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还蟮囊欢慌砩希庋<业拿砰咕陀辛怂O铡1纠凑饧乱膊凰闶裁矗T舴纸⒍颖纠淳陀械阆袼呛<业乃饺宋渥埃慰鏊孀挪欢辖邮苄率秸浇⒑T舴纸⒍邮僦照薜娜兆右部煲搅耍抢罡还笕匀痪醯谜庋龅幕熬透似渌艘桓龇浅2缓玫南壤昊蛘叨曛笕嗣蔷筒换嵩俟艿蹦旰T舴纸⒍佑卸嗝吹奶厥猓侵换嵩蹦旰<医愕艽坏睦永次约耗彼降男形鹘杩凇K岳罡还缶芫撕]翰辉俚H谓⒍铀玖畹那肭螅奈珊>械母魑恢詈钆汕泊碜槌梢桓隽偈钡陌旃遥美凑险龊>杂哟蠡蛔暗牡嚼矗捎诖硎怯筛魑恢詈钭约核嬉馔萍觯悦挥腥嘶岫院T品宓淖世且椤U飧霭旃业娜ɡ岱浅4螅淖畲笾叭ň褪强梢跃龆ㄋ枰艘郏倍杂谡虾蟾谖坏陌才潘歉龅牟慰家饧不岬玫较嗟钡闹厥樱缘鹊秸嬲陌押>械哪切┍诶莩沟状蚱浦螅飧鑫被嶂械娜嗽北厝换嵩诤>姓加兄匾牡匚唬绞焙蚝T舴纸⒍硬桓创嬖冢]旱乃玖钭匀灰簿兔挥幸庖辶耍故呛T品蹇梢云敬酥鄙锨嘣疲]憾哉飧霭才攀值穆猓⒖檀鹩υ谡虾T舴纸⒍邮比ε浜稀!?br />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
两江水师学堂的建设是和富贵水师的整合同时展开的,由于新式战舰的数量激增现在的富贵水师已经开始全面换装,不过经过整合后服役的人员将会减少,毕竟当年有很多非正规的人员,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像海盗多过海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渐渐的从富贵水师的编制中消失,岸上出身的土鳖和海盗出身的海龟们不断的填充进去,在经过多年的融合、学习、锻炼之后已经形成了一支略具雏形的海军队伍。
至于那些继续在海贼分舰队上服役的多数是无法适应新式海战的家伙,这些人当中有些是过于愚蠢,无法学会在真正的战舰上工作,不过大多数是因为散漫惯了,不能忍受新式海军严格的制度才被淘汰的。当然也有不少当年上岸就打着服役五年后回家过好日子的念头,后来李富贵没提这件事,他们也觉得在海军当中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就打起了得过且过的注意,对于这些人要他们从头开始学习一种全新的海上生活并不容易。
由海云峰出面整合海军的确事半功倍,那些海盗们未必真地对海莺诚心敬服,不过看到海云峰的样子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好象见了鬼,陆战队的司令龙横还特意从上海跑到连云港去看海云峰,一见之下就抱着他痛哭了一场,哭完了一言不发的拍拍屁股走人,弄得大家很是莫名其妙。在海莺的支持下海贼分舰队剩下的那些渣滓或者如愿以偿在连云港附近扎下根来,或者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顿然后被扔上了大舰的甲板,从六六年以后富贵水师不管分成几个舰队,所有舰队的组织结构、命令模式完全统一,再也不存在人员船只不能互相调动的情况,分舰队的司令对本舰队的职权也只是指挥战舰的行动,割据的局面被彻底的清除,等到水师学堂建成各舰舰长轮流开始接受培训的时候,富贵水师已经成为了一支真正的现代海军。
这只水师以一艘铁甲舰为旗舰,其他的包括四艘巡洋舰以及十余艘快舰、炮舰和炮艇,一共二十二艘战舰,载炮一百四十门,一举超过了英国的中国舰队成为了东亚一带最强大的水面力量,形成了相当强的威慑作用。这个过程一共花了十年的时间,直到真正击败俄国的远征舰队列强才十分不情愿的承认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海军大国,起码在东亚中国海军的存在已经不容忽视了。
在六六年李富贵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王位,奕欣本来真的想封上一堆王爷,可是在慈禧这里被打了回来,拒绝的理由很简单,祖上没有这样的规矩,任由奕欣如何解释都没有用,心头有气的恭亲王回来就发了句牢骚:“就知道祖上,祖上也没有太后垂帘的规矩啊,这女人就是会坏事。”在弈欣看来就算不能把所有人都封为王,也不能只封李富贵一个王,那样简直就是让李富贵自动获得了统领南方的权力。
