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这个时候的巴黎已经是一片混乱,由于这场战争带有阶级斗争的因素,以往欧洲战事中那些带有浪漫的玫瑰色面纱全部被扯了下来,看着街上的可怕情景石意不得不承认欧洲的军人并不都像东布罗夫斯基那么傻。
三个人利用夜间摸到了一所小教堂的门口,这里的神父可是一个好人,虽然还算不上一个革命者,但是对革命非常同情。索岚和石意都相信这位尊敬的神父能够帮助他们,不过他们并没有想到那所小小的教堂竟然藏下了三十几位革命者,有好几个石意和索岚还认识。
“拉夫罗夫同志,你也在这里。”当神府把他们引入地下室的时候索岚高兴的和为首的那一位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经过了这一场生离死别能够再次聚首他们全都无比激动。
拉夫罗夫叹了一口气,“公社失败了,现在我们也只好先躲藏起来,你们白天是怎么躲过反动军队的搜捕的?”
“我们通过下水道潜到了城外,其他人都离开了,我们是返回来看看能不能多救一些人出去的。”
看到索岚他们这种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在场的所有人都被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实际上众人躲在这里良心上多少有些不安,现在看到了索岚他们的勇不禁百感交集。蒙提尔神父更是用各种美好的词汇来称颂他们,“看看你们身上湿的,这种天气在下水道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赶快坐到火炉跟前,我再给你们拿一瓶酒来。”
这个时候时间尚早索岚他们也觉得吃点东西再上路要好一些,其他人看到还有求生的希望也都是精神一振,室内的气氛很快就热烈了起来。
索岚环顾四周,这些革命这当中大多数是法国人,不过也有十几个是来自俄国、波兰和意大利,同时他还发现这间地下室建造的相当考究,虽然挤下这么多人彻底破坏了它原有的设计,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这里只藏一两个人那么生活将会非常舒适。
“神父,真没想到您还在地下准备了这么好的一个地方?”
“这间地下室和这座教堂一样的久远,可以追溯到大革命以前,当年这里也住过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索岚点了点头,即然说来话长他也就没有再问下去,很快人们之间的话题又一次转移到这次失败的革命上,“要我说,委员会的确对军事太不重视了,现在想来他们简直就是在等待天上掉下来的胜利,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争取全面胜利,以后我们要用更强的武装捍卫革命成果。”拉夫罗夫显然接受了这次失败的教训。
“可是正义难道不是我们的武器吗,或许现在在这栋教堂的外面的确是黑暗笼罩,可是当蜡烛被点燃的时候,黑暗不是自动消退了吗?”即便经历了如此残酷的现实之后仍然有理想主义者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石意咳嗽了一声,他本来不打算在介入这样的争论了,因为石意为了说服这些理想主义者花费的口水已经太多了,不过他还是没忍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东方是这样看待的,因为没有人可以做到绝对正义,所以也就不可能利用正义来得到绝对的胜利。”
“我们就是绝对正义的一方,你看看外面那些反动军队的兽行,难道还不能说明这一切吗?”
石意把嘴撇了一下,“不一定,他们手段的确残忍,但那仍然是相对的,我们这边也杀了巴黎大主教,好像还有几个人质也被处死了。”
听到石意这么说蒙提尔神父插了一句,“其他的人质我不清楚,不过巴黎大主教是早该下地狱了。”
众人哄堂大笑,笑过之后石意转过身来问神父:“好吧,那我就换个例子,在这场战争中我打死了差不多有十个敌人,这些人是不是都绝对的邪恶,死有余辜呢?”
“应该不是,不过在战场上杀死敌人是迫不得已。”
“但那不是正义,这些人里有一个就死在我的旁边,他在咽气前告诉我他非常想念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四岁是女孩,还有一个两岁也是女孩,我杀死了这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有谁认为我是绝对正义的吗?”
