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在越南北部李鸿章花了不少的心血,各种民间的贸易十分的活跃,作为融合的先行者,那些小商人在越北得到了两广政府十分有力的支持,市场上呈现出一片繁荣,张树声也觉得鼓励商人走出去是寻求发展大好机会。
随着法国在东南亚的扩张结束法国神父们的活动也变得不那么活跃,说到底他们还是在为政府服务,如果政府没有能力进取那他们的活动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暂时法国人呈现一种蛰伏的状态。这个时候中国神父们就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了。冈萨雷斯这几年为上海神学院的建设耗尽了心血,整个人完全瘦了一圈,比邻神学院的上海圣母院也建的恢宏壮观,为此李富贵还不得不放了一笔血,不过主要的经费还是由冈萨雷斯想办法筹集的,经过突击培训一批中国神父拿到了学士学位披上黑袍开始踏上宣扬基督荣光的神圣之旅。
李富贵对这第一批毕业生不是很满意,这些人都是早已接受基督教的人员,大部分人都有多年在教堂工作的经验,所以这些人受基督的感化颇深。李富贵和这四十名学员亲切会面,然后又单独约见每一个人,最后只有一个能够让他接受,其他的人基本上只能充当传教的角色,李富贵只能寄希望于下一批学员。
那个被李富贵看中的人叫赵保罗,他入教前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之所以会入天主教还是因为在家乡和恶邻争一份地产,最后被人冤枉一怒之下就入了教。李富贵觉得这个人有一定的野心,同时对国家、民族似乎还看得比较重,加以引导倒是个好苗子。所以其他人奔赴各地参加到弘扬天主的大业中去,而赵保罗则留在了李富贵身边担任顾问一职。
冈萨雷斯对于这个结果有些失望,他本来觉得应该能有好几个进入政界的,不过对于赵保罗能够成为李富贵的高级顾问他还是很满意的,彼得虽然和李富贵十分亲近,但是这个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他只能作为私人神父来巩固李富贵的信仰,而赵保罗做事干练,应该可以影响到李富贵的决策。不过他没有想到李富贵只用了两个月就得到了这位保罗先生的效忠。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子太傅
赵保罗到李富贵身边之后得到了相当的器重,李富贵这个人待人一向不太有礼貌,他作为一个现代人本身对古代那种繁复的礼节就很不习惯,等到官做大了以后就更是目空一切,唯独对这位保罗先生十分的恭敬,这当然让赵保罗受宠若惊,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角色完全从世俗中转变出来,在他看来仅仅因为当上了神父就一跃来到镇南王、两江总督的身边被待为上宾,这简直就像做梦一般。由于李富贵对他另眼相看其他人更是刻意的巴结,他这辈子哪经历过这个,一下子就有点找不着北了。
而那些教士对他的态度仍然如常,这让他感觉有些不痛快,毕竟现在自己也算是一个大人物了,所以很快他在感情上就已经倒向了李富贵。接下来李富贵委派他去勘查江西遭洪灾的情况,赵保罗行走于乡间收集各种第一手的资料,回来以后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呈给李富贵,很快就得到了嘉奖。
就在他飘飘欲仙的时候李富贵忽然提出目前上海神学院还没有华人教授,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罗马深造,这兜头一盆冷水把赵保罗浇的不轻,一想到要继续再去过那种铁窗生活他就不寒而栗,现在回想起来赵保罗有点想不通他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王爷,为什么好好的忽然想到要我去罗马深造呢?”赵保罗不敢直言反对,他知道反对也没什么用,如果李富贵打定主意这么做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我前一阵子不是去参观了上海神学院吗?也听了几堂课,你跟我说实话你们都听得懂那些拉丁文吗?要是学生都听不懂教学质量肯定不好。所以我才会想更多的引入华语教学。”
“我的拉丁文很糟糕,所以去罗马恐怕不是很好的人选。”
“你的拉丁文成绩的确不太好,但是我经过这两个月的观察发现你的领悟能力很高,而且善于思考,如果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一定能有很大的收获。”
