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李富贵的话语里透漏出强大的自信。在大家看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就是发起这次弹劾提案地人也没有想过真的能将皇帝就此推翻,他们不过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一种决心。当天的讨论会上弹劾案遭到了绝大多数议员地谴责。虽然李富贵已经离场,但是上台发言的议员都一改最近的腔调满嘴都是歌功颂德地言辞,这让沈兰亭他们心灰意冷,在他们看来不管明天有多少人反对弹劾提案,今天在这场讨论中大家起码应该把真心话讲出来。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劝谏皇帝的作用。如果变成了歌颂会那李富贵以后岂不是要更加变本加厉了吗。
在第二天李富贵志得意满的出现在国会,不过他实际并不愉快,昨天国会的投降让他大失所望。不过转念一想有人提出弹劾毕竟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天议案如果不能通过那自己就把沈兰亭他们三个好好的夸奖一番,这样也算是为以后做一次铺垫吧。
沈兰亭他们坐在自己地座位上就如同斗败地公鸡,实际上昨天到了后来他们三个几乎成了千夫所指,发现这一次的提案完全起到了反效果让他们只能坐在那里唉声叹气,不过从李富贵昨天的话里他们觉得自己这一次地命可能又保住了,总算是留住了青山。
等到点票开始以后,很快在场的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赞成弹劾提案的明显多过反对的,众人莫名其妙的互相对视,然后不少人眼中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显然有不少人心里面打着做两面派的主意,一方面上台慷慨陈词向皇帝表示忠心,一边在投票上做手脚来出一口恶气,没想到这样想的人实在不少,本来被认为不会起什么实质作用的选票现在却把他的主人给推到了一个无比显眼的位置。
当票箱里的选票已经被点算了大约一半之后唱票员首先停了下来,他不知道再这样下去一旦所有的票都被点完他们该如何是好,实际上其他人也都希望这场点票永远不要结束才好。
看到点票停了下来李富贵一声大喝:“你给我老老实实得把每一张票上写的东西给我原原本本的大声念出来,要是我发现是你搞鬼我马上就毙了你。”
最终的结果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赞成弹劾的只差十票就达到了三分之二的多数,也就是说只要李富贵否决这一提案就会胎死腹中,然后想必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了,实际上在李富贵宝座前侍立的皇家卫队已经做出了作战的准备,毕竟在国会内有这么多人反对皇帝。
李富贵长时间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下面的人仿佛成为了等待审判的囚徒,在这种紧张的情绪下还真有几位想到了既然这里的大多数议员都不喜欢李富贵那干脆仗着人多在这里把他结果掉算了,总好过坐以待毙。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李富贵终于缓缓的开了口,“这就是民意吗?很好,我接受,内务部长,由你来准备逊位的诏书。”
一时之间现场一片大乱,几乎所有人都跪下来恳请李富贵收回成命,虽然大家脸上看起来都焦急万分,不过心里一下子变得非常轻松,因为在他们看来皇帝这是以退为进,等到他接受了国会的挽留那就意味着皇帝与国会的正面冲突被消除了,这样即便仍然要追究议员们的责任也会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且从皇帝刚刚的话里好像还有那么一点自责的味道,从这一点出发还很可能能达成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至于以后会不会报复眼前是管不着了。
李富贵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些人的极力表白。等到他们再一次感到心虚一个个的闭上了嘴巴,“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我真地没有想到做了这么多最终却走到了大家的对立面上去,其实我的所作所为都有自己的理由,究竟是对还是错恐怕要等到后人来评说了,但是很显然我的方法错了。在帝位上坐久了难免会将其他人视为奴仆,这如兵家所言不受制约的权力势无法长久保持正常运转的,我现在视诸位如草芥。将来很有可能会更进一步,不,应当说将来肯定会继续恶化。因为说到底目前地国会并不能真正的制约皇帝,我现在如果下令将诸位打入天牢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这样发展下去实非国家之福,对我也有莫大地害处,所以我决定辞去中国皇帝一职。”
众人面面相觑,从他们的立场上来看李富贵说的话很有道理。这位皇帝在权力地侵蚀下很有一些疯狂的征兆。不过现在既然清醒了过来那中国的领导者又非他莫属,在他们的脑海中正反的观念斗争地相当激烈,所以嘴上仍然是一片挽留之词。不过态度却不是那么坚决。
“我多年不理国事,所幸国家在诸位地努力下仍然欣欣向荣,可见没有我中国一样能够正常运转,既然如此,我们就将此事作为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没有人能够凌驾于法律,而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你们看怎么样。”看到下面还有人准备出生抗辩李富贵一拍桌子,“既然你们通过了弹劾提案现在为什么又絮絮叨叨,再加上昨天的辩论各位翻云覆雨地本事却是不小,难道真的将帝国视为锅里的煎饼,想怎么翻就怎么翻吗?”说完李富贵瞪了一眼内务部长,“叫你拟诏书呢?愣在那里干什么?”
