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那就按你想的去做吧,在与教义不冲突的情况下希望你能够给我力所能及的帮助,当然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我也会给你很多方便。”李富贵说把手伸了出去,两个人仿佛刚刚谈成了一笔交易。
在各项欢迎活动进行完毕之后李富贵召集了几员大将就目前的形势开了一个会议,一上来自然先是表功,这场战争中值得夸奖的地方实在是不少,而对于战争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般都交由参谋部去分析,李富贵现在已经很少直接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评判了。“好了,论功行赏自然都少不了各位的,我现在想听听大家对西班牙内乱的看法,你们也知道这件事情使得这场战争暂时没有办法了结。”
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实际上他们都认为西班牙内乱之后,这场战事就算结束了,沉默了一会张一飞开口说道:“这方面我也没有细想过,不过王爷这么一提我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说不定和王爷现在让我们讨论的这件事有些关联。”
李富贵正因为突然的冷场而对这几位大将的政治嗅觉感到有些失望,现在看到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表意见当然要鼓励一下,“没关系,一飞只管放心大胆的说。”
“菲律宾人里面有不少咱们的人,所以我经常能够得到一些他们活动的讯息,攻克马尼拉之后,来这里的英国人忽然变多了,他们往往都有一些生意和聚集在马尼拉的这些义军首领谈,本来我觉得这也没什么,西班牙人被赶走了英国人跑来找一找商机业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现在想想,会不会是英国人想要浑水摸鱼。您想,既然中国和西班牙不能就菲律宾的问题签署和约,那就说明这件事仍然悬而未决,其他列强想要插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个信息让李富贵心头一紧,“只有英国人突然增加了吗?”
“别的国家的人倒的确没什么变化,美国人也多了一些,不过主要是我们邀请来参观西班牙残暴统治宣传周的。”
“英国人也对菲律宾感兴趣吗?”李富贵有些不解,“对他们我倒不是太担心,他们的注意力应当会很快就会被欧洲吸引回去,只是本地的这些家伙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难道我们刚刚解放了他们,这帮家伙就想着寻找外部力量来制约我们了吗?”
“应该不会吧,按说他们吃了洋人这么多年的苦,我们来了以后对他们还是很不错的,他们没有道理再去找洋人啊。”龙横这段时间和本地的那些首领相处的不错,他实在不相信这些朋友会做出背叛中国的事情。
“龙横说得也有道理,不过咱们东方人的一大特征就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现在西班牙人被打走了,我们也不能不防着他们一手。”
“你看我们应该如何防着他们呢?”李富贵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计划,不过他还是希望在座的能够提出这样一条思路,所以他继续追问海云峰。
“我觉得我们应当趁菲律宾战争久拖不决的机会加强对菲律宾的控制,现在菲律宾军阀林立,我们应该更多的扶植亲中的势力。”
“今天阿诺奎向我提出了建立菲律宾共和国的要求,我已经答应他了,不过我猜想他这个政府未必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菲律宾,到时候就要看我们的了,我想对那些不服从政府的军阀需要加以征讨,你们两个能担当这个任务呢?”
龙横和罗大刚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喊了一声:“我。”
“好,都说说你们有什么打算。”
龙横抢先说道:“菲律宾这个地方都是海岛,凭着阿诺奎那点人肯定没办法对付南面的诸侯,那个时候我就亲自出马把整个菲律宾扫平,他们肯定对我们感恩戴德。”
“大刚有什么看法?”
“如果菲律宾政府用现代武器武装部队他们未必对付不了南方的那些军阀,我觉得还是不要支持他们成立常备军为好,就算有也必须是我们的人来掌握,而这一年当中我们可以借着打击亲西班牙军阀的名义直接解除各地的武装,那些亲中的游击队可以吸收到政府的常备军中来。”
“你的意思是说帮助菲律宾统一?”
“是的,他们统一了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也就不敢轻易的背叛我们。”
“你有把握让所有的军阀都放下武装吗?”
