东夷之威,身登大宝,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那八百镇诸侯间或有异心者,一时也蛰伏起来,不敢有丝毫妄动。
纣王即位之初,又励精图治,宏振商邦,为民造福,增光先帝。他鼎新革故,废除杀戮奴隶旧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推广耕耘播种,雍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农业耕作技术,使殷商时期的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中兴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诸侯宾服,深受百姓爱戴。至此,朝中君臣相得,治下国泰民安,一派中兴之势。
话说那西伯侯姬昌,也是帝喾之后。若从祖上算来,与殷商乃是兄弟之邦。帝喾与姜嫄生子弃,弃在帝舜时担任农师,号称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殷商初年,迁到磁。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定居下来,逐渐发展壮大,自称为周,被封为一路诸侯。
待到季历继任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力量更为强大。这季历正当商王文丁当政。文丁对待各镇诸侯向来宽大,便是有不敬之处,文丁也最多斥诉一番,从未派兵攻打过任何一名诸侯。
哪知这历代周公,向来以帝喾之后自勉,一直都认为殷商国君与自己份属兄弟,既然商汤能代夏,成为天下之主,自己同样都是帝喾之后,却为何不能取商而代之?历代以来,每当殷商国力大减得时候,周公就会悄悄资助那些反叛得诸侯,一点点得削弱殷商得国力。
这季历虽然也算一方诸侯中难得得人才,但是却犯了急功好利的错。他见文丁对那些诸侯处处退让,便多次进犯殷商领土,掠夺人口与财富。文丁忍无可忍,知道再不行雷霆手段,日后各路诸侯都不会听命了,便派出大军,将季历杀死。
文丁以绝对的强势消灭了西周的军队,杀死季历后,并没有剥夺姬氏的诸侯爵位,反而让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文丁的雷霆一击,震慑住了天下诸侯,让这些人知道了意图反叛的下场,早就了八百镇诸侯来朝的局面。
姬昌继任之后,吸取了父亲的教训,仁慈爱民,礼贤下士,百姓都纷纷传诵西伯的仁德,还被人尊称为西伯。阐教的十二金仙看姬昌如此仁德,在殷商朝中,截教门人势大,阐教的门人势必处在被打压的位置。而且这西周之地有龙气滋润,便选择了姬昌为顶替商朝的打算。于是纷纷派遣门人弟子入西周辅助姬昌治理朝政,安抚百姓,发展实力。至于佛教害怕东方四教阻扰,则是在暗中默默的发展弟子。
那纣王登基之初,尚能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此时天下太平,民生富裕,那还不显露原始本性,不再管理朝政,却流连于享受之中,歌舞生平,美女如云。君王行事,关乎天下万民,便是纣王这般,结果倒霉的却是天下百姓。纣王大兴土木,收罗女子填充后宫,慢慢荒废了朝政。有中谏大夫费仲、尤浑二人,尤其得到纣王的欢心。此二人朝朝蠹惑圣聪,谗言献媚,但有所言,纣王无有不从。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纣王下令在朝歌营造了三道城垣,占地百里,以显示泱泱大国的气派。为了营造这大城,征调民夫百万,所耗钱粮无数。这百姓虽然安居乐业,但是本来负担也就不轻,现在纣王这样一来,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了。幸好朝中一干重臣,公忠体国,才没发生什么大得乱子。
六年,天下大旱,数百诸侯治下颗粒无收。当加急文书送到朝歌时,纣王已有半月不曾上朝。
闻仲、商容等人看到急报,马上前去求见纣王。纣王正与一班姬妾饮酒取乐。纣王幼时曾随闻仲学习兵法武功,闻仲不苟言笑,教授纣王的时候极其严格。至今纣王见到闻仲,仍然还有几分惧意。何况闻仲乃是先王托孤之臣,若是闻仲发火,便是将纣王打上一顿,纣王也不敢反抗。
纣王见到闻仲,酒就先醒了一半。等几人拿出急报,顿时知道了事情的轻重,急忙下令调集粮草,前去赈济灾民。费仲急忙来到纣王身边,耳语几句。纣王顿时脸色忽黑忽白,良久之后,问道,“此话当真?”
费仲急忙跪下,道,“微臣不敢欺瞒大王,此事千真万确啊。”
原来那费仲却是上前进谗言,说那各路诸侯无非是小题大做,想要骗得钱粮罢了。
那尤浑也跪下上奏道,“圣天子在位,百灵护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哪有这等大灾啊。这些人分明就是在辱骂大王啊。”
费仲、尤浑被纣王任命,监督城桓建设,每天手中贪污的钱粮无数。若是纣王改变主意,停止建城,先去赈济灾民,那两人贪污的机会便没了,这让他们如何不急?
纣王现在灵智被蒙,听了费仲二人的话,觉得十分有理。转身对大臣道,“真正岂有此理!莫非孤家无德,方有这天下大旱?”
