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魄珠魂
“阁下答应了?”
“老朽能不应允么?”匡散怒道:“忍字头上一把刀,依着老朽当年性情,诛戮他们易如反掌,他也看准了这点,老朽定顾念家人,投鼠忌器,不敢动手!”
“就这样阁下便上鈎了。”
匡散也不理会韩仲屏冷嘲热讽,接道:“老朽去见了潞王爷,潞王待老朽如上宾,只提了一个要求为他取得佛门三宝,老朽倘应允,立即释放家人并予开释,老朽自忖就木之年,就算为了三宝自取杀身之祸,也死可瞑目。”
“阁下家人释放了么?”
“当然释放了,唯孽孙交当地官府严加管束,潞王大摆盛宴款待老朽,不料酒中竟放了千日醉,老朽在沉醉中服下一杯解酒药,内有锁神散,韩老弟明眼察知便是锁神药物聚结在‘太阴’穴内之故。”
韩仲屏颔首道:“若无解药,体内奇热如焚,血脉贲张,神智丧失,形同疯狂,声嘶力竭,经络寸断,七窍喷血而死。”
匡散苦笑了笑道:“潞王说恐老朽食言,不得已而为之,只须佛门三宝取到定赐解药,这是全部实情,老弟总该相信了吧?”
韩仲屏略一沉吟道:“潞王为何须取得佛门三宝咧?”
匡散道:“老朽也曾问过,潞王责老朽不要知道得太多了,有害无益。”
韩仲屏道:“如在下猜测不错,其中内情并不如阁下所言如此简单,但与在下无关,阁下相信潞王爷所说只要为他取得佛门三宝,立赐锁神散解药么?”
匡散笑道:“老朽已存下蔺相如完璧归赵决心,与佛门三宝同归於尽,目前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韩仲屏道:“好,阁下有此心意,定获苍天庇佑,在下先行一步,告辞!”
匡散诧道:“为何不与同行?”
韩仲屏道:“在下已是众矢之的,彼此一般,不如分途暗中相互策应。”
临行之际,韩仲屏嘱咐搜魂阎罗匡散此去邛峡五行院,途中尽量避免暴露行踪,除非在万不得已时方予出手,到达五行院附近之际他自会与匡散联系。
□ □ □
两匹驶骑在大风雪中奔往燕京城而去。
积雪盈尺,苍穹灰茫茫地如同晦暮,鹅掌般雪片在狂风啸掠中无休无止的飞落。
马 ,如非千里好马,在这冰天雪地中不要说是奔驰如风,简直是寸步难行,骑上人更是骑术精湛,双手握紧疆绳,伏在马背上似是悬空驱策,奔驰如箭。
那两骑上人一身皮袄皮裤,头戴皮风帽,只露出双眼,分辨不出是老是少。
距宛平县几十里地,雪野茫茫两骑更自风驰电掣,前路忽随风传来一声大喝道:“停住!”
忽从雪地中纷纷跃出十数条人影,他们都身穿一身白衣劲装,袜履风帽均是与雪同色,难怪无法察见。 一双骑上人猛地双手一勒,马匹倏然前蹄高扬,阻住前奔之势,发出希聿聿长嘶,骑上人陡地拔起六七丈高下,身如轮转,同地落在十余白衣人相距不远,左之骑上人大喝道:“你等是何来历?胆敢拦阻老朽兄弟去路。”
十余白衣人惊於一双骑上人巧妙的身法,不言而知这两人武功已臻化境,其中一人跨前两步,抱拳一拱道:“我等是九城兵马杨大人属下,在此相候……”话声突止,转问道:“二位是……”
“原来是杨大人所遣,失敬失敬。老朽两人乃潞王爷专摺密使,赶路要紧,请勿阻拦。”
那人不禁失惊道:“在下马宁,就是奉了杨大人之命在此守候潞王千岁所遣一位周先生,怎么……”
“各有所遣,咱们千岁行事一向慎重,相互不知。”
马宁哦了一声道:“两位是否有信物?还请过目。”
叭的一声,马宁颊上挨了一记火辣辣重地,对方冷笑一声道:“马朋友,老朽怎知你等真是杨大人所遣,未必不是镇北候手下的狗爪子,阻延老朽二人行程,误了大事。嘿嘿,你等身受之惨,谁也保不住你们。”
马宁平时狐假虎威已惯,忘记显示真正身份,不由心神一凛,知这耳光算是白挨,忙取出九城兵马司令箭。
骑上人接过反覆检视了一眼,点点头表示不假,亦从怀中取出潞王府信符。
这自然是真的了,马宁什么话也不敢说。
一双骑上人陡的凌空拔起,忽在半空中一个盘旋,马宁十数人猛感一片无形潜动疾压罩下,心知不妙,但已来不及,只觉眼前一黑,纷纷倒地晕死过去。
一双骑上人正是丐帮耆宿天地辛铁涵、薛海涛。
雪野中忽涌现丐帮弟子多人,将马宁等挟起如风离去。
辛铁涵、薛海涛仍自纵骑奔向京城。
□ □ □
镇北侯准备明晨离京,已摒挡就绪,正在内室与家人闲话家常,忽见一老仆趋入与镇北侯密语数句,镇北侯立时随着老仆前往园中一座牙檐雕梁高阁而去。
辛铁涵、薛海涛仍是风帽遮住面目,端坐椅上,目睹镇北侯入来,双双起立笑道:“侯爷金安。”
镇北侯闻声亦知二人是谁,不由虎目泛吐欣喜之色,宏声大笑道:“本爵猜测是两位前辈,不料果然,接昔属奉飞讯,蒙鼎力襄助,釜底抽薪,使番酋呼延罕后援无继,才俯首请降,两位居功不小。”
辛铁涵逊笑道:“侯爷国家栋梁,小野草民绵薄之力何敢言功,不过……”语声压低禀知密情。
镇北侯面色大变,虎目威棱*射,诧道:“潞王几时可到京城?”