赵保罗心里一酸,他真的不愿意在真理上浪费太多的光阴。李富贵接着话锋一转,“要说呢,保罗先生工作的能力也非常出众,放你走我也很舍不得,可是我实在不忍心因为我的事耽误你寻求真理的脚步。”
赵保罗脱口就要把还俗的话说出来,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自己对面坐的是一个基督徒,如果自己说出这样的话多半会被赶走。情急之下眼泪居然掉了下来,“我自毕业以来王爷对我解衣推食,我也正打算誓死以报效王爷,现在王爷让我离去我实在是做不到。”
李富贵叹了口气,“难得先生一片赤诚,只是你在我这里却又要向主教负责,办起事来恐怕多有不便。”本来李富贵是希望这些神父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该站在哪一边的判断,不过现在只有赵保罗一个人可用,进度已经落后于计划了,所以李富贵必须加快这个进程。
赵保罗倒也识趣的很,立刻听出了李富贵话里的意思,“这有什么难做的,我成为神甫是为了侍奉天主,又不是为了侍奉他冈萨雷斯。再说王爷自出山以来所展示的种种功绩早已证明了您是神选之子的身份,连教皇都视您为友,他冈萨雷斯什么身份,怎么能与您相比。”赵保罗顿了一下,偷眼观察了一下李富贵的表情,看到李富贵脸色和缓就放开胆子接着说下去,“其实我来到王爷身边的时候冈萨雷斯的确给了我一些指示,让我找机会劝说大人给基督徒更多的特权,虽然说起来这也是为了传教的事业,不过王爷高瞻远瞩,该如何做自然已经了然于胸,哪用得着他来多嘴,我以后只听王爷的,冈萨雷斯要是有什么新的意图我都会先向王爷请示。”
李富贵听完这段话后含笑不语,他还真没看错这个赵保罗,说起来洋鬼子想要获得中国人的忠诚是困难了一些,这段谈话也推翻了李富贵以前对赵保罗建立的那些正面评价,不过他并不介意。歪着头想了想李富贵对赵保罗说道:“冈萨雷斯这么做的确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我们的教义,不过这些洋鬼子实在是不了解中国,他们做的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事倍功半,很多时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你看我出山前传教的那点可怜的成绩,再看看现在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所以你们这些中国籍的神甫要更加团结,也要有自己的主见,效忠天主的同时也要想着多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事情,国家强了你们在教会中的地位也就越高,不然十年前那些洋人为什么不让你们做神甫,是不是?”
“王爷说的都是金石之言,我今天可算是茅塞顿开,以后该怎么做我全听王爷的。”赵保罗现在抓住一切机会表示忠心。
“我想你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教友中挑选那些有能力、有野心,还有看得出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教士这个行列中来,我可以栽培你们,到时候整个亚洲的教会就要看你们的了。”
从内心来讲赵保罗不愿意再引荐一批和他差不多的人到李富贵身边,不过李富贵给他描绘的蓝图非常宏大,这让他心里也有一些痒痒,他知道为了巩固自己在王府中的地位他不能把这件事做砸。
这一年王府当中为了李璹的教育问题发生了一场争执,本来李富贵对儿子的教育并不太在意,不过没想到他的丈母娘为李璹清了一位来头很大的老师,那就是当年李富贵拜师没拜成的祁隽藻,这可让李富贵大吃一惊,立刻找到赵婉儿询问此事,“不是说把李璹送学堂吗?怎么又请起塾师来了,而且怎么请到祁隽藻头上去了,我就算再狂也不至于请一位军机大臣来教我儿子吧?”李富贵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觉得自己的称谓有些怪怪的,那个时候弈欣本来想封李富贵做平南王,希望能够借用尚可喜的忠心来感化他,可是李富贵觉得这个名字彩头不好,上表请辞,所以就封了他镇南王,这个名号听起来也耳熟,而且心里面对这个名字好像还有些好感,查了一下史书,上面倒没有什么太著名的镇南王,李富贵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对这个头衔产生这样一种熟悉的感觉的,每次见到赵婉儿的时候这种奇怪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因为李富贵发现他对镇南王妃也感到十分的熟悉,这就更难解释了。
