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乱
锸浚际呛媚卸 ?br /> 四周突厥骑兵望向李元霸和他身边的五十二浴血铁骑,面上满是畏惧和崇拜神色。自此一役,风旅和李元霸的名声响彻了整个大草原,成为了突厥铁骑的噩梦!
突厥骑兵果然行动迅疾,令行之间就已分批开拔,眼看至多两个时辰就可全军拔营退兵。
李元霸与战后余生的五十二铁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收兵回城。还未到城下,远远就听到程咬金的嚎啕大哭声,李元霸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顾不得疲累,李元霸打马奔上前去,紧紧围在四周的风旅将士见到小将军来到,纷纷为他让出一条通道。李元霸跳下马来定睛一看,果然!黄土地上,王伯当双目紧闭,面色苍白了无生气,一袭白衣已被鲜血染红。程咬金趴伏在地,宣花斧扔至一旁,放声大哭不止:“伯当啊伯当!你救我这废物作甚!。。。。。。你救我作甚啊!你可让我怎生向晓蓉交代!”
尉迟恭与战后余生的风旅将士站立一旁,已是泪流满面。
听罢程咬金哭诉,李元霸才知王伯当是为了救咬金而被突厥骑兵一刀贯胸而死。一时间李元霸只觉胸中悲愤之气上涌,一行清泪忍不住流将下来。
不过数片叶,满纸俱是节。
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
“伯当,伯当,在我前生历史中你为李密守节而死,今生你又为义而亡!。。。。。。平日里最恬淡无话的就是你,可有谁知你胸中原来……俱是节!”
白衣如雪王伯当,三箭齐发定乾坤!
由李靖亲笔所书的挽联高挂在王伯当灵堂前。程咬金盘腿席地坐在灵前,衣不对襟、头发散乱,口中兀自喃喃低语:“伯当,你这可就去了,可就去了。。。。。。”
看到平时放浪形骸的程咬金此时一副伤心、颓废模样,再想起他和王伯当二人平日里形影不离、一唱一和,在场诸人无不心现凄凉。李元霸不忍看下去,举步走出灵堂。
来到大营中,昔日操练声声,战马嘶鸣的场景已不复在,此时的营帐大多都是空空荡荡。昨日的一战中,风旅四千铁骑去了一千多人!遥望着南门处被火光映得通红的天空,那里正在焚化风旅阵亡将士的尸骸。。。。。。他们只怕已过奈何桥了罢!李元霸驻步在营地中央,仰首望向朗朗晴空。依然是烈日当头,依然是蔚蓝天空,但在李元霸眼中却只有鲜红一片,那是唐军将士的鲜血。。。。。。也是突厥骑兵的。
鲤鱼化龙尚蜕壳,一将功成万骨枯!
突兀的语声打断了李元霸的哀思,“四弟,多谢你昨日救得我性命。”李建成在死里逃生后竟然收敛了许多,居然对李元霸说出了如客气的话语。
没想到会在此时此地碰到李建成,李元霸冷哼一声,道:“谢我?那倒是不必了,真正救你性命的人在那里!”指点着王伯当的灵堂,再指向南门方向正在焚化风旅战亡将士的火场,“还有那里!”
李建成一张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
李元霸此时心情极差,根本就不想搭理他,“我劝你在我风旅撤出朔方之前不要露面,不然,谁也保证不了你的安全,即使你是唐王世子……我的大哥!”言罢李元霸转身离去。
李建成望着李元霸远去的背影,想到李元霸所说的话语,他眼神中露出一丝恐惧,但更多的却是怨毒:“臭小子!你以为我怕你吗?要不是见你和风旅能打,日后能帮我对付老二,我能这样低声下气地同你说话?……”
狠话李建成照说,可他也乖乖地听从了李元霸的话,在风旅回师长安之前他愣是没有走出过帅营一步……李建成相信,风旅士兵要是举刀杀他,李元霸一定不会阻止。
……
朔方大战以东突厥退兵告终。是役,唐军阵亡将士共四万余人,其中,风旅将士有一千二百七十九人;东突厥阵亡将士共九千余人,其中至少六千人为风旅铁骑击杀!
第一卷 天下纷乱 第十八章 大战消弭
远在长安的李渊得到东突厥退兵的战报后并无喜悦之情。似胜实败啊!唐军以四万将士的阵亡却只换得东突厥退兵,这对兵乏将少的唐军来说实是一场大败!
