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军师





长乐公主已经有了心仪之人,父皇也同意为她赐婚,可是因为想要结好南楚,父皇又命令长乐下嫁南楚太子赵嘉,当时长孙贵妃在父皇面前哭诉,大雍和南楚迟早反目,若是长乐嫁了过去,将来如何自处。但是父皇还是下定了决心,长乐公主临别时那绝望的眼神令李贽至今不能忘怀,虽然他巧妙安排,让雍女争夺赵嘉的宠爱,避免长乐公主和赵嘉有太多的感情牵扯,可是当他知道长乐公主几乎隐居一般的生活的时候,还是痛惜万分,尤其是知道长乐公主怀孕之后,几经考虑毅然打掉孩子的时候,李贽几乎可以眼见长乐的悲痛绝望,她是明明知道这个孩子如果出生将来会面临的一切多么残酷的,所以才下了这个决心的。
  想到这里,李贽断然道:“父皇放心,这次儿臣一定会接回皇妹,皇妹为我大雍牺牲良多,儿臣一定会保证她的安全,把皇妹接回来在父皇膝下承欢。”
  李援叹息道:“接回来以后,过一段时间,朕要为长乐另外择婿,也免得她如此青春年少,就形如守寡。”
  众人一阵犹豫,韦观开口道:“陛下心意随好,但是赵嘉若被俘虏来此,短时间内仍需借助他的名义,公主是南楚王后,若是陛下为公主公然择婿,南楚臣民必然切齿痛恨大雍。”
  李援怒道:“难道让朕的女儿永远受苦不成?”
  韦观语塞,在他看来,长乐公主幸福与否并不重要,但是这话他可不敢说。
  李安打圆场道:“父皇,韦相说得也是有道理的,不如这样,我们先为皇妹选好夫婿,让他们先暗中订下婚约,等到过几年,南楚略为平定,赵嘉没有什么作用之后,再名正言顺的为皇妹完婚。”
  李援微微点头道:“就这样吧,这件事情先不要传出去,等到长乐回来之后再说。好了,朕有些累了,你们去吧。”
  李安、李贽、李显、韦观、程殊、秦彝都起身告辞,纪贵妃扶着李援走出了御书房。众人也各自离开,李显没有和李安一起走,反而故意留到后面,对李贽说道:“二哥,你以为江哲一定会归顺你么?”
  李贽淡淡道:“怎么,六弟也想留他在麾下。”
  李显摩拳擦掌道:“二哥,那个江哲,我一见就觉得投缘,你麾下文臣武将多如牛毛,这个江哲就给我吧。”
  李贽微微一笑道:“你认为他不投我,就一定会投你么?”
  李显道:“我看这小子有的时候还是挺识时务的,他若肯投我,我就拜他为老师,对他言听计从,他一定会答应的,只要二哥别和我抢。”
  李贽苦笑,没想到李显竟如此折节下交,他不愿和李显争执,便道:“现在还不知道他肯不肯归顺大雍呢,我们争得太早了,对了,你和秦姑娘什么时候成婚?”
  李显笑道:“我倒不急,反正名分已经定了,秦铮的师父和父亲都希望我快点,所以准备下个月大婚。”
  李贽笑道:“那我赶不回来了,你呀,拖了人家好几年,亏得秦姑娘等着你。”
  李显嗤道:“如果不是纪贵妃催父皇下旨,我还想再等等呢。外面美人如此之多,我哪里忙得过来,上次在南楚见过的那个柳飘香,真是一个天生尤物,若非是为了秦铮,我就可以到手了,二哥,这次到了南楚,你不妨去看看她,真是一个绝代佳人,像梁婉那种假惺惺的女子,还比不上她呢,女人么,干什么一脑子忧国忧民的。”
  李贽笑道:“好好,我就告诉弟妹去,让她知道你瞧不起她。”李显连忙告饶不已。
  李贽虽然面上带笑,心中却是冰寒一片,李安现在得到凤仪门支持,又有李显臂助,如果李显再成熟一些,那么李安真的就可以和自己分庭抗礼了,而不是凭仗父皇的偏袒,想到身边越来越危险的局势,李贽再次确定,必须得到江哲,他需要一个可以帮他冲破重重障碍的助力。
  至化元年九月,雍王李贽献策平楚,率四十万大军南下,荆襄震动——
  《南朝楚史·楚炀王传》 
 
 
 
  
 ~第二十章趁火打劫~
 
  当我听说蜀中和襄阳同时受到攻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奇怪,按照我的想法,想要攻打南楚,双管齐下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花的时间长,但是只要夺了江淮,还怕南方不平呢,所以当我听说雍王带着两万轻骑直奔建业的时候,当时就呆住了,立刻翻出地图看了半天,越看越是糊涂,雍王雄才大略,怎么会这样做法,这样虽然可以一时攻占建业,但必定很快就会失去,就算南楚君臣落在他手里,必然会有人另立新君,甚至干脆取而代之,何况这样一来南楚必定陷入割据的局面,想要平定就得一城一池的厮杀,这样一来,没有二十年的时间,江南绝对无法平定。苦思了半天,我还是不明白李贽的用意。
