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军师
ǖ谝幻牛舴侨绱耍退闼琶菜膊荒芙妥隽诵捩取K韭硎先缃裨诙ㄒ彩乔焱醯淖畲笾Γ焱醺乔鬃越蚧屎笄笄椋园徘焱醯拿孀樱屎笾荒芟轮迹韭硇捩人腿肜涔耸拢替兼チ⑾麓蠊Γ饬顺淙荩尾湃宋薰际芎Γ还蛭缃癫荒芷鸫玻⒆右裁挥辛倥瑁曰姑挥蟹馍汀!?br /> 长乐公主目中寒光一闪,又是庆王,对这个皇兄,她心中本是有些同情和敬佩的,可是这次相见之后,却见他处处和齐王为难,这还罢了,可能是因为从前凤仪门的事情让他心有余恨。可是这司马修嫒的事情未免有些蹊跷。长孙太后和颜太贵妃交换了一个眼色,她们对于这件事情十分不满,颜太贵妃自然是因为庆王是攻击爱子的主要人物,而长孙太后却是因为同病相怜,她几个儿子都没有活到今日,所以她最看不得戕害孩子的事情,司马修嫒触犯了她的逆鳞,可是虽然太后身份尊贵,长孙氏却是不愿意多管后宫的事情,毕竟皇帝不是她的亲子,她不想过于干涉皇后的权力。可是长乐公主就不同了,身为大雍皇室最尊贵的公主,驸马又是皇帝的心腹重臣,长乐公主若是出面,这件事情是谁也不敢多嘴的。
长乐公主眼中闪过一丝犹疑,她也对司马修嫒生出杀意,当年迫不得已亲手害死腹中娇儿,曾让她午夜梦回,泪湿罗衣,即使那是她不喜之人的骨肉。可是这样干涉皇家的事情,长乐公主不免有些担心,她是知道江哲的性子,本是最不喜欢惹麻烦的。
正在这时,突然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三人抬头望去,外面的尚宫高声道:“皇后娘娘到。”长乐公主站起身来,长孙太后和颜贵太妃也急切地向外看去,皇后高氏神色有些憔悴,身后跟着后宫主位妃嫔,进来给太后见礼之后,皇后黯然道:“段才人强撑着生了一位皇子,可怜她却抛下孩子去了,竟是连一眼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
众人都是唏嘘不已,长乐公主心中生出怒气,上前给皇后见礼。高氏连忙扶起长乐,强颜欢笑道:“妹妹今日回来,本宫都没能去迎接,真是失礼。”
长乐公主劝解了皇嫂几句,抬眼看到妃嫔中一位婷婷玉立,面带英气的女子甚是悲凄,便用目光向皇后询问,皇后叹了一口气,道:“程充容,你也不要难过了,这都是命中的劫数,本宫知道你和段才人交好,身后之事,本宫不会亏待她的。母后,儿媳想段才人孕育皇子有功,就追封昭容吧。”
程充容却是上前拜倒道:“太后、贵太妃、皇后娘娘,臣妾原本没有资格说话,臣妾和段才人虽然交好,却也是泛泛而已,可是臣妾心中不平,那害人凶手虽然打入冷宫,可是却还活着,过几年遇上大赦,还可出宫还家,可怜段才人却是香消玉陨,还请母后和娘娘为她作主。”
三人都是有些难色,皇后用余光瞧了长乐公主一眼,道:“司马氏已经受到惩戒,这件事情本宫也很难追加罪责。”
程充容面色悲愤,含泪起身,皇后向太后施礼道:“母后,二皇子生而丧母,本来应该本宫抚育,可是本宫近来事情繁杂,不若将二皇子交给程充容抚养吧。”
太后点点头,道:“程氏,你是忠良之后,又是二皇子的恩人,可愿好好抚养他。”
程充容虽然难过,却也不由受宠若惊,道:“只恐臣妾不能尽职。”皇后温言劝慰,程充容终于坦然接受这样的恩遇。
皇后见事情暂时压了下去,便笑道:“时候也差不多了,本宫在坤宁宫设家宴为长乐洗尘,晚一些皇上也会过来,母后和太妃娘娘不如现在就过去吧,看看本宫准备的佳肴是不是合意。”
长孙太后和颜贵太妃都是笑容满面,在宫妃和女官的陪伴下出门而去,皇后故意落到后面,挽着长乐公主的手臂道:“妹妹,你的府邸本宫已经全部打理好了,你尽管住进去就行,不过今日可不能出宫。”
长乐公主心中一暖,反手握住皇后的手道:“皇嫂费心了。”然后她近似耳语地低声道:“皇兄怎么说?”