“我有。”
李富贵点了点头,既然西班牙人能够凭借四五千人统治整个菲律宾 ,那么罗大刚有如此信心倒也不是说不过去,“好,大刚你就留在这里吧,就按照你的计划办,我给你一年的时间,尽量的加强中国在菲律宾各个方面的影响。”
李富贵在菲律宾的胜利固然对西方列强是一个震动,不过造成的影响远没有国内这么大,正如赵保罗所说的一直到今日那些士大夫们对海外的了解仍然是陈旧与残缺的,西班牙作为一个老牌帝国在他们的眼中带有那么一丝望族的味道,相对来说英吉利和美利坚都被视为暴发户,由于译名的关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总是把法国和葡萄牙与西班牙混为一谈,再加上这几十年来在洋人那里受的气一直积压在胸中,所以这一战的胜果在国内被成百倍的放大,甚至西班牙的内乱也被归功到李富贵的头上,有那么几个食古不化的家伙居然认为应当征招班超那样的勇士到欧罗巴去借着西班牙人的内乱把那些列强全部搞定。
借助此事在朝堂上以李鸿藻为首的一班清流开始抨击奕欣所主持的西北战事了。如果平心而论僧格林沁在西北打的并不算差,由于有当地汉人的支持,朝廷的军队在西北的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在攻坚战中新军因为是骑兵无法发挥优势,而且僧格林沁也不舍得把他的宝贝拿去打这种消耗战,所以就用绿营兵往上冲,这当然严重影响了大军攻坚的能力。总算是火炮占据绝对优势,要不然僧格林沁面对西北喜欢据堡而守的回民还真没有办法。
如果是在康乾的时代僧格林沁的战绩绝对是可以获得嘉奖的,可是现在他面临着两方面的困难,首先这场战争实在是太花钱了,奕欣为了筹钱已经使尽了浑身的解术,户部那空空的银库让朝中百官都感到有些紧张,慈禧对于目前这种苦日子也是十分的不满,在战争一开始她还带领宫中人等裁撤用度来做样子支援前线,不过这个样子一做两三年就让她无法忍受了,于是对于西北战事的调门就越来越高,而各路大臣除了奕欣一派的也都喜欢跟着抱怨一番。而为这些人提供论据的就是李富贵,这是奕欣面对的第二个困难,那就是人们认为如果是李富贵来平定西北叛乱那肯定已经早就结束了。谁都知道南北二王当中奕欣是文,李富贵是武,现在恭亲王一意孤行的要主持战事,这很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当大家得知李富贵只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把西班牙给打败了以后这种观点更是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虽然大家也都知道李富贵不是个好东西,但是这个南方佬做的种种坏事现在距离这些王公大臣们已经比较遥远了,人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比起眼前的危机李富贵所带来的麻烦看起来已经不再那样可恨了。
至于李富贵的忠诚问题现在在京城的主流观点是此人对大清忠心耿耿,之所以会有如此奇怪的观念转变完全是因为大家接受了两江在军力上已经是天下无敌的观点,凭奕欣的那点人马和那点钱根本不可能阻止李富贵,所以讨论李富贵造反怎么办就等同于讨论大清灭亡了他们该怎么办,一般人是没有勇气直面必死的结局的,所以这个话题逐渐的被北京的老少爷们们所抛弃,大家更愿意相信李富贵不会造反。
这两个问题奕欣都无法否认,实际上他为了这个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王朝已经耗尽了心血,当年的那位入主军机时的翩翩少年现在两鬓已经有了白发,面对自己对手所创造的辉煌胜利他发自内心的感到了一丝无力,现在他已经知道北方的强邻未必能帮大清朝多少忙,俄国带甲百万的确不假,但是由于中间万里迢迢的荒原俄国人对远东的投送能力实际上还不如英法,要是奕欣能够提供后勤俄国人或许能出动十万大军与李富贵一战,可是如果没有后勤保障一两万人也就算是他们用兵的极限了,这还必须是俄国人愿意倾力相助,不过奕欣怎么看好像自己和俄国人都没有这么好的交情。
