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天道
“陛下,北俱芦洲有捷报传来,而苏州最近又传来祥瑞。臣恭请陛下御览。”只件蔡京从袖里取了一块黝黑的石头,表面上却有许多奇怪的花纹,组成一个奇怪的字迹。内侍见状,赶紧接了过来,献与天子。
那天子本是喜好花鸟奇石,今见此石头,仔细的端详了片刻,皱了一下眉头,问道:“蔡卿可知道此石唤何名?上面的花纹作何解释?”
蔡京不慌不忙的说道:“回陛下,臣不知,而且想必在朝的众大臣也不知,那字迹就是方大人博览群书,大概也不知道此花纹是作何解释?同样正因为如此,故可以称为是祥瑞。”
一旁的童贯闻言连忙出班笑道:“陛下大喜啊!百年前凤鸣天柱,而后北俱芦洲收复在即。大军即将进入三江城,而今又有祥瑞现世,陛下乃是天命所归。人皇当朝,我大宋是何其幸运。”众大臣闻言也纷纷点头。纷纷出言符合。一时间大殿之上一片歌功颂德之声,把宋天子夸的如同那火云洞里地三皇一样。
天子在宝座上满面春风,尽管他明知道这也算不上什么祥瑞之类,但还是摸了摸石头,笑道:“这石头就是石头。只不过有些奇怪而已,倒是很难见到的,蔡卿有心了。”
蔡京眼珠一转,又奏道:“陛下,在地仙界资源丰富,各种奇珍不尽其数,虽然有些都是仙家所养,但是在平常的百姓家中,却也有不少,象在江南一带。就有许多美丽奇石,如今天下太平,不若派人下江南。收取各种奇石,供陛下把玩。”
忽然有人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连声不可,天子望了过去。
却是丞相方世文,连忙问道:“卿有何事?”方世文奏道:“如今我朝北边尚有天竺之患,南边诸国尚未臣服,西边四国经常骚扰,陛下今日又想在江南搜取奇石异宝,必然骚扰百姓,一次两次尚可,若是经常如此,则必然引起百姓不满,那江南乃是我大宋粮仓,一旦作乱将如何是好?”天子闻言点了点头,正待下旨拒绝时。
蔡京又出班道:“陛下,丞相之言虽然有道理,却也有偏颇之处,若是陛下公平买卖,那江南百姓怎会拒绝,还会夸奖陛下仁德。陛下只要派遣忠厚之臣前往江南处理此事,必然能够获取两全齐美之法。”天子大喜道:“卿言甚善,不知爱卿以为何人可以前往处理此事。”
“陛下,臣以为朱缅可以当此重任。此人乃是苍莽山蜀山门下,乃是得道地剑仙,为人忠直刚正,可以为天子分忧。”蔡京又说道。
天子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是蜀山门下弟子,也是道德高深之辈,可以担此重任,蔡京,就传朕旨意,让朱缅在苏州建立江南制造局,专门收取江南奇石。退朝吧!”“臣遵旨。”蔡京得意的笑道。
望着已经身入后殿地天子身影,方世文叹了口气。威武王走了过来,问道:“老相邦为何叹息?”方世文忽然点了点头,苦笑道:“看来我是老了,一百年前我奉师命下山,辅佐陛下,今日看来,老夫是老了,也该回山了。”
《玄门天道》 第88节
《玄门天道》 第88节
作者: 堕落的狼崽
“相邦要走?”张晓寒大吃一惊。方世文点了点头,道:“如今的天子已经不是以前的天子了,数百年的安逸让其雄心已失,更加上百年前镇北王为他取得了北俱芦洲大片土地,后来又凤鸣天柱,近几日的兵进婆娑关,到天竺国在北俱芦洲地首府孟加不过十天的路程而已,这一系列的事情让陛下得意自满,哪里听的下我等的劝告,当初你我劝陛下莫要两线作战,没想到的是天魔峰上的金阕真人不但让他的徒弟帮助镇北王,居然亲自下了凡尘,一下子就取了婆娑关。你说,陛下还听我们的吗?大宋真的要日落西山了。”
张晓寒笑道:“相邦多虑了,先不说我朝实力强大,国内太平,内有相邦与太师,外有四镇诸侯忠心卫国,怎么可能日落西山呢!更何况别地不说,那百年前的凤鸣天柱可是不假。”
方世文叹了口气道:“如今天机已乱,天象不明,但是老夫却能隐约间感觉不妙。今日蔡京所说的朱缅这个人我知道,虽然是蜀山门下,哼哼,蜀山中人霸占苍莽山数万里地,一向黑白不分,与西方地佛家子弟之间有些暧昧,也不是一个十足的道家门派。但是却经常已正义自居,手下的门徒刚愎自用,眼高于顶,实在当不得人子,老夫听说在人间界就是因为这样,才被北方大天尊金阕真人假了大巫之手灭了满门,让朱缅过去,不出乱子才怪呢!”张晓寒闻言也点了点头,人间蜀山之事也略有所闻。而在地仙界蜀山中人也是张扬跋扈,确实当不得人子。
“如此情况,还不如流着有用之躯,日后为朝廷所用。”当下匆匆告辞而去,次日大殿之上,方世文果然上表奏明天子道:“臣启陛下!
