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之咒 作者:周德东
孟小帅高高地举起手来:“我!”
我说:“一个。”
布布主动说:“让她们去吧,我睡帐篷。”
浆汁儿没表态。
我说:“衣舞,你呢?”
她有些犹豫。
白欣欣说:“衣舞,你睡房车,晚上我们看美剧。”
衣舞说:“好吧,我塞房车。”她说她睡房车。
剩下了6男2女。
我说:“搭4顶帐篷就够了。”
大家一起动手,场面看起来有点热火朝天。
很快,4顶帐篷就搭起来了,一色军绿,呈四角形,全部朝着西南。
我选定了一顶帐篷,说:“我睡这个。”
然后,我对张回说:“你跟我睡一顶帐篷。”
张回说:“好的。你帮我开下车门,我把我的挎包拿来。”
我把车钥匙给了他。
接着,我对大家说:“你们怎么睡?”
大家都没说话。
布布说:“周老大,你安排一下吧。”
我说:“好。”
张回把挎包放进了帐篷,走过来。
我说:“我和张回睡一个帐篷。张回,你现在去埋锅垒灶吧。”
他说:“嗯。”然后转身就去干活了。
接着,我看了看每个人,说:“魏早,你和帕万睡一个帐篷。”
魏早说:“没问题。”
我说:“徐尔戈和号外睡一个帐篷。浆汁儿,你跟布布睡一起。”
浆汁儿突然说:“我要跟你睡一个帐篷。”
所有人都愣住了。
我看了看她,问了句很愚蠢的话:“为什么?”
她瞪着我说:“不行吗?”
我想了想,说:“行啊。布布,那你睡在他们哪个帐篷里吧。”
布布看着浆汁儿,很宽厚地笑了:“我一个人睡就行。其实,我喜欢安静,我女儿布丁丁回家的时候,我们都睡两个房间。”
正在挖坑的张回直起身来,说:“周老大,那我睡徐尔戈和号外那个帐篷。”
我说:“行。”
众人开始忙活晚餐。
气温下降得非常快,大家纷纷换上了厚衣服。布布甚至穿上了一件花棉袄。
晚餐是牛肉火腿,熏肠,煮白菜,下挂面。
我们喝了酒。
我拿来吉他,给大家唱歌:
在那片温带草原上,我和她相遇。她的毡房离我最近,算是遥远的邻居。我喂过她的枣红马,她缝过我的军大衣,很好的天气。我和她种族不同言语不通,我和她在一起只是默默相依,据说这样的爱情天长地久,没有悲剧。后来吧,我回到了城市,四处奔忙追名逐利,偶然想起旧日情人,如今又是谁的邻居?那片天肯定还蓝,那片草肯定还绿,可是我把浪漫丢了在何方,可是我把哭声丢在了哪里……
唱完了,大家鼓掌。
布布问:“这么好听,谁的歌啊?”
浆汁儿抢先说:“周德东的。”
布布问:“周德东是谁?”
我说:“一个不出名的歌手。”
这时候已经10点多钟了,天彻底黑下来,我们亮起了车灯。
大家吃饱喝足,把垃圾埋进沙子下,各自回帐篷休息。
营地很快安静下来。
荒漠第一夜,别看大家又喝酒又唱歌,我却清楚,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坠着一个沉甸甸的东西,那是解不开的死亡威胁。
我和浆汁儿的帐篷挨着房车,对面是魏早和帕万。
我旁边是布布的帐篷,她对面是徐尔戈、号外和张回。
这种军用帐篷就像小房子,可以睡下10个人,就算三个人睡在里面都是奢侈的。之所以买这种帐篷,只是因为它牢固,不会被荒漠大风吹倒。
我们在营地西南大约100米的下风口,搭建了公共厕所。
走进帐篷后,我和浆汁儿各睡一头,睡袋与睡袋相距3米。
她把绣着小红花的黑色挎包放在旁边,在睡袋上坐下来。风推动着帐篷,“呼嗒呼嗒”响。
浆汁儿说:“你辜负过多少女孩啊?”