抱怨归抱怨,既然慈禧不答应他也没有办法,只好把能封的都给李鸿章、曾国藩他们封上,连石打开都捞了个侯爷当当,赏了黄马褂和三眼花翎。石达开本人对此颇感尴尬,可是又不能说不要,陈玉成和聂至钢两个人看着石达开一下子受到清廷如此恩宠心里愤恨不已,只是没有兵权什么也做不了,两个人没事就跑到一起借酒浇愁,李秀成和李世贤兄弟两个对于这样的待遇倒是颇为满意,这么多年李秀成也看开了,觉得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荣华富贵才是真的。
李富贵在这一年也开始谋划一条通向西北的铁路,现在他已经把阿古柏摸了个底掉,当然也知道自己前期做的那些宣传乱七八糟的夹杂了很多的错误,首先李富贵明白了俄国人和阿古柏不是一路的,就这一点俄国人有极其充足的证据洗清自己的嫌疑,那就是他们在六五年底帮助布哈拉汗国从浩罕手中夺取了塔什干地区,直接把阿古柏的祖国——浩罕推向了灭亡的边缘,李富贵对这个不知死活的国家充满了疑惑,明明亡国在即还一门心思的想着分裂中国,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得知俄国人现在还没有把脚伸到新疆叛乱这趟浑水中来让李富贵感到轻松了不少,目前中国最危险的领土一个是新疆一个是西藏,不过和当年藏独的嚣张相反这个时代西藏对中央相当认同,而且它的地理特征使的英国人不是那么容易渗透。比起来新疆就不同了,自清朝建国以来疆独就一直很厉害,这里的回部时常发生大叛乱,李富贵不希望在这里和俄国人发生冲突,他宁可把战场选在东北。
对于阿古柏的真正实力李富贵现在也了解的清清楚楚,不过虽然知道了阿古柏目前实力仍然弱小但是他并没有去轻视这个人,这不仅仅因为李富贵知道在历史上这个阿古柏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还因为情报人员收集来这个人的资料让他很是吃了一惊,李富贵实在没有想到这个帝国主义侵略者居然是舞女出身,仅凭此一点在诸多侵略者当中恐怕就算是空前绝后了。而阿古柏在新疆的发迹同样也证明了这个人不简单,本来作为浩罕国的使者他只带了不足百人来到喀什噶尔回城支持疆独分子司迪克,没想到他到了以后很快就把司迪克这个地头蛇给赶走了,然后等司迪克纠结大军回来报复的时候他居然只带百人就把对手杀的大败,李富贵相信这个人的军事才能可以算得上非常了不起了,如果配合历史来看左宗棠征西应该是七零年以后的事,想想他一把年纪抬着一口棺材去对付这样一头恶狼李富贵还真为他捏了一把汗,“奎英居然会输给司迪克这个蠢猪,难怪喀什噶尔汉城守不住,”李富贵摇了摇头,喀什噶尔汉城城破之后奎英点炸药自爆,所以从感情上他不想对这位参赞大臣太过苛责,“这个阿古柏有四十多岁了,可惜啊,要是年轻一点说不定可以招安他,这样牛的人放眼中国还真不多见。”
李富贵为了圆自己前面说的那些胡话干脆把阿古柏的传奇经过艺术的加工之后流传了出去,这些九真一假的东西的确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兴趣,一个私生活有如此之多污点的敌人的传奇超出了所有文学创作人员的想象,同时也让人们开始理解李富贵对西北的担心,喀什噶尔汉城的屠城惨剧也让大家义愤填膺,借此李富贵提出修建一条直通西安的铁路时立刻得到几大铁路运营商的支持,这条铁路早就有人规划,因为目前的商路中就属西北和西南最不方便,西南那是没办法,可是西北就不同了,这里的地理条件完全可以修筑一条铁路来改善交通,同时这一路经过的都是人烟稠密的地区,属于非常良好的潜在市场,当然如此长的距离暴露在两江以外的地区,保护的问题多少会让人有些担心,相对来说到济南的这条线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河南巡抚骆炳章那里左宗棠答应前去劝说,实际上左宗棠倒是十分希望这条铁路能够走湖北然后再折向陕西,可是这中间夹着石达开,想想就知道不太可能,既然别人指望不上左宗棠就想着自己来修一条短的,不过看了看地图湖北号称九省通衢,似乎又找不出什么地方特别需要一条铁路。