“今天薄暮时分。”
镇北侯摇首叹息道:“想不到潞王乃当今皇上同胞手足,居然心怀叵测谋篡,移祸本爵,即使本爵立即奏明皇上,皇上亦不会采信,反起疑虑,必须证据确实。”
辛铁涵道:“老朽来前与同道商得一计,必可使潞王图穷匕现。”
镇北侯道:“本爵洗耳恭听。”
辛铁涵如此这般详叙妙计。
镇北侯大喜道:“果然好计,本爵立即进宫面圣。”
天地二老告辞。
□ □ □
宫内传旨命九城兵马司杨问樵晋见。
只见杨问樵走出宫内,一脸疑诧之色,同僚见状询问其故。
杨问樵微微一笑道:“潞王今日傍晚可抵达京城,圣上命下官迎接护送入宫,天寒地冻,圣上不欲惊动朝臣,故有此安排。”
“潞王千岁何事入京?”
“边塞大捷,入京朝贺。再与镇北侯爷饯行,下官以为潞王何必多此一举。”说着匆匆揖别回得府去询问马宁等人可曾返回。
答称无有。杨问樵不禁一怔,忽见一小吏即趋身前,捧着一封密缄递向自己。目光望去,只见封函上有一花纹图记,知是潞王密函,忙接过拆阅,口中急急吩咐下去调集三千羽林军随其出城迎接潞王。
杨问樵看完信后付之火焚,暗道:“难怪马宁未曾返府,原来潞王爷已改弦易辙。”立即出府登骑赶往衔校场。
一至校场,竟是百官云集,自请随往迎接潞王,虽然圣上有命不准惊动文武百官。但有的官职比杨问樵来得高,杨问樵自无话说,却托言先行赶往驿馆,文武百官与羽林军随行。
当然,潞王并不需下榻驿馆,却一应接待事宜必须由驿丞预作安排以免失仪,更重要的就是会见潞王专摺密使。
杨问樵一骑独自赶往驿馆,驿丞早得知讯信,一应事宜均已妥善。
潞王专摺密使竟非天地二老,已易为五旬上下长须老者,一见杨问樵即道:“时刻无多,不必客套寒喧,王旨命马宁与王府护卫高手在途中分九处狙击镇北侯,务必狙杀,不能失手,命杨大人明晚二更时分关闭九城,大事可成。”
杨问樵道:“皇上有镇北侯随身四异保驾,只恐无法轻易得手,弄巧成拙。”
“计出万全,杨大人只依照王旨行事就是。”言毕,身形迅快如电闪出屋外。
这时,文武百官与羽林军已到达馆外,继接飞报潞王千岁王驾一行相距仅五里之遥,忙列队恭迎。
雪地冰天,寒风如割,文武百官均衣披重裘,伫立道旁彼此闲谈。
遥望潞王一行车马甚众络绎而来,到达近前潞王已下车,正待与相迎的文武百官谦词相谢,忽见镇北侯一骑奔来,滚鞍下马,欲以臣下之礼拜见,潞王忙两手一挡,连称不敢,并命免去文武百官参礼,与镇北侯携手登车而去。
自潞王入宫后,杨问樵简直没有与潞王晤面的机会,朝臣党附潞王的虽有,却不知潞王居心谋篡,杨问樵也一直守秘不宣。
翌晨,镇北侯率领五百铁甲精骑出京,潞王代圣上及文武百僚送至十里长亭道别。
九城兵马司杨问樵却被皇上宣召入宫,垂询兵马事宜,并谕旨杨问樵立即会同兵户两部,因征战多年军需浩大,清点度支,镇北侯班师回朝后尚需犒赏三军,若库支不敷必需为省督抚解危,今晚立等回奏。
此乃有意支开杨问樵无法与潞王晤面之策,杨问樵不禁心内暗暗叫苦。
潞王回宫后,只见兄皇端坐偏殿答批奏摺,镇北侯随身四异紧紧侍卫兄王身后,目中神光炯炯如电,不禁心神大震。
□ □ □