这个时候那位可怜的部长才算醒过来,他的心情和在场所有的人一样矛盾,现在既然命令已经到了他的跟前他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刚刚提笔这位部长就发现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那就是李富贵逊位后皇位由谁来继承的问题,这个时候议会还没有来得及选出储君,继承法里对与还未立下太子皇帝就过世的规定是立刻由议会补选,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和条文里规定的有些不同,他一个小小的部长当然不能决定这件事,甚至连向那一边请示他都必须大费心思。按理说现在皇帝的势头完全压住了其他人,这件事该怎么办当然应该征求他的意见,可是李富贵是因为要把朝阳公主加到继承人名单中才和议会闹翻的,这个时候向他征求意见万一要立公主为帝那该怎么办?这个前景想想都让人心寒。
最终内务部长还是决定向李富贵请示,如果真的要让公主继承也因该由大家来反对,自己一个小小的部长瞎操什么心。
“什么继承人。”李富贵的眉毛一下子就立了起来,“我就是不能容忍绝对权力对我的种种影响才要逊位的,难道我能容忍自己的后代再落入这样一种困境当中吗?”
“那谁来做皇帝呢?”内务部长震惊之余脱口问道,话出口之后他才有些后悔。
“谁也不做皇帝,连我都不配享受绝对的权力,难道还有比我更强的人吗?要不然你们议会自己再选一个出来,我倒想看看我作不了,还有谁能作。”
理论上议会的确可以再选出一位皇帝,但是如果李富贵不喜欢其他人当皇帝那谁也当不上,另外这些年来压抑的生活也让议员们觉得如果头顶上真的没有这样一个绝对的存在或许日子会好过不少,而且这样一来没有了皇帝李富贵身为议长继续做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倒是把他们刚才面临的矛盾给解决了,这样既可以留下英明神武的领袖,又废除了他神圣不可侵犯的身份,这无疑比李富贵向国会认错让步更加圆满,相信经过这一次的教训李富贵一定能够痛改前非,作为议长的李富贵也不能够再像做皇帝时那样逍遥,这样一想李富贵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最完美的一种,因此关于帝制的终结当天就在国会被定了下来。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二百一十章 废帝 上
在当天国会休会之前赵夫人闯进了议院,由于弹劾皇帝的提案昨天就已经呈递了上来,到了今天京城上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当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份弹劾案是一个笑话,可是看到国会的大门一直到傍晚仍然紧紧的关着,中午也没有议员出来喝茶、吃饭,这自然会让人产生各种猜想,最主流的谣言是李富贵正在议院里大肆清洗,很可能现在议事的大厅里已经血流成河了。
内宫对议院内的动向也十分关切,不过自从早上开始开会的时候议院内就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即便是对宫廷也是如此,这多少让赵婉儿他们有些不安,等到下午情况还是如此,赵夫人终于坐不住了,她嘱咐赵婉儿调动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而她自己决心前去探一探虚实,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老太婆就算是出了什么意外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赵夫人进入国会到没有受到阻拦,李富贵给卫兵下的命令本就是不许人出,至于有人要进去只要他有出入国会的资格就不会受到阻拦。赵夫人进入旁听席之后发现这里已经挤得满满登登,这些听众一大早就来了,一直到现在都没舍得走,偶尔有想溜出去报信的也被挡了回来。看到李富贵仍然端坐在正中的宝座上,而议员们仍然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台去发言赵夫人长出了一口气轻声的说道:“谢天谢地,原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因为旁听席很挤所以赵夫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还是有很多人听到了,众人都回头如同看一头怪物一般的盯着赵夫人,那样的眼光当然让赵夫人很不自在,这让她一开始忽略了讲台上的议员所陈述的内容,等到她听清讲台上面所说的内容之后她才知道自己刚才错的有多么离谱,因为现在的议题显然是废除帝制,而且眼看就要到表决地阶段了。