众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终于有人问道:“你是不是在说战争本身就是邪恶的,所以如果选择了战争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只能得到一个相对的正义。”
“就是这个意思,好像阿拉伯人就认为绝对的正义只属于神,我的观点没有他们那么激进,不过我还是认为除了那些能够做到打不还手的圣人,别的人确实无法奢求达到那样的高度。”
“东方五千年的智慧的确博大精深,难怪伏尔泰那么推崇你们,”拉夫罗夫被石意所折服,“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到你们的国家去。”
“我想这没有什么问题,离开巴黎之后我也打算回国,你可以和我一起去。”
“拉夫罗夫同志,你要去中国?我还打算和你一起去俄国呢?”索岚和拉夫罗夫关系很好看到不能同行有些失望。
“萨仁、波塔片科他们都要回国,你可以跟他们一起去,我的东方之行估计不会花太长时间,相信我们还是能在彼得堡再见面的,到时候说不定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彼得堡公社呢。”
虽然他们离开教堂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但是这样一大票人在街上还是被一支巡逻队发现了,为了掩护大家石意领着几个人开枪阻击,因为路灯大部分都被破坏了所以街上相当的黑,那个巡逻队也不敢过分的迫近,反正现在整个巴黎城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枪声一响这里很快就会被包围。
当最后一批人也进入下水道以后石意不得不舍弃了倒在他身边的越南战士,“不知道历史会不会记得这些位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了生命的越南人?阮明宇,起码我会记住这个名字。”石意经过一瞬间的哀悼之后最后一个进入了下水道。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七十五章 倒幕之争
巴黎公社失败之后国际上的各种反动势力立刻展开了对工人阶级的疯狂反扑,俄国和奥地利都发生了流血惨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认为继承了他伯父亚历山大一世的衣钵,飘飘然的开始以欧洲的保护者自居起来,东欧的一些小国立刻就感受到来自东面的压力,因为在外交上总是受到伤害所以这些东欧国家的内部一直有很强的革命倾向,虽然其中大多数是民族革命,不过俄国佬可不管这个,他们现在自认是世界宪兵,不管是什么革命他们都想插手。这让俾斯麦很是头疼,因为俄国这样做当然会伤害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利益,两大集团如此接近让他明白想要维持三皇同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国人这次对亚历山大的举动出奇的宽容,他们已经明白在可预见的未来笨拙的俄国人不会成为妨碍英国平衡欧洲的力量。
当一八七二年日本的强藩和朝廷日渐对立的时候李富贵真的没想到俄国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因为不管怎么看日本和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而西方国家中在日本具有最大影响力的英国却一直保持沉默。英国人虽然仍然保持了对西南强藩的支持,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没有能力过多的干涉日本的内部事务,而且在德川的统治区英国人同样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对于那一部分他们同样也不愿意丧失。俄国人自认他们为干涉日本的内部事务找到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尚方宝剑,他们指责德川家茂是共产党,在西方的政坛上这可是一个极大的罪名,当然俄国人也的确找到了不少证据,他们把江户实行的改革和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加以对比,的确从中找到了不少相似的地方。
李富贵这个时候只好站出来主持正义,毕竟说德川家茂是共产党那简直是天大的冤枉,俄国佬的这种宪兵妄想狂也该有个谱。虽然俄国人找到了不少证据,不过想要反驳他们也并不难,要说充斥着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的日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恐怕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共产国际,他们也的确开始撰文驳斥俄国的谬论,经过研究他们还给日本下了一个“国家奴隶社会”的定义。