我把吉他放在睡袋旁,看了看她说:“怎么突然冒出这句话了?”
浆汁儿说:“你自己唱的啊。”
我说:“其实我的情感经历挺单纯的,遇到我老婆,结婚,然后离婚。”
浆汁儿说:“男人的鬼话。”
我说:“你不信就算了。”
她说:“你有那么多女粉丝,肯定不乏胸大无脑的。”
我说:“女粉丝的那种喜欢只在精神层面,不真实。”
浆汁儿说:“你老婆是你的粉丝吗?”
我想了想说:“曾经是。”
浆汁儿说:“她也不真实?”
我说:“我们在现实中见面了,相爱了,她由粉丝变成了老婆。”
浆汁儿说:“你讲讲你和粉丝的故事吧。”
我说:“嗯,前不久,我遇到一个大叔控,结果大叔被控……”
浆汁儿专注起来:“被控?我喜欢听!”
我说:“她18岁,东北的,天天给我写私信。有一天,她突然说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我,要我娶她,如果我不答应她就自杀……”
浆汁儿说:“脑子有问题。你报警啊?”
我说:“我想过,报警的话,似乎是最负责任的办法,其实最不负责任——她没有爬到高压电线塔上,警察去了做什么?只要警察一离开,她该自杀还是会自杀。”
浆汁儿说:“那你怎么办的?”
我说:“我去东北和她见了一面。”
浆汁儿说:“然后呢?”
我说:“我和她聊了几个钟头,她不再坚持了。”
浆汁儿说:“这么说来,你挺善良啊。”
我笑了笑,说:“我把这次成功理解为‘见光死’。”
浆汁儿说:“还有吗?”
我说:“什么?”
浆汁儿说:“你和粉丝的故事。”
我说:“没有了。”
浆汁儿说:“我给你讲一个?”
我说:“你的爱情故事?”
浆汁儿说:“不,你和粉丝的故事。”
我说:“你对我这么了解?”
浆汁儿说:“故事的女主人公叫甜×××××。”
我说:“噢,我写过这个故事,名字叫《包裹》。很多读者曾经问我,是不是真事儿……”
浆汁儿说:“我知道是真事儿。”
我说:“你怎么知道?”
浆汁儿说:“你写得太真实了,假的编不了那么像。”
我说:“对头。”
我嘴上应付着,心里却在琢磨她。
在这个团队里,只有她了解我的根底。为什么她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为什么她要跟我睡一顶帐篷?为什么她提起了那篇叫《包裹》的故事?
外面的风更大了,紧绷绷的帐篷壁布朝里鼓出了肚子。
我说:“我出去看看,你睡吧。”
浆汁儿说:“你去看什么?”
我说:“巡夜。”
她说:“我知道你是不想提甜×××××。去吧。”
我走出帐篷之后,浆汁儿关掉了应急灯。
车灯关了,灶火灭了,所有帐篷都黑着。
我看了看布布对面的那顶帐篷,无声无息。看来,徐尔戈、号外和张回都睡了,四眼真安静,在这个陌生的戈壁滩里竟然一声不吭。
在这片无垠的荒漠上,人类的灯是渺小的,暂时的,不可靠的,相比之下,黑夜势不可挡,吞没一切。
旁边有一个小山,我爬到了最高处。
小山是无数碎石堆成的,一踩就下陷。风太大,我有些站不稳,摸索着坐下来,从夹克里掏出了那只录像机……
第13章 另一个团队
录像机打开了,里面总共有8个视频文件。
我的心跳加快了。
我打开了第一个视频文件——
遗憾的是,画面上没有显示日期,无法判断是哪年拍的。看旁边房子的牌匾,应该是若羌县。
这只录像机之所以拿在我的手里,那就说明,视频中的人很可能已经遇难了,却不为人知。
大清早,一个女的,二十六七岁吧,长相一般,她对着镜头挥挥手,说:“出发喽!”
