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之咒 作者:周德东
勺子这才说话了:“你觉得,我们还回得去吗?”
我没说话。
开着开着,我感觉地形和来的时候不太一样了,心里越来越紧张。我怀疑某种力量故意把我们和营地里的人分开,然后让我们迷路,永不能再团聚。
我忽然感觉很对不起浆汁儿。
她还病着,我却把她丢在了帐篷里,一个人跑出来找物资。
昨天下午,我曾经对她承诺过,如果走不出去,我会跟她死在一起。有了这句话,她很欣慰,什么都不怕了……
此时此刻,我觉得我要食言了。
风稍微小了些,不过天地之间依然黑咕隆咚。
4个男人互相无话,车上的气氛一直很沉闷。直到白沙忽然说了句:“周老大,你把望远镜给我。”
勺子转了转身子,大声说:“用什么望远镜,看到了,就在那儿!”
我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果然,远处的沙漠上出现了两个黑糊糊的东西,一个白花花的东西。
我心里陡然放晴了,立刻调整方向,开过去。
半个钟头之后,我们开到了他们的营地,一大一小两个帐篷,一辆白色牧马人。可能勺子和大物睡大帐篷,米豆睡小帐篷。也可能勺子和米豆睡大帐篷,大物睡小帐篷。
下车之后,勺子首先打开了牧马人后门,东西都在,里面除了几桶汽油,还带着机油,防冻液,波箱油,以及几箱食物和水。
这些东西太重要了。
有了车,有了物资,勺子的腰杆马上变硬了,他对我和白沙说:“你们等在这儿,我们收拾一下东西。”
接着,他和大物就去了帐篷里。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锁了车。
我和白沙站在车前,等他们。勺子钻进了大帐篷,大物钻进了小帐篷。看来,勺子和米豆睡在一起。
他们收拾完之后,我和白沙过去帮他们拆了帐篷,放进车内。
沙漠上只剩下一些零碎的垃圾了。
勺子竟然带着大物挖了个沙坑,把那些垃圾都掩埋了。
然后,我和白沙钻进我们的车,勺子和大物钻进他们的车,我在前,他们在后,开走了。
下午五点半左右,乌云退去,天晴了。
我开着车,白沙一直举着望远镜在找那个湖。
走着走着,他放下了望远镜,问我:“那些类人绑架了他们,怎么不运走他们的东西?”
我说:“用不着。”
白沙说:“为什么?”
我说:“罗布泊就是他们的家,东西放在卧室里,还是放在客厅里,都一样。”
白沙说:“有道理。”
过了会儿,他突然说:“他们的车上有东西。”
我说:“你指什么东西?”
他说:“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不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我说:“我也感觉到了。”
白沙说:“巨款?”
我说:“在这种环境里,钱都不如吃的重要。”
白沙说:“那就是枪。”
我的心“咯噔”一下。
远处的地势高起来,好像是连绵的山。
那不可能是山,当前的可见度,看不出那么远。我把车停下来,从白沙手里拿过望远镜,朝那里看去,那似乎是一片雅丹地貌,我隐约看到了断断续续的墙垣。
我放下望远镜,呆住了。
白沙接过望远镜也看了看,他惊讶地说:“那是什么地方啊!”
我说:“我们可能来到了楼兰古国……”
白沙说:“楼兰古国?我听说这个地方挖出过一具女尸,好像几千年了,依然没有腐烂。日!你说的那个安春红不会是那个……”
楼兰女尸举世闻名,我当然知道。
我还知道,中国刑警学院的一名教授,曾经把女尸的容貌复原——首先,他通过X光把楼兰女尸的颅骨扫描进电脑,根据绘画中的“三庭五眼”理论,用4横5纵9条直线,确定了五官位置和大小。之后,参考她刚刚出土的照片以及相关资料,把相关信息输进人像模拟组合系统,再按照人体解剖学和人类学原理,从系统中寻找与楼兰美女颅骨相匹配的五官部件,最后运用美术、医学等知识进行制作——终于,楼兰女尸再现了!她35岁左右,面容俊美,带着浓重忧郁气质……
我在大脑中努力追想那个复原图片,真的感觉她和安春红十分相似!
