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的恩惠也谈不上,这样我想走就走不会有太多的阻力。可是如果再过些年我的身上布满了藤蔓再加上自己年纪又大了就真的走不掉了。”
左宗棠沉思良久最后长叹一声,“万岁需要我做些什么?”
“也没什么,你就待在南京等着看好戏吧。”
左宗棠地到来让李鸿章有些担心,魏人杰已经报了名准备竞选总理,因为他是李富贵的嫡系出身所以被李鸿章视为劲敌。现在他最不希望的就是自己这边地票数分流。对于治国两人的方针都差不多。由于现在国家发展速度很快,所以他们都打着萧规曹随的主意,因此两个人能够报出地数字应该也相差不大。这个时候票数就很重要了,如果外藩能够把票都投给自己的话那自己胜出的机会就很大了,不过如果左宗棠来插一腿的话那就几乎可以肯定他们两人会两败俱伤,而魏人杰则会渔翁得利。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担心,所以当最终报名日期截止之后李鸿章确认左宗棠没有报名之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实际上魏人杰这次参选多少也有些尴尬,李富贵罢免陆归延虽然已经在事前达成了默契,可是外界却并不知道。苏北一系在各个方面都占有很重要地位子,由于力量太大再加上他们的领袖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所以在现在地中国苏北人并没有结成一个派系,在以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也没有将陆归延视为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导,虽然陆归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正因为如此陆归延离职之后魏人杰去争这个位子并没有什么道德负担。可是李富贵毕竟是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就罢免了这样的重臣,魏人杰是不愿意看到李富贵变成这样一个人的,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李富贵向着独断专行的方向发展下去远比他的那些胡闹要可怕的多,魏人杰作为李富贵的老部下他不介意李富贵的诙谐滑稽,可是如果李富贵成为暴君那就很可怕了,人心的变化是那样的难以捉摸,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又有谁能保证不会发生兔死狗烹的事情呢?因此在一开始魏人杰是打算不参选总理以消极抵抗李富贵这次对陆归延的免职,不过最终经不起周围人的游说,因为苏北系在二唐虽然并没有抱成团,可是他们也不希望陆归延被免职后总理的大权落到外人手中,所以都力挺魏人杰出来参选总理。
这种心态使得魏人杰在竞选演讲的时候对他的前任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这让李鸿章窃喜不已,在他看来魏人杰这次算是站错了队了,通过这次陆归延倒阁的事件李鸿章自认弄清了自己的立场,虽然名义上政府是向议会负责,可是实际上仍然是皇帝掌握一切,在这个关键时刻只要能立场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自己这个外藩的帽子很快就能摘掉了。
李鸿章立场坚定的支持李富贵的权威让很多议员对他看不惯,政府当中也有不少人不喜欢李鸿章的这种做法,当然也有不少趋炎附势之徒觉得他这次终于巴结上了皇帝将来身价一定能大涨所以就跟了上来。
由于立场相差很大,而且双方的实力也非常接近,所以这次竞选的火药味非常浓厚,同时外藩和两江之间原来若有若无的壁垒在这一次的选举中也被彻底打破,很多外藩议员因为看不惯李鸿章对李富贵的奴颜婢膝转而支持魏人杰,而有些出身两江的议员为了追随皇帝而支持李鸿章,一时间叛徒的帽子满天飞,与上次陆归延当选的波澜不惊相比可谓大相径庭。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二百零七章 巡游
在选举进展到白热化的阶段李富贵又一次突然离开了南京,这一次他准备把祖国美丽山河看一看,说起来他的足迹一直局限于南北两京之间及其周边地区,若是真的离开故国将来很有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回来了,如果在此之前没有能够把中国好好的看上一遍相信到了晚年必然会抱憾的,赵婉儿的活动范围和李富贵十分接近,所以她对这一次旅行也很热心,倒是几位王子见多识广,对于陪父母出巡没多大兴趣,李富贵也不勉强他们,这一次出巡有不少政治活动儿女既然不想去也就算了。
