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正的无为而治,这些年为了建立一个良性的规则李富贵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当然银子也没少花,只不过这些在表面上不容易看出来。
“可能是我怠慢了振轩,没想到你老兄竟还有如此的见识,我以前一直以为振轩只是勇冠三军,”李鸿章并没有被张树声说服,不过这番谈话还是给他一定的触动,他决定暂时搁置这个讨论用点时间来消化张树声的观点,但是在此之前他需要安抚张树声,这与是否接受他的观点并无关系,“振轩兄现在是广东的粮驿道,既然心中自有丘壑那为什么不去试验一番呢,你明知道我做错了却不肯帮我,太不够朋友了。咱们这阵子战事吃紧,不过只要把赣南拿下来以后就应该没什么大战了,皖南和赣北肯定还是李大人的,容不得我们插手,所以我们把这一仗打完之后维新方面的事就要烦劳振轩了。”
李鸿章对张树声的信任让他颇受感动,其实他想回两江主要也是因为觉得那里更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现在李鸿章从善如流摆明了要按自己的意见来修改维新的方向,这让他决心留下来,毕竟回去未必能得到李富贵的充分信任,而在这里他却是核心集团的成员之一,“其实我是担心对你如此直接的指责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那样反而不如我们保持这种友谊了,只是没有想到少荃兄能有如此的胸襟,既然如此我自当留下来以效犬马。”
“你我异性兄弟,可是却情同骨肉,振轩实在是太见外了。”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零三章 徐继畲
徐继畲在经过了两个多月备受煎熬的日子之后终于决定向李富贵求援,如果这一根稻草也救不了他那他就只好辞官了,问题是这次辞官与上次不同,这一次如果从广西卷铺盖滚蛋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哪里可去。可是留在巡抚的位子上日子也不好过,实际上他现在在广西已经渐渐被架空了起来,他手下的不少官员自命高风亮节,自从贺县起义以后就和这位巡抚大人干上了,稍微有点不如意就以辞官相威胁,这些人往往是背后有些靠山的,广西这个穷地方的缺本来就不是很放在心上,可是徐继畲却不敢真的开了他们的缺,一来是不愿意得罪他们后面的人,当然更重要的是现在广西的形势很紧张,士林、官场甚至民间都有一触即发的趋势,在这个时候任何波动都可能再一次引起大麻烦。结果他的姑息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渐渐的那些没什么靠山的科举出身的官员也开始阳奉阴违起来,在他们看来徐继畲不过是个五日京兆,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这个时候不出一口恶气更待何时。
徐继畲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求李富贵,最后只好厚着脸皮写了一封信,里面回顾了两人之间的交往,至于他不告而别的事情竟然一句都没提,李富贵看着这封信不觉笑了起来,“你们大人身体怎么样。”
徐安是徐继畲的老管家了,他从来没有见到主人像现在这样狼狈,这次来之前徐继畲已经把所有的情况都向这位心腹之人说得明明白白。徐安实在没想到事情已经糟糕到这种地步,这让他非常焦急,要知道他这一位巡抚管家在广西可是颇有身份,老爷这次如果再次罢官那肯定是永不录用,这让徐安心急如焚,他刚刚给二儿子捐了个官,可是老三的前途还没有着落呢。现在面对李富贵他一心就想帮着主人争取到这位巨头的支持以渡过眼前的难关。
“大人的身体很差,现在天天只能吃一小碗饭,恳请总督大人救救我家老爷。”徐安一说起徐继畲眼睛立刻就湿润了,他虽然在徐继畲的背后捣鬼捞钱,不过对这位主人却仍然是忠心耿耿,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那也是你家大人自找的,当年我劝他留在江苏,如果那个时候做了江苏布政司,现在也应该升到江苏巡抚了,这次收复南京多少还能捞个功劳,可你们家大人偏偏要跑到广西那个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去受苦,还跟我玩个不辞而别,现在在那么远的地方惹出了麻烦,让我怎么帮他?”
