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之胜负手
她在“中国”那页写:家,姥姥,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炸酱面,烤鸭,四眼老虎……
在“韩国”那页写:爸妈,舅舅,叔叔,战友,钱……
成蕊不断往中韩两国的领纸上加砝码。几乎所有的亲属都要求她转投韩国,虽说现在有地球村的叫法,但更改国籍毕竟不比街坊串门。成蕊得找到足够的说服自己或说服他们的理由才能做决定。
同样踌躇的还有白洪普,网上对李晓红不乏溢美之词,这些溢美之词不亚于带分叉的标枪,枪枪瞄着白洪普的要害部位。
随着李晓红一身轻的杀入决赛,媒介的赞誉有往造神发展的趋势,网上贴出一张记者们排队等候采访李晓红的照片。看到众星拱月般的李晓红,白洪普坐不住了。
如果李晓红真成明星,别说和她耳鬓厮磨,就是见上一面都肯定不容易。
思前想后,白洪普决定去找李晓红,经纪人怎么说不重要,关键是李晓红怎么想。
初恋所以回味无穷,就在于每个人都情窦初开过。情窦初开的感情大多发自内心,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掺杂其中。也正因此,面对世俗的阻挠才会产生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一个巴掌拍不响,烧火棍子一头热的单相思还持之以恒只能沦为笑谈,白洪普迫切想知道李晓红的态度。
在韩薇登上开往水浒大学所在城市的列车时,白洪普同样买到了奔赴洛阳的车票。
当白洪普赶到怒风体育馆,李晓红已经登顶。体育馆盛况空前,身背尖端相机的记者比比皆是。白洪普见到李晓红站在最高领奖台上朝大家挥手。
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怎么,李晓红似乎见到了白洪普。她满面春风的朝他所在的方向摆手,白洪普心里一宽,笑对。
颁奖仪式结束了,白洪普分开人群往里走,他见到李晓红一直微笑,他想确定这微笑的受众人群。
人群比较拥挤,慌不择路的白洪普感觉到好像踩到了谁的脚,因为现场嘈杂,他只隐约听到“哎呦”一声。白洪普偏头,见到一个看长相和他同龄的女生在吸凉气,表情痛苦。密不透风的人群导致她没法蹲下去肆无忌惮的揉痛处。白洪普大声道歉,那女生原谅了他。
白洪普再往前挤时,突然见到那微秃经纪人出现在李晓红身边,微秃对着李晓红耳语几句,李晓红一步三回头往VIP通道走去。
白洪普傻眼了。他想追上去,和他同一想法的人似乎不在少数,但他们都被手持横纹橡胶棍的警察拦住去路。白洪普奋不顾身往里挤,警察斥责他,他对警察说我找李晓红。警察告诉他这里只许俱乐部队员通行,想追星去出口等着。
白洪普好说歹说警察就是不让他进,白洪普拿出硬闯的架势,警察吓唬说我拘你你信不信?白洪普想起领队,他没敢动,眼看着李晓红的背影进入通道,接着旁边的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卷帘门缓缓降下。
警察看出他情绪激动,好心提醒道:
“你要追星赶紧去体育馆门口等着,还来得及见偶像一面。”
“等我再挤出去,她早就坐车走了。”
“没那么早,他们还得开个总结会呢。”
白洪普暗淡无光的眼睛重亮,警察趁热打铁。
“你见过这场合哪个领导不开会的,你赶紧出去等,时间还赶趟,没看他们都退场了嘛。”
白洪普扭头,满眼都是缓缓而退的人流。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白洪普想起孟子的名言,他决定去体育馆门口等。偏门有四条VIP通道,白洪普牢记李晓红进的是最北的那条,他深吸一口气往外挤。
快到门口时,白洪普吃惊的看到微秃经纪人倚在门口朝自己笑。
微秃名叫孔进京,他在一个月前接到朱剑风电话,朱剑风在电话里说他手里有一个不错的货,问有没有兴趣。孔进京懒洋洋问升值潜力怎么样。朱剑风说不可限量。孔进京说那老规矩分成。朱剑风说你得抓紧,她有一个路子挺野的伴儿,来晚了就被别人先登了。
孔进京收起手机连夜驱车赶到天启,看了几段李晓红的训练录像后当场拍板说这人我要了。