闻仲等人一听,这话可不是能随便承认的。大惊失色,连忙跪下,“大王息怒,大王息怒。”
纣王怒火未消,大袖一拂,转身离去。费仲尤浑连忙跟上。留下一群大臣大眼瞪小眼。
商容叹息一声,问道,“太师,这可如何是好?”
闻仲道,“罢了,便去下令,让各地诸侯自行负责赈灾之事吧。”
闻仲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让各地自行处理。
大旱之后,饿殍遍地,那些诸侯又怎能负担得起这么大的消耗。东南西三镇伯侯向有清名,号召了各自手下小诸侯,总算将民众安置下来。那北伯侯崇候虎,却天性残暴不仁,就算遇到这种大的旱灾,他依然故我,借着这个机会,打死压榨盘剥手下小诸侯。凡是不能按照他要求的数量拿出钱粮的,就被他以反叛的名义抓走,斩首示众,乘机铲除异己。
第159章无德
北地百姓雪上加霜,就是那些诸侯也有不少被逼得家破人亡。那些诸侯无奈,只好联合起来,准备反抗崇候虎。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七年春二月,北海共有七十二路诸侯起事,以袁福通为首一路往崇候虎的老巢崇城进逼。那些依附在崇候虎手下的诸侯,尽是残暴不仁之辈,吸尽民脂民膏,百姓恨之入骨。袁福通这一打,当地百姓纷纷呼应,打开城门迎接义军。
崇候虎手下那些诸侯平时欺负百姓还行,一旦打仗,就没有一个能摆上台面。一个接一个的城池被攻克,最后只好缩回崇城固守,一面以加急文书禀报朝歌,请求援兵。
纣王得知北海反了七十二路诸侯,急忙下令,让太师闻仲奉敕征北。
皇宫之内,纣王正端坐金銮殿上,满殿堂香气缭绕,各放沉檀喷金炉,壁有金贝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绝色佳人立王前。白玉阶下站满文武,文以比干为首,武却是以闻太师为首,只是此时的闻仲去征伐七十二路诸侯。
纣王望着满殿朝臣,却是极为为满意,现在他很少操心国事。平日立各地大小事项有丞相比干处理,军务又有闻太师。闻仲却是前朝之臣,生来有异相,却是头生三眼,中间一目有神通。自帝乙末代便入朝为官。自称截教门下金灵圣母门下,虽不入天庭为仙,却实为一代地仙。纣王自幼便拜入闻仲门下,不知为何却是未曾学到一些仙术,只是习了一些强身健体之法,倒也力大过人。纣王也不烦恼,只当自己福源浅薄而已。
“有奏章者出班,无事便退朝。”
纣王示意职守驾官宣道,他还要去后宫找美人来做游戏玩耍呢。
“启禀大王,待罪之首相,商荣有奏。”
却是那因罪被纣王下旨斥责醒官的首相商荣。高擎牙物跪拜,如山呼道。
“有话道来。”
纣王似是嫌恶地望了眼商荣,谁叫商荣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不死浪费他宝贵的时间。““自女娲圣母与圣父逍遥道人造人族以来,虽多有羁绊。却是大兴于世。自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流传下来,凡历代帝王,每逢百年便须去女娲宫祭拜女娲圣母与圣父逍遥道人,成汤诸朝代亦是每逢百年之期便会前往祖殿一并祭祀,倒不曾缺了礼数。掐手算来。下月便是此次百年大祭之期了。”
“呃?有此等事。我倒是少有听闻。”
纣王平日里不管政事,却是哪里能知道此等君王密事,就连诸多大臣亦不知。
“历代君王,平日里为了便于管理人族,强固君权,倒不曾大肆宣扬,只是每百年去拜祭便是。我朝祭拜之事,却是由首相负责,是以臣下知晓此事。”
商荣一脸正色地说道,他为那首相自然得知此皇家秘闻。这等大事,闻仲闻太师当然知道轻重,连忙出班奏道:“纣王还须前往。”
那些大臣见老二发言了,那还不纷纷求请纣王前去祭拜。纣王一听,想了想闻仲那一身盘山捣海的本事,觉得那神仙想要颠覆一个朝廷还是轻而易举的,跟何况是传说中的圣人,当然不能怠慢。打定主意,宣旨道:“众文武百官听旨,下月初一起驾女娲宫祖殿,祭拜各位圣人,以示我朝尊敬。”
一月之后,纣王带着满朝文武,驾出朝歌南门,家家焚香设火,户户结彩铺氈。三千铁骑,八百御林,武成王黄飞虎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纣王离开辇车,走上大殿,跪拜焚香;文武大臣随班拜贺。纣王观看殿中,只见:殿前华丽,五彩金妆。金童对对执幡幢;玉女双双捧如意。玉钩斜挂,半轮新月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