徐安在心里也是一个劲的埋怨徐继畲,这江苏巡抚坐镇苏州,可是一等一的肥缺,就算是江苏布政司也比那个广西巡抚油水多多了,老爷当年怎么会这么糊涂,要是当年真的按李富贵的这条路走下来那不要说老三,就是老四的前程也都搞定了,“我家老爷也是后悔得不得了,他当年也是因为朝廷征召,实在是没有办法,又觉得辜负了大人的一番好意,所以才没有向大人辞行,还望大人赎罪。”
对于李富贵来说帮助徐继畲倒是符合他自己的利益,一方面他现在是督抚的老大,不过这并不代表那些督抚和他一条心,因为这个位子是由他手中的枪炮决定的,李富贵还没有承担起老大的责任与义务,如果替徐继畲把这件事担下来那么以后任何督抚与中央发生矛盾之后就会来仰仗李富贵,这样他才能真正的算是老大。另一方面徐继畲这次的事情毕竟是维新引起的麻烦,李富贵也不愿意看到有人因为提倡维新而倒霉,这必将对各省的新政造成一定的打击。
不过李富贵并不打算就这样轻易的放过徐继畲,“你们老爷书呆子气太重,守成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要是想创新多半会遇到麻烦。我这次可以帮他,不过下次又该怎么办?”
徐安一听李富贵口风松动心中一阵狂喜,“以后的事情好说,先让我家老爷过了这一关吧。”
李富贵笑了笑,“这样吧,我派几个人到广西去帮帮你家大人,他一个人就想在南疆开出一片维新的天地确实不容易。”
徐安并不知道这是李富贵要插手广西的先兆,徐继畲倒是很清楚,李富贵的回信写得明明白白,这几个人要在广西做什么官也使白纸黑字的写在上面,语气中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徐继畲对此也无可奈何,首先他已经无法抗拒李富贵,其次李富贵说得也没错,凭他一个人想在广西搞维新实在是太困难,这几个人在维新这个方面的确算是他的帮手。
李富贵与奕欣在关于科举闹得剑拔弩张之后就建立了一条秘密的讯息通道,这条通道对他们的帮助很大,任何一方有什么动作之前一般都会先向对方通个气,有什么问题事先就会谋求妥协,这样可以避免顶起来以后为了面子谁也不肯后退的尴尬出现。李富贵现在就是通过这个通道在和奕欣商量这件事,李富贵的意见是立刻把那些叛乱定性为背叛大清的大逆不道的罪行,其实奕欣一直也想这么做,但是他不敢得罪全国的士林,在他的计算里这个时候就应该让李富贵冲锋在前了,而李富贵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但是李富贵对徐继畲的态度就让奕欣有些担心了,李富贵要求就镇压贺县起义的事情给徐继畲请功,这让奕欣不得不怀疑他们之间的关系。
“难道这个徐继畲真的是李富贵的人,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当年可就失算了。”奕欣揉着太阳穴说道,他现在对文祥的以汉制汉的计划有了那么一点怀疑,毕竟这些不在他的掌握之中,让人心里没底。
“从现在来看的确很有这个可能,真是怪了他们一个山西一个江苏,究竟是怎么跑到一起去的?”醇亲王很赞同他哥哥的想法。
“当年也只是推测,本来就无十成的把握,既然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经证明了,那究竟该如何应对呢?”因为那个时候提拔徐继畲的主意是文祥出的,所以他现在想把这个问题淡化处理。
“论功行赏是绝不可能的,他惹出这么大的乱子不砍他的头已经是非常客气了。”醇亲王怒气冲冲的说道。
奕欣点了点头,“道理是这样说,不过李富贵这边如何应付呢?这家伙只要一开口就绝对不会空着手回去。”
“不如这样吧,徐继畲现在在广西也有点呆不下去了,我们不如把他平调到两江去作巡抚,这样应该说得过去。”醇亲王的想法在文祥看来有些一厢情愿,李富贵既然已经把这颗钉子钉在了广西又岂能容你那么轻易的拔去,闹不好他又要耍横,到现在为止这些王爷军机们对此仍然是没什么好办法。
奕欣对他弟弟的这个想法到是颇为欣赏,“江苏巡抚不行,薛焕是我放在李富贵身边的一张牌,他现在曲意奉承,等到将来必有大用。”
文祥并不认为薛焕在江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因为江苏整个官场的体制已经改变了,像这些官职的权力早就被瓜分得干干净净,保留一个巡抚的头衔应该不会有什么作用,“那就只好平调到安徽了,王爷觉得李富贵能接受吗?”
