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轮空点了点头,“如果想通过学武出人头地那就少不了要学器械,再加上场地、师傅的费用的确要比读书多花很多钱,不过有了枪炮以后再学器械就没什么意义了,单单学拳要省很多,如果是学堂教授那倒也不用花很多钱。”
“你的意思是说学生不用做操了,改成练武?既然现在义务教育已经在普及当中了如果由学堂教授那里人人有功练也算是相差不远了,可是每天就花那么点时间有用吗?”李富贵想起当年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也教过一些拳法,不过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就带出了我的第二个目标,我要创建一种实用、易学的武功,这种拳法必须一上手就有威力,同时随着修炼日深还能登堂入室。”
“这我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创立一套武学不大容易吧,更何况你这一套理念还有不少矛盾的地方。”
“的确不易,不过我已经有所突破了,最近我受了几个徒弟,如果能够成功我希望王爷能在学堂中将其推广。”
“这没问题,说起来也是惭愧我们汉人有最灿烂的武学文化可是真得到了现实中却极度缺乏尚武精神,难道也是应了‘缺什么想什么,越没有的东西就越喜欢强调’的乩言吗?”
东方胜带着李富贵给清室的保证回到了紫禁城,麒祥听了之后有些发傻,“去日本?这个李富贵为什么总是揪住日本不放,我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就算真的想放逐也该让我到高丽去吧?”
东方胜在南京的时候搜落了一批关于日本的行记,还有一些旅游指南,这些书里对日本的描述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那个国家对于匆匆而过的观光者的确容易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现在麒祥问起东方胜可以说成竹在胸,“日本可比高丽好多了,当年徐福出海寻找仙药,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后来就在日本住下来了。这是日本的来历,据奴才想这用来求仙药的童女相貌想必不差,一代一代传下来应该还是不错的,而且到了日本又没有人管您,您想找什么样的女人都行,他们那里的人也很开放,男女都在一起洗澡,对我们大清人也是崇拜的不得了。”
“不会吧?”麒祥有些不相信,然后他又点了点头,“这倒是甩开皇后的好办法,他具体怎么说?”
“李富贵说他会封您一个在日本一顶一的大官,和他们的天皇、将军平起平坐,世袭罔替,也不用您做事,也没谁能管您,每天自由自在的只管吃喝玩乐,反正您花的银子都由日本人供奉。”
“这倒真是不错,本来我是想留在北京的,这里毕竟住惯了,你说的那个大坂有北京好吗?”
东方胜哂笑一声,“万岁爷您这就是坐井观天了,您是没出去看过,现在南方哪一座城市都比北京好,当然您要是还想住这样大的宫殿那肯定是没办法的。”
“鬼才想住这样大的宫殿呢,大白天都阴森森的,还有那帮老头子,别提多讨厌了,就这么办吧,你去拟一份退位诏书,这个皇帝就让给他李福贵做,他想让我当刘禅我还真的就想当这个乐不思蜀的后主。”
“李富贵还说如果旗人想到日本去他也会给他们优待。”
麒祥把眉头皱了起来,“真是讨厌,难道还要被他们包围着吗?不过多一些熟人平时可能也热闹一些,至于那几个爱唠叨的老头子不理他们也就是了,到时候我不做皇帝了大清的基业也没有了他们总不能还拿祖宗法度来烦我吧。”
看着这个一心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皇帝东方胜也不禁暗自摇头,不过事情能够如此顺利的解决还是让他非常高兴的,看来自己这个大内总管还是能继续做下去的。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一百八十二章 禅让诏书
麒祥的这一份禅让诏书在朝堂上一加宣读场面立刻大乱,虽说这两年的恐怖统治把敢说话的杀得差不多了,可是朝代终结这样的大事要想让大家默默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看到托穆格尔在朝堂上激动的样子很多人都怀疑这是不是皇帝在试探他们的忠心,所以一个个更是捶胸顿足、撞墙幢柱,这番表演还真的让麒祥感动了一下。
不过这并不足以让这位年轻的皇帝改变自己的主意,他的心就像关在笼中的鸟儿极度渴望飞出北京。对于托穆格尔誓言和富贵军一战,并且愿意在战事不利的时候保着他退出关外的主张麒祥早就想好了说辞,“各位爱卿,大家对大清的忠心日月可鉴,可是我大清气数以尽,三分天下李富贵已占其二不说,就算这剩下的一点大部分也不怎么听朝廷调遣了,今年山西应该交上来的税负连两成都不到,大战不但生灵涂炭,而且还要花钱,朝廷现在入不敷出,手里的银子省着点用大概还能顶了几年,可是要是打仗恐怕一眨眼就没有了。”
“那我还能保着您到关外,这些年关外经营的已经颇有声色了,比起当年太宗那个时候不知强上多少倍,我们在关外隐忍个几十年慢慢的寻找机会。”托穆格尔对这个妹夫的确是忠心耿耿。
麒祥摇着头叹了一口气,“其实关外这几年兴旺了靠的不还是汉人,东北早就不是我们满人的一统天下了,我让位给镇南王其实也是为千千万万的满人打算,咱们满人现在绝大多数都住在关内,家业也都在这里,要是我非在这个座位上赖着不走,等到人家把我轰下去就不会再这样客气了,那个时候就算不把满人杀光家产田地总是要抄掉的,难道让这些人都跟着我们去关外吗?”