回复 1536楼2014…03…11 19:47举报 |来自手机贴吧
十匿
富有美誉9
第236章 并非楼兰
楼兰位于罗布泊西岸,过去,塔里木河与孔雀河从西向东流出沙漠,经过楼兰注入罗布泊,河流滋养着楼兰的子民。
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清楚。
关于它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受月氏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管辖。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代早期丝绸之路,曾有过两条路线,楼兰扼守南北两道之咽喉,驼铃悠悠,绿草遍地,人往如织,商贾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可是到了公元330年前后,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枯竭,造成人烟灭绝。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根据楼兰出土的分别距今约4000年和约2000年的墓葬,考古专家向人们揭示了楼兰的历史:上溯4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这里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走了。
其后的2000多年,楼兰找不到一丝留痕,史书中没有半点墨迹。
晋代时期,楼兰地区出现了蒙古人。这时的楼兰演绎出农业文明,由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理位置,传递着东西方文明。而在晋代之后的若干世纪,楼兰再次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100多年前,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缘,偶然发现了这个被黄沙掩埋千年的古城。
1900年3月28日,斯文·赫定在罗布泊沙漠考察,他的铁锹丢了,于是让雇佣的驴工兼向导、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去寻找,结果艾尔迪克遇到了沙漠狂风,意外地发现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罗布泊西北岸的这片遗迹处,发现古代遗迹散布着木雕、织物、钱币。一年之后,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神秘的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古楼兰城终于浮出沙海……
在学术界,又有人说,从地理方位上来推测,1900年艾尔迪克闯入的那个遍地木雕的遗址根本不可能是楼兰古城。
英国考古学家奥利尔·斯坦因曾经为罗布荒原的古迹做了编号,从L.A.到L.T.共20处。
楼兰古城即L.A.。
1900年3月28日,斯文·赫定的探险队发现的遗址是L.B.。
L.B.由几处邻近的遗址组成,有寺院、官衙、民居等等。1900年3月28日,斯文·赫定的探险队路过了其中一处相对独立的建筑,可能是馆驿。它们都是L.B.的组成部分。奥尔得克带回的木雕并不属于楼兰古城。
看看罗布荒原古迹分布图,一目了然:L.A.不在斯文·赫定那个探险队的路线上。他们1900年3月28日晚上的宿营地在L.B.正南约20公里,而L.A.则在营地正东十几公里处。
斯文·赫定带着当时最先进的测量仪器,艾尔迪克又是方向感极强的向导。他离开营地的时候还没有刮起沙漠风,沙漠风是他离开两三个小时之后才刮起来的。斯文·赫定还盼望他在起风之前就返回营地。
艾尔迪克不可能一出发就走错了,理应朝正北,却跑到正西去了,整整拧了90度。就算他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跑到了营地正东的楼兰古城L.A.,那他绝不可能在当天晚上又穿越地形复杂、毫无参照物的荒漠,回到L.B.,然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顺利取回扔在地上的铁锹,再追上探险队。仅凭一匹驽马,即使在白天,手持GPS也不可能做到……
如果说,楼兰古国不是斯文·赫定发现的,那么是谁发现的?
也许,它在沙海之下沉睡了千年,终于不甘寂寞,自己慢慢爬出来了……
1979年中日合拍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发现了一座古代楼兰人的墓葬,挖掘出了一具完整的古代楼兰女性尸。她被盛放在两块掏空的树干合成的棺木中,脸庞瘦削,尖尖的鼻子,深凹的眼眶,褐色披肩发。上身裹一块粗毛织的毯子,下身裹一块羊皮,穿着一双翻毛皮制的鞋子,头戴毡帽,毡帽的尖顶两旁,插着色彩斑斓的翎羽,帽边饰红色彩绒,脖子上围着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观又保暖……经测定,她是3800年前的古尸,并且是个新娘。一时间,“楼兰美女”的称谓响遍世界……
她是谁?
没人知道。
之谜,之谜,之谜……罗布泊到处都是“之谜”。
白沙把我换下来开车了。
一个多钟头之后,我们的车慢慢接近了那片庞大而神秘的遗址。
如果这里是楼兰古国,那么,我们现在的位置应该在罗布泊西岸,朝西南方向走220公里,就可以走出罗布泊……
在距离遗址两三里远的地方,车不能前行了,我和白沙下了车。
勺子和大物那辆车随后开过来,也下了车。
勺子问:“你们不找营地,跑这里来干什么?”
我说:“前面可能是楼兰古国遗址,你不想看看吗?”
勺子朝前看了看,说:“你还有心情观光?天都他妈快黑了!”
我走到他跟前,说:“如果确定这里是楼兰遗址,我们就知道了我们目前的坐标。而且,我们肯定能找到常驻的保护人员。”
勺子就不说话了。
我和白沙走在前面,他和大物跟上来。
这里是雅丹地貌,高高低低,深深浅浅,有凸起的高坡,有突现的深沟,有干硬的古河道。我们脚下的路,似乎布满了炮弹坑,车辆根本无法行走。
我们步行,也一样艰难,速度很慢。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个安春红就在前面等着我们。这个古怪的废墟就是我人生的终点。
进入遗址的围墙之后,天色已经变得幽暗。我们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铁丝网。
放眼望去,全景至少100平方公里,到处都是土和沙垒砌的残垣断壁,孤伶伶地站立着,旷古凝重,了无生机,苍凉而悲壮。
墙垣之间,偶尔能看到散落的胡杨木,都干裂了。还能看到几块动物遗骨和古瓷片。
没有一个人影。
除了风,没有任何声音。
我慢慢朝里走,心里虚虚的。
这个地方曾经人声鼎沸,曾经商贾繁盛,曾经生儿育女,曾经夜夜笙歌……现在,那些人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就像一幢写字楼,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到了夜里,人全部走空了,变得一片死寂。一条条的走廊上,印着数不清的脚印,大大小小,层层叠叠……
我好像能感觉到,这片黄沙中也掩埋着无数的脚印和蹄印。
我始终没看到那个著名的“三间房”。“三间房”是楼兰遗址内规格最高的建筑,疑为当时的官衙。
我越来越怀疑这里不是楼兰了。难道我成了第二个艾尔迪克,又发现了一处古国遗址?
勺子停下来,坐在了一个沙丘上,脱下了旅游鞋,揉脚。
他说:“我脚上起泡了,不走了。这个鬼地方走一天都走不完。”
白沙看了看我,我朝四下看了看,大声喊道:“嗨!有人吗?”
我多希望从哪个角落里冒出一个人,他骑着摩托车,来到我们跟前,大声呵斥道:“喊什么!这里是遗址保护区,谁让你们进来的!”
没人回应。
我又喊了一声:“嗨!这里有人吗!”
还是没人回应。
白沙突然拽了我一下。
我转头看了看他,他盯着左前方,低声说:“你听……”
我望过去,左前方大概几十米之外,有两面相对保存比较完整的墙,呈“L”形。
我说:“你听见什么了?”
白沙说:“好像有个女人的声音……”
我马上又喊道:“喂!有人在吗?”
勺子已经穿上鞋了,他站起来,大步走过去,嘴里嘟囔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