偏殿上宫娥彩女翩翩起舞,丝竹弦管,悠扬曼妙,悦耳畅神,真可说是此曲只能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潞王不在藩位,开府汴梁,多年未曾晋京,皇上手足情深,把酒话旧,细叙当年。
皇上知其弟在汴梁藩王府俨然一座小朝廷,延纳谋臣武士甚众,却未招兵买马,干涉朝政,与地方官吏相处甚和。昔年其弟深获太后宠爱,每以其弟不得帝位为憾,皇上仁爱,不把此话为忌,但潞王城府极深,足智多谋,有镇北侯在朝一日,梦想绝无法成真,故表面上声色犬马,暗中实有图谋,但做得极秘密而己。 入夜,忽得急报镇北侯在居庸关外为江湖悍匪狙击,五百铁甲精骑伤亡过半,圣上大感震怒,责居庸关总镇为何坐视不救,答奏谓江湖悍匪均原已勾结西番里应外合,现呼延罕请降,乃迫不得已,竟唆使悍匪狙击镇北侯,不言而知是有计划的行动,居庸关亦有匪徒骚扰,无法救援。
镇北侯随身四异闻得警讯,奏称他们四人立即赶往居庸关外援救。
皇上道:“准如所奏,速去速回。”
潞王暗暗欣喜大事可成,只道九城兵马司如计施为,哪知杨问樵在户部衙中会同户部尚书清查度支,忙得头晕转向,虽获颁命,但品级却比两部尚书来得小,办事不顺,无异被软禁在户部衙门。掌灯时分才得转返九城兵马司,问讯得知镇北侯在居庸关遇伏,随身四异现已赶去,潞王仍在宫内,不禁大喜,传命紧闭九城,羽林军严加戒备守护。
皇上正与潞王闲话家常之际,忽感烛火一摇,殿内竟多了五人,其中为首者是一肥头胖耳僧人,耳垂金环,眼如铜铃,满脸杀气,其余四人均无一不面目森冷手持兵刃江湖凶煞。
随即殿外起了一阵喝叱拚杀之声。
潞王假装惊得面无人色。
皇上镇静如常,沉声道:“你等是谁?胆敢闯入宫禁!”
僧人阴恻恻一笑道:“无道昏君,贫僧乃呼延狼王所遣,你依恃镇北侯才可稳坐江山。不过镇北侯目前也自身难保,昏君你纳命来吧。”手起一刀,寒芒如电劈向皇上而去。
蓦地——
殿后忽飞掠出八个大内高手,其中一人打出一流星鎚,当的一声,将番僧磕飞开去。
皇帝乘机脱身隐往偏殿之后。
潞王正要接踵随皇上奔往殿后,忽见一大内高手左臂疾伸拉住臂膀,急道:“千岁,速随臣离此凶险之地。”身不由主地被牵出殿外而去。
宫门外九城兵马司杨问樵亲自把守着,严命羽林军不可闯入宫内,凶匪刺客现俱成瓮中之鳖,大内高手正逐个戮毙,慎防逃脱漏网之鱼。
潞王只带来一批侍卫,却被安顿於北海之滨一处轩舍,皇城辽阔,虽知其变,却未奉潞王之命,不敢强闯。
刺客五人连同殿外与侍卫格斗者不下卅余众,无一不是身手高绝之辈,但遇上极强劲的对手。
尤其是殿内秃僧五人尚未出手,即觉鼻中嗅入一股异香,不由惊觉不妙,忙喝道:“毒香速退。”
但怎来得及?只觉四肢一软,纷纷倒地,体内只感宛如万蛇吃体,忍不住涕泗横流,惨哼出声。
秃僧强忍着闷不惨哼,两眼怒瞪,*视着那身着着侍卫服饰黑须老者,厉声道:“大内高手并无你这般人物?”
老者笑道:“可见你等处心积虑,谋算甚深。不错,今晚你等所遇者并无一个真是大内侍卫。”
“那你是何来历?”
“与你等一般,还有一件你等也算计错了,你等来时也曾服过解毒之药,大师亦罡气护体,兵刃难伤,殊不知所罹者乃不解奇毒?”
秃僧不禁面色惨变道:“为何施主不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