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军火商





金凤币的收入,足是三户人家的年度全部使费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官做到翁尚这一级,除了2金凤币的年俸外,每年还有8的清敬钱和其他的奖励,总共收入约在12万左右。有了这笔钱干什么还不能够?再如果去贪贿,别说律法难容,百姓们用嘴也能骂得你三代不得翻身了。

饶是如此,依然有官员铤而走险,把他们罪恶的手乱伸。帝国行政系统共有官吏518万名左右,军队系统共有将士300万,每年因此而处决的贪贿官吏和将领多则上百,少则十数名,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但如果没有清敬钱的存在,偌大的帝国恐怕早被贪贿给折磨得不成样子了吧?更何谈立足于中宇宙世界呢?

清敬钱,清敬钱,有了它未必就能真正清静,但如果没有了它,整个帝国立马就得崩盘。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凤九渊就当即对自己的方案作出了修改,摆出***裸的利诱架式,要这些官员主动支持理藩院的改革。可官员们也不是傻子,你说请君入瓮我就来?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在官场上混,其他的不重要,这面子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的。

凤九渊就算摆出了令人眼谗得不行的利诱政策,而他们个个都恨不得立马马同意,并收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如果表现得心急,既丢了面子,又丢了架子,还得遭同行耻笑不是?

所以,这理藩院的改革计划注意要有波折。

果不其然,督察院左右都御史都上折子表示强烈反对,还捎带上了一大堆的圣人之言,指责凤九渊的改革计划是‘妖火惑众,祸国殃民’之举……如果不是九离早得知情报,知道他们是支持凤九渊提出的新改革计划的,还真要被这份折子给吓一跳呢,从而重新考虑是否要同意凤九渊的改革计划——其实凤九渊不过是依旧是开路的急先锋罢了,真正需要改革理藩院的是帝国,他只不过是恰逢其会地挑起了这个担子。

九离当然希望这个改革计划是由凤九渊来牵的头,一旦成功,将就为凤九渊赢得空前的声望,为他的登基彻底地扫平的障碍。

可如果不成功呢?

那就不单是凤九渊的失败,也是她这个皇帝的失败,还是帝国的失败。

不成功则成仁!她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不管遭遇多么艰难的险阻,一定要促成理藩院改革的通过。

她甚至为此作好了退位的准备!

看了督察院的折子后,也不知道该批上几句什么,想一想,就用朱笔写下‘知道了’三字。

这是皇帝对不能留中,暂时又没有适当处置意见的折子的惯常批答。看着给予了回答,其实什么意见也没有说,只有天才知道‘知道了’这三个字里藏着什么意思。

随着通政司陆续地将各部院头头脑脑们的折里送呈了进来,九离都一一的细看了。很明显,墙头草占了多数。

除了督察院明确表示反对外,其他各部院的态度就显得相对暧昧了些。或许督察院是出于自于职责的需要,所以把反对的调子唱得这么高吧?

看样子改革计划获得通过的成算增大了。想了想之后,九离又下旨,让中京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参与进来,并为两天后的朝会预热。

其实别把这事看得太过于复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好比一家大公司要推行一项改革举措,说改革成功了可以给每个员工涨工资,而大家又都知道改革是对公司有好处的,在两面利好的情况下,设若你是公司的员工,是会同意呢还是表示反对呢?

当然是同意了!

之所以会这么干脆,是因为这里面没有了道德的羁绊。设若这个改革是以背叛国家或是信仰为代价的呢?我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干脆地同意了!

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

道德这个调子什么时候都得唱起来,这不但不会造成任何损失,说不定还会在某些时候赢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九离的旨意一下,中京城顿时空前热闹了起来。拜座师的拜座师,寻恩主的寻恩主,访同年的访同年……各种聚会在私邸和酒楼同期举行了起来。目的只有一个:讨论是同意九王爷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还是不同意,如果同意又是怎么个同意法,如果不同意又要怎么表态……反正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复杂得可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够想像得到的。

凤九渊倒是安逸地呆在九王府里坐看山河色变,盘算着如果这招还不能促使理藩院改革计划获得通过,那就只有另辟巧径了。反正他老人家是打定了主意,不管软的硬的,总之要走出一条路来才行。正无聊间,小太监来报,尚令张平张大人求见。

尚令张平?