天下大事已定,国家万事康宁,老臣衰朽,不堪重任,恐失於颠倒,得罪於陛下;恳乞念臣侍君百年,数载揆席,实愧素餐。陛下虽不即赐罢斥,其如臣之庸老何?望陛下赦臣残躯,放归田里,得含哺鼓腹於光天之下,皆陛下所赐之余年。”赵佶见方世文辞官,不居相位。忙慰劳曰:“卿虽暮年,倘自矍铄,无奈卿苦苦固辞;但卿朝纲苦劳,数载殷勤,朕甚不忍。”即命随侍官传天子旨意:“点文武二员,四表礼,送卿荣归故里;仍着本地方官不时存问。”方世文谢恩出朝,不一时,百官俱知首相致仕荣归,各来远送。自有一番别情不表。
第一百零二回 三教会聚三江城 佛道对阵见分晓
战争还是要打的,远在北俱芦洲的李无极等人并不知道大宋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宋了,辅佐了数百年的首相已经辞官回乡,参知政事蔡京终于熬出头来,成了当朝宰相。不过对于远在北俱芦洲的李无极来说,如何攻取三江城才是硬道理。自从岁初起兵,到如今的三江城下已经有一年有余,一路上过五官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才到了这北俱芦洲天竺国最后的堡垒。
一路上旌旗遮天蔽日,杀气冲天,只见飞龙红缨闪闪,飞凤紫雾盘旋;飞虎腾杀气,飞豹盖地遮天。挡牌滚滚,短剑辉辉;挡牌滚滚,扫万军之马足;短剑辉辉,破千重之狼铳。大刀,雁翎刀,排开队伍;金,荡荡朱缨;太阿剑,昆吾剑,龙鳞砌就;金装剑,银镀锏,冷气森严:画戟,银尖戟,飘荡豹尾;开山斧,宣花斧,一似车轮。三军呐喊撼天关,五色旗摇遮映日。一声鼓响,诸营奋勇逞雄威;数捧锣鸣,众将委蛇随队伍。宝纛下,瑞气笼烟;金字令旗,来往穿梭。能报事拐子马紧挨鹿角,能冲锋连珠炮堤防劫营。正是:腾腾杀气滚征埃,隐隐红云映绿苔;十里只闻戈甲响,一座兵山出土来。十几万大军把三江城围的个水泄不通。樊梨花顿时在三江城三十里外扎下了大营,但见营安南北,阵摆东西;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卷起威风。阵前小校披金甲。传儿郎挂锦裙;先行官猛如黑虎,佐军官恶似彪熊。杀气重霄,连三江城上空的日头都给遮住了。
中军大帐。樊梨花端坐帅坐上。”李白、谷雪丰!”
“末将在!”
