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释天(弈修改版)





  “算我们平手好了!”水镜月平稳了神色,将微微攥紧的拳头缩入衣袖。
  “什么算!我们就是平手了!”鸢尾不服地瞪她一眼,转而又笑,“没关系!我记性好!到时候也可以覆盘!”
  水镜月不语,只是有些深沉地注视他,看了许久,看到鸢尾觉着非常不自在时,她才轻幽幽地抛出一句:“鸢尾,如果你得知了灭你一族的仇人,你……会报仇么?”
  鸢尾一震,极快地回道:“当然!那么心狠手辣地坏蛋,我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语出铿锵,有着宁折不弯的刚性与坚决。水镜月定定地看着他,看了许久,她才轻勾了下唇角,转开眼眸。
  “你知道那人是谁是不是?”鸢尾有些急切,上前就想抓住她的手,然而水镜月也不过翻了记手腕,他便抓了个空。
  她冷冷一笑,“哼!就凭现在的你,知道了又能如何?你的实力还不够她的零头!”说罢她站起身,也不理念忘二人端过的饭菜,径直擦身而过。
  快出园子时,水镜月又折回身来,朝鸢尾上上下下一扫,翻手招出那面水镜,沉沉地吐了几个字:“白泽,饕餮!”
  园子里立时旋起黑白两股旋风,两具鸢尾都不陌生的身影闪现,[上神。]
  水镜月看向愣愣的念忘二人,“我要出一趟远门,过几日才回来,你们两个好好看家。”语毕,她又转过头,朝着恭伏于地的白泽与饕餮,“你们两个给我把他看住了!我不在期间,不准他跨出上林殿半步!饕餮,你负责教他修行法力,我回来时,如若没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你就滚回崦嵫山,永远都别想回来!”
  低沉的声音不似平时般和婉,而是带了几许凌厉,她冷冷地扫过跪于地上的饕餮,“听明白了没有?”
  [是,上神。我等一定看好鸢尾。]饕餮低垂着头。
  一得承诺,水镜月拂袖而去,再不回头。
  余下众人都愣了,鸢尾更是傻眼似地瞧着她离去的背影。“她,她……怎么了?”这么阴冷凌厉的样子……以往的她无情是无情,却少有这样子的外露。
  白泽首先叹了口气,拉着饕餮在一旁坐下,“唉……鸢尾,你是不是又惹上神生气了?”
  “哪有啊!”鸢尾闷闷地也跟着在旁坐下,心中也是默默细想。到底哪句话说错了呢?是那个要报仇的话么?人家灭了他一族耶,他哪能这么窝囊!族人吃的苦怎么算?他吃的苦怎么算?
  哼!又不是找她报仇!她气什么呀!
  “你们刚刚说了什么?”饕餮对鸢尾的性子向来不抱希望,这家伙没事就是喜欢和上神对着干!
  “她问我,如果知道灭我一族的仇人,我会不会报仇。我当然回说是啦!”鸢尾朝他俩闷闷地瞅了眼,又低头,“这有什么!有血性有担当,是个人都会这么说啊!”
  一听此话,白泽、饕餮,就连念忘二人都变了脸色,忘儿咬着唇,才冲口想说一句就叫念儿给拉住了。
  鸢尾看着众人脸色不对,觉得莫名其妙,不禁问,“怎么了?你们也觉得我说错了?”
  忘儿勉强一笑,“好啦!上神定是遇着了什么烦心事!你是谁啊?上神会跟你生气!真会抬举自己!”她将饭菜往一旁的石几上一搁,“好了好了,先吃饭吧!”
  鸢尾瞅了众人几眼,直觉不对,但眼见着他们个个都瞒着自己不愿透露,心知也不能勉强,只好作罢。
  白泽瞅了饕餮一眼,用起冥语:[这小子心里有报仇的念头,上神为什么还要你教他?]
  饕餮拿起前蹄捋了捋脸上的毛发,[我哪知道!上神的心思这般深沉,我们这种粗浅的人哪猜得出来!不过……上神对这小子挺顾念的,还有意思让我臣于他呢!]它想起上回驼鸢尾去东极天的事,心中总似浮着什么似的。
  [哎,你这么一说倒是!上神把玉八卦都给了他了!]那玉八卦是个什么物件儿!就是这么挥两挥,已能号令上神麾下所有神兽了。更别说上神已佩戴了几千年,早已有魂血融入其中,不但护灵护体,还能……
  正这么思索着,忽地鸢尾那张清俊的脸一下子凑在眼前,“喂,你们两个脸色怪怪的,在干什么?”
