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帝国(墨砚讲武堂)





的视野还有那从容不迫的态度让他成为了球队里绝对的精神领袖,当后方队员得球后,就会将球交给他,让他去调度球队的进攻和调整球队的进攻节奏。   
  卡尔多内:意大利人,是球队中资格最老的人了,现年32岁。他拥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但他的身体素质并不出众,技术也只是差强人意。他是踢“野球”出身,作风十分的泼辣,牛皮糖式的防守足以让对方任何一名球员发疯——因此他得到了红牌发放器的绰号。而他镇守的右路虽然攻击力差,但对右路的保护却是最让我放心的。这也为博沃的插上助攻创造了客观条件。   
  前锋(两人):德拉罗卡:由Wolf俱乐部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前锋。身材高大,冲击力十足,头球技术相当的出色。盘带技术就真是差得可以了,带球快点都会拌蒜。但他拥有敏锐的门前嗅觉,擅长跑位和把握机会,而且他的射门动作十分的隐蔽,经常可以打入一些出人意料的进球。他是个门前机会主义者,我很看好他,看到他我就会想起因扎吉——近几年,意大利国家队中最出色射手之一。但他毕竟还是个年轻人,状态十分的不稳定,我想假以时日,他定然会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射手。   
  卡吉尼亚:关于他我还用多说什么吗?!这名前锋虽然年事已高,但并不影响他排入世界上顶尖前锋的行列。辉煌的职业生涯和丰富的比赛经验让他成为了球队想当然的领袖。虽然近年来状态不是很好,但我想,一旦他找回了以前的状态后,那将是所有门将的噩梦!   
  最后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张亦滕,现年30岁。我在25岁就开始了我的教练生涯。我想我可能是世界职业足球史上最年轻的主教练了——法甲欧塞尔队的主教练居·依鲁也是在26岁的时候才担任主教练的。   
  我以前是一个十分有天赋的中场球员。由于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着家人远走意大利,所以对祖国的记忆并不深刻。但古老的东方传统在我的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最让我得意的是,我的中文水平恐怕要比大部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要好。   
  话说回来,我本是个天赋不错的中场球员,14岁的时候进入罗马少年队。当时我是队上最小的小家伙了。队友和教练们都喜欢叫我中国男孩——我这个外号可比雷克巴那个假冒伪劣产品要货真价实得多了!在我20岁那一年,我进入了罗马青年队。22岁首次在意甲亮相,并且风评不恶。如果老天长眼的话,我现在可能算得上一个有点腕儿的球星了,不过,上苍总是残忍的,当我24岁时刚占据主力位置的我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它让我结束了本该是星光璀璨的职业生涯……   
  25岁那年,我的腿伤奇迹般的痊愈了。但我放弃了重新回到绿茵场的机会——我参加了FIFA(国际足联)开办的教练班,同年毕业。凭着和罗马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回到了培养我的罗马少年队,一年后,我开始带青年队……在罗马的最后两年我从法比奥先生那学到了很多东西——场内的和场外的。两年美好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直到那天法比奥先生让我收拾东西离开……对这点,我从来没怨恨过他。他十分的了解我,了解我这个东方血统的人对旧事物的依赖性——或者说是忠诚。但对于一个很有天分的青年教练来说却是最要不得的!他是为我好,当我看到从会计部领到的支票时,我就知道了——10万美圆的解约金。   
  我背上了行囊,揣着酒瓶开始了流浪生涯……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但什么时候流浪的命运会停止呢?我不知道……还是让上天来决定吧!         
第四章 日本人?中国人!   