她虽然问得含糊,皇后却是立刻回答道:“皇上说,也该给庆王小小的警告,不过现在不宜重整东川防务,所以皇上和本宫都不好驳了庆王的面子。”
长乐公主心中明白,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当夜的坤宁宫灯火辉煌,太上皇李援终于还是忍不住对女儿的思念回来了,一见长乐公主便是喜笑颜开,看着女儿神采飞扬,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高兴,慎儿年纪还小,自然不能入席,柔蓝却是被李援拉着坐到他身边。而随后而来的李贽则是让李骏和李麟分坐在他身侧。看得李康面色阴沉。
尽欢而散之后,当夜三更,长乐公主却是没有入眠,带了周尚仪、小六子和几个强壮有力的宫女太监闯入了冷宫,冷冷的看了那个原本娇纵美丽,如今却是形容憔悴的司马氏半晌,然后下令将其杖杀。那一夜,司马氏的悲嚎声惊动了整个冷宫。
第二日长乐公主当面向太后、皇后谢罪,太后刚刚假意训了长乐公主几句,闻风赶来的李援就出言开脱,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就是庆王李康也不敢和自己的父皇抗议的。
三天之后,泽州捷报传来,而几乎同一时刻,南楚军情传来,陆灿出雒城,占领蜀中,兵压葭萌关,一路所向披靡,葭萌关告急,两国之间,再没有转圜的余地。
~第二十三章万金家书~
文乡侯霍琮,出身寒微,太祖武威二十五年,为雍王府司马江哲救入王府。初时未蒙青眼,为寒园仆役。后太宗以潜邸赐宁国长乐公主,琮仍执役寒园,日常偷阅哲文稿书籍,为昭华郡主所察,郡主怜之,书告楚乡侯此事,哲闻之心动,传书公主,为其延师教读。后,哲自军中归,试其文章而喜,乃收归门下。
哲虽世称才子,文章锦绣,冠绝天下,然多涉猎,琮性谨严,唯读经史,青出于蓝,遂成文宗,然终琮余生,事哲如父。
——《雍史·文乡侯列传》
大雍武威二十七年十二月末,泽州大营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在数年僵持之后终于取得了一次胜利,军中将士都是喜笑颜开,更何况皇上传旨重赏三军,所有的军士的荷包都是满满的,胜利加上赏赐令泽州将士扬眉吐气。
在龙庭飞退出泽州之后,齐王李显下令趁着雪降之前在沁州边境扎营,经过三十万雍军和从泽州征调来的二十万民伕一月奋战,修建了百里营盘,这一次,雍军是绝对不允许北汉军再次进入泽州的了。临近新年,泽州大营防守虽然森严,可是还是允许军士轮流出迎,虽然附近没有城镇,可是逐利的商人早就在建立了临时的集市,临时搭建的房屋虽然简陋,可是却很温暖,酒店、青楼、赌场样样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货物出售,齐王并不反对集市的出现,毕竟没有这些,冬天可就难过了,但是为了安全仍然派了军队将集市控制起来,免得北汉的间谍趁机入内探听军情。虽然没有军令下达,可是人人都知道,明春进攻北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中军大营,我倚在软榻上看着家信,这次皇上派人来传旨嘉奖,顺便还带了家书过来,长乐和柔蓝都有信来,虽然很想看看柔蓝写些什么,可是对长乐的思念已经盈满心胸。所以我还是先打开了长乐公主的信。
长乐公主的信很长,居然写满了七张丝绢,从墨迹的新旧看来不是一次写得,可能是随想随写,每日都写上几行字,然后才随着使者而来。
“妾行程颇平顺,唯慎儿为慈真大师所占,妾终日难见数面,慎儿已能行步,然不能久,夫君归日,应能见慎儿独自行走矣。
……
三王兄对麟儿颇冷遇,妾虽不满,但兄妹多年不见,王兄又奉旨接妾身回京,不便劝止,只得令麟儿、柔蓝不离左右。妾心中忧虑,三王兄如今权势滔天,却对六王兄恨意不休,妾恐兄弟閲墙事重演。
……
得皇上密书,京中有流言说泽州兵败,妾知有夫君在泽州,必不至如此,然流言过处,人心惶惶,不得已妾身放缓行程,沿途接见地方官员眷属。
……
太子郊迎,礼重如此。妾身心有愧意,太子虽然年少,却是聪明仁厚,柔蓝和太子青梅竹马,重见仍然如昔日亲厚,麟儿虽孤傲,太子以诚相待,麟儿已兄事太子。皇兄下旨命麟儿为太子伴读,京中颇有非议。
……