李晓红是在电话里听到朱剑风说给她找了一个经纪人的。她问韩薇意见,韩薇说职业选手应该有经纪人。李晓红同意了。
孔进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李晓红打造高质量的训练环境,李晓红当时还不清楚经纪人普遍利欲熏心,她放心的将手机交给孔进京保管。
孔进京详细筛选李晓红的通讯录,对没有后台的来电一律告知机主换人。
因为韩薇传回来的REP数量巨大,李晓红光看都要通宵达旦。她没时间亲自给白洪普寄信,孔进京雪中送炭的主动请缨。
孔进京在检测李晓红信件的内容时知道了白洪普的名字,他还从字里行间看出白洪普不是单恋。
孔进京将李晓红的鸿书人道毁灭。
数日后,孔进京拦截了白洪普的来信,他从内容上判断出两人你情我愿。
孔进京的公司管理着五十多名腕儿,歌星影星笑星体育明星全都有,孔进京从他们身上看出星们如果想光芒持久就得保持单身和适度的绯闻,有固定感情是大忌。他不允许手中的“货”有越轨行为。
孔进京决定杀死李晓红和白洪普的感情。
第一百八十三章 经纪人
白洪普艰难的挤到孔进京面前,孔进京端着肩膀似笑非笑。
“我要见李晓红。”白洪普斩钉截铁。
孔进京说:“她很累,回去休息了。”
白洪普说:“那我也要见她,或者你告诉她我找她,我叫白洪普。如果她说没时间见我,我就走。”
孔进京说:“你跟我来吧。”
两人拿出跋山涉水的架势往外走。新闻发布会上李晓红已透露她将加盟本市星际俱乐部天启,成绩长期萎靡的星际战队迎来超白金新秀,星迷们弹冠相庆,他们赖在体育馆门口,想再睹偶像风采。满头大汗的警察疏导交通。
白洪普尾随孔进京来到一辆别克车前,孔进京打开车门。
“这是?”白洪普不解。
“你不上来?”孔进京一屁股坐到驾驶席,探头问,“你不是要找李小姐么?”
“李晓红走了?”白洪普回头张望。
星迷们扎堆依旧,他们眼巴巴的等着偶像出现。
孔进京明白了,白洪普怀疑李晓红还在体育馆里。
“他们那是瞎等。”孔进京给他扫盲,“你看那边,你看看是什么。”
白洪普顺着孔进京的手指张望。
“看见了么?防暴警察!”
“警察最怕人都往一处挤,人多了不好控制,好事都可能办坏。你听说前年有人组织抵制日货没?”
白洪普摇头。
“日本又参拜靖国神社,赶巧,正是五四那天,结果好几个大学学生会联盟发起抵制日货行动。本来就是发发传单什么的,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一忽悠,大家头脑一热,不知怎么就跟马路上的日本车过不去了。路上日本车还比较多,交警人手又不足,直接导致一条省道堵了大半天,一辆装着病号的120被夹在中间进退不得,一耽误,病号挂车上了。家属不干啊,挨个学校告。官司现在还拖着呢。”
“跟你说,观摩比赛的人情绪最易失控,主队赢了还好说,主队要输了,准出事,最次也是齐声国骂,说远了,不过人多就容易被煽风点火。你听过有在家看直播看一半砸电视的没?在家看电视都能激动成这样,到现场发泄情绪的什么干不出来?体育馆如果不能保证选手进出安全方便谁还敢抛头露面?告儿你吧,选手都有专门暗道,来去都秘密着呢。你不上车我可回去了,我这一秒钟好几十万耽误不起。”
白洪普赶紧上车。
别克撇下忠心耿耿的星迷扬长而去。
“现在孩子真了不得,我像你这么大时候也就约约同城女生,你都跨省了。”孔进京一手握方向盘一手翻开CD盒。
白洪普没听见孔进京近在咫尺的感慨,他在琢磨一会见了李晓红怎么说。两人暗送秋波的时候不短,但那层窗户纸谁都没去捅过。白洪普拿不准大庭广众下李晓红会是什么态度。
“发展是硬道理……”孔进京见白洪普不搭言,自语。
“到了?”白洪普注意到别克车停了下来。
“没呢。”孔进京拉手刹。
“这是哪?”白洪普见孔进京打开车门,问。
“狮子桥。”孔进京下车。
“我想见李晓红,你带我来这干什么?”白洪普皱眉。
“这里能看到鸟瞰城市。”孔进京笑。
“我不是来看风景的。”白洪普说。
“你看这景色多美。”孔进京陶醉。
此刻华灯初上,各色灯光如彩带般凤冠霞披,将高楼大厦打扮的五光十色,比太阳高高在上时还光彩夺目。
“我不是来看风景的!”白洪普重申,他对这经纪人一点好感没有,然而自己已和李晓红失去了联络,想重新联系非靠这经纪人搭桥不可。可尽管人在屋檐下,白洪普忍耐仍快到极限。