在这种大环境下奕欣做起事来当然是别别扭扭,清流可不管你是什么人,自从他们察觉到恭亲王不再得到太后的信任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放开胆子和这位摄政王为难了,现在中国的局势基本上就是要在两个鬼子当中选一个,李富贵虽然可恨,但是他做的那些事情却是实打实的,相比之下攻击鬼子六要容易得多,而且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虽然慈禧已经有两次向奕欣询问借用两江的富贵军来剿灭回民的事情了,不过奕欣都以种种理由给顶了过去,现在西北这场战争已经成为了他证明自我,证明大清朝存在价值的一件事,所以他不能容忍任何的失败。这种一意孤行的态度让慈禧很不满意,这些年慈禧实际上已经渐渐的培养了一批效忠于她的班底,对于奕欣把持朝政的行为慈禧已经越来越难以容忍,尤其是慈禧的内外平衡的策略很明显已经不再适用,现在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恭亲王这个内完全无法平衡镇南王这个外,因此对于慈禧来说自己直接抓权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虽然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李富贵,但是慈禧有自信做的不会比奕欣更糟糕,实际上她已经有了一套针对李富贵桀骜不驯的想法,对于驾驭李富贵这种人,慈禧自认还是有一套办法的。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左宗棠与三鞭酒
南方的诸侯们对于李富贵在菲律宾的胜利反映相对比较谨慎,他们大多数人现在都专注于内政,虽然李富贵又一次证实了他强大的军事实力,不过大家对这个事实早就已经很明白了,所以触动反而不是那么大,只有左宗棠因为看到李富贵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洋鬼子而兴奋不已,至于这个国际法庭的想法左宗棠则认为不可,李富贵对洋鬼子抱有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让他十分担心,在胡林翼死前曾经就这个世界的规则作过一些思考,他已经初步的意识到新世界的规则完全由西方来划定,这对于中国无疑是极其不利的,可惜天不假年,胡林翼还没有想出一个系统的结果就撒手而去,现在左宗棠看到李富贵虽然已经在立场上渐渐摆脱二鬼子的身份,但是做起事却还是依足了西方的规矩,这当然让他很担忧,什么都按照人家的规矩来肯定会吃亏的,心存忧虑的左宗棠决定亲自到南京一行,他现在已经很迫切的需要就中国的未来与李富贵做一次全面的交流。
左宗棠的坐船在安庆被阻拦了下来,实际上这里已经有一大批船被阻挡在这里,沿江两岸密密麻麻的停泊着各种各样的船只。左宗棠派人上岸去查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回报说安庆城里乱糟糟的,江面上的关卡把上下水的船只全都截了下来。
虽然不知道安庆究竟是怎么了,但是这种截断长江的做法让左宗棠知道一定发生了大事件,很可能是长毛又反了,否则在中国这种截断商路是对李富贵权威的挑衅,一般说来没有人敢这样做。
一想到长毛可能重新造反饶是左宗棠胆色过人也不禁打了个寒颤,要知道这一路上绝大多数水道都是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现在自己一下子闯入到反贼的腹心只怕是凶多吉少,他一面让船夫立刻靠向南岸一面派人到池州联系当地的官员,看看能不能第一时间扑灭反贼。
李秀成这会也正在手忙脚乱,他倒是知道手下的一些将领看着安庆地面上每天流淌过的真金白银而不能下手而日渐愤怒,在这个过程中李秀成也的确尽力的挽救这些最随他多年的手下,能做的思想工作他基本上都做了,可是还是有那么一批人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就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一开始这些人还只是偷偷摸摸的给那些到这里做买卖的商人一些小鞋穿,以换取一定程度上的回报,那些商人也是八面玲珑的人物,对于这种伎俩哪有看不穿的道理,一般也都拿出一些贿赂希望把这些家伙打发走。不过天国走到今天其腐败程度的确有些让人咂舌,很快这种小恩小惠就不能再满足那些尝到甜头的恶狼了,随着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新来的这些投资商就不愿意继续配合了,在当今的中国这些两江商人做事与他们的前辈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实际上他们欺压两江以外地方官的时候要比那些地方官欺压他们的时候多,现在真的被人欺负到头上自然不再客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