李富贵的这种举动让南京城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自从李富贵失常以来有些精明的人物就担心这是一场大清洗的征兆,现在李富贵突然在最关键的时刻离开政治中心无疑是极为反常的,怎么看都像是要调外兵回来镇压的意思,可是仔细的分析起来却又不像,因为驻守南京的军队丝毫看不出有不忠于皇帝的迹象,李富贵的种种倒行逆施虽然也包含了高级军官,可是却绕开了基层部队,李富贵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军队也动荡起来,有些人也正是基于此才断定他们的皇帝并没有真疯而是另有所图。
李富贵从北方开始准备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将中国巡视一遍,让他感到高兴的事除了西南之外专列已经基本上可以涵盖他所计划的所有路线了,铁路的铺设可以说是这些年最让他自豪的成就了,相对来说造船业得到的支持就太少了一些,不过作为一个大陆国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现在的钢铁产量大约有三分之一都被铁老大给吞了进去,这些年虽然又兴建了两座钢铁基地可是不管是矿石还是成品钢都还需要进口,李富贵有时候自己也在想他是否对基础工业的投入仍然不够。
李富贵一路之上除了游玩之外就是会见外藩和各大军区的高级将领,对自己的那些老部下更是一个一个地密谈,在外人看来这多少有一些阴谋的味道在里面。
一般来说这些秘密会面在时候多少会透露出一些小道消息,可是这次受到接见的人个个守口如瓶。而且他们拿来搪塞的话都非常相似,消息灵通人士们所探听到的只是李富贵逼着他的这些老部下发誓效忠国家,如果皇帝与国家发生冲突也不能改变这种忠诚,同时严禁他们干涉政治。这样的官样文章当然不能让人相信,可是众口一词让人们明白这次会谈地保密级别,人们对于几个大嘴巴居然在枕头上仍然能够坚不吐实感到十分的敬佩,皇帝的御人术确实非同小可。
李富贵在西北盘桓了很长时间。看着林雨长他忽然觉得要把这一切都。舍弃掉真地是很困难,林雨长刚刚添了一个儿子整天乐得合不拢嘴,时不时的就要把他儿子抱出来看看。这让李富贵很是诧异。
“小林,你又不是第一次做爸爸,至于吗?就算是儿子。这也是你的第四个了。”李富贵能猜到林雨长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孩子,从眉眼来看这个儿子地确要比其他的几个要漂亮。
“这孩子肯定要比前面三个都强,你看这胳膊腿、这五官,什么叫将门虎种。”说着他使劲捏了小孩子一下,“哭得都比其他孩子响亮。”
虽然李富贵承认这些话。不过他还是觉得林雨长有些夸张了。“其实你长得也不算强壮,这孩子要是天生就结实恐怕和他母亲有关吧?”
这话让林雨长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头。“因为是妾生的,将来在继承家业上恐怕会有麻烦,不过我不怕,等他再大一些我就带着他在军营里住,他的未来就靠他自己去打,到时候封赏爵位的时候你可不要吝啬啊。”
李富贵点了点头,林雨长对孩子地这种爱法让他很赞赏,“你是打算在西北扎下根去了?老家已经有很多年没回去过了吧?把老婆一个人留在哪里,你也算可以了。”
“我们那个婚姻是包办地。”
林雨长的辩解让李富贵仰天大笑,“真没想到,这样的理由你都能想得出,我地婚姻才真的是包办的呢。”
“我说我自己,你可别扯到嫂子身上,不过说实话你这个基督徒在道学上的确可以做我们的典范了。”
李富贵摇了摇头,“这和道学没关系,我爱你嫂子,不管是不是包办这都已经成为事实,一开始我的这种感觉不是很强烈,不过当我决定舍弃一些东西的时候才发现感情是最难抛开的。”
林雨长叹了口气,“这阵子我总是想起我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不管你和阿陆之间有什么样的冲突我都可以保证他的忠诚,用我的身家性命担保,你要真的生他的气罚他、打他都行,千万不能杀啊。”
李富贵笑了起来,“我和阿陆?我们的关系别提多好了,你可别去听信民间的谣传。”
林雨长有些生气的样子,“你要是连我也信不过那就是真的疯了,你别看我是一个军区司令,如果你现在让我死我根本不会皱一皱眉头,哪怕你下命令的时候已经疯了,但是你如果不信任我,拿这种场面话来糊弄我会让我比死还难受。”
李富贵轻轻拍了拍林雨长的肩膀,“我知道,我要是宋江一定和你分那一杯毒酒,不过我说的都是实话,这阵子也奇怪,连带我周围的人把实话说出来总是没人相信,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你很快就会尝到这个滋味了。我和阿陆没有问题,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一点你要牢牢的记住,不管南京发生了什么事你都不可以有兴兵的念头,明白了吗?”