  要是换个角度呢,我突然想到,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那么李贽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呢,可是我想来想去,不过是一个混乱的南楚会让太子李安不敢随意难为李贽,可是,如果李贽一举破楚,和李安真的翻了脸又有什么关系,我倒不相信李贽会斗不过李安,想来想去还是想不通,我万分疑惑的放下了手上的情报,不过这些,虽然出乎我的意外,但是我可以趁机实行我的计划,想到这里,我淡淡道:“赤骥。”替我整理地图的赤骥抬起头看向我。我下令道:“传信给你们的师父,今夜我要见他。”赤骥说了一声“是”,就转身出去了。
  到了晚上,小顺子来得很快,我坐在书案后面,秘营八骏,也就是赤骥他们分别站在左右两侧,陈稹和寒无计分别站在左右两侧的首席,小顺子一进来就走到我身后,那里是他的位置,现在,秘营的统领是陈稹,天机阁的总管是寒无计,小顺子虽然没有明确的身份,可是人人都知道他是我的替身,可以替我发号施令,而且小顺子又是秘营弟子们的武技师父,秘营弟子对小顺子都十分尊敬,这就形成了小顺子崇高超脱的地位,可是他对我始终如同从前一般,甘愿作我的仆人侍从。
  我见人到齐了,开口道:“诸位,我建立秘营、天机阁,等待的就是今天,时机已经成熟,今日我请诸位戮力同心,助我完成复仇大业。”
  陈稹道:“公子,尽管吩咐,若非公子执意等候,我们拼了性命也早就杀了梁婉。”
  其他人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按照我的规矩,不轮到他们是不能随便说话的,陈稹是秘营统领,除了小顺子,寒无计之外,所有人都是他的下属,小顺子没有必要是不会说话的,而寒无计的身份地位在陈稹之下,所以他也不会随便插话。
  我看看寒无计,问道:“天机阁可一切准备妥当?”
  寒无计躬身道:“公子放心,虽然因为雍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传开,很多商人都开始逃难,但是公子事先吩咐的部分都在掌握之中。”
  我点点头,说道:“从前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只有南楚和大雍完全撕破脸,才会有我要的机会。那就是长乐公主,南楚王后,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大雍皇帝对这个公主确实十分爱护,你看他派了那么多美艳的宫女陪嫁,再看长乐公主多年来总是和国主若即若离,可见长乐公主只需要人在南楚即可,我想为了日后免得公主为难,所以大雍皇帝根本不希望公主和国主有太多的感情。”
  听了我的话,小顺子等人先是迷惑猜疑,然后神情渐渐明朗,小顺子道:“公子说得不错,我在宫里知道,王后基本上不和国主共处,除了必要的时候,王后总是尽量待在行宫,就是待在宫里也总是落落寡欢,从不争宠,以前我还以为王后贤德,现在看来,正是公子说得那样,她跟本就无心留在南楚。”
  我拍案道:“是啊,若非大雍皇帝爱惜这个女儿,完全可以不理会她的心情,让她好好笼络国主,才有更好的收获,既然他如此爱惜长乐公主,那么在大雍和南楚翻脸之前就一定要救出公主,而梁婉必然是主持这件事情的人,梁婉纵不畏死,长乐公主若有闪失,只怕她会比死还难过,所以只要我们趁她们逃出王宫的时候将他们困住,为了长乐公主的安全,梁婉就是想不招供都不可能。只要她招了供,她的生死就不再重要,我就可以快意恩仇,不过保护长乐公主的高手一定不会少,我们行事要万无一失,绝对不能让他们逃走,小顺子,这次你是我的主力,你有把握么?”