让李富贵感到高兴的是这条铁路的资金居然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晋商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找上门来拍着胸脯认下了七成的股份,不过要求这条铁路必须从山西过,现在华北的诸省当中山西的电报网是铺得最广的,生意也最好,广大山西商人也的确从这种快捷的通信方式中得到了好处,至于铁路的优点他们当然也很快的就摸清楚了,因此在这个生意上插上一脚早就成了山西商人的一个愿望。
李富贵对于这个要求有些为难,从安徽的颍州府修一条铁路到西安的话不但一路上一马平川,而且也不需要跨越大的河流,而从山西走不但绕路而且还要翻山越河,所以他干脆答应山西人从郑州修一条岔路进入山西,老西们看到自己的要求被缩了水干脆又讨价还价了一番,于是进入山西的岔路又向北延伸了一百公里。
事情到此为止还全部是在纸上谈兵,这件事情牵涉到三省,其中的难度自不待言,不过铁路的那些股东们都用热切的眼光注视着李富贵,毕竟多难的事情都没有难倒过这位总督大人。
这三省的总督巡抚们当然不愿意李富贵借着铁路把手伸到他们的地盘上,不过现在李富贵的身份更是尊崇,而且还有电报局的先例摆在那里,他们也不敢硬拦,最后还是看朝廷怎么应对。
桂良听说他的女婿突然病了急忙前去探望,奕欣的身体一项不错,这次突然病倒桂良猜测十有八九和三省铁路有关。果然一看到老丈人奕欣的眼泪就下来了,弄得桂良一下子慌了手脚。“不就是修条铁路吗,咱们不让他修不就完了吗?”
奕欣烦恼的摇了摇头,“到现在为止,不管李富贵做什么实际上都是我想做而做不到的,每次我总是纵容他由着他去做,一来挑头做这种事吃力不讨好,二来跟在他后面我也能办一些实事。可是没想到他每一次都能办成,而我跟在他后面却都做不成,就说这铁路吧,两江现在铁路已经成网了,可是我想在北京和天津之间修一条都不行,他们对付不了李富贵却总是给我掣肘,这个摄政王我是实在不想做了。”
看到女婿如此消沉桂良赶忙解劝,实际上从个人立场上来讲桂良也不希望把铁路这怪东西修到北京来,说起来这段铁路也没什么用,不过是把在天津卸船的漕粮运到北京来,这段距离又不远,弄些马车拉一拉不就得了吗?但是这话桂良现在可说不出,“铁路其实也没多大用,听说只要拆掉一根铁轨他们所有的车就都开不了了,李富贵爱修就让他修,等到真的打起来把铁路一扒还是得看咱骑兵的。”
奕欣苦笑一声,“恐怕等不到真的打起来了,平时谁敢去扒他的铁轨,这条路如果修好这三个省就和两江紧紧地连在一起,朝发夕至,只要有风吹草动李富贵就能做出反应,可是朝廷却要慢上好几天,这如何能敌的过他?但是铁路迟早要修,拦得住他一时,也拦不住他一世,以前我总是希望老百姓能自发的去抵制李富贵,可是现在看来他们还真的做不到,说到底这些东西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光剩下那些空喊的根本伤不了李富贵半根毫毛。”
桂良想了想,也觉得此事不妥,“我们的确不能再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了,如果这次再不出头必失民望,而且北方的这些督抚也会对我们心存怨怼。”
“我也想请太后颁发上谕禁止北方修筑铁路,可是前不久我才主张修建铁路,现在出尔反尔,实在是说不过去。”奕欣觉得自己被无数看不见的大手所挤压,他的脑子异常的混乱。
“那就交给朝堂上讨论,得出意见后再发上谕。”这是奕欣一伙对付李富贵的一个老办法,一方面他们自己不能站在保守的立场,可是又不能容忍李富贵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总是搬出组织意见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过这样做同样有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北京的那些王公大臣们很多人是逢新必反,在朝堂上获得了胜利之后总是能够极大的鼓舞他们的士气,以至于在后来奕欣一伙自己推行新政时也要面对他们激烈的反对,而且在辩论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就输掉了气势。
“也只好如此了,这次的上谕口气需要严厉一些,如果再这样放纵李富贵他迟早要把我们的地方都吞光。”
对于北京的这道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