凤九渊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主要是平时见他的机会太少了。

中负责政务,尚负责政令,门下负责监察封驳,三省之间互相制衡,构成了帝国的中央权力机构。因为神石走私案的事,凤九渊才对翁尚多了关注,再因为他对自己提出的理藩院改革方案的支持,两人这才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合作关系。尚令张平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想趁这个机会搭上车来,多分些好处吧?

尚令毕竟不是小人物,怠慢不得,凤九渊一声快请之后就让韩以柔拿衣服来换。

351弥罗来使(一)

朝会如期举行。

但经过整整一个上午的激烈讨论,依旧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只不过较上次朝会所不同的是,这次支持者和反对者几乎各占一半,另外还有一部分保持中立态度的。

朝会从辰时三刻开始,午时三刻结束,持续整整约两个时辰。

凤九渊实在搞不懂这些大多数都上了年纪的大老爷们精神头怎么这么好?没坐没靠,没吃没喝的,恁把他顶得七晕八素,邪火突突地往上蹿。偏偏个个都抱着一番大道理,压得他发作也不是,不发作更不是,甭提有多难受了。

散朝的钟声敲响了,九离不得不出声暂时终止这场讨论,她道:“……朕看出来了,诸位都是忧民忧国的实诚之士。理藩院的规制沿袭已经有838年未曾改动过了,祖制虽是祖制,但祖制未必就不能改,要不然也不会有历代先皇对理藩院的诸般改革了。诸位如果说改革错了,是不是指改革理藩院的历代先皇也错了呢?所以改革没错,但要看怎么改!好了,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诸位就理藩院改革有意见或者是方案的,尽可以向朕递折子。这个问题就留到下次朝会再讨论吧!退朝!”

在悠扬的乐声和太监们的呼喝声中,上百位大臣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一出无极殿的大门,凤九渊就咬牙切齿地叫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气死我了……这帮二百五,全都脑子里进了耗子……”不巧张平的声音在身畔响了起来,他道:“王爷不必操之过急。皇上已经表态支持理藩院的改革,还把成功主持理藩院改革的历代先皇都请了出来,这足以说明支持改革的决心。诸大臣之所以会有如此相左的意见,最主要的还是不明白皇上的意图。今天的朝会之后,风向必然大变,不必等到下次朝会,百官们都会相继上折子支持改革的!只不过就改革的具体方案上,臣估计又会有波折!”

翁尚也凑了上来,问道:“哦,张大人是怎么看的?”

张平瞅了瞅翁尚,两人素来不对路,却都抢投到了凤九渊的帐下,只不过翁尚更为眼明手快,拔了头筹。“不敢。想必翁相有更高妙的意见了?”

翁尚笑了笑道:“今天的朝会上,我可是诸般解数全都丢了出来。张大人,你还没看见吗?”

见两人还在勾心斗角,玩着花花肠子,凤九渊的气更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道:“怎么,两位还嫌没有吵够?”

两人一听凤九渊不悦,忙请罪。张平说:“这样吧,王爷,臣今晚抽空去拜访一下督察院的刘吴两位大人,争取说服他们支持王爷的改革方案。只要拿下了这两位,反对派基本就瓦解了!”

翁尚尽管知道张平本就和督察院的刘吴是一伙的,但嘴上却不说破,要不然凤九渊又怀疑他们在彼此拆台,那就不好了。也说:“六部这边臣也会召开会议,争取尽快把意见都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改革的阻力就大减,王爷的宏伟蓝图就可早日展现了!”

见两人都自请了差使,凤九渊这下才满意道:“那就辛苦两位了。还是那句话,咱们现在做的本来就是生意,就拿做生意的头脑来跟他们谈,要好处可以提,能给的本王绝不吝啬。”见两人面露尴尬之色,笑道:“两位觉得这说法丢人?可我觉得一点也不丢人。千里为官只为财,要是让本王把这点来之不易的清敬钱给搞得没了,你说换谁会心甘?到时两位恐怕也都恨不得吃了我吧?别矫情,本王是个实在人,相处久了你们自然知道。何况这又不是干坏事,至于那么晦淫晦盗的吗?”

