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谴钆湎郏钍屎洗钆涞纳唐纺谘黄绻幌溲黄钆涫ゲ寄且幌伦泳湍芙饩鋈种坏牟俊V皇敲奚瓷娜笨诘故怯行┠寻欤庑┌氤善纷约河植荒苡茫钆涓鹑讼嘈乓不崛枚苑胶芡诽郏仓缓迷菔辈话讶康牟芊懦隼础2还罡还缶醯每空庑┓巧桃凳侄沃站坎皇浅ぞ弥疲诙谜饬秸兄八故欠⒍蠹壹脊阋椋胍幌肴绾握嬲娜弥泄颊疚冉鸥?br /> 最后周光卓来求见李富贵,说是有关于纱布的建议。
〃哎呀,光卓你来得实在是太好了,是不是棉花驯化有了好消息?〃李富贵知道中国的纱布不管怎么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棉花头上,如果没有好棉花就算出尽手段也是迟早被洋布干趴下。
〃这个…,还没有,〃周光卓一脸的尴尬,〃现在仍然有棉种退化的问题。〃
〃这样啊,〃李富贵有些失望,〃不要紧,我也知道这个棉种改良不是一件快的起来的事情,那你找我有什么事呢?〃
〃我对现在的纺织行业有一些想法,想和大人说说。〃
〃很好,我知道老兄的见识一向是不凡的,没想到现在对工业也有研究了,你说说看。〃
〃其实我的看法还是从农业上来的,〃周光卓赶忙谦虚了一下,〃我们中国的棉花纤维短,这里面土棉是最短,我们驯化出来的已经长了不少,但是比起美国的大陆棉还是要次上一等,所以我们织出来的洋布必然要比英国货差上一些。另外我问过纺织行业的人,虽然通过成本核算我们是可以卖得比英国货便宜一些,但是相信如果英国人也愿意放弃一些利润的话我们在这方面也沾不到什么优势。〃
李富贵长叹一声,在心中想道:要是早知道美国人打不起来我也不会大力发展纺织和英国人来个迎头对撞,本来是想发展化工的,毕竟硫酸硝酸之类的东西长途海运的成本还是很高的,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可是现在已经到了这一步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我还不信我们的棉花连日本的都不如,当年日本人的纺织也算是颇为有名了。
看到李富贵叹过气后就没有下文,于是周光卓继续往下说:〃但是中国现有的纺织市场还并不是洋布的一统天下,即便是在苏南土布也要占上一半的份额,可是土布用的棉花却是纤维最短的,大人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这话把李富贵问愣了,〃这我倒没想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周光卓笑了一下,从怀中拿出一团棉花,轻轻地把它扯开,〃大人请看,土棉因为纤维短所以纺出来的纱强度不够,因此土棉纺出来的纱比洋棉纺出来的纱要粗,这就导致土布比洋布要厚,厚布总比薄布要结实耐穿,虽然贵一些但是大家都认为土布的质量比洋布好。所以现在市面上有钱人喜欢穿土布,穷人就比较偏好洋布。〃
李富贵一拍大腿,〃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我以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有钱人保守所以才不愿穿洋布的。〃同时他心中也感到好笑,原来在这个如此黑暗的年代国货的品质还是受到老百姓的肯定的。
周光卓点了点头,〃如果我们按照洋布的方法去织,我刚才说过了一点优势都没有,棉种的彻底驯化我估计还需要五到十年,相信我们的纺织厂等不起。可是如果我们也把纱纺粗,最后织出一种与土布差不多的洋布,那样的话一方面我们的棉花比土棉要好,另一方面我们使用大机械生产,成本也要低,这样我们不就有优势了吗?这个市场如果开拓出来相信保证我们十年的生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李富贵倒吸一口凉气,这个计划将会给民族传统纺织工业以致命的打击,不过对他的那些纺织厂来说可就是绝对的利好。〃纺织厂的设备虽然都是我订的,不过具体怎么纺怎么织我倒不是很清楚,不知道那些机器能不能做到你说的这些。〃这次这几家纺织厂大干快上,因为机器上马上的很急,中国的技工对设备还没有完全吃透,对此李富贵也挺头疼,等这阵子忙活过去之后还是需要认真的培养一批懂纺织工程师。
〃我曾经问过一个纺织厂的工程师,他也不知道能不能通过调整设备就达到这种效果,这件事恐怕还需要向原厂的工程师请教。不过我想应该是可以的,帆布那么厚的布不也是这么织出来的吗。〃
