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父子系列之天童
第二天一早,陆远又打电话给谈丽娜,嘱咐她说自己的身份是她的助手。临行前陆远还稍微化了化妆,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只是突然之间觉得什么人也不可以信任了。
陆远和谈丽娜刚一下车,一位穿着得体、戴着眼镜的女子就迎了上来,她的身后是八层楼高的办公楼和生产车间,工厂大门上“上海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几个大字金光闪闪。
陆远看了一眼这位女士胸前的铭牌,上面写着“公关部主任陈瑾”七个字。
“欢迎欢迎!章总刚来电话,说《沪江日报》的谈大记者要来采访,这真是我们公司莫大的荣幸啊!章总正好有事不能亲自前来接待,让我代为致歉。”
“你们这家加工厂可大大的有名,听说是章先生和葛先生合资搞的,葛先生今天在吗?”陆远问道。
“很可惜,葛先生去了日本,要知道你们来,他也一定会亲自招待的。葛先生平时对公司的生产可关心了,尤其是最近,经常来车间视察。”
陈主任将两人带到一间展厅里:“我们先看一下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最新产品。这些产品的造型都非常有艺术性,是准备运到国外办展览用的。去年在日本就办过一次,非常轰动。后来又在纽约与美国一家同行公司合作,也办过一次。当然在金茂大厦展出的基本上都是以器官组织标本为主,有艺术性的造型标本只有少数几件作为点缀。”
陆远听到陈主任用“产品”这个词来形容经过加工的人体,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厌恶感。
“我听说过纽约的那次展览。当时很多当地华人在展览馆前示威,说这种展览侵犯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对华人的侮辱,因为中国人一般都希望死后尸骨完整,没有人愿意他们的尸体被展出。”谈丽娜此行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参观采访这么简单,早就做好了功课。
“这件事等你们参观完后我们再一起讨论吧。”
这个展厅里的标本以整具完整的人体为多,并摆出各种造型,颇有艺术感,一旁还注有标签。
有一具人体标本的标签上写着“投篮者”——这件人体标本双脚腾空,双手高举着一只篮球,像是正要投出去的样子。还有一具人体只有上半身,托着下巴、皱着眉头,不知在想着什么,标签上的题目是“思考者”……
虽然这些标本都是用尸体直接做成的,但看上去似乎跟蜡像一样,陆远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可突然听到谈丽娜“哎呀!”一声尖叫,赶紧转过头去,定睛一看,也不免恶心起来。
一条沿着纵切面剖开的手臂被固定在支架上,而伸开的五指则没有被剖开,却托着一颗脑袋。标签上写着“行动还是思索?”
那颗脑袋上圆睁的眼睛里,瞳孔依稀可辨。手臂上明显可以看到一条条红色的血管,剖面外侧肌肉组织条理清晰,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肘关节处似乎还残留着黏液!
陆远转过头,不想再看,视线却又碰上了一具被剥了皮的人体标本,手托自己的皮囊昂首站立,标签上写着“擎皮者”。
“呕——”的一声,谈丽娜捂着嘴径直跑向门外。
陆远赶紧也跟了出去。
陈主任却面容轻松地跟了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好多媒体来采访时第一次看到这件‘擎皮者’,没有一个敢继续在屋里呆下去的。请往这儿走,我们先去参观一下车间,了解一下生物塑化的全部工艺过程。”
仨人首先来到储藏车间。
陈主任一边走一边说:“生物塑化技术最早是在七十年代末由德国人发明的,先把人体解剖,然后脱去水分和脂肪,再注入一种叫做硅胶的物质,最后经过净化标本就完成了。一具完整的人体标本塑化过程最长可达一年左右,造价超过五万元人民币。当然体积小的器官组织塑化时间就比较短,我们最近又研究出一种新办法,可以让诸如脑袋大小的标本的塑化时间缩短到半天左右。
“一般公众不了解这方面技术,一听到人体或者尸体标本,就先入为主地怀着抵触、恐惧的心理。实际上,生物塑化技术应用于解剖学领域对临床医学的教学来说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变革,学医的都懂。”
一个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一米多高的白色金属箱子摆满了整个车间。车间里非常安静,温度宜人,通风效果也不错,一切显得十分整洁。几个身穿塑胶工作服的工人穿梭在箱子之间,不发出任何声音。
陈主任让两名工人打开一个金属箱的箱盖。箱子里盛满了灰黑色的液体,里面漂浮着一块用白布包裹的东西。
“这就是尸体。这是原始标本,首先要经过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的福尔马林灌注,然后在福尔马林的真空包装里放置至少四个月,之后才可以解剖或者运输。福尔马林主要用来固定和杀菌。”
谈丽娜的情绪此时已经镇定了许多,问道:“这些尸体都是从哪儿来的?”
