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牙海盗,他们对这东西很反感,在海上李富贵又管不到他们,所以染发就成了更好的选择,目前开发了金黄、银白和啤酒红三种颜色。从这件事李富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对白种人的辨认能力都幼稚的可笑,实际上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分辨目标是不是西方人的方法就是看衣服,在衣服的基础上再稍加装扮他们就无法很好的分清对方的人种了,李富贵对此的解释是如果你看到一头大猩猩你当然会通过它的那一身毛来判断他的身份,而不是通过猩猩的面貌。这个发现使得更多的假洋鬼子出现在各地,他们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赢得了不少老百姓的好感。
冯子铭这次来找李富贵是来借钱的,“十万两银子?”李富贵有些奇怪, “你是说你私人要借这样一笔钱?”
“是的,我有一个投资计划,可以让我们的投入翻上十倍。”
李富贵低声吹了个口哨,“真有这么好的事?现在我们的生意赚钱的不少,不过除了我打仗之外十倍的利倒是很少见。”
“等到赚了钱我与大人二一添作五,如何。”
“要是赔了呢?”
“不会赔的,要不然我把计划说给大人听,大人自己定夺是否要支持。”
“说来听听。”
“我打算拿这笔钱去内地开报馆。”
“报纸这么好赚,还真是奇怪了,为什么我的几家报馆每年还需要我贴钱?”李富贵笑了起来。
“不是靠卖报纸赚钱,是靠卖报馆赚钱。”
李富贵还是没有弄明白冯子铭的意思,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
“新条约例不是规定洋人可以在各个府城设立买卖吗?…”
“有点意思,你继续说下去。”
“我们找些洋人出面,就那些白奴好了,办报馆,一家报馆也就五六千两银子,如果偷工减料还要便宜,等我们办起来之后报纸上就逮着省里一个大人物大骂一通,督抚、藩台都可以,不是攻击朝廷和官府,就是攻击这个官,可以说他买小老婆,抽鸦片烟,或者胆小如鼠,总之是一些实事求是的人身攻击。他肯定会受不了,可是外国人的产业他又没办法,最后就只好赎买,那个时候我们就狮子大张口,五万、六万还不随我们要,他们那里知道报馆的价钱。”
李富贵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赚钱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以后每个省就都有了一家官报了,这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官报的用处也有限的很。”冯子铭对此倒不抱很高的期望。
“怎么会没有用,民报是给老百姓看的,上面讲的都是真话,官报就是给官看的,虽然那上面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实话,不过毕竟把报纸送到了官员的案头上,它的作用也不能小视啊。”
“您是说即便说谎也比什么都不看强?”
“是啊,我们中国的官往往能从谎话中看出许多东西,有时候收获的信息不比实话少,他们可都是此中高手。你看看现在官面上那一句话不是假话,可你看到他们产生误解了吗?”
冯子铭笑了笑,“还真是的,看来我们这些做假货的还真不够他们看的,他们整个生活在假的世界中。”
“这个计划的确很有意思,成功之后你也有五十万两的身家了,想做些什么?说句实话我真不舍得放你去自己发展。”
“这个我也想过,我还是希望能继续在大人手下做事。”
李富贵一愣,“你手里有了资本却不想加以应用?你不是这样的人哪?”