  球星之所以被称为球星,不仅是因为他拥有着精湛的技术和独门绝活,更主要的是他拥有着非凡的职业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觉悟,身为职业运动员的觉悟。他必须要把足球当成他足球生涯的全部,什么热爱,什么执著,什么追求都是狗屁!说穿了就是为了名和利。   
  说到上面的话,我不得不用到一个我十分讨厌的词——动机。我就曾经问过以前在罗马时的一个队友,你踢球的动机是什么?我的这位兄弟十分的幽默,他是这么回答我的“:嘿,兄弟!我他妈真想说是为了足球本身才这么干的!可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要是俱乐部欠了我一年的工资……嘿嘿,去他妈的狗屁忠诚什么的,老子马上就要求转会!我们踢球的时间只有全部人生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却要积累起足够我们这辈子花的钱!也就是说,我们踢球是为了钱……钱!你懂吗?!还有,踢球能让我出名!做名人好,因为成了名人能让我更加的有钱!有了钱我就有很多东西……比如说女人吧!哥们儿换了六个女朋友了,一个比一个漂亮。为什么?!说穿了还是因为咱有名气,有大把的钞票啊!要是等哪天你不红了,也没钱了,她马上就得跟你拜拜!你信不信?!”   
  话都说到这份上哪容得我不信。因此我也就更加努力的去踢球,表现得更好,然后让经纪人替我向俱乐部要一份更好的合同。至于女人,我不喜欢金毛或是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同志们。我只喜欢东亚女人,尤其是中国女人。但是,由于我一直漂泊在外,没有什么机会回去瞻仰我们伟大祖国5000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中国女人就更缺乏印象了——大致上应该和我妈差不多吧!种种因素,我一直没有结婚。更离谱的是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到今天我还没饿死,或者说我还健康的活着,就是因为我的职业精神让我积攒下了足够的财富。所以我说,只要你干足球这行,你不能没有职业精神!   
  说实话,如果有可能,我尽量不使用南美或是非洲球员。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中的大部分都缺乏职业精神。比如说有南美之王称号的里克尔梅,他虽然天赋绝佳、才华横溢,但是他很懒。只喜欢自己踢得漂亮,却不在意球队是否胜利。还经常用他那具有阿根廷特色的小聪明逃避训练,因此我一直不看好他,也许经过欧洲职业足球的锤炼后他能有所成就吧!   
  至于亚洲球员,他们的提升潜力相当的大。对欲望的要求也不小,但是很难出现一些很有名气的球星。为什么?原因太多了!如果他们乐意他们就可以随意的踢球,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很喜欢金钱和女人,这点无可厚非。有句老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如果用在这些人的身上,就要换成另一句话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就是为什么那边联赛老出问题,三天两头整风的原因吧!要不是亚洲对于欧洲的俱乐部来说是一块很诱人的肥肉,谁会用这些不顶用的家伙呢?!   
  但是,亚洲球员中特别要表扬一下的就是日本和韩国的球员,他们似乎都知道一个道理——努力的踢球,技术才能提高,技术提高了,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是日本人的观念。而韩国人更信奉这一条:努力的踢好球,联赛才能更好看。联赛好看了,他们才会有更好的收入。   
  我不明白,在欧洲,只要本地的居民看到黑头法,黄皮肤的亚洲人都会笑着问“日本人?韩国人?”却从来没有人问“你是中国人吗?!”   
  这让我这个中国人很没面子,因此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千万别当着我的面别问我的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人问我来自哪,我会很“聪明”的说“:我来自我妈妈!”   
  这个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疮疤,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并没有太多人知道。因此,今天早上就有几个傻瓜触了我的霉头。   
  “嗨!早上好……日本人!”刚转会来的库福尔笑嘻嘻的对我说。   
  “你也早上好……尼日利亚人!”我明知道他是加纳人,但是我仍然朝他叫尼日利亚人。因为我明白加纳和尼日利亚两国经常有点不大不小的摩擦,两国人也是彼此的敌对。我这样做,就是为了报复他叫我日本人这件事。   
  “NO,NO,NO,我可不是什么尼日利亚人,那些绿皮冬瓜怎么会跟我有相似之处呢?!”库福尔把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嘴唇撅得很厉害,但意大利语说得却是字正腔圆。   
  “你们都是非洲人嘛……难免会认错的!”我摊开双手,露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上帝啊……”他翻了翻白眼,“下次再遇到加纳人的时候可千万别把他当成尼日利亚人,那是一种侮辱!”   