第六章 相依为命 2
“我们和几家医学院和医院都签了协议,他们会定期把解剖过的尸体送到我们厂。此外,国外的志愿者也捐赠了不少,他们的尸体都是经过国家质检局严格检查才进口的,这些都有文件,一会儿你们可以去看一下。”
——洛桑大师真是高人,虽然身在世外,不理俗事,但对这世上发生的事情却了如指掌。陆远突然又想到了洛桑大师在天宁寺说的话。
仨人走入解剖车间,谈丽娜又赶紧闭上了眼,用手拉着陆远,像盲人一样挪着步子。
这是一间明亮的车间,大约有二百平方米左右,三十张解剖台一字排开,每张解剖台上都有一具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幼。一群年轻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尸体进行解剖和肢解。
这些工作人员表情严肃,神情专注,没有语言,只有动作,熟练地运用着镊子、钳子、托盘等工具,认真地将尸体肌肉组织当中容易腐烂的脂肪等物一一剔除,暴露出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和骨骼。
陆远突然又想到了1941年冬天见到的石原武夫的魔窟,那儿同样有解剖台,同样有穿着白大褂的解剖人员,解剖台上同样躺着将要被解剖的“尸体”,只不过那些“尸体”还没有死!
自己和卡卡当时也躺在那儿的解剖台上!
“这么细心地清理一具人体标本,平均需要1500到2000个小时,相当费力!我们这儿的解剖人员几乎都毕业于中国各医科大学,技术都是一流的!”
陈主任又朝车间的另外两个出口指了指:“接下来是脱水车间,清理好的尸体需要用技术手段在冰冻的液体中把福尔马林排除,再用丙酮进行置换,接着再用硅胶置换出丙酮,到这个时候,组织间隙被胶状物质完全充斥,身体完全凝固,经过这种处理后的标本质感非常好,保存的时间几乎是永久性的。然后一部分尸体标本还要送到切片车间,在冷冻状态下最薄可以把尸体切成3。5毫米厚,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切片来区别受损与正常的器官,比如吸烟者的肺与正常的肺的区别、脂肪肝与正常肝的区别等等。最后,根据需要还要送到定型车间,根据设计师设计的图纸对标本定型,可以做成各种艺术造型。
“你们看,我接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都得职业病了,一说起来就收不住。还是让你们眼见为实的好。”说着就要在前领路。
“是啊!陈主任说起话来语气平静,镇静自如,哪像我们,别说看了,听听就害怕!”陆远顺口接了一句,心里却想,这个陈主任虽然说话语调平和,脸色却平静中透着阴沉,大概在这种地方呆得时间长了,变得连一点人气都没了。一边想着,一边拉起谈丽娜往前走。
“不!不去了!听着就够难受的了!”陈主任的描述和身边不时响起的镊子、钳子等工具发出的轻微的声音,让谈丽娜始终不敢睁开眼睛。
“来也来了,要不直接去切片车间看看吧!”陆远强行拉着谈丽娜朝切片车间走去。
还没到切片车间,却看见从里面走出两名工作人员,手中拿着电锯,朝另一道门走去。那门的旁边不远处正好是一间厕所。
陆远心中一动,赶紧说要上洗手间,便跟了上去,回头见陈主任已经带着谈丽娜走进了切片车间,连忙一转身跟着那两名手拿电锯的工人走进另一道门。
过了此门,便是一条通道,那俩人走到通道尽头处朝右一拐,走入一间屋子。
陆远赶到门口,从门缝中偷偷朝里面看去。
原来这是一间吸烟室。两人一坐下就把电锯放在一边,点上烟吞云吐雾起来。
陆远刚要抬脚离开,却听其中一人说道:“周宏和阿三两个人也真是的,什么不好偷,偏要偷脑袋。那些脑袋都已经送到焚尸炉准备火化了,也不知道他们拿去干什么,真是作孽啊!”