“是,臣谨遵王爷教诲!”两人只得躬身作揖,算是领教了凤九渊的这番‘金科玉律’了。

还没出宫,就有小太监追了上来,说皇上宣他去武安殿。

武安殿?不就是接见外来使节的地方么?去那里做什么?一问小太监,才知道弥罗境大天尊派了使节来,皇上正在武安殿召见。

弥罗境?凤九渊心下一跳,暗说那个欧白华不就是弥罗境大天尊的弟子么?他派使节来肯定没什么好事。

快步来到武安殿,正见到使节向皇帝送呈大天尊的礼物。凤九渊在太监的引领之下,站到了班中。只见使节揭开匣子,顿时红光满室,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引来了阵阵惊疑之声。只听使节道:“皇帝陛下,此剑乃是鄙境大天尊亲手所铸,经过秘法加持,坚韧锋利,威力无穷!”

呵,素来只有帝国送人武器的,什么时候见人家送帝国武器来着?这不是明摆着讽刺人么?弥罗境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九离也不知道是没有品味出个中的意思还是王者气度,表面没有看出半点不悦之意,一面让人收下礼物,一边好言抚慰来使。

客套表演完了,接下来就该说正事了。使节一张口,就说奉大天尊旨意,希望帝国能够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答应出售神石,弥罗境愿意高价购买。

中宇宙世界谁不知道凤凰界的规矩,神石从来不单独出售,要么买武器,要么一切免谈。这弥罗境怎么回事?先是以武器所为国礼相送,接着又明摆着来挑战凤凰界的底线,说他们包藏祸心一点也不为过。

九离刚才还看着笑意盎然,一听使节说要求购神石,脸色立即沉下来道:“特使远来辛苦,先请驿馆歇息,其他事情可容后再谈。至于神石一事,请特使回复大天尊,鄙国万年来的规矩宇宙皆知,大天尊若珍惜两国关系,以后就请再也休提此议!”然后就让杨芸摆驾,走人了。

使节倒是一点也不意外,冷冷地看着九离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什么。

凤九渊则是奇了,暗说:“巴巴地把我叫来武安殿,莫不成就为了看这么一出戏吗?也太没意思了!”

刚出了武安殿,又见到刚才宣他来的小太监,说:“王爷,皇上宣你凤鸣宫陛见呢!”

凤九渊心头有火,寒声问道:“把我呼来唤去的什么意思?好玩呀?”

太监忙跪下道:“王爷恕罪,奴才哪敢呐。确实是皇上的旨意!”凤九渊这才冷哼一声,走了。

还没进凤鸣宫,就感到气象不对劲。整一个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只差没有电闪雷鸣了。

见杨芸站在殿外,便凑上去问道:“怎么回事?”

杨芸悄声道:“才发火呢。进去吧,正等你!”

凤九渊这才掀开帘见,往里一看,就见九离冰雕像坐在凤案之后,那张脸冷得让人感到寒意彻骨。忙不迭缩回了脖子,正要开溜,就听九离叫道:“看什么呐?进来!”

凤九渊嘿嘿地笑道:“什么事发这么大火?”忙从天宁手里接过水瓶,凑到凤案前给九离的杯子里加满了,道:“喝杯水,消消火。有事咱们慢慢说!”

九离把杯子端到了嘴边又放下,道:“这火我消不了!”砰的一点把杯子往凤案上一剁,厉声道:“弥罗境也欺人太甚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哼!”

“怎么啦?不就是想买神石么,不给不就完了嘛!”

“你,你哪里知道!”

“我又不知道什么了?”

“你,你……”九离见他一脸茫然,才知道他确实不知道好多事情,便道:“你对今天的事有什么看法?”

“看法?不就是那个大天尊讽刺了你一回,还想要买咱们的神石么?”

“你觉得这事还不算耻辱?”

“算,当然算了。你不是还要回礼吗?到时再好好羞辱一下那个大天尊不就完了?”

“没你想的这么简单!”

见九离欲言又止的样子,凤九渊急得不行,道:“我说,姐,能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巴巴地把我叫到武安殿,又巴巴地把我叫到凤鸣宫,这是要告诉我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