  “好吧!”我笑着说道“那麻烦你下次也别把中国人错认成日本人,那就不仅仅是一种侮辱了!”   
  我和库福尔同时笑了起来。   
  接下来的训练中库福尔十分的卖力,仿佛是在想我证明他们加纳人有多优秀。但真正吸引我眼球的却是我的两个小老乡——杜威和刘臣。   
  按说身在异乡,同胞应该是十分抱团的。可是,我发现他们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几乎都没有说过话,甚至连对视一下都没有。无论训练课里的什么内容,他们都比着干。很卖力气,这让他的队友们很吃惊——这两个中国人吃了兴奋剂吗?!我察觉到气氛不对马上将他们分别安排到别的组中,要是再让他们俩在一块,非打起来不可。   
  更吃惊的事情发生在接下来的分组对抗训练中。由于我们的球队人员刚齐整,所以我让他们自由组队,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我本以为杜威和刘臣会在一块,但是我错了,他们竟然分开了!尤其是在攻防互易的时候,两个人视线的每一次交叉都会暴出很多火花。他们彼此拼抢的时候更是动了真格的,丝毫不介意铲伤队友或是弄伤自己。   
  看到这个情景,我不禁有点火大。但是身为一个教练,我不能拒绝这种认真的态度。训练时动真格的,在场上才能放得开,水平提升才快,状态才能调整到最佳。   
  在球场上动真格的那是他们的职业素质过硬,但是如果在场下还这样明争暗斗的,那可就成了球队的不安因素了!一向擅长做球员工作的我又怎么可能让这种情况发生呢?!经过库负尔这个大嘴巴一宣传,全队的人都知道刘和杜是我的老乡。要是在我的眼皮底下,他们之间搞起事来……那可真是丢了咱中国人的脸了!         
第五章 心琐   
  由于杜和刘刚到意大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而且他们似乎根本就不想在这置产。所以他们就暂时的和住在我租的房子里,我的房子不算很大,但至少也得有200坪。这样的房子不能说不大,但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好象有点太小了。   
  我实在不能想象,他们竟然如此的水火不容。在中国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在同一个俱乐部里,不可能有什么矛盾的。而且杜现在已经入选国家队了,刘则刚刚入选了国奥队,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因为国家队的位置闹矛盾。即便是来意大利,他们两个也都是乘不同的飞机来的,而且签约前后并不知道对方会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带着疑问回到自己的房间里。   
  我打开电脑,连上网络,上了中国体育网。想看看关于他们的消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打开网页后,满眼都是关于他们转会我们wolf俱乐部的事情。其中有一条新闻评论最让我感兴趣——《一个?还是两个?》通过这篇文章让我见识到了中国记者出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让我记住了一个人名——胡涛……我靠!他为什么不叫胡诌?!   
  上面详细介绍了杜威和刘臣,还有我这个中国血统的“洋人”。里面的评论让我感到啼笑皆非,“中国球员的意大利情结再次上演。意大利好象并不是中国球员的福地……中国上个世纪最好的中场球星马明宇仅仅在意大利当了一回看客……而中国球员的成功旅欧生涯大都是独自一人……如果一个球队同时引进两名中国球员……必定只有一人能留下来,并获得成功……但是wolf俱乐部里竟然有三名中国人……那最后,留在那的中国人将是一个?还是两个?”最后这篇文章给这种现象下了一个定义——中国法则。   
  “哦?还有续篇?!”我小声嘟哝着。   
  续篇里写的是一些记者就这个问题分别采访了杜和刘,他们的回答惊人的相似 “我对自己非常的有信心……我相信我在意大利会有一个好的开始……那名华人主教练水平不错,我相信在他的指导下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这是杜威的回答。   
  “我坚信,如果我努力我一定会成功。那个教练是华人……而且汉语说得很好,我们之间沟通没有问题……我相信在他的帮助下我会很快的适应意大利足球的!”这是刘臣的回答他们的确很自信,这从他们的回答中就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