一个光头男子站在她旁边,大概30岁的样子,长的异常高大,他也朝镜头挥了挥手。
另一个男子正在朝车上放东西,只有一个背影。
我不确定,他们两个哪个是我见到的那具尸体。
我也不确定拿录像机的人是男是女。
录像机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对准了那个背对镜头的男子,这时候我听见拿录像机的人说话了:“大物(音),说句话。”
说话的人是男性。
那个叫大物的男子回过头,稍微年轻些,他的笑容有些憨,声音也有些憨:“万事俱备,连东风都不欠了,走起!”
录像机上车,画面乱晃,车座,档位,工具箱……接着视频就没了。
我又打开了第二个视频。
他们已经来到了戈壁滩上,车在颠簸,窗上蒙着尘土,录像机拍摄着沿途光秃秃的景色。
我很想听到车里人说话,也许他们会提到日期。
他们却缄默着,只有震耳的汽车引擎声。看来,他们已经很疲惫了。
终于,开车的人说话了:“李桦(音),你睡会儿吧,这里没什么好拍的,见到雅丹再拍。”
噢,拍录像的人叫李桦。
李桦把镜头对准了开车的人,正是那个光头男子,他见李桦拍他,转过脸来看了看,继续全神贯注地开车。这个人长的有点凶。
镜头继续转向车窗外。
我快进,一直是连绵不断的戈壁滩。视频终于没了。
我判断,车里只有李桦和那个光头男子,而大物和另外那个女的在另一辆车里。
我打开了第三个视频。
他们果然遇见了雅丹群。
雅丹是维吾尔族语,意思是“险峻的土台”。这些土台是大漠狂风雕塑出来的,有的椭园形,有的长条状,矮的几米,高的几十米,它们被雕刻出各种形状,绵延不断,看上去就像古代城堡,因此俗称“魔鬼城”,气势慑人,非常壮观。
那个女的攀上去了。
镜头远远地拍着她。视频中响着风的呼哨。
我听见那个大物憨憨的声音:“米豆(音),你小心点儿!”
女的叫米豆。
米豆停在几米高的地方,不敢继续爬了,回过身来喊道:“桦子(音),近点儿拍啊!”
李桦就慢慢走近了她。
光头男子叫他李桦,米豆叫他桦子,可以判断,这四个人在生活中认识,结伴来的。至少米豆和李桦很熟。
李桦把录像机递给旁边的人:“你拍,我也上去看看!”
旁边的人不知道是大物还是光头男子,他把录像机接过去,继续拍。我看到李桦的背影从镜头一侧跑了出去,他穿着一件黑色夹克。他爬上一座土台,在十几米高的地方停下,转过脸来,头发被吹得根根朝后飞,他张开双臂呼喊起来:“罗布泊,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那是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的经典之语。
很快,两个人小心地爬下来,视频结束。
我打开了第四个视频。
画面中出现了茫茫盐壳之地,镜头转过来,我看到沙土和碎石中立着一块碑,上面写着“余纯顺之墓1952—1996”,上方刻着余纯顺的头像。墓碑下摆着一些花圈,在大风中抖动。
余纯顺的墓碑离罗布泊湖心只有几十公里了。
他们已经到达罗布泊腹地。
米豆和大物走到墓碑前,敬上一瓶矿泉水,然后低头默哀。
除了风声,没人说话。
十几分钟之后,大家上车继续前行。视频结束。
我打开了第五个视频。
他们到达湖心了,那是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上面写着“罗布泊湖心”。不过,没人欢呼雀跃,四个人似乎很平静。
除了李桦,其他几个人互相拍照。
在这个视频中,我依然没听到有人叫出那个光头男子的名字。
我打开了第六个视频。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录像机在默默地拍摄。
拿录像机的人坐在后座上,叫大物的人在开车,那个光头男子坐在副驾位子上。
突然,大物说:“警察会不会查出来啊!”看起来,这个人有点老实。
光头男子说:“绝对没问题,这种地方鬼都不来,主要是统一口径,米豆,你记住了吗?……”
他一边说一边回过头来,看到了录像机,立即说:“赶快关掉!”
视频就没了。
看来,当时拿录像机的人是米豆,而李桦不在车上。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