“你二人率领精兵八万,前去阳平关。阻挡前来援救三江城的天竺国军队,不得有误。”樊梨花手持令箭冷冷地说道。
“末将领命。”两人接过令箭,前往调兵不提。
这时忽然探马报,帐外有一道童求见。樊梨花不敢怠慢,连忙道:
“令来。”再见那道童。却是金阕宫中的书画童子。大惊道:“书画童子,你不在宫中服侍掌教老爷,来此做什?”书画童子笑嘻嘻的说道:“回师姐地话,掌教老爷让我来传话给师姐,让师姐在三江城十里处搭一芦篷席殿,结彩悬花,以使三山五岳道友齐来,可以安歇。师尊还说,过了此阵,师姐与众位师兄就可以回山了。”樊梨花闻言当即传令:“左将军关晓萧率五百精壮在十里处起造芦篷。安放席殿。”不消一日,关晓萧就来复命。樊梨花连忙带着白素贞、燕赤霞、六耳猕猴都出了大营,另关晓萧掌军中大小事务。话说樊梨花上了芦篷,铺毡垫地,悬花结彩,专候诸道友来至。
不到片刻功夫。却见一道人骑虎而来,只见那道人稽首道:“贫道申公豹见过几位道友。”樊梨花等人赶紧还了一稽首,迎了进去。又过了半响,就见空中一声鹤鸣,三仙子跨空而来。一人乘异鸟,一人乘鸿鹄鸟,一人乘花翎鸟。申公豹道:“三位仙姑也来了。”三仙子连忙稽首道:“云霄、琼霄、碧霄见过诸位道友。”不一会儿彩云仙子、菡芝仙子、黄天化、杨戬、雷震子也都赶了过来,随后南极仙翁、赤精子、姜子牙也都纷纷赶了过来,。一时间芦蓬之中济济一堂,但是却又是分列两端,泾渭分明。只有樊梨花等玄门中人左右逢源,谁也不好得罪,谁也不好过分亲热的。尤其樊梨花、白素贞两女子与三仙姑等人说地倒是很热闹。那南极仙翁等人望了望,对樊梨花稽首道:“敢问道友,尊师何时到来。”樊梨花不敢怠慢,也还了稽首道:“掌教老爷只是让我等在此扎下芦蓬,并没有说明何时到来。”话刚落音,那黄天化谓杨戬道:“修行不过百十年之工,也还想成仙做祖,玄门真是笑话。”杨戬连忙拉了拉黄天化,摇了摇头。正待说话,哪里知道那碧霄听的分明,讥笑道:“金阗真人法力高强,虽然不过百十年之功,却比某些人要强的多,数千年还是没有什么变化,还有些人堂堂道家护法却做了天庭的走狗,真是丢了我道家的脸皮。”
“哼,你截教不也是为天庭效命吗?”黄天化脸皮通红,大骂道。
“哼,若非当年师祖偏心、你师父以大欺小,我五人哪里有今天。”旁边地彩云仙子闻言大怒,当下祭起戳目珠朝黄天化打了过来。
那黄天化当年曾吃过此珠的亏,正待躲闪。忽听空中钟声悠扬,清音一片,那戳目珠却是在空中停了一下,南极仙翁道:“金阗真人来了。”说着就迎了出去。彩云仙子闻言狠狠的瞪了黄天华一眼,也跟在后面迎了上去。果见空中一阵大亮,天光大开,一道人骑苍鹰而来,不是李玄又是哪个。樊梨花等人连忙跪倒相迎。李玄点了点头。朝南极仙翁等人打了个稽首道:“为了我门下之事,有劳道兄了。”
“同是道门中人,天尊何必客气。”南极仙翁稽首道。
李玄点了点头道:“做了此阵,北俱芦洲可享受太平世界了,贫道也可以清净几年了。”
云霄仙子也点了点头道:“不知道对面城中有哪些人,可否熟悉?”李玄微微一笑道:“道友何必紧急,明日阵中自然可见分晓,虽然明日只是见个高下而下,但是凤鸣天柱,北俱芦洲应归我道门,此乃天数,对方虽有神通,却不能与天数相比。”众人闻言也点了点头。
当下在芦蓬中坐了下来,李玄坐了首席,阐截两边坐了两边。至子时分,只见李玄顶上现黑白太极,上放五色毫光,金灯万盏,默默落下,如檐前滴水不断,太极之上有一四足大鼎,古朴非常。而一边的南极仙翁头上也放出三花,清光一片,清光之中有葫芦,上放五彩毫光,照耀整个三江城。众人正待欣喜之时,却听三江城中响起佛音一片,沉檀香霭传遍三江城周围。只见三江城上空,佛光一片,金光闪闪,隐一尊古佛,四下幡盖缤纷,也个斗大的舍利子射出元光,把清光顿时抵在外面。
众人当下知道对方最起码也是个古佛呆在其中。
次日天刚明,李玄谓南极仙翁与云霄道:“我等修仙中人还是呆在灵山中好,红尘三千,非我等久留之地。”两人点了点头,当下与南极仙翁、云霄三人领着玄、阐、截三教弟子朝三江城而来。
而此时三江城城门大开,只见一尊大佛光头、袒胸露腹,左手扶膝捻珠,右手摩腹,两眼平视,笑容可掬,豁然是中央婆娑净土的未来佛弥勒佛。在其旁边有三大士,一个手持净瓶,骑了只金毛犼,乃是观音菩萨,也就是当年阐教十二仙中的慈航道人。一人骑白象,乃是普贤尊者,也就是当年的普贤道人,还有一人骑了青毛狮子,乃是文殊菩萨是也,也就是当年文殊广法真人,还有一人,大慈大悲乃是地藏王菩萨是也!还有一人乃是道家打扮,却是惧留孙佛是也!
李玄稽首道:“今日不过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