这个想法的确给了李富贵很大的启发,他当然不会介意此举是不是会造成中国传统织布技能的失传,在他看来那种保护传统工艺的事情还是等到真正实现了机械化之后再去头疼吧,周光卓的建议实际上还给他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只要细分市场就完全可以从外国人那里夺取份额,毕竟这个时代还是大工业为王的,再加上欧洲距中国那么遥远,一旦市场被细分他们反映不灵活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想象一下市场需求反馈到英国,然后英国再调整生产,然后再运过来那个时候连黄花菜都凉了,总之必须让市场决定生产,最好再能引领自己的时尚,到时候外国人是不可能跟得上这种节奏的。
李富贵很快就从洋商中弄清了纱线粗细的奥秘,这些商人中懂得纺织的比比皆是,“霍华德先生,您知道纱线的粗细是怎么一回事吗?”李富贵很快就找到了一位专家,这一批纺织机械的进口这个霍华德出了很大的力气;李富贵觉得这个人还算信得过,现在中国外交体系虽然还不算成熟,但是商业情报的收集已经很有些规模了,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被赋予了一项使命,就是把他们打听到的各种商业交易的细节记录下来然后寄回国内,在国内有专门的人员整理这些信息,然后提供给各家商报。
“纱线的粗细是这么界定的,一两棉花可以做成三十根一米的纱,那就是三十支,而一两棉花可以做成四十根长一米的纱,那就是四十支。”
“那纺织机应该可以纺出我想要的粗细来,是不是?”
“是的。”
“那太好了,如果我想纺出二十支的纱,不知道会不会超出我们这套机器的设计范围?”
“当然不会,可是大人为什么要做这样奇怪的设计,我们这次进口的设备都是相当先进的,即便是用中国的棉花纺出三十支的纱也不成问题,要知道纱的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用这样的纱织布就越薄,也就越柔软舒适。如果是机器和工人上有问题的话我可以联系厂家。”霍华德以为机器出了什么问题,需要降低纺织的品质,所以十分紧张。
这个问题让李富贵很难回答,他总不能说我们中国人就是喜欢穿又厚又硬的布,“这个嘛,其实我们是在做一项试验,现在军队有一批订单,你应该知道军队用布不需要多舒适,但是必须很厚很结实,所以我打算调整一部分机器的生产,但是我们的那些工程师只是能开一开机器,做一做维护,调整机器他们还是不会,你看能不能请人来调一下,顺便再做一个有深度的培训。”
“这没有问题,我们商会就有人懂这种机器,我马上就叫两个过来。”虽然这个理由倒是很充分,但是霍华德在心里还是有些奇怪,这种调机器的小事难道还需要这位总督大人亲自出面吗?他当然知道现在日本的战事正在展开,李富贵应当十分忙碌才对,不过这就不关他的事了。
赵婉儿的归国在中国并没有造成什么波澜,现在大部分人对外的目光都被对日战争吸引了过去,虽然一开始的确有很多人认为悍然发动一场对友好邻邦的侵略战争与理不合,但是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即便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还是激起了民众当中的沉寂已久的民族自豪感,这个时代的中国实在是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让李富贵感到有些可笑的是士人的转向最为明显,昨天还是反战主力的他们今天突然就变成了进入日本战争的吹鼓手,尤其是年轻的秀才们更是激动莫名,昨天拿来反对这场战争的理由一眨眼就变成衬托这次伟大胜利的绿叶,忽必烈两伐日本的失败正说明今天大清之强盛,更有些酸儒翻出当年蒙古征讨西方的战绩试图建立这样一个不等式:蒙古人兵败日本,而西方列强那个时候被蒙古人杀得直喊娘,那么现在大清做到了蒙古人做不到的事,这当然说明大清要远远高于处在这个不等式底层的俄国一类的国家,这样好像大清也能在外国人面前扬眉吐气了。
赵婉儿除了原先预想到的一系列外交收获之外,还给李富贵带来了几样惊喜,首先是与拿破仑三世进行了很好的沟通,据赵婉儿所说这位小三看起来倒是挺有气派,很有些帝王的派头,由于这次赵婉儿是教皇的客人拿破仑三世对她的接待规格非常高,当赵婉儿乘坐这敞篷马车进入巴黎的时候,巴黎的市民几乎为之疯狂,拿破仑三世非常希望能够用这样一场带有异国浪漫风味的庆典来讨好越来越敌视他的巴黎市民。同在意大利一样三个女人很成功的赢得了巴黎各个阶层的好感,法国立刻又兴起了一场中国热,就在这友好热烈的气氛中,拿破仑三世答应向李富贵进一步的提供援助来报答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为法国所作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法国希望与中国展开更进一步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交流,对这些提议赵婉儿都是微笑着表示会代为转达。