“那笔钱我想投入到大人新开辟的一些项目中去,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像大人这样会挣钱,所以跟在您身后相信比我自己经营的利润更高,而且现在我负责的这一块也确实让我不想离开。”
“那真是太好了,虽然我一直也鼓励大家自己创业,不过像你这样的骨干要是走了就好像我突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一样。”
在一八六零年国家的金融形势有了一定的好转,这一方面是北京减少了货币发放的数量,另一方面李富贵采用霹雳手段彻底的整肃了金融秩序,在李富贵这里金融诈骗量刑极重,而且追诉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一年当中仅缺席审判被处以死刑的诈骗犯就有三个,其中一个开钱庄的还是裹了银子跑到北京捐了个知府的。这位老爷指省山西,到了地方以后上下打点,居然很快就给他弄到了个差事,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府衙中被前来执行抓捕任务的特种兵分队给逮住,带回苏州后严刑拷比,一直到他把最后一两银子都吐出来,然后加权一算还是没办法减轻刑罚,就直接推到闹市给崩了。从此以后两江的地面上金融秩序一下子就变得童叟无欺,很多大宗的买卖都不需要现银交易,而是通过一些金融机构划账、转账,保证了诚信之后生意明显好做多了,资金按序流动,很少再有哪个环节会堵塞这个循环,也就是说没有哪个环节特别脆弱,所以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了改变风俗而在本地进行的税制改革首先在连云港、马鞍山、淮北这几座新兴城市中试验,一方面在这几座新兴城市中传统风俗的影响要比其他地方小得多,尤其是连云港,另一方面,这些年这几个地方的人可都算是发了,当然发了的人并不包括矿工和码头工人,李富贵的税收计划主要也不包括这些工人,那些发了财的都明白他们能有今天是与李富贵的保护和支持分不开的,所以向他们征税相信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
这件事基本上与李富贵预料的差不多,虽然作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那些矿主、船主们对突然加到他们头上的税收很不高兴,但是李富贵也留给了他们逃税的法门,那就是分家、多收填房丫头,至于姓氏所造成的负担就有些麻烦了,李富贵的这一条征税方法旷古未见,最让人讨厌的是这些参数得出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比例,比如说一个工人和矿主都姓王,在这个区属于第一大姓,那他们就得多交百分之二十的税,在很多人看来这实在是岂有此理,虽然通过迁徙可以降低这个税率,不过不管到哪里姓王的成为第一大姓的可能性都很大。相对来说女子缠足税因为是定额征收所以对资本家来说就是毛毛雨了,但是工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让女儿放开脚。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六十一章 个人传记
虽然新税收只是在三地执行,被征收的对象也都乖乖的掏了钱,可是这种征收的办法还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甚至在富贵集团的内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征收如此奇怪的税种。
对此李富贵的解释是:“国难当头,大族和大户本来就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我现在让他们多交一些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那为什么娶小老婆都要交捐?”
“国难当头,有钱人自然应当多出些力气,我本来是打算征奢侈税的,不过现在奢侈品的界定还有待研究,所以就先从小老婆征起,娶小老婆无疑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
“可是人家养了个女儿缠足也要征税就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这有什么说不过去的,你难道没有看出这个社会是有福利的吗?什么是福利?比如说发了大水国家拿出粮食来赈灾就是福利。可是现在国难当头,国家哪有那么多的力量来赈济遭了灾的老百姓,还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看那些大足的妇女,平时像男子一样从事劳动,也像男子一样缴纳税赋,享受社会福利是理所应当,可是缠足的女子无力生产,平时由他父亲、丈夫养着我也不去管她,可是她如果也在危急时刻享受社会福利这就说不过去了,要是国富民强这点福利原本也算不得什么,可是现在国家也很困难,所以只好先从她们身上收一点,以后有什么事再用在她们身上,否则就只好规定遭灾的时候,缠足的妇女不受救济。”