托穆格尔并不怎么关心其他满人的死活,他更看重的是自己这个妹夫的江山,“难道三百年的基业就这样丢了吗?”
“天意如此我也没有办法,这份江山又不是今天才开始丢的,到现在我的诏书出了直隶就不怎么管用了,难道这还算是基业吗?镇南王为人宽宏,国舅不必记恨于他,他从一个乞丐经过这短短二十年时间就能顶天立地的站起来,这不是天意又是什么?我希望在新的朝代里国舅能够尽心辅佐镇南王,说到底满蒙回汉还是一家人。”说服蒙古人与新政权合作也是李富贵和东方胜达成的协议中的一部分,所以麒祥这番话是早就真备好的,不过在朝堂上这样说出来到的确是感人至深,虽然麒祥并不在意这个皇位可是一想到满人三百年的统治就要完结他的鼻子也有些酸,至于那些早就打着李富贵一来就投降主意的大臣现在听到皇帝为了保全他们不惜放弃皇位更是被感动的泣不成声。
托穆格尔不再说话,既然麒祥退位的决心已下他也只好接受,只是可惜自己的妹妹这个皇后只当了短短的三个月。
不管朝上群臣如何吵闹皇帝的招数既然在朝堂上发了下来也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很快这件事四面传开,而李富贵的态度则是非常坚决的推让,对于麒祥的禅让诏书说什么也不接受,当然这只是摆一摆姿态,按照传统他应该这样推辞两次,然后才勉为其难的同意这件事。
禅让程序的第一步进行的颇为顺利,不过北京城里的各种忠于满清的力量在最初的措手不及之后立刻开始动用全部力量来让小皇帝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领头的就是在家赋闲多年的恭亲王奕欣。当年慈禧对付满族八旗的时候奕欣并不仅仅因为胆怯才缩在家里的,实际上他虽然不赞同慈禧的那种手段,可是对这种行动奕欣还是能够理解的,实际上他也明白如果始终背着八旗这个包袱满清根本就无法翻身,让他感到可惜的是这个包袱甩的有些晚了,奕欣甚至在想如果在他和慈禧夺取政权之后就用比较强硬的手段丢掉那些累赘那每年两千万两白银的资金可以组建一支多么强大的军队,而矿山铁路也是想修多少就修多少,一想到这里他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虽然奕欣能够比较平静的接受满族统治阶层的覆灭,但是并不代表他可以看着爱新觉罗家族就这样退出政治舞台,要是把皇权拱手相送那前几年里死的这么多满人岂不是毫无价值,在奕欣的率领下一批王公贵族站了出来准备阻止那个荒唐的小皇帝胡作非为。与上层满族王公们激动的情绪相比中下层的满人对麒祥退位的决定反应相对平静,实际上还很有一些人拥护这个决定,毕竟麒祥在朝堂上说的话并不是全无道理,对于那些不愿意退到关外的满人来说如果皇权的顺利交接可以让他们免遭新政权的报复那倒也未尝不可,毕竟在这些人当中相信朝廷还能打败李富贵的微乎其微。
在南书房麒祥接见了以奕欣为首的一系列奕字辈的叔叔伯伯,对于这些人提出的意见麒祥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在他看来这些老头子个个食古不化,不过麒祥的学识和奕欣比起来差得老远,一经辩论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最后恼羞成怒的皇帝抛出了杀手锏,“那朕把皇帝让给你做怎么样?反正当年宣宗的时候六叔就已经在惦记这个位子了。”
听到这话奕欣只好跪倒在地一再的辩解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绝对没有半点私心。
“六叔公忠体国朕又何尝不知道,”麒祥叹了一口气,“可是现在是没有办法啊,六叔自认能打得过李富贵吗?”