急怒攻心的赵夫人刚想发作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头就栽到旁边一个人的身上,跟来的侍卫见此情景立刻冲上去抢救。作为侍卫是需要有一些急救知识的,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接下来就是背着赵夫人上医院。
旁听席上的混乱引起了议员们地注意。不过上面乱糟糟的看不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很快在门口守卫的侍卫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向李富贵耳语了几句。
“还请诸位见谅,刚才我的岳母在旁听席上突发疾病,我需要去看一下,刚才的议题还请继续。”说完李富贵也急急忙忙地退场了,最后在李富贵不在场的情况下中国由帝国转为共和国的法案通过了。
当天晚上赵夫人仍然处于危险期,而李富贵也必须向他的家庭成员解释今天发生的事情。赵婉儿发现这个结果与她以前地想象有很大地出入。她本来以为李富贵是准备放弃一切实权,可是现在他连称号都不要了。看过了人事不省的母亲之后赵婉儿就无法再控制自己的情绪。
李富贵两手一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地变故。母亲大人怎么会跑到国会去,本来我是打算回来再向你们做解释的。”
“那你现在可以解释了。”赵婉儿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场谢幕是我早就准备好的,这一次的表演能够这样成功也有我在暗中的操纵的一份功劳。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结果不管是对国家还是对我们的家庭乃至于我都更好。”
赵婉儿摇了摇头,“即便你不愿意把皇位一代代的传递下去,也没有必要用这种方法吧?难道你连让后代沐浴一下你的荣光都不肯吗?如果当年你严词拒绝帝位,然后用半生的时间来宣传民主共和,在一切都有基础之后再放弃大权。不比现在要好得多吗?那时你仍能保持崇高的声望。不必像现在一样作为一个废帝灰溜溜的离开,子孙们说起他们的先祖也可以挺起胸膛。”
李富贵轻轻的拍了拍赵婉儿的手背帮着她稳定了一下情绪,“于公我认为学道不如悟道。在我还是毛孩子的时候有人要教我科学的人生观,现在看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虽然必要的知识的确需要学习,但是最终的结论我希望出自他们自己的大脑,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遵从权威于私在我看来辉煌的声望对后代仍然是一种负担,其实在有些时候一位圣人给后世的影响不比一个魔王小,看看曲阜我想你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对我来说一个喜欢游戏人间的先祖倒是很和自己的心意。”
“要是他们悟不透怎么办?顿悟这件事是很玄的,你就能保证他们已经一下子转变成了民主信徒了?”
“民主不民主其实并不是我所关心的事情,我不求他们信奉民主,但是希望他们明白在哪里都要有制衡。”李富贵缓缓的说道,“我和你说过国政说到底脱不开制衡和妥协,我综观古今中外所有的政体出了问题最后总会归结到这两个方面,非此即彼。制衡是一套制度,费了这么多年的劲这套制度我总算建立的差不多了,可是妥协不仅仅是制度那么简单,实际上能不能在制衡的基础上找出好的妥协方法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对于制度来说例子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经验一个先例往往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这样做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还走不出一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