李富贵的这番歪理把那些质疑的人唬的一愣一愣的,本来他的嘴巴就大,现在既然讲出了一套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别人倒也不好辩驳。
赵婉儿的欧洲之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远远超过了李富贵的期望,作为欧洲的第一站他们直奔意大利,由于在那不勒斯起义后意大利的形势非常复杂所以一行人取消了原定从那不勒斯上岸的计划,船队就直接停泊在罗马附近的海面上,赵婉儿在这里接见了索岚,现在的索岚是红衫军的一员。
自从索岚接受李富贵的资助重新回到欧洲以后,他很快就来到了革命导师的身边,在这个时代马克思并不是一个难以接近的人物,另外革命导师也对这个来自远方的小伙子很感兴趣,索岚的一些观点也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很有天赋,但是还缺少知识的沉淀。
可是马克思那种埋头在图书馆研究资料,每个细节都必须精心求证的学究风格并不适合索岚,他很快就开始渴望投入那奔腾不息的革命洪流当中去,所以当索昭也来到欧洲之后索岚就把这个位子让给了他的堂兄,自己投身到革命大潮中去,而索昭对于这种生活倒是非常满意,完全沉浸在对于未来的求证当中。
在这两年里索岚很快就在欧洲的那些激进分子中建立了自己的名气,毕竟在那些人当中东方人比黑人还要罕见,想要让人不注意他都很难,更何况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东方人。李富贵现在已经解决了创作的瓶颈,在最初他把自己非常熟悉的几部作品拿出来引起了很大轰动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好作品出现,这当然是因为剩下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诗歌也好他或者只记得一个框架,或者只有一线零散的片断,再加上公务繁忙,这样当然拿不出好东西。可是现在李富贵已经建立起一座文学工厂,李富贵负责提供灵感,一批文学青年加以充实润色,最后翻译成数种语言,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小说,品种五花八门,只要内容是中国目前需要的就会被生产出来,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到琼瑶的《六个梦》,如果李富贵再这样大肆剽窃下去未来一个多世纪的作家们很可能面临无题材可写的窘境,当然李富贵不会把这些充满矛盾观点的作品以一个人的名义发表,其中革命题材的小说就是交给索岚发表,那热情洋溢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陋本质的作品很快为索岚赢得了革命鼓手的称号。
另外李富贵为二索提供的资金虽然不多而且专款专用是用来资助无产阶级的导师来进行学术研究的,但是索岚还是从中弄到了一些作为活动资金。而且索家因为二索出国的使命是李富贵直接下文定的,所以一直以为他们两个谋到了什么光宗耀祖的差事,索家家业本来就不小,现在看着出口贸易很赚钱也开始活动心思,正好他们兄弟到欧洲当官,因此也汇了一笔钱出来希望二索在这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索岚倒是很不客气地把这笔钱也拿来做了革命经费,手里有钱毕竟好办事,比如索岚在红衫军中的这个小队就是他出钱武装的,这样的做法当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
“索先生原来这么年轻,常听外子提到您,很是赞叹您的勇气。”赵婉儿跟索岚客气着。
“索岚实在愧不敢当,夫人一个女流之辈能够带着公子远涉重洋,这份勇气才是让我佩服呢。”索岚说的是心里话,在这个时代一个中国女人能够完成这样的举动的确是惊世骇俗。
“索先生在意大利的事业还算顺利吧?”赵婉儿随口问道。
索岚一下子激动了起来,“那不勒斯这个野蛮的王国现在已经激起了所有人的憎恨,我们在这个月的十五号刚刚在卡拉塔菲米大败那不勒斯的军队,现在正在进攻巴勒莫,我们将会在加里波第将军的领导下很快占领西西里全境。”
赵婉儿点了点头,“那真是要祝贺你们了,不过听外子说,意大利不应该是你革命的重点,是不是这样呢?”现在的赵婉儿对这个时代欧洲的了解甚至在李富贵之上,毕竟她有漫长的海上时光需要打法。李富贵早就发现赵婉儿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实际上在李富贵的记忆里女人绝大多数都有学习语言的天分,所以赵婉儿这一路利用原来学过英语的基础把法语也学了个差不多,再加上伴有东方韵味的优雅,这后来让当时的欧洲人痴迷不已。
“大人的吩咐我时刻记在心上,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的欧洲意大利的革命形势最为高涨,我们很快就能彻底打败那不勒斯王国,然后我们还要把教廷那群肮脏、伪善的东西赶出意大利。”
索岚的激进情绪让赵婉儿有些吃惊,她这次来欧洲可以说是专程来觐见教皇的,这位居然要把教皇从意大利赶出去,她笑着点了点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