  饕餮抬起前臂,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哼!老子正想着怎么训练你呢!正好报上回坑我的仇!]
  “啊!你公报私仇!”鸢尾大叫着正要逃开,饕餮已先一步将他擒住。
  [小子!乖乖把功夫练好了!]饕餮将他整个儿夹着,[上神待你那么好,到时候可别当只白眼狼!]
  “你胡说什么!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三界之囚
  封崖是个众生禁地,神魔不近,你一旦被封于此,任你是六御三清,还是妖魔之首,都不能逃脱。
  生不得近,死不得脱!封崖之禁便在于此。
  然而,既是天创之地,必有天命归属之人,水镜月便是一则例外。
  已是日落,暮色无边,她轻轻在封崖的界碑前停住脚步,裙边莲云淡褪,似是被风吹散一般。
  “无往者囚于生天,往者囚于死地”
  她淡淡瞥过这两句碑铭,微微一哂,原来三界之中,皆是囚笼!
  远处一阵风动,刮来林间的惨呼。封崖附近俱是身负累世重罪的神魔,不愿受罚,又无力超脱,三界之中以封崖之外方圆三十里,为世间最凶恶之所。
  不知那三泉道人劳子民可住得惯了,她抬眸朝林间瞄了眼,举步跨入。
  才行不过数步,就见林间惨呼起大起。水镜月冷笑,行至声源,便见一处断崖边上,劳子民被赤身绑在一棵断木上,腹腔大开,有无数蛭蚁爬在其中吸血。而腹腔里头,什么腑脏俱无,只有几个小如豆豉的肉球正慢慢长着。边上,站着一群判了天罚重罪的妖魔神兽,俱等着吃他新长出来的心肝脾肺肾。
  水镜月瞅了眼那群妖魔神兽,淡淡出声:“别把他整死了!如果他死了,你们全都活不了!”
  这些妖魔神兽俱是曾经叱咤风云过的,但听了水镜月的这番话,却不敢不应。
  水镜月走近了几步,朝已然瞧不出原样的劳子民轻道:“劳子民,棋还远没有下完呢!”看见劳子民闻言后的那种惊恐绝望,她笑笑,负手离开。
  封崖其实只是座悬崖,只是整座封尘山的一个最高的悬崖。然而一近封尘山,法力修为稍浅的便已无法动弹;而一近封崖,便是三界中具有无上法力的六御三清,亦无法脱其强大的引力。那引力是绝望的力量,将整个人生生地给拖下悬崖,永不超生。
  对于神魔来说,封崖是远比十八层地狱都恐怖百倍的地方,无人知道那崖底是什么?而知道的从来没有回来过……
  封崖上没有花木,只光秃秃一介岩壁,崖顶强风凛冽,然虽高,却无积雪。
  水镜月立定崖边,空旷的山风由四面八方吹来,裙发乱舞。她静静地极目远眺,没有激切的心绪。曾经,那追跑着上崖来的激愤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她,已不是几千年前罹患遽变的水镜月。此刻的她,要求着一切两断的决然!
  额间的银饰自动滑下,落地成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娃娃,他“哇”地一声抱住水镜月的腿,“水镜月,你不要下去!你不能把我丢在那儿!我不要去!”
  “啰嗦够了没有!”水镜月颇不耐烦,一把扯开他,狠瞪了他一眼,“少把鼻涕糊在我身上!”
  语毕,她轻拈莲花印,纵身一跃,周身强猛的气流因她这一跃蓦地柔和,轻轻缓缓地托住她的身形,往崖底而去。
  荒凉枯寂的巨石,被风揉碎了滚滚而下的细石,尖峭的崖壁石柱……没有任何一丝活的气息!
  空旷的崖底,死寂死寂,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剩下的便是“呜呜”而鸣的风声,似是什么在哭,什么在笑。众生所有的荣枯全散在这风声里,辨不清,听不明。
  水镜月在一处光可鉴人的石壁处停下,伏身一跪,“中天宫上神水镜月,拜见浮黎元始天尊!”
  石壁訇然而裂,“哈哈哈,小镜月,才短短三千年没见,你已经当上上神啦!哈哈!”隆隆的声音似地动山摇般压来,伴随着漫起的烟尘直扑到水镜月面前。
  水镜月跪伏的身形不动分毫,那烟尘自动一分为二,避开她往身后掠去。
  直到烟尘散去,那石壁却又似完好如初,光可鉴人。只一名白衣老者的身形淡淡地浮现出来,“起来!起来!”