对于请一位大儒来教李璹赵婉儿也颇为矛盾,她也觉得儒学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不过柳夫人的观点也有她的道理,那就是中华几千年来奉儒尊儒,儒学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点点滴滴当中,李富贵目前所做的不过是把儒学从神坛上请下来,并没有将儒学打倒,而且看李富贵的意思以后也不会这么做,所以将来儒学仍然会是社会主流中的重要一支,而按照柳夫人的说法李富贵是打天下的,他当然需要一身的本领。可是李璹将来却要守天下,两个人的所学所用本来就应该不一样,按照儒家操守学出来的人虽然未必有本事,但是在交往中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就拿李富贵来说吧。他虽然提倡兵家,但是从感情上说李富贵对那些有着良好道德的人也很尊敬,如果李璹能做到这些将来必然会加分不少。
“李璹不能公然声称自己是儒生,不然肯定会惹得富贵不高兴,但是我不信富贵不喜欢一个乖孩子,难道他看到李璹一幅谦谦君子的样子反而会印象恶劣吗?”柳夫人一直担心海莺生的那个儿子,所以决心发挥他们这一方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强大的教育师资,本来赵文翔是打算亲自来教李璹的,但是被柳夫人严词拒绝,“谦谦君子和缩头乌龟完全是两码事,要是把李璹教成你爹那样,不要说女婿不会传位给他,就算女婿肯传位我也不答应。”
赵婉儿为孩子打算最后同意请一位大儒来,不过她也不知道柳夫人是怎么请动祁隽藻的。
“是前军机大臣,原先你不是也想拜在祁大人门下吗?入学堂的事情我已经想好了,璹儿白天上学堂,晚上跟祁先生学习儒学”
“以前是以前,说起来这位老先生的年纪可不小了,也不知道他好好的怎么会想起跑到我这里来坐馆,他真的已经答应了吗?”
“回信是说答应了,还说不日就会启程。”
李富贵摇了摇头,这事实在有些奇怪,难道这位寿阳相国真的要跑到自己家里来教小孩子三字经,“儒学没什么用,那么小的小孩子学来干什么?”
“多学一门学问总是好的,你自己不懂儒学,自然觉得无用,我们只是让他了解儒中的道理,又不是奉为金科玉律,难道你想让璹儿以后也像你一样光会以势凌人吗?”
李富贵一直没有时间真正的去了解儒学,虽然胡林翼的作为的确让他看到了儒的另一面,不过对他来说这样大的群体当中出现少量的闪光点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让儿子去了解儒学倒也有点意思。“你们这些做娘的就是想让孩子学太多的东西,幸好现在钢琴还不流行要不然岂不是要请李斯特到中国来?”
祁隽藻到李富贵府上的时候轻车简从,在李富贵看来这个老头老则老矣,不过精神倒还是很不错。虽然当年没有拜成这个老师,不过他还是按照弟子的礼节来接待这位前军机大臣,至于这些礼节究竟有多少错误他就不管了,祁隽藻看到了也是一笑了之。
“这次贱内实在是太无礼了,犬子的开蒙怎么敢劳动老师的大驾。”
“不妨事的,李大人如此英雄,令郎自然也是聪明才俊,当年在北京我就看出王爷的大才,因此不敢做您的老师,现在有机会给令郎开蒙倒也能弥补当年的一点遗憾。”早在肃顺倒台的时候祁隽藻就有机会重新出山,不过那个时候的局势很不明朗,他觉得自己这把年纪没有必要再来赶这趟浑水,以身体不佳为由拒绝了朝廷的征召。不过在政坛打滚了几十年,要他一下子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也做不到,所以仍然十分关心国内政坛的变化,弈欣的窘态他早已是看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对那些按照原有规则运动的棋子们他总能够判断个八九不离十,唯独李富贵的做法让他看不懂。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李富贵的行为一向是不让别人看懂的,但是祁隽藻已经知道李富贵当年的种种莫名其妙之举全都含有深意,其用意之深、料敌之远简直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因此祁隽藻很自然的就想知道李富贵现在的所作所为究竟是何用意。正好柳夫人看中了他的名望托人请到他这里,祁隽藻既然已经看出未来的天下必姓李,那么到近处去观察这一过程对他就很有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