再从李靖传来的密报中得知此战的详细情况后,李渊更是气得手足发麻,浑身颤抖。“好个孽障!枉我将领兵重任寄在你肩上,还指望你能继承我大业。。。。。。没想到你却是个心胸狭隘、刚愎自用的废物,朽木啊朽木!”李渊脸色苍白,无力地靠坐在椅上。
自从走上反隋之路,李渊就已考虑到了将来的传嗣。
李建成有着身为长子的天然优势,而且人也聪明,说起行军打仗、治民理国来头头是道,很是让李渊心喜;老二李世民从小聪慧踏实、待人诚恳,自有大将风范,并且手下颇有一些能人猛将,只可惜他心机过深不太合李渊心意;而四子李元霸从小师从李渊老友紫阳真人,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只是对人以心相交,为人也太过霸道,做事不留余地,不是为君之才。李渊思来想去,还是只有长子李建成最为合适。因此举凡遇到大事,李渊就会尽量让李建成参与甚至许他亲为。此次领军救援朔方,也是李渊有意让李建成历练,只没想到,李建成初次主持大型战役,就暴露了自身的诸多致命缺点。。。。。。今次如无李元霸率部拼死相搏,只怕朔方唐军要落个全军覆没!。。。。。。。细想来直让李渊伤心气急。
“唉!看来我应另做打算,只盼世民吾儿能人如其名。。。。。。世民世民,济世安民啊!”
扼守潼关的李世民万万想不到,父亲李渊大业未成反而先有了易储的念头。此时他正在和柴绍商议怎样阻截那一十八路识破杨广诡计,杀出扬州的反王。
十八路反王奉诏齐聚扬州演武夺魁,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搏杀,死伤将士无数。最终北平王罗艺之子罗成枪挑四十二将,一举夺得魁首。可就在罗成要去取那传国玉玺之时,众反王却在无意间发现校场内埋有大量火药就待引爆。众反王立时明白了杨广的企图,于是齐齐杀出扬州,直往关中逃来。只是这中间可苦了李元霸那结义兄长————白御王的大元帅雄阔海!为救众反王出城,他孤身托起了城门口的千斤闸,在众人脱困之后,他却因力乏被隋军轻易擒获!
十八路反王在演武夺魁之时损兵折将,而其大多又是草莽之辈,几十万兵马没有统一的指挥犹如一盘散沙,因此在五万隋军的追击下反王大军根本组织不起有力的反击,只会一路仓皇逃窜。
面对仓惶而来的几十万反军,李世民认为十八路反王虽然在人马数量上占了优势,可他们并无统一的号令,一旦大战起来,这十八路人马还不如一支几万人的精练部队。李世民提议伏兵紫金山,打他个措手不及,力争一举击溃十八路反王。柴绍对此表示认同,两人在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一边飞骑向长安求援,一边调集尚留驻在河东郡的八万唐军准备设伏潼关城外紫金山。
李渊接到潼关急报,觉得儿子和女婿的想法甚好。此时东突厥刚刚退兵,短时期内不会复返,而西突厥又与唐军修好,唐军此时暂无后顾无忧。正应该趁此机会一举铲除十八路反王,同时把恭帝推出压制杨广,中原自可尽归关中。到时候随便寻个借口灭了江都政权,还怕大好河山不随李姓?窃国的欲望使得李渊顾不上体谅李元霸大战后身心的疲惫,一道军令把李元霸招回长安,着他领兵三万急赴潼关相助李世民。
就在唐军紧急部署,准备灭反王而得天下之际,天下形势却又起了变化。
众反王杀出扬州之后,宇文述闻得自己所献计策失败,一心害怕杨广怪罪,整天提心吊胆。他本已是年老体弱,重病在身,怎经得起如此惊恐。没几天工夫,这个大隋第一奸臣终于在恐惧中死去。而其子宇文化及见大隋气数已尽,与弟弟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发动兵变,率兵进入江都宫,缢死了炀帝杨广,杀尽皇家宗室,意欲自立为帝。而本已逃出甚远的众反王得了江都大乱的消息,全都停下了逃跑的势头,众人合计一番,竟又举兵杀返扬州,要夺取传国玉玺,分了大隋天下!
杨广一死,大隋实质上的君王已经没有了,本来就分崩离析的中原大地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和分裂之中。天下百姓和各方势力开始憧憬和觅寻着一统天下的真龙天子。。。。。。这越来越激烈的动乱或许就是黎明到来前的黑暗吧!