  小顺子想了一想道:“公子放心,以我现在的武功,将她们抓住或许费劲,但是想要杀了她们不费什么气力,只要公子策划周密,我可以保证一定不会让她们逃走。”
  我喜道:“好,好,骅骝、绿耳,你们两个率领隐组,一定要掌握好她们的一举一动,、白义、逾轮、山子、渠黄、你们四个率领虎组、暗组,是围困她们的主力,赤骥、盗骊你们率领龙组负责协调和善后,具体事宜由陈稹、寒无计你们指挥,现在立刻行动。小顺子,你先去跟踪王后,只要抓紧了这条线。梁婉决不可能逃走。”
  在我紧张的阅读各种情报,好确定该采用那一种策略的时候,朝中已经一片混乱。国主赵嘉满眼都是红丝,愤怒地道:“每天总听你们说什么,我南楚兵精粮足,可是大雍就这么穿过防线,再过三个时辰,雍军就兵临城下了,你们说怎么办,怎么办。”
  丞相尚维钧道:“陛下不用担心,雍军轻骑千里,到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建业虽然空虚,还有五万禁军,只要我们防守一段时间,勤王之师就会到达。”
  这时一个大臣道:“陛下,尚丞相此言虽然有礼,可是雍军精锐,若是我们守不住建业,岂不是社稷危殆,依臣之见,陛下应该暂时移驾,到一安全之处暂避,等到敌军退后,再回建业重新整顿,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涉险。”此言一出朝臣纷纷符合,这些人平日不是饮酒作乐,就是寻花问柳,自从赵嘉继位以来,贤臣大多疏远,小人却是越来越多,前次因为称帝的事情更是贬斥了一大堆贤臣,所以如今事情紧急,反而找不到可以共商国事的臣子了,尚维钧虽然平日庸碌,但这次倒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众怒难犯,最后只得折中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妨暂时临幸他处,就由老臣率领禁军守建业,还请陛下允许太子监国。”赵嘉连连答应道:“好,建业就委托丞相了,只是太子才四岁,留下来恐怕没什么用处。”尚维钧心想,如果不留一个皇子在此,怎么抵挡雍军啊,只得再三请求,赵嘉对自己的太子本来也没有深厚的感情,但是现在他发现雍女之外的妃子只有尚妃生了皇子,自然多了几分关注,但是眼看雍军即将到来,赵嘉终于不愿耽误时间,匆匆忙忙带了一些亲信的大臣、妃子和几千禁军在雍军到来半个时辰之前就逃走了。赵嘉还没出城,尚维钧就下令派禁军去抄了明月楼,又派禁军围住中宫,将仍然留在后宫的长乐公主软禁,虽然赵嘉沐猴而冠的晋位皇帝,但是因为大雍和南楚交战余波未歇,所以还没有将王后晋封皇后,从李显第一次进攻襄阳,赵嘉就派人把王后接回宫中,只是惧怕大雍的强势,没有敢公然软禁,倒是长乐公主十分识大体,足迹不出宫门一步,如今的软禁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谁知禁军回复,明月楼已经空无人迹,而长乐公主也已经不见了,所有的宫女都被关在一间屋子里,尚维钧大惊失色,他知道失去了护身符,也顾不上检查防务,下令召来自己的亲信武士,让他们到后宫保护着尚妃和太子化妆成平民,立刻逃走。然后尚维钧立刻到城上主持守城。
  与此同时,建业北郊的一处农庄里面却是白刃溅血的场面,梁婉一身青色布衣,手中拿着一柄短剑,剑身上仍然雪白如霜,但是梁婉却是额上见汗,在她身后的椅子上,容颜憔悴清丽,她也是一身布衣,身后站着一个秀丽的侍女,手上也拿着一柄短剑,在左右两侧站着十几个农夫装束的大雍密探,却是个个带伤,地上散放着一些带血的弩箭。
  梁婉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带着长乐公主到了事先选好的隐蔽农舍,就被人偷袭,自己措不及防,只得带着人退入农舍,才发觉事先排在这里的两个人都被捆得严严实实,两人双脚都被砍伤,然后又妥善处理过,梁婉几次带人突围都被弩箭阻拦,一次梁婉仗着身上的软甲冲出去,谁知刚刚冲出院门就被四个手持长刀的蒙面人拦截,这些蒙面人的武功在梁婉看来不过是二流水准,但是他们勇猛善战,刀法凶狠,而且彼此呼应,组成刀阵,梁婉一时竟被困住,眼看弩箭招呼而来,只得拼死冲了回去,若非接应得当,只怕她的性命就留在外面了。如果不是有长乐公主在,她自然可以安排四散突围,凭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