“他的人犯了事现在还给他,这已经给足他面子了,难不成他还真说一不二了。”
“最好平调到江西。”醇亲王又补充了一句。
“这恐怕他真的不干了,不过可以先这么说,然后再跟他讨价还价一番。”奕欣笑着说道。
把徐继畲调到两江,这对李富贵来说颇有诱惑,广西毕竟太过遥远,把这些人才集中到两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而且奕欣的观点也的确有他的道理,那就是徐继畲在广西的确有些呆不下去了,李富贵可以帮他挡住大部分的指责,但是想要在广西弄出点政绩则必须得到当地人的配合。
“一个富庶的广西对于以后在越南和法国周旋具有很大的意义,”李富贵在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利弊,法国在广东的廉州府弄到了一块殖民地后发现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这座港口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也加快了侵略安南的步伐,计划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安南进行渗透,消失的军团领导着当地人民给这些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尤其是北部地区已经建立了两支由中国人领导的武装力量,对他们来说广西就是大后方,在此之前徐继畲对于这些境外的华人武装并没有给与任何支援,他那个时候生怕会惹法国不高兴,李富贵也没有要求他做些什么,对于这些分散在东南亚的富贵军小分队李富贵自有他传递、支援的通道。虽然徐继畲并没有给南方任何援助,但是李富贵仍然认为如果徐继畲留在广西会对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有一定的好处,因为他会努力的把广西建设起来,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支援的物资直接从广西出发无疑比从上海开始走海路要方便得多。
“要是徐继畲走了,广西会落到谁的手里呢?奕欣、李鸿章还是曾国藩呢?”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李鸿章的可能性最大,“要是李鸿章的话倒不用担心越南了,李鸿章那个人很聪明。”
出于这种考虑李富贵对弈欣作出了妥协,任何反对新科举的行为都被定义为与朝廷作对,而徐继畲因祸得福被调到安徽去当巡抚,别人坐这个位子如同火山,不过他坐上去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徐继畲本人当然是大喜过望,他在广西天天度日如年,如果到了安徽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那里新政的基础已经十分扎实了,上司又是维新的领军人物,虽然自己说起来有些对不起他,不过这应该已经揭过去了。所以他一接到朝廷的诏令就赶忙启程,好像生怕上面反悔一般。
李富贵对于这个徐继畲的心态实在有些矛盾,实际上这种矛盾不仅仅是针对徐继畲,从旧文人中走出来的新派学者多少都让他感到又爱又恨,从他们的出身来说能够有这样的见识让李富贵很是钦佩,但是这些人却始终跳不出旧圈子,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规则的改变,但是却始终不敢用新规则来做事,因此他对胡林翼倒是十分的佩服,胡林翼回到湖北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行新政,从手法上看他已经抛开了老式官场的那一套,结果倒是很有些效果。
不过李富贵并不知道胡林翼这样做完全是致生死于度外了,在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之后胡林翼实在等不下去了,他那些强硬的手段也算是为左宗棠开路,属于进两步退一步的手法,为此胡林翼和郭嵩焘一样在自己的家乡被人唾弃,实际上湖南士林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样一位堪称道德楷模的人会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洋奴,每每说到这些他们总是捶胸顿足、痛心疾首。不过胡林翼的叛变对他们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以至于这座堡垒上终于被震出了几道裂痕,有些相信胡林翼品格的人开始真正思考维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一些留洋归来的湖南学子在看到胡林翼受到如此不公的指责之后毅然放弃了在湖北优越的职位返回湖南宣讲新学,替胡林翼辩护,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支拥胡的小团体在湖南出现,在这种碰撞下湖南人激烈的性格表现无遗,就如同一锅滚油中滴入了几滴水,这些人虽然饱守挫折不过有曾国藩的暗中保护倒也没有吃很大的亏。
现在的曾国藩是湖南巡抚,通过家族、门生、幕僚对湖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