  “谢天尊。”水镜月面色如玉,清冽冽的却有些冷。
  “天尊?你就叫我天尊?”那老者敏锐地盯着她,“为何不叫师父?”
  水镜月轻轻仰起脸,一双凤目中冷芒点点,她淡笑,一时锋芒毕露,“因为你不配。”话说得平静无比,然而,却是一字一顿地说出,清晰得不容人错辩。
  那老者明显一怔,“我不配?”他瞪着深沉如瀚海的水镜月,怒极反笑,轰鸣声震得山谷都似摇晃了起来,“我盘古氏不配?那这天底下还有谁配!”
  对比于老者的怒,水镜月依旧闲闲淡淡,她轻轻一摆手,两人之间便展现一付棋盘,“天尊,镜月记得,你曾经说过,弈棋之道便如这六道众生,三界之理无出其外,只看你参悟不参悟得透。”
  老者盯着她不语。
  “既如此,天尊,镜月可否要求与弈一局?”
  老者一时摸不清她的意图,便也暂按火气,坐下来一弈。
  一局棋,深思而熟虑,计较而慎密,算无遗策地布局,深沉远略地应子,一黑一白,争锋而起,局势变幻而紧促。时而短兵相接,时而迂回纵深,时而争夺边角,时而谋局中腹。
  棋愈下,水镜月唇边那抹冷笑便愈彰显,似是刻了上去。
  终于,到数目的时候,战斗方歇。剔去让子,水镜月险胜一目半。
  老者瞅着她半晌,忽而道:“你的确精进了不少。”
  “不止。”水镜月抬起脸,盈盈一笑,“天尊,可有兴致看我与另一个无名小卒下的一局棋?”
  老者不语,看着她将棋摆开。
  一子一子,一黑一白,起手平常。然而,渐渐地,老者目露惊疑,棋盘上黑白两子各成一势,然而这势却非争斗而成,反是相谐相辅,相助相随形成。
  那般自然而流畅,弈术并不十分高明,然而却让看的人都心旷神怡起来,似是万物复苏,众生陶然之象。这是他衷心所求的乐世,是极致而和谐的道。
  为什么?
  水镜月最后落下一子,棋盘上黑白二子融成一个极令人诧异的格局,似是阴阳两仪!
  “啊……”老者惊呼一声,没错!就是两仪太极之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每一圈每轮都相嵌着。
  老者直愣愣地盯着棋盘,似是不信,又似是激切,“为什么?为什么……”反复间,只听他呢喃着这三个字。
  “为什么?”水镜月挑眉,笑得极讽,“天尊,我的师父,你所传予我的道,原来只不过是术而已!”
  当年的她何其天真,别人说什么,她就是什么。
  盘古氏找到她,带着她阅尽天下之水,带着她阅尽六道众生,带着她阅尽三界之苦,然后告诉她一个举世呈平的念头,让她信以为真,让她坚守数千年,让她为了这个伪道的天统做牛做马,背信弃义!
  要如沧海之纳百川,以无量之大不拒芥子之小,是谓水之能容;一海与一河,一河与一溪,一溪与一泉,一泉与一滴,水之为物,无为不同,纳虚弥于芥子,是谓水之能收。
  泉水味不同于江水,江水味不同于海水,然各以其味异、形异、力异而彰,何也?纳尘污于中也,水之为物,要纳得诟病。
  泉有其清冽芬芳,溪有其涓洁潺湲,瀑有其临崖危悬,河有其湍流急肆,海有其泱泱雅容,此水之万变,亦水之万形,容于一性,当可融谐于世事。
  一川之水,临崖动地者有之,静泽漫肆者有之,湍流险峻者有之,咆哮翻滚者有之,可知水之一物,容柔静雅合、雷霆万钧、汪洋平抑于一体,落势不拘,终适于万器。
  ……
  曾经,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她多么信以为真,多么崇尚仰望。然而,所教所学,并非为着脱三界众生于困苦,而是为了道统!为了统治!
  水之万性,并非因江河湖海而改,然而每一种水,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天一池只是天一池,红莲池只是红莲池。为何要一统?若天下水皆同,那又何分于江河湖海?
  何为自然?万年不损就为自然?万年长存就为自然?道统如若真的那般切合自然之法,何须如此兢兢业业地维护?
  原来并非一切不能顺其自然,而是一切不能顺从自然!
  怕沦丧!怕失去!怕消弭!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然而地藏菩萨面上木然的表情,到底还存着几分当?