孔进京不以为意,他掏出一盒烟,抽出一颗递给白洪普。
白洪普摇头。
“不知愁。”孔进京笑了,自己给自己点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孔进京斜倚在桥栏杆上,眺望金碧辉煌的城市。
白洪普忍不住看了一眼,景色确实很美,他收回目光,又见到桥栏杆顶部雕刻的石质狮子栩栩如生。
“一般人能享受的,也就这些风景了。”孔进京正色。
白洪普不知道他想表述什么。
“相见李晓红?”孔进京问。
白洪普点头。
“先听听我的故事吧,听完我带你去找她。”孔进京说。
白洪普说好。
孔进京像久违毒品的吸毒分子那样狠狠的吸了几口,随手将还有一半身段的烟蒂扔进河里。
“我出生在甘肃的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四个姐姐,我估计如果我不出来,他们还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继续生下去,听得懂么?”
白洪普先摇头然后又点头,孔进京笑。
“因为一脉相承,我在家里地位挺高,说话算金口玉言。我估计就算我想摘月亮他们都敢上天梯,当然那时候见识少,没往这方面想,我当时只是比较想上学而已。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再正常不过的要求到我这里难产,因为我们家穷,我们村算国家级的贫困村,我家在村里条件曾数一数二,但四年多出四张嘴,就沦为垫底阶层了。”
“尽管不切实际,父母仍然咬牙切齿的供我上学,上到小学四年级时,我清楚我再上下去家里就要死人了,我只能退学。除了我,家里人都面黄肌瘦。我那班主任大概不忍看我半路歇菜,他找到我家,夸我聪明,肯学,有前途。又说他有个同学在城里一个街道办当书记,可以给我安排点活,边工边读,他问我家人意见。我爸妈问我,大概越难得的东西越想要是人类通病,尽管那时我已小有厌学情绪,但还是满口答应了。”
“班主任带我进城,说明来意,那书记摇头说十二岁的童工谁敢用?班主任出主意说可以从勤工俭学上找突破口,书记说这主意不错。知道我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吗?扫大街!”
“我挺高兴,尽管在家扫地这活都是姐姐们干,但没吃过猪肉谁还没见过猪跑,长期耳濡目染,我拿起扫帚也有模有样。”
第一百八十四章 猪拱狗刨各有各道
孔进京又点燃一颗烟,回忆说:
“最主要的是,我进城了,不怕你笑话,每次我从书上看到描写城市文章都臆想好几遍,我羡慕城里人衣着光鲜的生活,我给自己的远景规划目标是三十岁进城,在我十二岁那年,提前实现了。”
“因为书记照顾,我被安排在比较干净步行街。扫街是两班倒,一班是5点到12点,一班是12点到7点,分地段分时段承包。我被分到12点到7点那档,扫一段三百来米的步行街。因为有勤工俭学的帽子顶着,我可以在5点放学后来,路上再用掉1小时,实际只要‘工作’1小时每月就能拿到450元。这被我斥为‘巨资’,因为那时候我家年收入都到不了这个数。”
“当然如果光凭我自己,我包片那段步行街肯定就变成垃圾场了,那段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她主力,我协助。清扫保洁中心的主任带我去见她时,我能看见她脸上的吃惊和不忍,主任走后她问我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干活,我如实相告。她对我说她一个人就行,她告诫我要看书,要考大学,不然就得扫一辈子地。于是每天早晨,我一只眼看书一只眼看她。我这450元拿的太容易,有不劳而获的感觉,一般来说,只有到了节假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才会添把手。”
“我不明白,我们让他们的居住环境一尘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