陆远立刻停下脚步,又听另外一人说道:“就是!也不知道这两人去哪儿了,都走了四个月了吧?还怪想他们的,本来我们四个还可以凑一桌打牌呢。”
“听说周宏的老家是甘肃的,说不定他逃回老家了!就不知道要偷那些脑袋干什么!”
“说实在的,老在这儿把尸体锯成一片一片的,我都快疯了!自从进了这家公司,老婆就没跟我同过床!”
接着两人便开始说起荤段子来。陆远见两人快抽完烟,便赶紧离开。
陈主任把两人送出公司门外,谈丽娜依然在不停地问:“刚才听您介绍,贵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条尸体的收集、加工、运输和展览的全球化网络,经济效益应该不错吧!据说光金茂大厦上的那个展览,虽然门票才五十元,还可以免费登上观光层观光,但刚开张短短一周,每天就有将近十万人次参观,这一周就得有3500万收入啊!”
“就是因为人多,金茂大厦现在已经在控制观众流量了,一天不能超过一万人!过了春节我们准备把这个展览搬到其他地方去,地方还可以大一点,参观的人也可以多一点。
“说到经济效益,现在我们厂的投资还没收回呢!不过前景还是可观的。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尸体标本在社会上展出后,引起了无数非议,我们也很头疼。其实,我们在金茂大厦展出的大部分是人体器官组织,基本没有人为设计的艺术造型,主要目的还是让人们可以近距离地观看人体的各种器官和肌肉、皮肤组织,分析正常和病变的器官、胚胎发育过程、青春期发育过程等等,实在是一项非常有益的科普活动。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当烟民们看到被烟熏黑的肺部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种直观的效果总比媒体上做的戒烟宣传要好得多吧!可不少人却说有悖于伦理道德。其实这些都是尸体而已。”
“不过,即使是尸体,因为有过生命,因此也应该被尊重。我倒是觉得尸体标本只能用在教学和科研上,这样公然售票展出,实际上是在利用尸体进行商业化炒作。”陆远仍然不能接受陈主任的观点。
“所以呀,连你们这些知识分子都有这样的想法,社会上的一般人就更难说服了,因此还要请谈大记者在《沪江日报》上能给我们一个公正客观的报道。而且刚才你们也查阅过我们的各种资料了,尸体的来源都是合法的,尸体及人体器官标本的进出口也符合我国现行法律,海关的报关单上都有放行章,因此也不存在有些人说的尸体来源有问题和中国尸源出境造成基因流失等可能性。希望谈大记者的报道能消除这些不必要的担忧和疑问。”
本文由流年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
最后登陆:2008…11…06
第六章 相依为命 3
爸爸、妈妈一出门,卡卡便跟昨天早上一样如法炮制,又在桌子上留下一张晚上九点前回家的纸条,走出了家门。
卡卡在换衣服的时候,上衣里面的口袋里突然掉出了一张卡,仔细一看,原来是金茂大厦的门禁卡,是胖叔叔给他的,方便他随时随地进出金茂大厦。“9。11”后,金茂大厦对进出的人检查可严了,在里头上班的人每人都有一张门禁卡。卡卡把这张卡放回上衣口袋,又把换下的上衣、裤子一股脑地塞进了手提袋。
但这次离开家,卡卡犹豫了半天还是把手表带上了,反正昨天已经被搜过身,不会再仔细检查的,只要放在大衣口袋里就行了,当然得把电源关掉,免得爸爸突然给自己打电话而被发现。
卡卡又带上了手提袋。卡卡晚上想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把手提袋带到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处寄存起来,免得到了家门口再换衣服,一不小心被妈妈看见了可不好。
卡卡又从抽屉里取出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压岁钱——竟然有好几千块钱呢,从其中拿出了五张一百的纸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