“兵家强弱并非一成不变,何况我们如果实在不行还可以退出关外,到时我们重新开始未必没有机会,而且我与俄国还有旧交,到了关外我们的土地和俄国人就只有一线之隔,若能结盟自保应该没有问题。”奕欣对目前的局势还没有完全丧失信心,或者说他认为还没有走到必须退位的这一步,在他看来即便要退位也必须把架势拉足,自己这边的牌都打出来之后相信能和李富贵好好谈一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人宰割。
麒祥摇头苦笑,“恭王知不知道李富贵吞并了南方之后每年的税赋有多少?”东方胜为了坚定麒祥退位的决心从李富贵那里带回来一整套关于两江各个方面的数据,现在麒祥拿出来难为起奕欣了。
“这个…”奕欣犹豫了一下,“就我所知两江前年的收入已经接近四千万两白银了,统一了南方之后起码应该有六千万两吧?”
“那恭王知道我们今年的收入有多少吗?”
“只有一千三百万两。”奕欣也知道双方实力的差距的确大了一些。
“错,如果如果不算王公大臣们的捐输只有八百万两,退出关外之后六叔觉得我们每年还能拿出多少钱来和李富贵拼呢?”
“当年高祖兴兵的时候只有十三幅铠甲,最后不还是灭了明朝。” 弈宗看到奕欣有些词穷赶忙插嘴道。
“时代不同了,我书读的少,恭王学贯东西,想比能够给我们说明白现在打仗钱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弈宗的反驳麒祥倒是成竹在胸。
奕欣并不打算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可是我们还可以去试试寻找盟友。”
“俄国人?你以为他们是什么好东西?李富贵这个人虽说做事有些疯疯癫癫,但是我们怎么说也认识了这么多年,背信弃义的事好像还没听说他做过吧?那些俄国熊可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胃口好像一直很大,当年俄国人什么都没做就吞了我们大片的领土,现在要是我的性命都靠他们保护还不知道他们都要些什么呢?李富贵不过是要我这个皇位,可是俄国人除了皇位不要他们恐怕什么都要。再者说难道李富贵就不能找盟友吗?那些英国、法国、美国哪个不是和他好的跟亲兄弟一样?”
“李富贵在这件事上不会找其他国家做盟友的。”奕欣的语气十分肯定。
“王叔又不是李富贵,你怎么就知道他不会在海外寻求帮助?”
“李富贵现在对他自己的实力非常自信,即便我们联合俄国他也会相信仅凭他自己就能击败我们。”
麒祥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这倒是有可能,那恭王觉得他这一份自信有没有道理呢?”
奕欣沉吟半晌,“应当说即便我们和俄国人结盟仍然是李富贵赢面较大,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起码有了讨价还价的本钱,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任人宰割。”
“我觉得你这样做就把脸给撕破了,李富贵现在说到底是朕的臣子,我让位于他是给他恩赐,他自然心甘情愿的报答我们,如果你以结交外邦来要挟于他,就算现在他给了我们一些好处但是将来的报复就不是我们所能承受的了,难道将来我们满人还真的能敌的过汉人不成?”
在奕欣看来用最后的恩惠笼络李富贵无疑是非常愚蠢的想法,可是麒祥已经打定了主意,两个人的观点其实本来就是各有偏重,也说不上谁对谁错,结果争了一下午还是没有得出个结论,最后麒祥还是拿出了皇帝的派头,“这件事孤意已决,各位爱卿不必再多言了。”随后几乎是半劝半赶把这些亲王郡王们请出了紫禁城。
奕欣出宫之后召集了自己的人马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