有一事,妾心不安,司马修嫒,前蜀贵女,戕害怀孕才人,虽得皇后阻止,然才人产后而亡,二皇子可怜,生母卑微,无辜受害,所幸程充容仗义相救,皇嫂已令二皇子拜程充容为母。然司马修嫒戕害皇子,害死皇子生母,其罪非轻,按国法宫规,应杖杀之。
奈何三王兄亲来求情,言道镇守东川需蜀国世家襄助,司马氏功绩显著,若杀其女,恐东川生乱,皇嫂不得已赦其死罪。然母后众人皆心恨之,皇兄子嗣不昌,若如此姑息,恐后多生事端。妾身至京,母后相托,皇嫂暗传圣意,妾身乃于当夜杖杀修嫒于冷宫,虽是皇命,妾身仍难心安。惟恐三王兄记恨妾身,妾身得父兄爱护,谅无恙,唯虑波及夫君,望夫君志之。
……
妾身闻南楚军兵压葭萌关,皇兄已遣三王兄回东川,然妾心不安,夫君前番书信提及陆灿绝情之事,此子世代将门,又得夫君亲授兵法,妾身恐东川不敌,又三王兄与皇室裂痕宛在,妾身见其心思深沉,恐东川生变,军国大事,妾本不当过问,然若东川乱,北汉战事难息,妾不忍君久戍,故心实忧虑。
……
今日海仲英秘密入京,求见妾身,愿求周尚仪为妻室,妾身早闻两人钟情已深,然尚仪名字仍在宫中名册,海氏又常年出海,商人重利轻离别,妾身心有犹豫,故未挑明此事,今海氏意诚,妾身遂作主许之,前日已请准母后懿旨,消去端娘名字,定于年底完婚,然家事虽有董总管和小六子照看,内宅仍需女官,皇后已从内廷擢升良者为府中女官,此虽殊恩,然妾身不知夫君意下如何,未敢应允。
……”
我看完书信,轻轻叹了口气,长乐是有些多想了,她是担心皇上想在我身边安排个人监视,其实公主府中家将侍女至少也有几百人,而且都是入京之前皇后亲自安排的,想要安插一个探子真是神不知鬼不觉,何必这么明着插人呢,再说皇后亲选的女官一定是精明能干,一定能够让长乐少费些心思,留这么一个人对我来说只有好处。就算是这人负着监视的责任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也没有什么一定要隐瞒的事情,再说,从司马修嫒的事情来看,皇上和皇后是将长乐当成得力助手了,这样一来,不免要有些秘密的消息传递,有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留下传递消息的通道,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我抬起笔写了封回信,让长乐代我主持海仲英和周尚仪的婚事,另外皇后的好意一定要接受,至于庆王的事情我没有提,我并不想让长乐为军国大事烦恼,这些事情自然有皇上去操心,而我也不会去东川,开玩笑,我在那里的名声估计差的很,我可没有忘记蜀王的事情,不过锦绣盟在东川蜀中发展的不错,不过前段时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报传来,看来我应该催促陈稹一下了。
写完给长乐的回信,我又拿起柔蓝的书信,打开之后,刚看了几行字就几乎气歪了鼻子,这个小丫头居然在信里面得意洋洋地说道,她已经向皇后告状,说我不许她写信给太子,皇后答应她等我回京之后要好好教训我。
还好接下来都是跟我夸耀太上皇带着她微服出去玩乐的事情,看来太上皇对柔蓝可不是一般的宠爱呢。将其中欢乐描述得如同亲临其境,除此之外,就是等到太子从南书房回来之后,三个小孩子一起去玩的乐事。我心中有些酸意,这个小丫头总是处处如鱼得水,而且好像天生就是来克我的,玩得这么开心,居然还没有忘记告状。
最后面写得却是一件有些古怪的事情,柔蓝提及她溜到寒园去玩,那里因为曾是我的故居,里面至今仍然保留了许多文书和珍贵书籍,所以数年来都是有专人保护和整理的。因为李麟听了几日课居然嘲笑她不会诗文,柔蓝一怒之下想到我的书房去找一本少见的书来难为李麟,因为我还没有回京,所以寒园禁令仍然有效,柔蓝是偷偷进去的,毕竟寒园的防卫不可能像从前那么严密。可是柔蓝却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个小男孩趁着没人看见偷偷看我的文集和藏书。柔蓝本想将这个小厮扭送到长乐面前,可是查了一下,却知道这个小男孩叫做霍琮,本是我带进雍王府的,这两三年一直在寒园整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