在日本他们并不关心国际上如何为他们定位,以胜海舟为首的幕臣正在全力的推进统一日本的战争,自从李富贵结束西北的战事之后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派使节到南京来寻求援助,把李富贵弄的不胜其烦,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心急火燎是因为德川家茂快死了。幕臣们非常清楚经过这么多年不懈的宣传这位将军在民众当中已经有了相当崇高的声望,如果他一死将会给江户一派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虽然将军有自己的子嗣,而且也的确是和宫亲子内亲王生的,但是毕竟只有三岁,想要继承将军的位子恐怕不容易,到时候自己这一边的内部又免不了会有一番争斗,说不定就会让那些强藩趁虚而入,所以他们都希望在德川家茂死之前完成日本的统一大业,对此李富贵也勉强同意了,他只是担心要是这个大业进行到一半那个短命鬼就死了该怎么办,不过这个麻烦是日本的,对他来说关系不大,毕竟日本不管统一不统一他都可以对付。到现在为止李富贵也没有减免多少日本的友好支援金,他对日本的支持更多的是在技术层面上的,不过日本人对此事绝无怨言,在他们看来学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
这场决定日本未来命运的战争在一八七二年的夏天爆发,西方各国基本上保持了中立,李富贵也遵守了当年向英国人许下的诺言没有直接去干涉,俄国人嘴上虽然说的厉害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他们的势力范围,在战事刚开始的时候亚历山大二世把他的太平洋舰队调到了江户的海面上妄图吓唬一下幕府,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李富贵的态度相当坚决,富贵水师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刻出动与俄国舰队遥相对峙。
在克里木战争中俄国的庞大舰队几乎被彻底摧毁,这十几年来虽然他们一直在努力重建海上力量,但是众所周知沙皇的口袋里总是比较缺钱,所以进展缓慢,而这支远离欧洲的舰队这些年来不但没有增添一艘舰船,已有的那些船只也缺乏保养,也只有亚历山大二世才认为他们还能吓住中国人,俄国舰队司令在权衡了一番之后只好掉头离开。
在远东的各国使节都认为这个结果是再正常不过的,要知道俄国舰队不但实力不济、状态也不好,而且在战场周围可以说都是中国人的势力范围,一旦开打他们根本就无法获得补给和修理,而中国人的舰船则可以随便靠岸得到帮助。可是亚历山大二世现在正是自信满满的时候,他可不能容忍自己的舰队在一群黄种人面前居然不战自退,他差一点就要派出波罗的海舰队到东方去教训一下那些冒犯他的人,亚历山大二世相信仅凭新下水的铁甲舰彼得大帝号就可以横扫中国所有的船只了。不过最终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俄国海军的力量还很弱小,同时欧洲也需要它们,因为日本就和中国开战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反复权衡之下他决定在中俄边境上更加积极一些,目前看起来中俄之间还有很多缓冲,现在一方面要尽快地把这些缓冲吃进肚子,另一方面也的确要准备应付中国的挑战了。
日本的南北战争一开始双方都比较谨慎,手中的王牌都被隐藏了起来,德川这一边纠合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原始军队,这是旧时代的遗产,这些军队虽然装备简陋,不过在经过多年的洗脑之后战斗力比起以前倒是有了不少的进步,这支军队从大阪南下在姬路与倒幕军遥遥相对。
胜海舟亲自坐镇,虽然内心急切的渴望日本早日统一,但是他在这里却表现的不慌不忙,面对倒幕军的数次挑衅他稳稳的守住自己的阵脚。这样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让长州来的木户孝允和伊藤博文感到深不可测,胜海舟这些年在日本干的不错,再配上他们特有的喜好夸张的性格现在已经被吹的天上有地下无,所以倒幕军中可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不敢出战的懦夫,加上声威赫赫的二八联队完全没有一点消息,这不能不让大家感到担心。
实际上胜海舟之所以采取守势是因为他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现在他统率的这支军队缺乏攻击力,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社会化变革幕府已经能够高效率的调动所有资源了,也就是说他们在应付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时组织和后勤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这就意味着如果比赛拖延对手一定会输的,因为倒幕联军是由多个大名联手组建的,虽然在军事上算是统一接受了长州武士的号令,现在作战正是他们发挥最大力量的时候,但是在其他方面倒幕联军就不存在统一的指挥了,他们甚至必须自己负责粮食的补充,如果拖下去的话很快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浮出水面。
一直让木户孝允担心的二八联队并不在姬路这个战场上,在最初制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