林雨长的心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对南京发生的一切有一定的了解,他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让李富贵说出这样决绝的话出来,按照他的推算南京地一切的确仍然在李富贵的掌握之中,可是听李富贵的口气似乎会有很大的事情发生。“究竟是什么事?为什么不能告诉我?”
“我不告诉你自然有不告诉你的理由,你现在只要服从我的命令就可以了。”
当魏人杰当选新一任总理地时候李富贵刚刚进入四川。目前这段时间中国各个方向上的战火都已经熄灭,歌舞升平的气氛渐渐开始在各地弥漫,天府之国就更是如此,这里没有经历三十年前地那场大战,所以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加祥和。
当李富贵看到中国铁路工人在崇山峻岭间施工的时候他也不禁被这壮丽的场景所感染,当中国人地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之后他们的确能够创造出伟大的成就,李富贵有时无法相信面前的这一切。因为他最近常常会想起自己刚到这个时空的所见所闻。
李富贵并没有去理睬新内阁地组建,他这个时候正流连于西南地山山水水之间,这些年来议会和政府的配合一直很不错。共同的敌人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地重要性,这次魏人杰表现出对李富贵的独立精神让议会很是欣赏,李富贵相信在自己回到南京之前他们之间是不会有什么不愉快的。
在李富贵去作环球旅行的这段日子里中国政府在南方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在经济上东南亚的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在政治上通过给与当地人自治权以诱惑,同时利用自己宗主国的地位施加压力,东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的主权在这样的攻势下已经丧失殆尽。
在李富贵看来这样的举动有些操之过急,不过陆归延的脚并没有到此止步。他甚至在印度尼西亚得到了落脚点。以往李富贵也与加利曼丹岛上的兰芳共和国有过接触,他们对于称藩倒是很积极,可是如果真的要他们接受中央的控制、交出兵权、上缴税收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所以李富贵就没有再进一步的举动了,而前一阵子可能是因为亚齐的战争给了他们触动,也有可能是中国不断增长的力量使得他们看到了大势所趋,最终抛弃了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的想法,成为中国又一块海外的领土。
荷兰人对于中国把手伸向印尼是又气又怕,偏偏亚奇人的抵抗极其顽强,荷兰始终无法彻底征服苏门答腊,对于中国的这种程度的扩张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去反击。
李富贵和刘永福探讨东南亚局势的时候发现这位老兄在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方面的雄心一点不亚于林雨长,实际上陆归延内阁积极的东南亚政策恐怕有一半是受到他的影响。
对于李富贵的谨慎态度刘永福很有些不以为然,他实在看不出现在的东南亚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中国的扩张,英国人依托印度实力虽然不容小视,但是有一利也就必有一弊,英国人无法承担这场失败带来的后果,如果在东南亚与中国正面冲突英国人赢了并不能得到东南半岛,可要是输了他们就会丢掉印度,刘永福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过分的刺激英国人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与中国冲突。
对于刘永福的分析李富贵十分赞同,他的谨慎政策是基于未来几十年国际形势的走向,因为未来列强在这一带的力量会不断的衰弱所以李富贵觉得中国不用着急,不过基于目前的形势李富贵认为刘永福的看法完全正确,“我这次离京前陆树城向我请辞西南军区司令的职务,你知道他推荐谁来做这个位子吗?”
“不知道。”刘永福的声音有些颤抖,这话里的意思他又怎么会不明白。
“他向我推荐你。”
“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