请大仲马来东方为李富贵写一篇自传式的小说这件事没有一点波折,仲马先生对于东方已经是神往已久,而且这次他还可以见到充满传奇的李富贵,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甚至有可能见到中国的皇帝,对于一个喜爱冒险,精力又无比旺盛的人来说这实实在在是无法抵挡的诱惑。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凯瑟琳不会随他们一起去中国,她在欧洲还有许多事情。不过极具神秘色彩的海莺显然弥补了这种遗憾,要不然几个月的海上漂泊倒真地会让仲马先生感到有些畏难。
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第七十一章 鹿儿岛之战
在法国的收获虽然丰富,但是毕竟没有出乎李富贵的意料,而在德国找到了西门子就让李富贵很是吃惊了,毕竟他们只有这样一个名字和一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从事电气行业的情报。在赵婉儿离开中国之前李富贵搜肠刮肚的想出了一些欧洲有名的品牌交给赵婉儿,让她在访问的途中多加留意,可惜很遗憾的是与对美国、日本品牌耳熟能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富贵对欧洲知名的产品了解得很少,克虏伯早就在做生意,不需要赵婉儿再去费什么事,而空中客车、法拉利以及诺基亚这样的牌子怎么看都不会在这个时代出现,最后憋的满脸通红的李富贵想出了两个名字,西门子和诺贝尔,没想到还被赵婉儿找到了一个,而西门子对这些从天而降的东方客人感到莫名其妙。
诺贝尔没有找到,瑞典人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赵婉儿仔细打听了一番之后只好放弃了寻找他的努力,而发现西门子也完全是个巧合,西门子这个时候正在铺设撒丁岛至阿尔及利亚的海底电报线路,赵婉儿一行在法国偶然听说了他的事情,约见详谈之后西门子倒是对广阔的中国市场很感兴趣,但是他正在筹划架设一条从爱尔兰到美国的海底电缆,这当然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项目,不过能够与中国的上层打好关系当然也很不错,在西门子的心中已经有了将他的电缆铺设到世界各个角落的雄心。
十分巧合,当赵婉儿回到中国的第二天前线再一次传来捷报,魏人杰攻克了鹿儿岛城,民间再一次一片欢腾,不过李富贵却知道一些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报,魏人杰的这次战役打得相当艰苦,萨摩藩三分之一的男人是武士,这实在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而且这个鬼地方到处都是山,本来霍普和魏人杰看到屋久岛上那高耸入云的山峰从海上拔起还对此地的景致大加赞叹了一番,不过等到他们在鹿儿岛崎岖不平的地形上与萨摩的军队展开战斗之后他们对山地的印象就完全改观了。
扼守在海口的炮台并没有给英国人的舰队造成什么麻烦,虽然萨摩早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早在上一代藩主岛津齐彬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近代化运动,比如蒸汽船、火车的研究、用于炼钢的熔矿炉的建造、用于制造大炮的反射炉的建造都已经开始了,不过随着岛津齐彬的死这一切基本上都被废止了,所以英国海军面对着的绝大多数仍然是老式的火炮,经过两个小时的炮击那座看似坚固的炮台就化为一片瓦砾了,至于萨摩的那小小的水兵队在这样的舰队面前实在是如同儿戏,根本就没有敢拿出手。
夺取港口附近的街市区的战斗相当激烈,不过中英联军还是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而那些捍不畏死的萨摩军人也表现出了让魏人杰很有面子的勇气,他们虽然死战不退,但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