李元霸已可看清楚潼关城楼上唐军的红白双色大旗,而城上守兵早就通报了李世民,此时李世民和柴绍也已来到城楼上观望。柴绍兴奋地向李世民指点道:“二哥,喏,那中军大旗下的黑袍小将就是元霸啦,认不出来了吧?。。。。。。嗨!旁边那个拿斧头的叫程咬金,是个直性子人,咦?。。。。。。有程咬金在,怎么不见王伯当?。。。。。。”
听着柴绍兴高采烈的介绍,李世民也微笑着。自己这个四弟小时侯还肯亲近自己,只是近十年不见了,不知他又是如何心性?不过。。。。。。他的勇武善战到是耳闻颇多,还有他统领的风旅听说也是一支强悍的部队,据说那闲来无事做的知机子又在编排英雄谱,自己的这位四弟很可能就是谱上第一人。。。。。。且不管他长大了还亲不亲近自己,就是冲着这些自己也得和他多多亲近。
一念至此,李世民转身吩咐:“大开城门,我要出城迎接赵王!”
。。。。。。
秋月如镜,赵国公府内好生安宁。王晓蓉坐在后花园的青石凳上,洁白的手指轻轻抚弄着一枚玉佩。夜空中那皎洁的月光洒在玉佩上,照出滴落在玉佩上的一粒晶莹泪珠。
秋风习习,已自带着一丝凉意。丫鬟思雪捧着一件秋衣来到王晓蓉身边。为晓蓉披上衣服,思雪轻声道:“小姐,你又在想赵国公了?”
王晓蓉低下了头没有说话,手儿握紧了玉佩。“小姐,要不咱们去找他?”王晓蓉猛地抬起头来,黯淡的眼睛一亮,但随即她又埋下头去。许久,王晓蓉低声说道:“还是算了吧!他要心里真有我,不论我在不在他身边他都会念着我……他心里要是没有我,找到他也是没用。。。。。。”又是一滴泪珠落在了王晓蓉紧握玉佩的手背上。“小姐,你每日里这样冥思苦想会把身子想出毛病的……赵国公也真是的,既然与小姐定下了亲事不若就一并把婚事办了,这么拖拉也……”王晓蓉插口打断思雪的话,说道:“思雪,这也怪不得他。他是英雄,英雄就该去平定天下、开疆拓土。谁让我喜欢上他呢?既然喜欢上了英雄就得承受分离、等待的苦楚……”
自从得知哥哥阵亡之后,王晓蓉就成熟了许多。她考虑事情再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她开始知道为别人着想。
“思雪啊,你想念过一个人吗?”“想过啊!”“哪是什么滋味?”“好想他回家……嗯,还有饿!”“饿!?”“是啊!婢子母亲死的早,小时候家里全是爹爹做饭,每天婢子都要盼着他早点回家……但是爹爹要种地做活,常常都是在婢子饿得眼冒金星的时候爹爹才会回家。”“啊!你原来说的是……”
十八路反王有感当初一盘散沙被隋兵追得灰头土面的狼狈模样,于是一致推举了势力最强的瓦岗军首领李密作大元帅,统一提调各路人马。一番休整之后,众反王收拾起散乱兵马,五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杀往江都。
此时江都政局不稳,人心散乱。宇文化及闻得十八路反王合兵五十万杀来,心中大惊。当下宇文化及倾尽江都三十万军队,遣了弟弟宇文士及领兵守城,而自己收拾了金银珠宝连夜弃城奔逃。奸臣世家岂有笨儿男?众反王一到城下,宇文士及就开城投降。得知宇文化及已逃,心系传国玉玺,李密亲自带了两万人马追赶宇文化及。好容易在第二日黄昏时候追着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只带有一千亲卫,怎敌得李密两万人马。大杀一阵后宇文化及被诛,传国玉玺也为李密所得。
李密得了玉玺,连忙赶回江都,就要独吞玉玺领瓦岗军返回荥阳郡登基称帝。不料李密得了玉玺的消息败露,其余十七路反王自是不会让李密独吞,这个本就松散的联盟一下子就起了内讧。瓦岗军虽然在十八路义军中势力最强,可也禁不起十七路人马的合围攻击,混战中瓦岗军溃败,李密携玉玺狼狈而逃,十七路反王紧追其后!
李密与几名随从打马狂奔。李密在马上心思电转:“一时计划不周,竟落的如此下场,如今天下之大,何处才是我容身之地啊?”抬眼望去,前方隐约是潼关城楼,没料到慌不择路间,李密竟往关中逃来。
自从得了各路反王杀返江都的消息,本已紧张备战的潼关众将都轻松下来。李世民照常每日里练兵、闲时赈济一下贫民。而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